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真题练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真题练 -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真题练 -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共11页。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2春•桓台县期中)“在工业上,通过降温加压使空气液化,然后加热液态空气,利用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沸点不同,使它们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汽化,逐一从空气中分离出来”。上述文字中隐含的分子性质①分子的体积很小 ②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分子间有间隔 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2021秋•福绵区 期中)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冰融化时,水分子体积变大 B.形成雪花的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C.一片雪花由多个水分子构成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3.(2022春•香坊区校级期中)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原子的是( )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①③④4.(2022春•东阳市期中)医学上用碘的同位素治疗甲亢已非常普遍。从1942年第一例放射性元素碘﹣131治疗甲亢以来有效性和安全性就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已知碘﹣131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中子数为78,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25 B.53 C.78 D.1315.(2022春•宾阳县期中)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B.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 C.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粒子统称为元素6.(2021秋•洋县校级期中)如图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镍属于非金属元素 B.图中X的数值是2 C.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D.镍的质子数是287.(2022春•道外区期中)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事实解释A品红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D6000L氧气可压缩储存在40L的钢瓶中加压时氧分子的体积变小8.(2022春•温州校级期中)在O2、CO2、SO2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A.氧元素 B.氧分子 C.两个氧原子 D.两个氧元素9.(2022春•哈尔滨期中)下列各示意图中,能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 )A. B. C. D.10.(2022春•椒江区校级期中)如图天平右盘中“▲”为一个C﹣12原子质量的,据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B.7 C.12 D.8411.(2022秋•仁寿县校级期中)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E代表五种不同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A、D相似 B.D、E同族 C.核内质子数:A<D D.A、B、C同周期12.(2021秋•花都区校级期中)2020年10月,某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可在常温下达到最佳效率的碳氢硫化合物超导材料。如图为氢、碳、硫三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表示H B.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D.三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均能与氧气反应13.(2022春•渌口区期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B.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碱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溶液中都含有OH﹣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氢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14.(2021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保持冰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原子 B.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C.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D.①到③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15.(2022春•天心区期中)俄罗斯科学家C•霍斯特宣称,他找到了一种新的元素,暂定名为Uue,也被称为类钫,其质子数为119,由此也引出了“周期表到底有没有尽头”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含有119个中子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9 C.该元素的原子含119个电子 D.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916.(2019秋•宁远县期中)某阳离子Am+与另一种阴离子Bn﹣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其中原子A的核外电子数是a,则原子B的质子数是( )A.a+m﹣n B.a﹣m+n C.a﹣m﹣n D.a+m+n17.(2021秋•余干县期中)推广食盐加碘可有效预防碘缺乏症,已知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图中x=18 C.碘原子的质量为126.9g D.碘原子的中子数为5318.(2021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元素和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都相似 B.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D.同族元素原子,电子层数自上而下依次增加19.(2021秋•嵩县期中)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碳是第二周期元素 B.铝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一定为13 C.硅和碳原子序数相差8 D.铝元素和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族20.(2021秋•花都区校级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双手紧贴并倒转瓶口。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中的MN段、NP段和PR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中M﹣N的变化过程,说明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曲线中M﹣N和N﹣P相比较,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曲线中N﹣P和P﹣Q相比较,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D.曲线中P﹣Q和Q﹣R相比较,说明Q点后氧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第Ⅱ卷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3分)21.(2022秋•台儿庄区期中)“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体现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法。如图是几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或元素的信息,请回答:(1)图E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x= 6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06 。