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岛版四上科学 15 水蒸发 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青岛版四上科学 16 水沸腾 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青岛版四上科学 18 水的三种状态 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青岛版四上科学 19 测量距离和时间 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青岛版四上科学 20 运动物体的位置 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水的三态变化18 水蒸气凝结教案
展开认识凝结现象,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在教师引导下,能设计实验探究小水珠的成因。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凝结现象的探究兴趣。
4.了解凝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来源:学.科.网]
设计实验探究小水珠的成因。
【教学难点】
了解凝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玻璃片、烧杯、酒精灯、试管夹、火柴等物品。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察小水珠的形成。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杯热水,请注意观察,这杯热水正在发生什么现象呢?
【学生】1:蒸发。
【学生】2:水变成了水蒸气。
【教师】什么是水蒸气?
【学生】水蒸气是水飞散到空中,形成的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教师】是的,杯子里的水正在蒸发,无数的水蒸气像调皮的小精灵飞到空气中。那大家有什么办法捉住这些水蒸气吗?
【学生】盖上盖子。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片玻璃,请一名同学来试试。
【学生】(一名学生用玻璃片盖住杯口。)
【教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玻璃片上出现了小水珠。
猜测小水珠形成的原因。
【教师】“调皮”的水蒸气被我们捉住了,玻璃片表面出现了许多小水珠。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学生】1:做饭时,掀开锅盖,可以看到锅盖里面有许多小水珠。
【学生】2:洗澡时,浴室的天花板和墙壁上有许多小水珠。
【学生】3:冬天从外面进屋子,眼镜上有一层白雾。
【教师】原来物体表面出现小水珠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关于小水珠,大家有什么想研究的吗?
【学生】小水珠是怎么形成的?
【教师】请大家联系自己前面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测一下。
【学生】生物体表面的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形成的。
【教师】物体表面的小水珠的确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那水蒸气在什么情况下能形成小水珠?根据是什么?
【学生】水蒸气是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出现的。
【教师】怎么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活动过程
制订方案,进行实验。
【教师】让我们动手来验证一下。同学们准备怎么做这个实验?
【学生】1:我们组准备用两杯热水,上面分别放上冷的玻璃片和热的玻璃片,看看哪个玻璃片上出现了小水珠。
【教师】为什么要用两块玻璃片?
【学生】1:要用来对比。
【学生】2:我们组准备用一杯凉水和一杯热水,上面分别盖上玻璃片,观察哪个玻璃片上有小水珠。
【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发现大家的思路都非常清晰,都想用对比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是可行的。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和大家刚才的讨论,大胆设想,看看能设计出几种实验方案,并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中。
实验记录单
【教师】谁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倾听。
【学生】(学生交流实验方案)
【教师】大家设计出了许多实验方案。那在实验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学生交流)
【教师】同学们想得非常细致,在实验前,老师还想送给大家几点温馨提示,请看大屏幕(出示提示):
1.进行对比实验时,要知道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
2.加热材料时,要用试管夹夹取,先预热材料,再均匀加热材料,加热时注意安全。
3.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可以多做几次。
4.玻璃片容易破碎,使用时要轻拿轻放。倒取热水时要小心。
5.使用酒精灯要规范,用完后要马上用灯帽盖灭。
(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教师】看得出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做实验了,老师帮大家准备了很多实验材料,放在实验桌上,请小组长根据需要上前领取。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我们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吧!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实验进行得最顺利!
【学生】(学生自主做实验,教师巡视。)
【教师】经过大家的合作,现在各个小组的实验已经完成。下面,让我们交流一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学生】(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教师】在科学上,我们把小水珠叫作液态的水,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的现象叫作凝结。
解释生活中的凝结现象。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用所学知识,尝试解释刚才我们列举的生活现象中小水珠产生原因。【学生】1:做饭时,锅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锅盖就会凝结成小水珠。
【学生】2:洗澡时,热水形成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墙壁和天花板会凝结成小水珠。
【学生】3:屋子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睛片会凝结成小水珠。
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水蒸气的凝结现象,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哪些收获。
【学生】1:我知道了水蒸气在遇到冷的物体时会出现小水珠。
【学生】2:我知道了什么是凝结现象。
【学生】3:我学会了用凝结现象解释生活中小水珠的形成。
【教师】冬天时,汽车车窗内常会出现一层小水珠,影响司机叔叔的视线。你能运用本节课的知识阻止这些小水珠出现吗?
【学生】(学生回答。)
【教师】这节课,我们通过猜想、实验、验证,发现了小水珠形成的秘密。课后,请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或是设计实验的方式进行进一步探究。
【板书设计】
17、 水蒸汽凝结
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是一种凝结现象。
找找生活中的凝结现象——实验器材
酒精灯、火柴、烧杯、玻璃片、冷水、热水、冰块、试管夹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实验现象(是否出现小水珠)
实验结论
小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18 水蒸气凝结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18 水蒸气凝结优秀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究活动,应用创新,当堂达标,总结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上册18 水蒸气凝结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上册18 水蒸气凝结表格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人新课,探究过程,拓展活动,学习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23 水蒸气凝结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23 水蒸气凝结教案及反思,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