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03单元(B卷·提高能力)-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第03单元(B卷·提高能力)-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
    • 原卷
      第03单元(B卷·提高能力)-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原卷版).doc
    第03单元(B卷·提高能力)-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01
    第03单元(B卷·提高能力)-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02
    第03单元(B卷·提高能力)-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03
    第03单元(B卷·提高能力)-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01
    第03单元(B卷·提高能力)-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02
    第03单元(B卷·提高能力)-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单元学习任务优秀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单元学习任务优秀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第03单元B卷·提高能力-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第03单元B卷·提高能力-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02单元  (B卷·提高能力)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课内基础知识选择题。(本部分3小题,共9分)

    1. 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复活》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浪漫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B.《大卫·科波菲尔》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书中主人公的经历与作者狄更斯的不少经历相同,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C.《老人与海》是英国作家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描写了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的故事,对于他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起了重要作用。

    D.《百年孤独》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史。

    【答案】B

    【解析】

    A选项中,“俄国浪漫主义作家”错误,列夫·托尔斯泰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C选项中,“英国作家海明威”错,海明威是美国作家。

    D选项中,“该书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错,应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故本题选B。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老人与海》叙写了老渔夫桑地亚哥在海上与鲨鱼搏斗的经历,彰显了不可战胜的“硬汉”精神。他的《老人与海》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B.十九世纪法国小说家狄更斯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讲述了主人公坎坷而富于传奇性的经历。

    C.《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

    D.《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答案】B

    【解析】狄更斯是英国作家。

    故本题选B。

    3.下列四个选项所对应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老子》

    思辨性

    朝闻道,夕死可矣

    B.

    《春江花月夜》

    唐代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C.

    《百年孤独》

    魔幻现实主义

    “马孔多”在文明洪流面前受到巨大冲击

    D.

    《老人与海》

    诺贝尔文学奖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答案】A

    【解析】

    朝闻道,夕死可矣是孔子的话,不是老子的话。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部分共3小题,共15分)

    (2020·全国1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越野滑雪

    海明威【美】

    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他从车厢边跳下,落脚在硬梆梆的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了人影。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里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他挺起身,稍稍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他脚下消失了。身子下蹲得几乎倒坐到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暴,他知道速度太快了。但他稳住了。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然后停住,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你的姿势真美妙,尼克,他大声叫道。“那搭烂糟糟的雪真该死。把我也绊了一跤。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了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即一下子猛冲下去,他坚持靠左滑,末了,在冲向栅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慢慢减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头看看山上。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起阵阵白雪,最后,他一腿下跪,一-腿拖随,整个身子就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飞快移动, 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加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中。

    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他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被拖运原木的马儿拉的犁弄脏了,染得一搭橙红,一搭烟黄。两人一直沿着路边那片雪地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倾斜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他们透过林子,看得见一座饱经风吹雨打,屋檐较低的长形房子。走近了,看出窗框漆成绿色。油漆在剥落。他们把滑雪板竖靠在客栈墙上,把靴子蹬蹬干净才走进去。

    客栈里黑咕隆咚的。有只大瓷火炉在屋角亮着火光。天花板很低。屋内两边酒渍斑斑的暗黑色桌子后面都摆着光溜溜的长椅。两个瑞士人坐在炉边,喝着小杯混浊的新酒。尼克和乔治在炉子另一边靠墙坐下。一个围着蓝围裙的姑娘走过来。

    “来瓶西昂酒,”尼克说,“行不行? ”

    “行啊,”乔治说。“ 你对酒比我内行。”

    姑娘走出去了。

    “没一项玩意儿真正比得上滑雪的,对吧?”尼克说。“你滑了老长一段路,头一回歇下来的时候就有这么个感觉。”

    “嘿,”乔治说。“真是妙不可言。 ”

    姑娘拿酒进来又出去了,他们听见她在隔壁房里唱歌。

    门开了,一帮子从大路那头来的伐木工人进了屋,在屋里把靴子上的雪跺掉,身上直冒水汽。女招待给这帮人送来了三公升新酒,他们分坐两桌,抽着烟,不作声,脱了帽,有的背靠着墙,有的趴在桌上。屋外,拉运木雪橇的马偶尔一仰脖子,铃铛就清脆地叮当作响。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去还有一大段路程可滑呢。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回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 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在就这么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恩加丁谷地。”

