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蠡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蠡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句子默写,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所给题。一辈又一辈的言传,一家又一家的立德立言。汇聚成家族历史,雕 (zhuó)出家族的风骨和神貌,“家风”一词,承载( )着厚重的文化和情感。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既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也影响了一个人的境界格局。中华民族自古有“家国天下”的文化自觉。家是中国人的人生起点,是信心的源泉和精神的依托,家谱,家训,家书,家规,各种物质的,非物质的家的产物,都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suǐ) 。而随着社会形态、价值体系、科学技术的演进,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在不断进行着时代性的变化,焕发出新的魅( )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风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①雕(zhuó)___ ②精(suǐ)____ ③承载( )④魅( )力(2)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二、句子默写2.古诗文默写。(1)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3)《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恋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木兰诗》中有“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的诗句,根据你的积累再写出两句与“黄河”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3.将备选的三句话分别填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使表达连贯完整。(只填序号)这里的瀑布变幻多姿。有时像一阵风,______;有时如漫天大雨,___________;有时又如三两个隐者,________________。①尽情地沐浴山峦草木②在岩壑间自由流转呼唤③在深密的丛林里浅吟轻蹈 四、综合性学习4.和溪中学七年级(3)班开展以“家国天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为营造活动气氛,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露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词。(3)2021年3月,王晶、翁虹等香港艺人相继发声,力挺“爱国者治港”;同月,黄轩、杨幂等大陆明星纷纷与辱华品牌解约。对此,你怎么看? 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木兰诗》(节选),完成下面小题。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5.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理解正确的项是(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6.文章对木兰十年征战的内容是怎样处理的?对此你有何看法? 六、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中年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②行③乎?”平公曰:“善哉!”【注】①炳烛:点亮蜡烛。②昧:暗。③行:一样,相同。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__(3)蒙乃始就学_________(4)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_______8.给文中划线句子用/划出两处停顿。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何不炳烛乎。10.吕蒙是怎样成为一个有才略的人的?11.这两个文段都是劝人学习的。从劝人的方法看,孙权和师旷有什么不同? 七、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母爱的硬度①关于母亲的很多故事,我都是从祖母的口中慢慢得知的。长大以后,我甚至忘记了母亲怀抱的味道,回避和拒绝她任何形式的亲近和主动示好,似乎只有和她对抗着、沉默着、屈从着才是我与母亲之间最恰当的距离。②母亲很勤快。她种的菜总是比别人家的高出半指,她养的猪总是比别人家的膘肥体壮,她织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家的光鲜亮丽。她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波浪花纹的紫色毛衣,如今我都还记忆犹新。③母亲除了种菜还大搞养殖,圈里养着十多头猪,猪菜的事情分配给她的孩子们,柴火的事情她亲自带领孩子们去山上,在她锋利的斧头下,不一会儿功夫就能满载而归。我总是不能忘记我们以弱小的肩膀背起不堪重负的担子,行走在山路上的情景,母亲巴不得一次就把山背到家里。每当我发出怨言与抗议,母亲就会骂我偷懒,并立刻举出我的小伙伴们谁比我小但背得比我还多的例子。④在母亲的辛劳付出之下,一个家过得红红火火,这让她在家里的地位显得至高无上。⑤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从来不肯松懈的,总是严厉地要求她的每一个孩子。常常是我们在外犯了错回来,劈头就会挨一顿棍棒,等父亲回来也许还会第二次挨打。我们家的正门背后竖着一根根细细的棍子,那是她的家法。它们侵略过母亲每一个孩子的身体,一棍棍抽下去,先是白白的一道道的痕迹,后已分不清痕迹间的距离。她永远奉行“棍棒下出孝子”的理念,遵行“小树不剪不成材”的成长规律。⑥母亲给我的爱总是很坚硬,她除了不断的要求与责备,就是严厉。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六岁就被送去五里外的学校接受启蒙教育。她喜欢关心考试的结果。每一次我考得九十分以上,她总是要怀疑我是抄袭别人的,即使那已经是全班最高分。如果偶然考低了,她定会拉着我脏脏的小手,指着我破了的脚尖,责骂我是个贪玩的孩子。⑦母亲高高地扬着家法,训斥我、恐吓我说:“丫头,你念不好书,就甭想吃饭,甭想整天疯跑,将来我就把你嫁到大山深处去。”那时候的我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惶恐。见祖母一把将我拉进怀里,母亲不高兴地说这孩子要是将来不成气候定是祖母的责任。扔下些伤祖母的话,她一溜烟又到她的地里去侍弄她的白菜黄瓜们了,我想它们看到母亲的温情定是比我们多多了。祖母总是一边抚慰我一边给我讲“一只羊过河十只羊过河”的道理,鼓励我做好领头羊,给弟弟妹妹们作出好榜样。⑧母亲的四个孩子一个个变成凤凰飞到了梧桐树上,她暴力的教育模式迅速在周围的村庄里推广开来。这时候的母亲再没有举起过手中的棍棒,说话的声音也日渐温柔,甚至偶尔会当面表扬下我,我在不知所措间眼里装满了泪水,我知道那是一种久违的情愫涌动而出。⑨我一直不敢把对母亲心底的这种敬畏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哪怕是在文字里。从小到大的作文里,一次也没有过关于母爱的记载。对于我的母亲我是羞愧的。我安然地享受着她的付出,习惯地接过她的给予。总是不敢离她的怀抱很近,怕她坚硬的壳刺伤了我的身体。于是,我与母亲就习惯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峙着,直到我有了孩子。⑩回忆是一场温暖的绽放,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正是母亲有硬度的爱,抚平了我内心所有的脆弱,给了我足够的坚强。12.