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复习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6295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复习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6295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复习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6295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复习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62956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复习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62956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复习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62956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复习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62956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复习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62956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复习课件,共34页。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期末复习一、重难点知识梳理1.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2.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3.了解不同语境下“逻辑”的多种含义;了解逻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明确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和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4.理解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掌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要求;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形成科学的思维。5.科学思维的含义、特征、意义二、核心考点及巩固训练考点一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一)思维的含义 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本书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思维是人的特有属性。(二)思维的特征①思维具有间接性: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②思维具有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③思维具有能动性: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说明理由1.狭义的思维与认识同义。 解析: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2.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解析:正确的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3.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 解析:思维本身不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因此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即学即练1】 为落实联合国发起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联合国首个全球人道主义应急枢纽于2020年4月30日在华启动。该应急枢纽由联合国委派世界粮食计划负责运营,致力于为包括联合国系统、各国政府及其他人道主义合作伙伴在内的国际社会提供全球抗疫应急响应。这表明( )。A.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人脑的机能B.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了认识的对象C.思维能帮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D.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详解] AB:两项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没有涉及,AB不符合题意。C: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而不是理性思维,C错误。D:根据当前抗疫形势的需要启动此计划,体现了思维在实践中产生,使应急枢纽致力于为国际社会提供全球应急响应,体现了思维反作用于实践。故本题选D。【即学即练2】郑板桥曾提到他画竹的过程:当他晨起看竹时,产生了“眼中之竹”;然后,胸中涌起“画意”,此乃“胸中之竹”后,“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形成了“手中之竹”。他反复强调“眼中之竹不同于胸中之竹”,从科学思维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前者是感性的,后者是概括的②前者是直接反映,后者是间接能动的反映③前者是局限性,后者是无限性④前者是肤浅的,后者是深刻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详解]②④:“眼中之竹”是对事物的直观反映,是表面的、肤浅的,“胸中之竹”是在对事物经过艺术加工的基础上能动的、创造性地反映,抓住了事物的基本特征,是深刻的,②④正确。①:画竹看竹是以美学知识去欣赏、感知它,获取美的感觉,这种美的感觉就是“画意”,也就是郑板桥的胸中之竹”,属于形象思维,故①不准确。③:错误,任何认识都是对事物某一方面、某一层次地反映,都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③错误。考点二 思维的形态及其特征1.思维形态的分类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说明理由1.形象思维是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的。 解析:形象思维是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的,抽象思维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2.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和想象等反映认识对象。 解析: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3.思维是在头脑中产生的。 解析:思维是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的。思维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即学即练3】下图漫画《改变工作方式》从思维的角度说明了( )A.思维具有间接性特点B.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C.思维的能动性受到主客观条件制约D.立场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同【详解】A:漫画强调思维方式的改变,没有体现思维的间接性,不合题意。B:漫画中的主人公改变工作方式,使工作变得轻松,说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符合题意。C:漫画强调要发挥思维的能动性,未体现受主客观的制约,不合题意。D:思维立场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有所不同,说法错误。考点三 逻辑的多种含义(一)“逻辑”的多种含义1.“逻辑”是一个多义词:现代汉语中的“逻辑”,或者与“规律”同义,或者指“逻辑规律与规则”,或者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或者指“逻辑学”这门学问。2.逻辑学研究的对象:“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3.逻辑学研究的目的: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1.含义: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视为狭义的逻辑学,而把含有狭义的逻辑学和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辩证逻辑等视为广义的逻辑学。2.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其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3.意义: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说明理由1.狭义的逻辑学是指辩证逻辑。 解析:狭义的逻辑学是指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属于广义的逻辑学。2.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 解析: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一诗句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解析:这一诗句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渲染山林的幽静,体现了动与静的辩证统一,属于辩证矛盾。【即学即练1】下列说法中的逻辑,属于逻辑学研究对象的有( )。①我们必须遵循经济自身的逻辑,才能搞好经济建设②王同学本科毕业后,报考了逻辑学专业的研究生③你说起话来有时还真是颠三倒四、无逻辑④遵循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详解]①:必须遵循经济自身的逻辑指的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是逻辑学研究对象,①错误。②:逻辑学专业的研究生指的是学校开设的逻辑学课程,不属于逻辑学研究对象,②错误。③④:逻辑学指的是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的逻辑方法的科学,说起话来有时还真是颠三倒四、毫无逻辑遵循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是逻辑学研究对象,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即学即练2】事实上,学科逻辑就是学科知识所反映的事物演化的逻辑。物理学的逻辑就是从宇宙大爆炸之初基本粒子的形成到使光线弯曲的天体引力的演化的逻辑,生物学的逻辑就是从早期单细胞微生物的起源到人类生命演化的逻辑。可见,学科逻辑中的逻辑指的是( )。A.客观规律B.逻辑规律与规则C.思维方法D.理论、观点A【即学即练3】逻辑有多重含义。下列语句中逻辑一词,与“规律”同义的是( ) 。A.文章能否折服读者,辞藻和章法固然重要,但基础性的问题在于逻辑B.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C.泽东同志曾号召大家都要学-点逻辑D.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好交往”,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详解] A:写文章能否折服读者,辞藻和章法固然重要,但基础性的问题在于逻辑,这里指的思维规律和规则,A不符题意。