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广州市十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中段教学质量反馈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十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中段教学质量反馈试卷(含答案)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十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中段教学质量反馈试卷(含答案)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十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中段教学质量反馈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广州市十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中段教学质量反馈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十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中段教学质量反馈试卷(含答案),共12页。
    第一部分客观题(30 分)
    本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 10 题,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选对每小题得 3 分,错选、多选或不选得 0 分。
    图 1
    1.“握手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 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如图所示,图 1 中行“夸赞礼”两位 同学面部间距 d 约为()
    A.0.5mB.5mC.1.5mD.3dm
    2.两位同学在观察冰熔化的实验,一支试管放在阳光下,另一支试管放在阴凉处,在充分搅拌后两支试管中都仍有没熔化完的冰块,此时,对两支试管中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无法比较 3.如图 2 所示是运动中的自动扶梯,小明和小红站在正在上升的扶梯上,旁边的扶梯正在下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B.以小红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C.以旁边下落的扶梯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图 2
    图 3
    D.以上升的扶梯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4.如图 3 所示,实验室里的音叉有不同的规格.音叉上标注的字 母“C”表示音叉每秒振动的次数,由此可判断()
    A.音叉甲发出声音的响度最大B.音叉甲发出声音的响度最小
    C.音叉甲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D.音叉甲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
    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 4 所示,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做非匀速直线运动
    C.前 2s 的时间,小华跑的较快
    D.整个过程中,小华走的路程最长
    图 4
    6.对雪糕周围冒的“冷气”和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的“热气”的思考,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B.它们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冷气”是小水珠,“热气”是水蒸气D.“冷气”是液化形成的,“热气”是汽化形成的 7. 物质 M 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 5 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图 5
    A. 固、液、气B. 气、液、固C. 气、固、液D. 液、固、气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超声波可以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9.如图 6 所示在易拉罐中加入适量的冰和盐,搅拌大约半分钟,这时易拉罐底部和壁出现一层白霜。 则()
    A.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白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C.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白霜是易拉罐内的水凝固形成的 图 6
    10.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零下 255℃时,氢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 40℃的气温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第二部分主观题(60 分)
    本部分共 8 题,共 60 分。按题目要求作答。有“计算”要求的,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 s
    图 7(乙)
    图 7(丙)
    11.(1)图 7 甲中木块的长度为 cm;图 7(乙)中秒表的读数是 s,
    (2)某驾驶员正驾驶着车向广州方向去,以 为参照物,车是静止。(选填“驾驶员”或“路边的 房屋”)。车内的速度表如 7(丙)图所示,此时汽车的速度 v 车= km / h = m;
    图 7(甲)
    12.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8 所示,这 种物质是 ( 选填“ 晶体” 或“ 非晶体 ”), 该物质的熔点
    是 ℃,熔化的时间是 min.
    图 8
    13.利用声现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小刚敲击一个音叉,如图 9 所示,现放大音叉的右叉臂,那么此叉臂从最左端的 A 位置经过 B 位置到 达 C 位置后,再由 C 位置再次经过 B 位置返回最左端,这样叫做振动一次。
    (1)以下关于物体所做的机械运动,属于振动的是: ;(选填以下对应的字母)
    A.蝴蝶飞行时其翅膀的运动 B.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C.射出枪膛的子弹向前飞行的运动 D.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橡皮筋变“胖”变“虚”了
    (2)小刚从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录像中获知,音叉振动 200 次所用的时间是 2s,那么该音叉发出声音的频 率 Hz;利用手机的某个应用软件可以显示瞬间的声音波形图,仅由该音叉发声时,保持 手机和音叉的位置均不变,在相同的设置下,小刚先后两次用手机显示其声音波形图,截屏如图 10, 可知手机接收到的声音的_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或“音色”)发生了变化。
    (3)图 11 中的分贝仪是监测噪声强度的仪器。根据小刚在(2)小题中手机先后截屏的声音波形图, 可判断:放在手机旁边位置不变的分贝仪的示数会 (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图 9
    图 11
    图 10
    图 12
    14.如图 12,某超声波加湿器通过雾化片 1.7×106Hz 的高频振动使得加湿器中的水被抛离水面产生 直径为 1﹣5 微米水雾液滴飘逸出来,达到空气加湿的目的。
    (1)装入加湿器中的水变成飘出加湿器的白色水雾,是否发生了物态变化? (选填“有”或 “没有”)。若有,请指出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若没有,请说出理由: ;
    (2)白色水雾飘出后不久,便消失不见,这个过程的物态变化名称为:;该过程需要 热 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5.小明从高空竖直向下跳伞,下落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 13 所示,则
    (1)小明在前 30s 这个过程中,速度是如何变化的?