整体感知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爱的硬度”体现在哪些事上。1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她种的菜总是比别人家的高出半指,她养的猪总是比别人家的膘肥体壮,她织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家的光鲜亮丽。”14.结合文意,请理解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含义。“总是不敢离她的怀抱很近,怕她坚硬的壳刺伤了我的身体。”15.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16.读完本文,你是否赞同文中母亲的教育方法,并联系实际说明理由。 八、名著阅读名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回到车厂,他懊睡了两天。决不想上曹宅去了,连个信儿也不必送,曹先生救不了祥子的命。睡了两天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域,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清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17.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__。他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终于完成了这个梦想,但最终被__________抢走了。18.祥子为何懊睡?19.请从孙侦探、车夫老马、虎妞三个人物中选取其一,谈谈他(她)在祥子从“人”到“走兽”这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九、作文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引人遐想。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一个声音——我真想:单纯,乐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意的远方……请以“我真想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⑴把题目补充完整;⑵自选文体;⑶不少于600字;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1.(1) 琢 髓 zài mèi(2)既影响了一个人的境界格局,又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 2. 深林人不知 百般红紫斗芳菲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示例: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3. ② ① ③4.(1)示例:热爱祖国,建设家园。(2)示例:吴薇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面请王淑涵同学为大家朗诵《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缠绵婉转中,感受那爱国的依依深情。(3)示例:这些艺人做得好,我为他们点赞。他们都有一颗拳拳爱国心,为维护国家的利益与尊严,为实现地区的长治久安,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5.A 6.对十年征战一笔带过。因为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木兰的爱国精神和对自由劳动生活的向往,而不是突出她的英勇善战,因此这样安排,更好地突出了诗的主题。(意对即可) 7. 推托 粗略地阅读 于是,就 怎么 8.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9.(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典做博士吗?(2)为什么不点亮蜡烛(学习)呢? 10.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努力学习,便成了一个有才略的人。 11.孙权是以自己和吕蒙比较,现身说法说服吕蒙。师旷则用形象的比喻讲明老年学习的重要,从而说服晋平公。 12.①管教我们劳动。②严惩我们犯错。③严格管教我们学习。 13.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增强语言气势,更突出了母亲的勤快能干、心灵手巧(要强)。 14.文中是指在感情上我与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表明母亲的严厉及我对母亲的敬畏。 15.结构上:照应标题,总结全文(收束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写出母亲对我的影响,表达我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16.赞同: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文中的母亲虽然严厉,但严中有爱,她对孩子的严格要求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赞同:因为母亲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厉,忽略了对孩子思想上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容易让孩子产生距离感。 17. 老舍/舒庆春 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大兵 18.小福子上吊死了。 19.选择孙侦探:祥子被骗得一穷二白,生计成了问题,因而只好重新回去拉车。选择虎妞:虎妞的去世,使祥子买了自己的车给她办丧,祥子的生活又一次跌倒谷底。选择老车夫:老车夫预示着祥子的未来,让祥子认清了现实,与虎妞结婚,慢慢丧失斗志。 20.例文:我真想周游世界每个人都会做梦,而且不只一个。我也一样,但有一个梦想在我心中挥之不去。记得几年前有一本书很流行,一位MBA周游世界后写下了旅行笔记:《3000美金我周游了世界》。年龄很小的我对金钱没什么概念,只记得书面的橙色很温暖。从此小小的我心中多了那“周游世界”四个大字和那一抹鲜艳的橙……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可以增加人生阅历和体验。我好想周游世界。没有国界的束缚,只剩下文化的交融,天与地都没有了,心中只剩下一个信念,脚下是被玩转了的地球。多么浪漫与自由,我向往。我好想去马尔代夫,去看那里的星星海海。夜晚,带着水肺潜入静谧的海底。不理会睡得迷迷糊糊的鱼,也不关心白天色彩斑澜的珊瑚,只是关掉手电,抬头仰望,看满天的星落在海里,手指轻轻划过,也看到星和海浪一起跳荡,在神秘的国度做一件快乐的事,我好想。我好想去英国,走在如茵如梦的剑桥大学的校园,也怀着歌谣般的心情飘荡在康河上,吟咏着那被咏诵了无数遍的诗歌:“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挥一挥衣袖,作别西天的云彩……”在这孕育出无数人才的大学校园内我一定会心潮澎湃。做这样一件有意的事,我好想。我好想去美国,感触大都市的脉膊;我好想去法国,体会那种悠闲与浪漫;我好想去澳洲,走进那辽阔的草原,去看看生机勃勃的动物们……我当然还要回到中国,整理我的思路,感悟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好想、好想,走遍万水千山,走遍海角天涯。脑海中又浮现了那一片橙,橙色下面是一张世界地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蠡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蠡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蠡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须用黑色碳素笔书写,综合性学习,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