    “对,就那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

    “是啊。

    他们喝干了剩酒。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 。

    “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他们开了门,走出去。天气很冷。雪结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松林里。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中描写滑雪的段落多从尼克的角度来写,要么侧重他本人滑雪时的感受,要么通过他的眼睛来观看乔治滑雪的姿态,虽多次描写而无雷同之感。

    B.小说的多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成鲜明对比,小说氛围由此发生变化,情节也由此发生转折。

    C.小说插入了对喝酒的瑞土人、客栈女招待、伐木工人等人物的描写,这符合主人公在客找小憩时的观察,也为小说增添了更真切的故事背景。

    D.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5.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 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D
    2. 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此有强烈的愿望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也表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但已经感觉到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3. 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解析】

    1. D.小说没有“硬汉”形象。
    2. 两个人的相约有三个层次“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真希望你能留下”“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这么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恩加丁谷地。”这一层次表现了两人对滑雪有强烈的愿望以及两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我们要去滑没错”“我们一定滑”“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们是在用一再相约来掩饰相聚的不可能,心情是茫然的。
    3. 小说主要篇幅叙述了两个年轻人一次滑雪的过程,至于这俩人的相识现在的生活状况两人的关系以后的生活状况让读者充满了好奇留了大量的空白这应该是简单叙述后面的冰山。

    三、论述类文本(本部分共3小题,共9分)

    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关注教育,尤其重视学校建设,认为“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他对以科举为轴心的学校教育非常不满,痛斥之为名利争夺场。他理想中的学校,是超越功名利禄的文化传承与光大之地,是养士之所,又是涵育与推动思想解放与创新的精神家园。

    在黄宗羲看来,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是体现思想解放的创新家园。他断然否认皇权与真理的等价性,强调是非不是任何专断的意志所能独裁,必经理性辨析而后定。其间就隐含了黄宗羲对学校的不迷信、不盲从而唯在求真求是的创新寄意。黄宗羲曾痛斥科举祸国殃民,而其最大的危害则是“取士而锢士”,扼杀教育的启蒙与创新追求,使“经、训”俨然雷池,士人不敢越之半步,“世之庸妄者,遂执其成说,以裁量古今之学术,有一语不与之相合者,愕眙而视曰:此离经也,此背训也”。黄宗羲痛斥科举强化了这种盲从迷信的学术风气,使“传注再变而为时文,数百年亿万人之心思耳目,俱用于揣摩抄袭之中”,士林失去了思想的活力和探索的勇气,从而形成严重的“封己守残”。有鉴于此,黄宗羲大声疾呼要冲破迷信,“盖道非一家之私。圣贤之血路,散殊于百家,求之愈艰,则得之愈真”;要学贵独创,学贵自得:“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黄宗羲倡导异质共存,他希望学校是实践、捍卫这一精神的场所;换句话说,他期待学校教育彻底摈弃科举的“锢士”之弊和“空华臭腐”的精神沉沦,而涵育独抒己见的勇气与冲破成见的创新活力。

    黄宗羲曾开宗明义地说过:“学校,所以养士也。”不过,这里的“养士”,绝非仅仅是培养一般的人才或是科场得意的人,其寄意所在是为国家培养和准备安邦与治天下的精英与栋梁。具体说来是像东汉太学生那样,“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是如宋代“伏阙捶鼓”的太学生那样,“宋诸生伏阙捶鼓,请起李纲……将见盗贼奸邪慑心于正气霜雪之下!君安而国可保也”。可能正是在此安君保国的意义上,黄宗羲又强调学校有着使天下达于大治的重要功能,用他的话说即学校为“治天下之具”:“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黄宗羲认为,学校固有“养士”之功能和职责,但“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在黄宗羲的教育设想中,学校还有改善社会风气和推进文明进程的义务,即“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黄宗羲认为,如果没有学校,人民将有陷于野蛮之虞。改变风俗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为厉禁,一为教育。就效果和功效来看,前者为末,后者为本。在黄宗羲看来,光有禁是难以变民风,改民俗的,“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木主之尺寸,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只有依靠教育才能从根本上移风易俗,即“学校之教明而后可”。因此他认为一地教育的主管者,对一地的风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入其境,有违礼之祀,有非法之服,市悬无益之物,土留未掩之丧,优歌在耳,鄙语满街,则学官之职不修也”。黄宗羲还建议在世风民俗的建设上,以朱子《家礼》为蓝本和指导。值得注意的是,黄宗羲提出学校教育不仅有“革习俗”的文明进步的意义,也是富民的关键措施之一,“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华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这里黄宗羲实际上已触及启民智与富民的关系,其本质是肯定了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意义。        

