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部编版渔家傲·秋思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1、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2、边塞诗代表人物是:王昌龄,岑参,李贺。
a.边塞风光: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的惊叹和民风民俗的描摹;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
3、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其思想内容极其丰富:
边塞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
a.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b.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c.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工于诗文,作品语言精练畅达。著有《范文正公集》。代表作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秋思》《苏幕遮·怀旧》,诗《江上渔者》等。
宋康定元年至庆历三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
1.文学常识填空。(1)范仲淹(989 年 8 月 29 日-1052 年 5 月 20 日), 字 。 (朝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当朝第四代皇帝)康定元年(1040), (朝代)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担起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即创作于这一时期。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译:秋天一到,西北边疆的风景多么奇异,大雁向衡阳飞去,毫无留恋的情意。
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衡阳雁去:“雁去衡阳”的倒语,秋季北雁南飞,传说至湖南衡阳城南的回雁峰而止。
①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点明时间:秋天点明地点:边塞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译:边塞特有的声音随着号角声在四面八方响起,远望重重叠叠的关山,落日的余晖之下,只有一座紧闭城门的孤城。
边声:这里指各种带有边境特色的声响。
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千嶂:像屏障一般的群山。
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这是“异”于内地的边城,一座被西夏军包围的宋朝将士守卫着的孤城,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悲壮的氛围,也渲染了守边将士的艰苦。表现守边将士英雄气概,全词苍凉悲壮又豪放慷慨。
1.这里的风景异于何处?有什么样的作用?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勒:刻石记功。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汉和帝永元元年(89),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译:喝一杯浊酒,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可是战争尚未平息,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还乡之事还无从计议。
1.这句是全词的核心,是它的灵魂所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范仲淹立志要打退进犯的外敌,确保西北边境的安定,这种爱国、卫国的精神正是他虽然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根本原因。所以他只能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来寄托他对成就功业的向往。
羌管: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译:入夜传来悠扬的羌笛声,寒霜撒满大地。
承上启下,深一层强调边防军人想家思乡的情绪,并由此写出全体将士忧国的情状和感慨。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
人为何不能成寐?将军已经白发苍苍为何还在服役?年轻的兵士为国守边为何还要落泪?
这里有悲的成分,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忧,是怨,是愤愤不平。他们忧虑国家的安全,抱怨朝廷无人整顿武备,更为当局没有一个正确的方针政策而愤懑,以致边防军人久住“塞下”,将老,却不能退休家园,兵少,却不能与妻子团圆。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yān)然/未勒/归/无计。羌(qiāng)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mèi),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zhàng)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格调苍凉,慷慨悲壮。词的上片侧重写景,既有作者所见之景,又有其所闻之声,渲染了边塞的萧条肃杀、荒凉寂寥。词的下片则侧重抒情,从人物的行为和心情写起,用悠扬的羌笛声与满地的浓霜渲染出苍凉悲壮的气氛,表现了戍边将士的拳拳爱国之心与浓浓思乡之愁。
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通过对 的描写,抒发了边关将士 和 的情怀,同时也表现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1 课堂检测【演练1】【优能原创】理解性默写。1.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傍晚,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便关闭了城门,这与内地华灯初上的景象迥然不同。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以情景交融、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乡的情感。”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演练2】【优能原创】诗歌鉴赏。1.对《渔家傲·秋思》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B.词的下片“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秋思。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了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
句意为:羌笛的声音悠扬,寒霜洒满大地。而非“月光如霜”
2.对《渔家傲·秋思》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词人着意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内地景象的迥然不同。B.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开头两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从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卫国思家的心理矛盾。C.结尾三句情调激昂、高亢。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的腐朽和软弱及其不修武备、不重边功做法的愤懑之情。D.词人写了自己亲临目见的景物,表达了戍边将士复杂的情感,全词意境壮阔,形象鲜明,语言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表达了作者思家、想建功立业的情感
3.对《渔家傲·秋思》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又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全词真切感人,语言粗犷、豪放,意境悲凉、壮阔,但不消极。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演练3】【优能原创】诗歌理解。1. “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
将军白发征夫泪”直接的描述了边塞军人的状态,从“白发”和“泪”二字表达出作者强烈的厌战和无奈之情。
2.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词人及征夫们的一种矛盾心理。请简要分析。
“饮一杯浊酒,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这句词表达征夫们思念家乡,但战事未平,功业未立,体现他们保卫边防,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检测1】【优能原创】文学常识填空。 《渔家傲》的作者是________ , ________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渔家傲是________ 名。________ (当朝第四代皇帝)康定元年(1040),________ (朝代)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担起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即创作于这一时期。
【检测2】【优能原创】阅读诗词,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上阕描写边塞_________________(内容角度),下阕抒情。全词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_____________的艺术风格。
【检测3】【优能原创】诗歌鉴赏。 下面对《渔家傲·秋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认为生活并不艰苦,错误,从“霜满地“及”长烟落日孤城闭“等诗句均可看出生活艰苦。
【中考速递】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甲】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乙】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乙诗从视听两个角度展现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的诗句是哪两句?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2. 结合甲词乙诗内容,谈谈划线部分所流露出的情感有何异同?
【答案】同:甲词乙诗都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 异:甲词还抒发了将士久陷疆场,思念家乡,遥无归期的感慨。
2021学年第三单元12 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12 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授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囊萤映雪,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文意梳理,词牌名,点明地域,点名季节,文章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渔家傲·秋思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渔家傲·秋思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赏析诗歌,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渔家傲·秋思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渔家傲·秋思优秀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链接,课堂流程,燕然未勒归无计,霜满地,渔家傲·秋思,思念家乡壮志难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