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3.1《蜀道难》课件PPT(送教案) 课件 38 次下载
- 第一单元3.2《蜀相》课件PPT(送教案) 课件 37 次下载
- 第一单元4.2《扬州慢》课件PPT(送教案) 课件 30 次下载
- 第二单元5.1《阿Q正传》课件PPT(送教案) 课件 37 次下载
- 第二单元5.2《边城》课件PPT(送教案) 课件 32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评优课课件ppt
展开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望海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吟诵,感受词的音律美,背诵本词。
2.运用联想和想象,品味词的意境美。
3.学习词中铺陈、点染的艺术手法。
4.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运用联想和想象,品味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学习词中铺陈、点染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景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据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公元1158年,金主完颜亮在读完一首赞美杭州的词后,激情赋诗一首并“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隔年便以60万大军南下攻宋。大家想知道是他读的是哪首词吗?那就是柳永的《望海潮》。当然若说真是由于一首词而引发一场大战难免夸大其词,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柳永这首词的影响之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望海潮》,来领略柳永词作的文学魅力。(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
1.作者简介
先由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柳永,然后出示课件补充:
柳永(约987—约1053年),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47岁才中进士,做过几任小官,终官于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中寻求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内容上,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女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愁思。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时人云“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被誉为“慢词之祖,婉约之宗”。有《乐章集》。
2.写作背景
先由学生根据课本注释介绍,然后课件补充:
据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写下了《望海潮》这首词,先在歌伎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三、整体感知
1.题解
词牌由来: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此词牌名为柳永所创,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望海潮》一词是柳永将观潮时的感受谱入律吕而创制的新声。
词牌体律:
双调,上阕五平韵,下阕六平韵,一韵到底。全词共107字,属长调,慢词。
2.初读本词,把握节奏
听名家配乐朗读,注意字音节奏,感受意境,初步体味作者的情感。
3.再读本词,读懂词意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逐句翻译,读懂本词大意。
之后思考:这首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后明确:
上片写杭州的自然美景和都市的繁华。
下片写西湖美景及杭州百姓和平安宁的生活景象。
4.三读本词,体悟情感
提问:在作者的笔下,杭州呈现一派怎样的景象?由此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后明确:
生活和平,富足安乐,景色优美,国泰民安,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由衷的惊叹、赞美和艳羡之情。
学生带着作者的赞美之情,自由朗读本词,之后学生展示,给予点评与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
①上片首句在“繁华”处读升调且顿,为下文蓄势;写钱塘江潮壮观的词句、如“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②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要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
③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恳切。
四、深入探究
从艺术手法、语言锤炼等方面,赏析作者是如何来描写杭州景致的?
要求:1.独立思考,可炼字,可品意,可赏情,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
2.小组内讨论交流,归纳要点,记录下存疑之处。
3.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质疑、补充,教师点评。
重点赏析三处:(1)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2)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策略:分别从品意、练字、抓艺术手法等角度入手,意在让学生明白赏析诗词尤其景物描写的角度是多样的)
点拨准备:
(1)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A、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力刻画钱塘江雄伟壮丽之景。
比喻:云树,也可理解远远望去,沿堤的树林枝繁叶茂,浓密如云,也可理解成高耸入云。 霜雪:比喻浪花洁白如雪。
天堑无涯:把钱塘江比作天堑,形容其波涛汹涌,不可逾越,无涯极言其无边无际(夸张)。
拟人:怒涛,一“怒”字赋予人的形态,使人联想到须发俱张,横眉立目的狂暴之态,更形象生动。
B、用字精炼,生动传神。
“卷”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
“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
追问:“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中把句中“卷”改为“推”是否恰当?为什么?
不恰当。“霜雪”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浪翻滚,排山倒海的气势。
用“推”字显得比较平板,力度和气势都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2)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A、“三秋”、“十里”时空并举,“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花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四时风光无限美好,令人向往。
B、运用点染手法
“重湖叠巘清嘉”是点,“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外湖;“叠巘”,写湖岸,山峰重叠。“清嘉”清秀美丽。
下片中“重湖叠巘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吟赏烟霞”是染,从山色之美、湖荷之胜、人文风貌之佳三个方面进行描绘。人是景中人,也是景中景。
追问:上片也运用了点染手法,请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形胜、都会、繁华”为点,“烟柳”句对应“都会”‘“云树”句对应“形胜”,“市列”句对应“繁华”。
(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对仗工整,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五、主旨提升
根据写作背景,结合词结尾“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的诗句,分析诗人创作诗歌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明确:
(1)赞美杭州的美好景致。
(2)拜谒孙何,借以赞颂他政绩卓著,赞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
(3)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并委婉表达希望孙河举荐提拔自己的愿望。
六、课堂小结
内容总结:
这首词上片极力赞美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极力描写西湖美景以及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景象,歌颂了杭州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民安定和谐欢乐的生活,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所显示的繁荣太平景象,借以歌颂了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写作特点:
1.工于铺叙,安排巧妙。
选取最典型,最有表现力的景物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2.巧用夸张,写景壮阔。
“十万人家”“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以夸张手法描写杭州的繁华和美景。
3.善用点染,富有层次感。
从全篇看,开头三句是总写(点),然后分别详细描绘(染)。
七、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词。
2.鉴赏柳永《雨霖铃》中的点染手法的运用。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高中人教统编版4.1 *望海潮(东南形胜)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a href="/yw/tb_c400199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4.1 *望海潮(东南形胜)完美版课件ppt</a>,文件包含41《望海潮东南形胜》课件pptx、41《望海潮东南形胜》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图片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望海潮,学习目标,预习反馈,预习检测,知人论世,熟读感知,投赠词,理解背诵,一曲繁华钱塘的绝唱,赏析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4.1 *望海潮(东南形胜)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4.1 *望海潮(东南形胜)备课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定手法,明了鲜明,具体生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