                            (摘编自胡发贵《黄宗羲的“学校”观》,《光明日报》)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重视学校建设是黄宗羲关注教育的重点主张,他认为学校就应该是一个跳出名利、弘扬文化的地方,在学校里,至高无上的皇权也应该给真理让路。

    B.黄宗羲深刻了解“科举取士”的祸害,认为科举制用“经、训”束缚士人的思想,学校教育动辄把不合之言视为“离经背训”,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启蒙目标。

    C.黄宗羲认为“养士”是学校必不可少的要求,也就是说学校应该为国家培养出能够安邦治天下的栋梁之才,学校的职责就在于此。

    D.黄宗羲认为负责教育的地方官员在推动风俗、推进文明进步方面必须发挥重要的作用,责无旁贷,若地方风气不良,应问责失职的学官。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大量采取了引证的方法,突出了材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显得很严谨而有力度。

    B.文章观点鲜明,前三段以“总——分”的论证模式,依次展开论述,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C.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论证了黄宗羲主张摒弃的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上存在的不足。

    D.作者认为,黄宗羲以革新为前提,指出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弊端,论证了学校建设在强国利民方面的重要性。

    9.据原文内容,下列关于学习教育的文句与本文观点相左的一项是(   )(3分)

    A.“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

    7.A     8.C      9.D

    【解析】

      7.B原文是“世之庸妄者……此离经也,此背训也”;c原文“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D原文中并没有提到“应问责”,无中生有。

    8.文章并没有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科举取士“存在的不足”。

    9.A强调“养士”;B强调推动风俗推进文明;D强调学习与解放思想相结合。C项强调的是苦读儒家经典以求科举成功以实现平生抱负。

    四、文言文阅读(本部分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澄,字幼清,抚州崇仁人。高祖晔,初居咸口里。九岁,从群子弟试乡校,每中前列。既长,于经传皆习通之。 

    至元十三年,民初附,盗贼所在蜂起,乐安郑松招澄居布水谷,乃著《孝经章句》,校定《易》《书》《诗》《春秋》《仪礼》及大、小《戴记》。元贞初,游龙兴,按察司经历郝文迎至郡学,日听讲论,录其问答,凡数千言。左丞董士选延之于家,亲执馈食,曰:“吴先生,天下士也。”既入朝,荐澄有道,摧应奉翰林文字。 

    至大元年,召为国子监丞。澄至,旦燃烛堂上,诸生以次受业,执经问难者,接踵而至。澄各因其材质,反覆训诱之,每至夜分。虽寒暑不易也。 

    英宗即位,先是有旨集善书者,粉黄金为泥,写浮屠《藏经》。帝在上都,使左丞速诏澄为序,澄曰:“撰为文辞,不可以示后世,请俟驾还奏之。”会帝崩而止。泰定元年,初开经筵,首命澄与平章政事张珪、国子祭酒邓文原为讲官。在至治末,诏作太庙,议者习见同堂异室之制,乃作十三室。未及迁奉,而国有大故,有司疑于昭穆之次,命集议之。澄议曰:“世祖混一天下,悉考古制而行之。古者天子七庙,庙各为宫,各以次递迁,其庙之宫,颇如今之中书六部。夫省部之设,亦仿金、宋,岂以宗庙叙次而不考古乎!”有司急于行事竟如旧次云时澄已有去志即出城等舟去。 

    澄少暇即著书,至将终,犹不置也。于《易》《春秋》《礼记》,各有纂言,尽破传注穿凿,以发其蕴。条归纪叙,精明简洁,卓然成一家言。 

    初,澄所居草屋数间,程钜夫题曰草庐,故学者称之为草庐先生。天历四年六月,澄卒。年八十五。

    (元史·吴澄传)

