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时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301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时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301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时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301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文物又称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该文物( )
A.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B.由一位著名的工匠独立铸造
C.是商代铸造的一种青铜礼器
D.现在已被列入出国展览名单
2.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再次因出土的青铜神树、纵目青铜面具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物而引起广泛关注。该遗址其实也发现了如青铜尊、青铜鼎、玉璋、玉琮、玉璧等与黄河流域一致的文物,而浙江良渚遗址也曾出土了与之造型相似的玉琮。以上现象说明( )
A.古蜀文化相对先进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审美观念趋向统一D.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3.我国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夏朝时开始出现最早的青铜礼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下列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二里头铜鼎
B.司母戊鼎
C.利簋
D.三星堆青铜面具
4.如图是西周青铜器伯卣(yǒu)。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
A.铸造业方面B.制瓷业方面C.造船业方面D.纺织业方面
5.如图是保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某文物的照片。下列关于该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B.出土于湖南宁乡
C.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D.是贵族用的乐器
6.小明正在研究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铜如何开采和冶炼的课题,下列考古发现能够更加直接为研究此课题提供可靠依据的是( )
A.商王武丁妻子妇好墓中出土的铜刀
B.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
C.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鼓风炼铜竖炉
D.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
7.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
A.打制石器B.原始陶器C.青铜铸造D.瓷器烧制
8.考古学者发现,殷墟各遗址出土的商代人骨普遍有明显跪坐姿势形成的痕迹,且年龄越大越明显。甲骨文中亦有众多和跪坐姿势相关的文字(如图)。据此推测,这种跪坐姿势是( )
A.礼仪规范的结果B.狩猎生活的需要
C.战斗训练的要求D.刑罚残酷的表现
9.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
注:劓、刖,均为古代残酷的刑罚
A.政治状况B.经济发展C.科技进步D.军队建设
10.2019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宣布,“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考古证明其距今5000年前已存在明确的阶级分化和统一的文化信仰。材料表明中国( )
A.早期国家形态已出现B.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C.五千年文明史获认可D.旧石器时代生产水平高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1.历史结论重在史料实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青年学者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在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此后,北京人遗址又相继发掘出4个头盖骨化石,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统编七上教材
(1)据材料一,请归纳我们能获取的关于北京人的信息。
材料二:如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镇国青铜器﹣﹣利簋,证明了我国青铜工艺的高超。该文物内壁铭文明确记载“武王征商”之役发生在某年“甲子”日的早晨。据此古代史上这一著名的战役有了一个绝对年代,为商周两代的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据。
(2)据材料二;指出利簋的发现有何重要史学价值?结合所学判断“这一著名的战役”指哪场战役?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宛如汇纳百川的大海奔流不息,一片片甲骨文,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文明瑰宝闪烁其间。
(一片甲骨惊天下)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的这片龟甲出自哪个朝代?在当时它主要用来做什么的?观察图二中的三个甲骨文,把它们与三个字(休、人、山)对应起来。
(2)你怎样理解“一片甲骨惊天下”?
(青铜文明震世界)
材料二
(3)图三是出自什么朝代的青铜器?它是叫什么?
(4)图四是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流程(想象图)。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何感想。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2.B3.B4.A5.B
6.C7.C8.A9.A10.A
二、材料分析题
11.(1)信息:北京人是直立人;北京人会用火;北京人使用石器;以捕食动物为生:能够获取北京人的距今年代。(答出4点即得满分)
(2)证明了我国高超的青铜制作工艺;为商周断代提供了依据;牧野之战。
12.(1)商朝; 占卜;A——山;B——人;C——休。
(2)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和它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商朝;司母戊鼎(或后母戊鼎)。
(4)感想:青铜器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折射出商朝当时强盛的国力,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甲骨文
对应汉字
王
臣
劓
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精品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0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0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时作业,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