    (2)求出小明在 20﹣30s 这个过程中所通过的路程。
    (3)小明在 20﹣30s 的路程为 s1、在 40﹣45s 的路程为 s2,通过分析比较 s1、s2 的大小。
    ( 4 ) 小 明 在 前 40s 共 下 落 2000m 。 图 14 中 哪 个 图 能 反 映 他 在 40 ﹣ 50s 内 的 运 动 情 况 ?
    图 13
    图 14
    16.小明用图 15 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图 15
    图 16
    (1)图 15 中温度计示数为 ℃,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
    图 17
    (2)在图 16 中绘制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3)在第 9min 时移开酒精灯,一会儿后,烧杯内的水不翻腾,没有气泡产生,但 温度计示数仍为 101℃,此时烧杯内的水是否在沸腾?判断为 (选填 “是”、“否”),判断的依据是 。
    (4)若实验中小明得到图 17 中的 a 图线,另一位同学使用相同装置,仅将水的
    质量减少,其他条件不变,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图 17 中的 。
    A.a 图线B.b 图线C.c 图线D.d 图线
    图 18
    17.小明在做“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 18 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 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小方框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 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1
    93
    95
    97
    99
    101
    101
    101
    101
    101
    气泡情况

    少量, 吸附在杯壁
    较多, 上升时变小消失
    大量, 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AC 间的距离为 cm,vBC=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 速度 vAC 偏 (选填“大”或“小”)。
    18.小明放学时发现交警在学校门前的街道设置了限速 30km/h 的标志牌。仔细的小明怀疑经常有车辆 经过此地方时超速。在没有安装测速仪的情况下,小明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量校门前行驶车辆的 平均速度是否超速。
    ①实验器材: , ;
    ②实验步骤:
    a.在校门口前的街道边标识 A 、 B 两点,然后 ; b.让一名同学站在 A 点,另一名同学站在 B 点;
    c.汽车车头行驶至 A 点时, A 点处的同学举手示意,同时 B 点处的同学用 (填入器材)开始计 时,汽车车头行驶至 B 点时, B 点处同学 ,记录汽车从 A 点到 B 点行驶的时间 t ; d.利用公式 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1.C
    【解析】由图可知,“专赞礼的两位同学面部间距的约为3个手臂的长度,中学生平均手臂长度50cm左右,所以约为150cm,即1.5m左右
    故选C.。
    2.C
    【解析】冰属于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冰块熔化后,杯中的物质是冰水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只是阳光下的冰熔化得快些。
    故选C。
    3.B
    【解析】A.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站在正上升的扶梯上,与地面有相对运动,则是运动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小明和小红站在正上升的扶梯上,二人无相对运动,则以小红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以旁边下落的扶梯为参照物,两扶梯是相对运动的,则小明和小红皆是运动的,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以上升的扶梯为参照物,小明没有相对运动,则是静止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解析】频率是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图可知甲音叉每秒振动的次数最少,频率最低,音调最低,响度与振幅有关,不能判断响度的大小关系,故D正确,ABC错误。
    5.C
    【解析】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AB.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和B都错
    误:
    C.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选项C正确;
    D.由图象可知,两人跑的全程都为40m,两人的路程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6.B
    【解析】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碗里蒸发出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液化现象。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7.C