    【注释】福田:佛教以为行善修德能受福报,犹如播种田亩,故称。 

    10.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司急/于行事竟如旧次云/时澄已有去志/即出城/登舟去 

    B.有司急于行事/竟如旧次/云时澄已有去志/即出城/登舟去 

    C.有司急/于行事竟如旧次/云时澄已有去志/即出城/登舟去。 

    D.有司急于行事/竟如旧次云/时澄已有去志/即出城/登舟去。 

    1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传,多是指儒家经典和注疏的合称,经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作品及儒家祖述的古代典籍,传是对这些经文的解释。 

        

    B.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设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C.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供奉皇帝的先祖,夏称“世室”,殷商称“重屋”,周称“明堂”,秦汉时称“太庙”。 

    D.中书即中书省,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负责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元中书省还有地方派出机构,称行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澄博学有才能,尤长儒学经典。朝廷开经筵聘其为讲官,被儒家学子推崇,左丞董士选曾邀请吴澄到家中并亲自侍奉其起居。 

    B.吴澄性格耿直,敢于直言。世宗搜集善本书籍,加黄金封面,刻印佛教《藏经》,令吴澄作序。吴澄据理反驳,后因群臣齐谏而止。 

    C.吴澄要求遵守礼制办事。朝廷修建太庙,官员对皇帝的位次排列有疑问,朝廷命令共同评议此事,吴澄依古制力争,但最终无效。 

    D.吴澄是元代杰出的理学大师,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成一家,对后世理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澄至,旦燃烛堂上,诸生以次受业,执经问难者,接踵而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易》《春秋》《礼记》,各有纂言,尽破传注穿凿,以发其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D 

    11.D(“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是门下省,中书省是封建政权执政的中枢部门。)  

    12.B(不是搜集善本书籍,加黄金封面,而是搜集擅长书法的人,用黄金为粉书写。群臣也没有反对。) 

    13.(1)吴澄到任后,每日早晨在堂上点上蜡烛,国子监生按次序接受学业,拿着经书来向他请教疑难问题的人,络绎不绝。(堂上”状语后置;难,指疑难问题。每点1分。句意通顺3分) 

    (2)他对于《易经》《春秋》《礼记》各有自己的撰述,都能破除以前一些牵强附会的解释,来阐发书中的深刻道理。(纂言:撰述;穿凿:牵强附会,每点1分。句意通顺3分) 

    【译文】 

    吴澄字幼清,是抚州崇仁县人。他的高祖吴晔,开始居住在咸口里。九岁时,与其他子弟参加乡校考试,吴澄常常名列前茅。长大成人以后,对于经传都学习精通。 

    至元十三年(1276),人民刚归附蒙古,各处盗贼兴起。乐安人郑松邀吴澄避居于布水谷。于是吴澄在那里作成《孝经章句》,并校定了《易经》《尚书》《诗经》《春秋》《仪礼》及《大戴礼记》《小戴礼记》。元贞初年(1295),吴澄游学于龙兴,按察司经历郝文将他迎接到郡学,每日听他讲经论史,记录其问答大概有数千言。左丞董士选把吴澄请到家中,亲自(为他)操持饮食,说:“吴先生是天下少有的士人。”他入朝为官后,举荐吴澄有远见卓识,朝廷提拔他为应奉翰林文字。 

    至大元年(1308),朝廷征召他为国子监丞。吴澄到任后,每日早晨在堂上点上蜡烛,国子监生按次序接受学业,但是拿着经书来向他请教疑难问题的人,络绎不绝。吴澄根据学生的天赋,反复讲解,循循善诱,常常直到半夜。无论寒暑都不改变。 

