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精品课件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356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精品课件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356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精品课件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356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精品课件1)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3562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精品课件1)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3562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精品课件1)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3562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精品课件1)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3562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精品课件1)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3562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超的技艺,追求突破的创新,追求卓越的恒心,坚忍不拔的品质,历史之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篇工匠精神 之 高超的技艺
工匠精神 之 高超的技艺
针灸、汤药、外科手术、麻沸散、五禽戏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纪传体:全书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和纪事 通史:贯通的历史,记录长时段的历史
工匠精神 之 高超的技艺
《史记》,全书130篇,52万多字。
本纪12篇——记述帝王的事迹世家30篇——记述秦以前诸侯的事迹列传70篇——记述重要人物的事迹表10篇——按时间编排历史大事件书8篇——记述古代各种制度
工匠精神 之 高超的技艺
释迦牟尼创立,张骞通西域后传入
张角、张陵,中国本土宗教
第二篇工匠精神 之 追求突破的创新
蔡伦的创新——改进造纸术
统治者的创新——道教与佛教的传播
此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其原料为大麻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一幅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 纸张结构紧密,但质地粗糙,表面有细纤维渣,可见造纸技术比较原始。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
蔡伦的创新——改进造纸术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蔡伦的创新——改进造纸
蔡伦的创新——改进造纸术
蔡伦的创新——改进造纸术
思考:纸的发明给社会文化和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佛教:人生如苦海;苦难的根源在于欲望;消灭欲望,忍受苦难就会来世幸福。
道教:忍受苦难得道成仙 ,炼丹治病求长生。
假如你是百姓假如你是帝王
统治者的创新——道教和佛教的传播
1、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2、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统治者的创新——道教和佛教的传播
第三篇工匠精神 之 追求卓越的恒心
∙辩证治疗,“治未病”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第四篇 工匠精神 之 坚忍不拔的品质
司马迁 与 《史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其文直,其事核, 不虚美,不隐恶
工 匠 精 神
(1)两汉时期我国科技文化昌盛的原因是什么? (2)当今中国,如何才能提升国家的科技建设成就?请你提出几条建议。
1.章学诚指出,简牍时代书写载体空间狭小,书写不便,文章普遍短小精炼;纸本时代书写载体容量扩大,书写便利,文辞多显冗长枝蔓。由此可知,章学诚认为( )A.使用简牍成本较高B.专制统治禁锢思想C.纸的应用影响文辞D.纸张促进文化交流
【点拨】由材料“简牍时代……文章普遍短小精炼;纸本时代……文辞多显冗长枝蔓”可知,章学诚认为纸的应用影响文辞,使文辞多显冗长枝蔓。故选C。
2.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发展了“治未病”思想,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这反映出他们主张( )A.预防疾病,强身健体 B.诊断疾病,望闻问切C.针灸疗法,辨证施治 D.药食同源,用药简易
【点拨】材料中的“治未病”指的是预防还未发生的疾病,主要体现了对于预防疾病的重视,而根据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的“五禽戏”类似于今天的健身操等强身健体的活动。故选A。
3.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的作用不同啊!)他在遭受酷刑后,努力追求的“东西”是( )A.仗义执言,策动大臣们上书为民请命B.报仇雪恨,策划组织活动反对汉武帝C.饱读诗书,游历汉朝各地的名山大川D.发愤著述,秉笔撰写不朽的历史巨著
【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在遭受酷刑后,努力追求的“东西”是发愤著述,秉笔撰写不朽的历史巨著。
4.[易错题]“五体投地”“现身说法”“皆大欢喜”等词语都源自佛经,这说明佛教的传入( )A.促成了政治改革 B.迎合了民众愿望C.发展了社会经济 D.丰富了中国文化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青铜器,竹木简,古代书写材料,埃及欧洲两河流域,放马滩纸,蔡伦改进造纸术,旧鱼网,成就及地位,擅长技术,生活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司马迁,人物时期,西汉时期,代表作品,《史记》,历史巨著《史记》,探究精神,求真求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科技展厅,造纸术的发明,中医展厅,---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和华佗,史学展厅,历史巨著《史记》,宗教展厅,---道教与佛教,道教和佛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