B: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也是战争的自然规律,“逻辑”与规律”同义,B符合题意。C:同志曾号召大家都要学一点逻辑, 是指逻辑学这门学问,C不符合题意。D:指的是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考点四 理解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1.内容:通常用公式“A是A”来表视同一律的内容。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2.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3.误区: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和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在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即学即练4】同-律要求人们:在同-思维过程中,每-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性。下列违反同一律的是( )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原子是物质,所以,原子是世界的本原②我赞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应当是检验真理的标准③某人说:“这件事我没有过问,只是侧面了解了一下情况,提点意见,仅供参考”④顾客问:我的排骨面怎么还没好,等了很久了。服务员回答:“你为什么非要吃排骨面, 你不能吃炸酱面吗?”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详解]①:材料中*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的“物质”与原子是物质中的物质不是一个意思, 偷换了“物质”的概念,所以违反同一律。②: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违反了矛盾律。③: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违反了矛盾律。④:材料中服务员把客人想吃的排骨面换成炸酱面,犯了愉换概念的错误,违反了同一律,故④符合题意。(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1.内容: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来表示矛盾律的内容。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2.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自相矛盾”。3.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①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事物的客观矛盾。②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三)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1.排中律的通用公式:通常用公式“A或者非A”来表示排中律的内容。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2.遵守排中律的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两不可”。3.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而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的思维。【即学即练5】他今年已满50岁,不算年轻了,但在部级领导干部中他是最年轻的。这句话( )A.反了同一律的要求B.反了矛盾律的要求C.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要求[详解] 题中他今年已满50岁,不算年轻了,但在部级领导干部中他是最年轻的,这段话中:前面说“他不年轻了”,是针对自身而言;而后面又说“他是最年轻的,是针对部级干部而言。因此,题中说法不违反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即学即练6】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既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这个论断( )A.揭示了事物所固有的矛盾二重性B.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是思维混乱的表现C.反了同一律的要求转移论题D.犯了“两不可”的错误[详解] ABCD:本题考查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区分。爱因斯坦的说法是运用了辩证逻辑的思维,从而对光这一事物的客观性质作了真实表述,是正确的,并不违反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要求。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A。【即学即练7】一小轿车被盗,经过侦破,警方现确定犯罪嫌疑人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人。审讯过程中,四人的口供如下:甲: 我没有偷,乙: 车是丁偷的,丙: 车是乙偷的,丁: 我没有偷。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则罪犯是( )A.丙 B.乙丁 C.乙 D.丙丁[详解]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根据矛盾律的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形成的论断,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则甲,丙为真话。甲说我没偷是真话,则甲不是罪犯,丙说的话为真,则乙是罪犯。C符合题意。考点五 科学思维的含义、特征、意义(一)科学思维的含义:①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②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③不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并列,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二)科学思维的特征案例分析:1929年,丹麦的达姆博士研制了一种饲料,并利用小鸡进行试验,发现食用了该饲料的小鸡皮下和肌肉都会出血。达姆进行了无数次试验都没有解决小鸡出血问题。直到1939年,达姆在农村调研时发现,食用了该饲料的农家小鸡没有一只患出血症。他猜想农家小鸡一定是吃了某种能防止出血的特殊物质。经过研究他发现,农家小鸡经常食用的绿色植物叶子中含有维生素k,可以防止食用该之类的小鸡患出血症。上述材料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特点的?①达姆博士通过反复实验和调研,体现了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②维生素K对预防小鸡出血有奇效,体现了结果具有可检验性。③达姆博士通调研分析做出猜想,体现了结果具有预见性(三)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思维素养意义①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②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③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三)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思想政治意义①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成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参与。②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不同的社会实践中的国情和世情,准确把握我们所在的历史方位,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③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④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三、易错易混1.狭义的思维与认识同义。 解析: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2.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解析:正确的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3.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 解析:思维本身不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因此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4.形象思维是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的。 解析:形象思维是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的,抽象思维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5.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和想象等反映认识对象。 解析: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6.思维是在头脑中产生的 解析:思维是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的。思维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1.狭义的逻辑学是指辩证逻辑。 解析:狭义的逻辑学是指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属于广义的逻辑学。2.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 解析: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一诗句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解析:这一诗句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渲染山林的幽静,体现了动与静的辩证统一,属于辩证矛盾。4.有人问:“有没有飞碟?”你既不肯定有,也不肯定没有,而是说:“我不清楚。”这种回答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 解析:这种回答没有违反排中律的要求。“有没有飞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认识问题。排中律只是在逻辑上要求对两个矛盾判断明确地肯定一个,并不要求必须马上肯定一个。5.“小张去年还是团员,今年已经是党员了。”这句话符合同一律的要求。 √1.科学精神把科学看成是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只重视科学的使用功能。解析:科学主义把科学看成是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只重视科学的使用功能。科学精神是指贯穿于整个科学发展历史过程中的最普通的科学意识,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取向。故原观点错误。2.正确思想来自于科学思维。 解析: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成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参与。3.科学思维是辩证思维的方法论前提。解析:错误;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4.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