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最新版】23届语文新高考二轮专题天天练【试题+课件】
【最新版】23届语文新高考二轮专题天天练之第1周 20分钟天天练•周4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语文新高考二轮专题天天练之第1周 20分钟天天练•周4
20分钟天天练·周四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片段一、语言文字运用(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从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启程,奔赴月球背面,在嫦娥三号的基础上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档案资料。月球,作为地球的唯一卫星,它始终是相对固定的一面面向地球,__①__,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对看不到的月球背面充满好奇,但是由于技术等诸多因素,__②__,那么,这次嫦娥四号到月球背面,就有可能获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月球正面发现的珍贵数据。受到月球本身的阻隔,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是无法与地球保持通信的。同时月球正面有许多宽阔的平原,尽管有许多陨石坑,但坑底相对平整。相较而言,__③__,不仅陨石坑更多,地势也更加陡峭。为了安全着陆,嫦娥四号采取的是近乎垂直的降落方式。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另一面则背向地球 ②目前还没有任何航天器在月球背面着陆 ③月球背面的地形非常复杂解析 本题考查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根据上文“月球,作为地球的唯一卫星,它始终是相对固定的一面面向地球”及下文“看不到的月球背面”可推知,接下来应介绍的是月球的另一面;根据常识,此处可填写“另一面则背向地球”之类的句子。第②空,根据上文“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对看不到的月球背面充满好奇,但是由于技术等诸多因素”可知,现状是人们对于月球背面充满好奇,但因为技术原因,很难实现探测;根据下文“这次嫦娥四号到月球背面,就有可能获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月球正面发现的珍贵数据”可推知,此处话题的主体是“航天器”,故此处可填写“目前还没有任何航天器在月球背面着陆”之类的句子。第③空,依据上文“相较而言”可知,此处阐述的主体应是“月球背面的地形”;依据下文“陨石坑更多,地势也更加陡峭”可概括出地形复杂的特点,故此处可填写“月球背面的地形非常复杂”之类的句子。2.请分别用一个疑问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第一段:嫦娥四号的任务是什么?第二段:为什么要去月球背面?第三段: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有哪些困难?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段内容并选用句式的能力。第一段,由“在嫦娥三号的基础上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档案资料”可概括出主要内容是介绍嫦娥四号的任务,故用疑问句可表述为:嫦娥四号的任务是什么?第二段,由“这次嫦娥四号到月球背面,就有可能获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月球正面发现的珍贵数据”可概括出主要内容是介绍去月球背面的原因,故用疑问句可表述为:为什么要去月球背面?第三段,由“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是无法与地球保持通信的”“不仅陨石坑更多,地势也更加陡峭”可概括出主要内容是介绍嫦娥四号探月任务遇到的困难,故用疑问句可表述为: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有哪些困难?二、名句名篇默写(6分)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4篇适用省份】(1)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意地描写出月亮升起,相对星空背景的位置移动。(2)社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起源于中国上古祭祀活动。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其延绵已久。(3)《使至塞上》中,通过写景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2)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3)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60篇适用省份】(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声写声,表现出乐声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形写声,渲染了乐声的美妙动听。(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对登楼远眺之景进行总括评价;联想过往,六朝已成流水,“______________”,不禁产生惆怅之感。(3)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他忠孝不能兼顾的窘状。答案 (1)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2)画图难足 但寒烟衰草凝绿(3)臣之进退 实为狼狈三、文言片段(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5题。公姓范氏,讳镇,字景仁,考讳度,赠开府仪同三司。有子三人,长曰镃,终陇城令。次曰锴,终卫尉寺丞。公其季也。四岁而孤,从二兄为学。薛奎守蜀,道遇镃,求士可客者,镃以公对。公时年十八,奎与语奇之,曰:“大范恐不寿,其季廊庙人也。”还朝与公俱。或问奎入蜀所得,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于世。”时故相宋庠与弟祁名重一时,见公称之,祁与为布衣交。由是名动场屋,举进士,为礼部第一。故事,殿廷唱第过三人,则礼部第一人者必越次抗声自陈,因擢置上第。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上疏论民力困弊,请约祖宗以来官吏兵数,酌取其中为定制,以今赋入之数十七为经费,而储其三以备水旱非常。又请罢焚瘗锦绣珠玉以纾国用,从之。(选自苏轼《范景仁墓志铭》,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B.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C.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D.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分析文段及画波浪线句子可知,此处是说范公参加进士考试,考取礼部的第一名时在朝堂上经历的事情,可知“出拜”应理解为“出来拜谢”,中间不能断开,“就列”即回到班列,因此应在“出拜”后断开,排除A、B两项。“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为新安主簿”是担任新安县的主簿,这里是说范公考取功名后初次为官的情况,因此两个内容中间不能断开,故在“释褐”前断句,排除D项。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以今赋入之数十七为经费,而储其三以备水旱非常。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用现在赋税收入数目的十分之七作为开支费用,而储备其中的十分之三来防备水旱灾害以及意外情况。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关键词:“十七”,十分之七;“储”,储备;“其三”,其中的十分之三;“非常”,意外情况。参考译文公姓范,名叫镇,字景仁。他父亲名叫范度,朝廷追赠开府仪同三司。有三个儿子,长子叫范镃,在陇城令任上去世。次子名叫范锴,在卫尉寺丞任上去世。范公是他的小儿子。他四岁失去父亲,跟随两个哥哥学习。薛奎做蜀地太守,在路上遇到范镃,向他询问可以做门客的士人,范镃就把范镇推荐给他。范公那时只有十八岁,薛奎和他交谈,感到很惊奇,说:“范老大恐怕不能长寿,他们家小儿子是朝廷中人。”薛奎任满还朝时,就带着范公一起回到京城。有人问薛奎去到蜀地有什么收获,他说:“得到一个卓越的人,会凭借文章学问在当世扬名。”当时以前的宰相宋庠和他的弟弟宋祁一时间名气极大,见到范公很是赞赏他,宋祁和他结为平民朋友。因此他的名气震动科举考场,参加进士考试,考取礼部的第一名。按照惯例,在朝廷宣唱进士及第次序时超过三个人,那么礼部排名第一的人一定要越过等级高声为自己陈述,于是会提升到第一等级。范公不愿意为自己说话,到第七十九个人才出列拜谢,然后退回到班列中,没有说一句话,朝廷上的人都认为他很奇特。他初为官担任新安县的主簿,任期满后,被提拔为起居舍人。范公上奏章谈论百姓财力困顿疲惫,请求估算一下开国以来官吏军人的数量,斟酌取它们的中间数作为固定的规模,用现在赋税收入数目的十分之七作为开支费用,而储备其中的十分之三来防备水旱灾害以及意外情况。又请求停止焚烧锦缎丝绸、埋葬珠宝玉器的墓葬行为来缓解国家用度,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语文新高考二轮专题天天练之第6周 20分钟天天练•周4,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片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语文新高考二轮专题天天练之第4周 20分钟天天练•周5,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古代诗歌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语文新高考二轮专题天天练之第4周 20分钟天天练•周4,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片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