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评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评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概念阐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与中国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回归教材】阅读教材第90-91页第一子目,完成下列图示。
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
1.鸦片战争(1840-1842)
【课堂探究】依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教材,探究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书 道光皇帝奏折
导火索:林则徐虎门销烟
1.近代西方国家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一、鸦片战争爆发的社会背景
二、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3.殖民主义国家的矛头指向中国
2.工业革命后,科技进步,生产力高速发展
1.英国对于原料市场和商品倾销市场的需要
2.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
3.鸦片贸易前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占有优势地位
1.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制度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
第二阶段:1841年6月---1842年8月
B.殖民侵略——鸦片战争
英:侵入广东海面-进攻厦门-攻占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南下广东
中:清政府查办林则徐,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谈判
中: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英:强占香港岛-进攻镇江-南京下关江面
四、鸦片战争的过程(1840-1842)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攻击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
不平等条约内容及其影响
中国领土、司法、贸易等主权被破坏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独立自主权,也就是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殖民者控制。“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制度,又有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就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因素在增长,从一定程度上看是历史的进步。
2.领事裁判权:凡在中国享有此种特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不论其发生何种未被中国法律的违法或犯罪行为,中国司法机关无法裁判,只能由该国领事或由其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根据本国法律进行裁判,也称“治外法权”。1943年英美两国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
3.片面最惠国待遇:指的是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待遇、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是相互的,而片面最惠国待遇则是给予方无法享受的。
思考7:英国发动战争的最初目的实现了吗?
【同样的条约,不同的理解】
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你支持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鸦片战争的影响:①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②经济: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文化: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鸦片战争后……英货输入总值,1842年为426万元,1845年达到1053万元。由于运到中国的棉毛制品销路不广……从1846年起,英国输华商品量开始减少。1846年至1855年的十年间,除1851年、1852年外,始终没到达到1845年的水平。——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提出修约遭到清政府拒绝。
“鸦片战争”怎么还来了第二次?
根本原因:为了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英国等侵略者要求修约的请求遭到拒绝
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第二阶段:1859年---1860年
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公使驻京、十口通商、赔款、内河航行权、传教士传教权
英法联军:攻广州、占大沽、逼天津
英法联军:攻天津、进北京、火烧圆明园
中国: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割九龙、赔款、天津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
讨论2: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
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
长江以南沿海到深入内地
开放口岸由5个到11个;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国家内部出现改革呼声。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恭亲王奕訢:“自换约以后,该夷退回天津,纷纷南驶,而所谓尚执条约为据。是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其性,自图振兴。”(《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第71页)
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
传播了西方文化,促进教育、思想近代化
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实力强大
②主观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军备落后
③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日本人看鸦片战争之结局:假设现在让华盛顿作中国的皇帝,让惠灵顿作他的将军,率领中国军队同英国军队作战,结果胜负如何呢?即使中国拥有大量的军舰大炮,也要被英国的土枪和帆船打败的。由此看来,战争的胜败,既不在于帅,也不在于武器,而完全在于一国之根本力量。 ——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
思考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著奕经等详细询以英吉利距内地水程,据称有七万里,其至内地,所经过者几国?……该女主年甫二十二岁,何以推为一国之主?有无匹配?——1842年5月1日道光帝谕旨(节选)
和议之后,都门仍复恬嬉……海疆之事,转喉楚讳,绝口不提…… ——林则徐
“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刚打完的这场战争不过是一个蛮夷部落的一次闹事而已、这些蛮夷依仗船坚,袭击占领了沿海地区的一些地方迫使皇上做出一些让步。” ——基辛格《论中国》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新疆之路。在赴戍途中,仍忧国忧民,并不为个人的坎坷而唏嘘,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了激励诗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多数人尚未觉醒2.知识分子的探索
林则徐《四洲志》:林则徐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开了研究和学习西方之先河。
魏源《海国图志》: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徐继畬《瀛寰志略》: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及西方民主制度。书中还附有中国、朝鲜、日本及临摹的欧洲人的地图。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1)林则徐:①开办译馆,罗致译员;②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③汇译成《四洲志》
在“天朝”的文化人中,他们是孤独的,这是他们个人的不幸;然中国最优秀的思想家尚未辨明中国的方向,又是整个民族的不幸。这是时代与社会间的落差。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在《海国图志》中也可以看到无须“师夷”即可“制夷”的言论……土法“制夷”的生动事例《瀛寰志略》对外部知识的介绍,比魏源更详尽准确它对西方的人文制度多有褒评,却又使用着旧观念。——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局限性:①向西方学习只停留在器物层面;②只是著书立说,未付诸实践。
进步性: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形成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1843年,魏源完成了以知夷、师夷、振兴军备为核心理论的《海国图志》……悲哀的是,这本书却不受朝廷重视,因为守旧顽固派无法接受书中对西方“夷狄”的赞美,有人甚至建议烧掉它。1851年,《海国图志》传入日本,六十卷本被翻译成日文,日本人惊为天书,认真学习之,通过此书了解西方的长处,它被奉为加强海防的经典著作,为不久后开展的明治维新做出了贡献。 ——严孟达《甲午再现风云》
学习西方的主张未能引起重视,社会反响极为有限。
对西方:侵华实质是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也影响列强间的关系;对中国:双重性(1)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2)侵华的同事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与思想,促进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背景)
开眼看世界: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 徐继畬《瀛寰志略》
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导火索)爆发结果: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影响
原因进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影响
1.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B. 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C. 国家立场决定了战争的性质D. 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优秀课件ppt,共1页。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示范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两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两年到四年,补充中国战败原因,愚昧与抗争并存,一本书两种境遇,中国何去何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私鸦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