    英宗即位,有圣旨要求搜集善于写书法的人,用黄金粉书写佛教《藏经》。皇帝在上都,派左丞速传诏令吴澄作序。吴澄说:“撰写文辞,不可以给后世的人看,请等皇帝回京再上奏此事。”适逢皇帝去世,此事也就罢了。泰定元年刚开设经筵,首先任命吴澄与平章政事张珪、国子祭酒邓文原为讲官。在至治末年时,诏命修建太庙,议论者常见同堂异室之制,于是修建了十三间祭室。(但是)没来得及迁祀,而国家出现大变(指皇帝驾崩),有关官员对诸位皇帝的排列次序有疑问,朝廷命令共同评议此事。吴澄提议说:“世祖统一天下,全都考定古制而推行。古代天子有七庙,每一座庙都各自为宫,各自按次序依次提升,其庙的宫室,很像现在的中书省的六部。设立省部,也是仿照金、宋的官制,怎么能因为宗庙排序就不考定古制呢! ”负责的官员急于办成此事,最终还是按照原来的次序做了。当时吴澄已经有了辞职的想法,就出城乘舟离开。吴澄平时稍有闲暇就著书立说,直到生命将尽,仍不搁笔。他对于《易经》《春秋》《礼记》,都各有自己的撰述,(而且)都能破除以前一些牵强附会的解释,来阐发书中的深刻道理,条分缕析,见解精到文笔简洁,见识卓越,成一家之言。 

    起初,吴澄所居住的地方有数间草房,程钜夫为之题名为“草庐”,所以求学的人称吴澄为“草庐先生”。天历四年吴澄就病逝了,享年85岁。

    五、诗歌鉴赏(本部分共2小题,共10分)

    送萧处士游黔南 白居易

    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

    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

    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

    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首联上句“老萧郎”照应诗题人物;下句用比喻手法,对人物进行生动形象的刻画。

    B.颔联下句写萧处士痛饮美酒,不思恋故园,为下文写萧处士即将前往黔南作铺垫。

    C.诗歌前四句着力刻画萧处士的形象,点明其能文好饮、年事渐高、四处漂泊的形象。

    D.诗中写“巴峡”“猿”,与“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感情基调相似。

    15.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 B(“痛饮美酒,不思恋故园”说法不妥,应该是四海漂泊,思念家乡时,以酒寄情)

    15.①依恋与不舍。劝即将远行的友人一醉方休,表现了饯别的款款深情,对友人的依恋与不舍。②关切与担忧。诗歌尾联以景结情,月光朗照,磨围山色苍苍,辽阔无边,暗含对友人前路漫漫、旅途劳顿的关切与担忧。(每点3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译文】

    萧处士写得一手好文章,又喜欢饮酒,四海为家身似浮云,两鬓如霜雪般斑白。

    你(萧处士)抛去生计主业,喜诗写文;四海漂泊,思念家乡时,以酒寄情。

    我想到你要离开,奔赴黔南,这让我思念不止,当经过长江巴山时我才能缀以文字。想到你要经过巫山,那里猿声哀鸣,听到此音,让人肝肠寸断。

    那里环境恶劣,想到如此让我心忧,那么就让我们今天在磨围山伴着苍苍明月,痛饮美酒,不醉不休。

    六、实用类文本(本部分共3小题,共12分)

    材料一:

    敦煌学是目前世界上以地名学的国际显学。为何敦煌如此特殊,能形成一门以其地名而命名的学科,而且成为世界关注、举世闻名的学科?

    敦煌引人关注是由其地位决定的,敦煌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特殊的历史地位。汉唐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政治重心在西北,对外交往的通道主要就是丝绸之路。不论丝绸之路分几条道路,或作为网络状不断变化,但敦煌都是唯一不变的吐纳口,故而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枢纽。通过敦煌,来自异域的物种和文化传到了中国,如西方的葡萄、胡桃、石榴等物产,佛教、景教、摩尼教等宗教,以及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中国的丝织品、钢铁,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也经敦煌传入天山南北和中亚,并经中亚远播欧洲。

    敦煌在丝绸之路和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特殊地位,赋予敦煌以地名学的条件。能产生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敦煌学,则主要缘于敦煌文献的发现。1900年,道士王圆策偶然发现了藏经洞,里面有中国中古时期的各类文献6万余卷。这些文献以佛教典籍为主,还有道教、景教和摩尼教典籍。除了宗教文献,还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医学等诸多方面的资料。

