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2 盘古开天地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2 盘古开天地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链接,会认的字,生字学习,会写的字,词语学习,词语理解,整体感知,课文解读,写法借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盘古 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神。在长久以来的民间传说和记载中,盘古开辟了天地,孕育了万物。
多音字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 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造句:无数科学家正在探索宇宙的奥秘。茂盛:(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造句:这棵树枝叶茂盛,充满生命力。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造句:传说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多义词:滋润(1)指水分多,不干燥。 造句:雨后初晴,空气滋润。(2)指增添水分,使不干枯。 造句:附近的湖水滋润着牧场的青草。(3)滋润的生活。 造句:你们这小日子过得挺滋润。
近义词
混沌——(模糊) 缓缓——(慢慢) 茂盛——(茂密) 滋润——(滋养)
反义词
黑暗——(光明) 上升——(下降) 分开——(聚合) 茂盛——(枯萎) 美丽——(丑陋)
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全文可以分成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盘古还没醒,天地还没有分开。 第二部分(2—5):写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 第三部分(6):赞美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献身精神。
这一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鸡蛋是一个浑圆的个体,把混沌的天地比作一个大鸡蛋。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宇宙混沌一片的特点。
1.第1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课文第2段“轻而清的东西……变成了地”一句,有几组反义词?这些反义词有何用处?
反义词组:“轻—重。清—浊、上升—下降”。 用这些反义词来描写天地的形成和变化,表现了天与地的不同。运用犯一次与,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使我们对事物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3. “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体现了盘古怎样的形象?
用“顶”“踏”“站”等动词,准确而生动地塑造出了盘古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4.第五段第一句话有怎样的作用?
这是本段的总起句,也是中心句,下文围绕这句话具体写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5.课文第五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法?有什么好处?
这段话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地描写了盘古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作者还运用了想象的写法,把盘古的气息想象成风、云,声音想象成雷声,眼睛想象成太阳和月亮,四肢和躯干想象成大地名山,血液想象成江河,汗毛想象成花草树木……这种写法,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排比和想象的运用,都赞美了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
想 象 想象诗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本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把盘古用身体创造宇宙的过程描绘得费查清清楚。例如,写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万物的过程。作者写他的气息变成了风、云,他的声音变成了雷声,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这种想象既合理又神奇。
在运用想象时应注意: (1)热爱生活,仔细观察生活,这样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 (2)大胆联想,由此及彼,激活创作新思维,使习作生动形象。 (3)善于设问,勇于探索前进。 (4)想象要合理,不能脱离生活实际与逻辑而胡乱想象。
1.出自神话故事中的成语开天辟地 精卫填海 女娲补天夸父逐日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2.与“天地”有关的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泛》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盘古醒前——一直昏睡开天辟地的过程赞美盘古——用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盘古醒后:开天辟地天地分开后:顶天立地盘古倒下后:化作万物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12 盘古开天地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神话故事怎么读,茂密的森林,高耸的山脉,坚硬的山石,连绵起伏的山丘,肥沃的土地,古文盘古开天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2 盘古开天地授课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盘古开天地,填一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盘古开天地备课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①挣扎②干净,睁眼怒目圆睁,①传播②幡然醒悟,翻动翻书,①爷爷②爹娘,斧头鬼斧神工,①墙壁②玉璧,劈开劈柴,①缓和②支援,缓缓缓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