(2)氦﹣1、氦﹣2、氦﹣3,它们都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因是 质子数相同 。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取回土壤含有丰富的氦﹣3,它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中 A 。(选A、B、C、D中一项)22.(2022春•顺德区校级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2)科学家宣布,现已人工合成了第120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120 。(3)与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氮 (填元素名称)。(4)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我能回答下列问题:①属于阴离子的是 B (填序号);②D的符号是 Al3+ 。23.(2022春•银川期中)图甲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乙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答题:(1)图甲中有一处关于铝元素的错误信息,请改正 Al 。(2)图乙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AD 。(填序号,下同)(3)图乙中,与铝不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是 A 。(4)微粒B的化学符号是 Na+ 。24.(2021秋•赤坎区校级期中)图a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的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1)由图a可知,铯元素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32.9 。(2)图b方框内的数字是 3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 Al3+ 。(3)有关图c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填序号)。A.原子序数:Z>YB.核外电子数:X=YC.Y和Z同处于第二周期25.(2021秋•新野县期中)化学可以从微观角度认识世界,请用微粒观点解释。(1)空气中氧气无处不在,是 分子在不停运动 的结果。(2)氧原子和氧离子都属于氧元素,是因为 质子数相同 。(3)氧气和液氧都有助燃性,是因为 原子构成相同 。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21分)26.(2021秋•庆阳期中)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相关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过氧化氢水+氧气 ,若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字母,下同);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收集装置是 F 。(3)在G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4)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如图2、图3所示。①如图2所示,注射器内封闭一段空气,右手堵住注射器口,左手向内推,发现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了,说明 分子之间有间隔 。②如图3所示,烧杯C装入浓氨水,A、B盛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烧杯 A (填“A”、“B”或“C”)液体变红。四、推断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7分)27.(2021秋•玉州区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如图(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三 周期,它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S2﹣ .(3)根据氟原子核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核氯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 递增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 铝 .五、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16分)28.(2022春•兰溪市期中)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一百多年来,科学家通过实验与推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逐步揭开原子的构成史料一:198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史料二: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史料三: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他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一种粒子,并将其命名为“质子”。后来他还发现原子核的质量比质子的质量大。请回答下列问题:(1)史料一中汤姆生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请问他推测的理由是 原子不显电性 。(2)史料三中卢瑟福发现原子核的质量比质子的质量大,据此请提出合理的猜想: 原子核中含有质子 。(3)结合以上关于原子结构发现的历程,我们认识到 AD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B.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C.科学猜想和假设是可以凭空想象的。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29.(2022春•桓台县期中)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化学符号间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①是NaCl,则④是 钠离子、氯离子 ,③是 氯化钠 (以上写名称,下同);(2)若③是氧气,则②是 氧元素 ,④是 氧分子 ;(3)若④是镁原子,则③是 镁 。30.(2021秋•仓山区校级期中)如图是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 (1)氯原子的质子数为 17 ,相对原子质量为 35.45 ;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 质子数不同 。(2)图①②③④四种粒子中,表示钠原子的是 ② (填序号);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 Na+、Cl﹣ (填符号)。(3)若⑤表示Mg2+,则x= 12 ,④和⑤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 MgCl2 。(4)日本核污水中的氚是指核内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氢原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A 。 31.(2021秋•洋县校级期中)微粒观点解释下列事实。(1)水是纯净物,蔗糖水是混合物。(2)过氧化氢分解成氧气和水。(3)在北方的冬季将拧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从室内拿到室外时,发现矿泉水瓶会变瘪。
1.D2.C3.B4.B5.D6.A7.D8.A9.D10.B11.B12.B13.A14.B15A16.C17.B18.D19.D20.D21.(1)6;32.06;(2)质子数相同;A。22.(1)金属;(2)120;(3)氮;(4)①B;②Al3+。23.(1)Al;(2)AD;(3)A;(4)Na+。24.(1)金属;132.9。(2)3;失去;Al3+。(3)A。25.(1)分子在不停运动;(2)质子数相同;(3)原子构成相同。26.(1)长颈漏斗。(2)过氧化氢水+氧气;B;F。(3)铁+氧气四氧化三铁。(4)分子之间有间隔。②A。27.(1)三;金属;(2)得到;S2﹣;(3)最外层电子数;(4)递增;(5)铝。28.(1)原子不显电性;(2)原子核中含有质子;(3)AD。29.1)钠离子、氯离子;氯化钠;(2)氧元素;氧分子;(3)镁。30.(1)17;35.45;质子数不同。(2)②;Na+、Cl﹣。(3)12;MgCl2。(4)A。31.(1)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一种分子,糖水中含有蔗糖分子、水分子。(2)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氢原子,部分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大量氧分子聚集成氧气,部分氧原子与全部氢原子结合成水分子,大量的水分子聚集成水。(3)温度降低,分子间间隔变小,气体体积变小,矿泉水瓶会变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