    敦煌文献有着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这是因为中国的史学传统是当代人基本上不修当代史,多是后代修前代的历史,当后世修前代历史时,主要利用前代留存下来的官方实录等各种档案文献,史家对这些档案文献进行提炼、考释,并根据官方意识和史家个人的史德、史识进行取舍分析,再加上所处的位置及政治倾向的限制,还有史书体裁、体例和字数的局限等,可能大部分是提纲挈领的记述。如魏晋隋唐时的均田制,在《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中,都是简略的提纲,缺少具体内容,从而使史学界怀疑均田制是否实行。敦煌所发现的文献,就是未经后世加工改造的原始文献,其中有许多关于实行均田制的具体细节,如授田、退田、给田等,退田包括老退、剩退、婚退等。通过对这些文书的解读研究,我们知道均田制确实实行了。至于授田的数量与均田令的规定不一致,一方面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情况不同;另一方面是制度规定与实际执行的问题,即令文的规定是最高的限额,不是一定要达到的数额。

    敦煌文献包含范围非常广泛,被称为“学术的海洋”、中国中古时期的“百科全书”。敦煌文献在敦煌发现,也主要是敦煌的地域文献,但它绝对不仅仅是敦煌的地方文献,而是全国的文献,要跳出敦煌,放眼全国。还有中国以外的文献,如梵文、叙利亚文、希伯来文等,反映了中国以外的历史文化,是了解、研究世界历史文化的绝好材料。

    敦煌学成为以地名学的国际显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即敦煌的石窟。这是“西夏学”“徽学”“吐鲁番学”等无法可比的。莫高窟位于敦煌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从4世纪到14世纪,人们在这里连续开窟造像,形成了南北长1700余米来的石窟群。作为中国西部的边郡敦煌,能够产生如此宏伟的石窟艺术,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从汉代开始,尤其是魏晋时期中原文化在敦煌积淀,中西文化交流趋于繁荣。作为丝路“咽喉”,敦煌最先接触到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的文化艺术,使佛教艺术与文化在敦煌落地生根。

    敦煌艺术是佛教艺术,而佛教艺术源于印度、并经中亚传入中国。所以,在敦煌石窟中必然会有许多印度、中亚艺术的痕迹。如莫高窟是建筑、壁画、雕塑结合的产物,仅就壁画的内容而言,它描绘了我国各民族、各阶层的情况,如生产劳动、风俗礼仪、民族关系等。因此,法国人将敦煌壁画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敦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结晶,除了佛教,还有许多其他的内容,如敦煌壁画上发现的玻璃器皿,表现了萨珊波斯的艺术风格,由此可以探讨西s地区玻璃器皿的制造工艺。

    虽然敦煌艺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佛教艺术的源头也在印度,但敦煌文化却有独特的地位。莫高窟的创始者乐傅是敦煌本地的,这就说明,敦煌艺术也是中华民族固有文化的反映,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刘进宝《敦煌学何以成为国际显学》)

    材料二∶

    作为一个名词或历史概念的敦煌学,其内涵具有不确定性,每个使用者在遵守命名学原则的基础上,都可以有自己的界定,每个读者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可以见仁见智、人见人殊。一般意义上,敦煌学的内涵,当以千佛岩、榆林窟诸石窟之造型艺术与千佛洞所出诸隋唐以来的文献为主,而爰及古长城残垣、烽燧遗迹、所出简牍,及高昌一带之文物为辅。

    敦煌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不仅与其他相关学科部分地重叠交叉,而且各部类之间也存在着交叉重叠关系。季羡林先生在《敦煌学大辞典》的“敦煌学”词条中,主要依据敦煌学的研究对象,确定敦煌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李正宇则认为敦煌学“是包容了诸多单体学科,兼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及意识形态科学的特殊学科”。

    按现代学科分类,敦煌学研究对象的内容不仅涉及宗教、历史、文学等文科的诸多学科,还涉及医学、数学等自然科学的一些学科。所以,多科性或多学科交叉是敦煌学的本质特征。但是,敦煌学不是其所涉及十几个学科的简单综合,更不是把它所涉及的十几个学科的全部内容统统包揽收容,变成一个多种学科的联合体,而是由各学科与敦煌有关的部分组成的新兴交叉学科。

    (摘编自郝春文《关于敦煌学之命名、内涵、性质及定义的探索历程》)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四史与《资治通鉴》对均田制只是简略记述,而敦煌文献则全面详细地记载了均田制实行的各项具体措施。

    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在北方,丝绸之路是对外交往的通道,而敦煌则是其吐纳口,成为了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枢纽。

    C.敦煌学的内涵具有不确定性,对其界定更是见仁见智,如季羡林先生与李正宇有关敦煌学的定义就有所不同。

    D.敦煌艺术深受佛教影响,石窟艺术具有明显的印度、中亚艺术的痕迹,而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只能在壁画中见到。

    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后世研究敦煌学时,重视其石窟造型艺术、出土文献、古长城残垣、烽燧遗迹和高昌一带的文物等,因为它们是敦煌学内涵的主体。

    B.敦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结晶,但在佛教这一主题之外,还有其他内容,如我们还可以通过壁画上的玻璃器皿等研究佛教之外的内容。

    C.中原文化的积淀、中西文化交流的繁荣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敦煌出现了“西夏学”“徽学”“吐鲁番学”等无法可比的石窟艺术。

    D.很多史实在史书中只是提纲挈领地记述,这和后代修前代史时受官方意识、个人史德、史书体例以及字数限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

    18.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
    2. A
    3. ①首先总写,提出敦煌学为何能成为以地名学的国际显学的问题;②然后分写,分别从地理位置、学术价值以及石窟艺术三个方面分析原因;③最后指出敦煌文化的重要意义。(本题6分,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16.C(A项以偏概全,原文说通过敦煌文献,“ 我们知道均田制确实实行了”;B项偷换概念,原文是说“在汉唐时期的千余年里”;D项过于绝对,原文说“仅就壁画的内容而言”)

    17.A(原文中说“敦煌学的内涵,当以千佛岩、榆林窟诸石窟之造型艺术与千佛洞所出诸隋唐以来的文献为主,而爰及古长城残垣、烽燧遗迹、所出简牍,及高昌一带之文物为辅”)

    七、微写作(20分)

    班里组织“小说人物谈”专题讨论会。请你从《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大卫、《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他的认识以及可以从中获得的人生启示。要求:符合作品内容,条理清晰,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桑地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硬汉形象,最具硬汉特质的是他的坚强一个老无所依的渔民在那样现实的生活里,从来没有向难低头,他晚年潦倒,连续八多天都捕捉不到鱼,但是依然没有被厄运打到,

    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能够被击败的只有身体,一个人的意志是永远不能被打败的”。这启示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难,一定要奋争到底,永不言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和对名著内容的理解。需结合名著内容谈谈对作品中相关人物的认识和启示。

    八、嵌入式逻辑填空(6分)

    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主题应包孕于形象中,用事实说话。小说的主要功能是叙事而不是说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小说就无道理可寻。我们从《复活》里看到了灵魂的救赎,从《红与黑》里看到了虚荣与野心,从《老人与海》里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小说表达“理”的方式与哲学表达理”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小说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不特别彰显出来。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哲学相反,它更在意主题的模糊多义、充满多种解释的可能性。

    【答案】

    不屈于命运;

    蕴含在事实之中的;

    追求观点的精确、明了

    【解析】

    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应根据上下文逻辑来填写。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第一处,前面说“我们从《复活》里看到了灵魂的救赎,从《红与黑》里看到了虚荣与野心,从《老人与海》”谈到的是小说《老人与海》的主题,所以应该是不屈于命运。第二处,后面说“并不特别彰显出来”,联系前后的语境,小说的“理”蕴涵在事实中。第三处,后面说“相反'“它更在意主题的模糊多义、充满多种解释的可能性”,既然相反,根据小说的特点来概括相反的方面,即追求观点的精确、明了。

     


     

    相关试卷

    语文人教统编版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精品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精品习题,文件包含第04单元B卷·提高能力-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第04单元B卷·提高能力-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单元学习任务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单元学习任务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第02单元B卷·提高能力-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第02单元B卷·提高能力-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单元研习任务精品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单元研习任务精品练习题,文件包含第03单元B卷·提高能力-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AB卷选择性必修中册解析版docx、第03单元B卷·提高能力-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AB卷选择性必修中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