    【解析】由图知,甲物态到乙物态需要放热,所以乙物态到甲物态需要吸热:同时乙物态到丙物态也需要吸热,所以乙物态为固态;丙物态到甲物态需要吸热,所以甲物态到丙物态需要放热;同时甲物态到乙物态需要放热,所以甲物态是气态;则丙物态为液态。
    故选C。
    8.B
    【解析】A.利用超声波不能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因为地球到月球之间有真空,而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正是声波所带的能量将结石粉碎了,故B正确;
    C.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C错误;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故D错误。
    故选B。
    9.C
    【解析】ACD.易拉罐底部出现了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故C项符合题意、AD项不符合题意;
    B.凝华过程放热,即白霜的形成需要放热,故B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解析】A.铜的熔点是1083℃,而铁水的温度至少是1535℃℃,铜球掉入铁水中会熔化,故A错误;
    B.由表格知道,氢的熔点是-259℃,在零下255℃时,氢已经熔化,所以是液态,故B错误;
    C.水银温度计不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因为在零下38.8℃时,水银已经凝固,故C错误:
    D.钨的熔点高,所以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故D正确
    故选D。
    11. 1.95 32.0 (2)驾驶员 90 25
    【解析】(1)由图7甲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板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2.95cm对齐,所以木板的长度为
    L=2.95cm﹣1.00cm=1.95cm
    由图7乙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0”和“1”之间,偏向“1”一侧且超过了中间那个刻度,说明时间是大于0.5min(30s)的,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0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s,指针在32.0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2.0s,即秒表的读数为32.0s。
    (2)汽车行驶过程中,以驾驶员为参照物,汽车相对于驾驶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相对于驾驶员静止;
    由轿车的速度表可知,此时轿车的速度为90km/h,即25m/s。
    12. 晶体 340 8
    【解析】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故为晶体;依据在熔化时有固定的的温度;熔点即温度不变的温度为340°℃;从6min开始,14min结束,故熔化时间为8min。
    13.AD 100 响度 减小
    【解析】(1)A.蝴蝶飞行时其翅膀的运动满足题目中振动的方式,故A符合题意;
    B.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属于转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射出枪膛的子弹向前飞行的运动属于抛体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手拨动细紧的橡皮筋,橡皮筋的运动满足题目中振动的方式,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2)音叉发出声音的频率是
    f=200次/2s=100Hz
    由图10可知,两次声音的波形图形状相似,频率相同,振幅不同,由此可知手机接收到的声音的响度发生了变化.
    (3)由(2)可知,后截屏的声音响度小,则放在手机旁边位置不变的分贝仪的示数会减小。
    14. 没有 超声波将水变成超微粒子形成水雾,而水雾仍为液态 汽化 吸收
    【解析】(1)2超声波将水变成超微粒子形成水雾,而水雾仍为液态,故此过程没有发生物态变化。
    (2)水雾散发到空气中后,通过汽化变成水蒸气,该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15.(1)先增大后匀速;(2)600m;(3)s1> s2(4)A
    【解析】(1)由图像可知,前30s速度先增大后保持匀速。
    (2)由图像可知,小明在20-30s这个过程中速度为60m/s,则可求所通过路程为
    s1=v1t=60m/s×10s=600m
    (3)由图像可知,小明在40-45s这个过程速度不变且小于20-30s这个过程,又因为在20-30s时间大于40·45s,则由s=vt可知:s1> s2
    (4)由图像可知,他在40-50s内为匀速直线运动,则当坐标原点为2000m时,其运动图像应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图14中A能反映他在40-50s内的运动情况。
    16. 96℃ 101℃ 否 沸腾需要吸热
    【解析】(1)由图可得90°℃-100℃之间有10个刻度,故每个刻度代表1℃,所以温度计示数为96℃
    液体达到沸点后持续吸收热量温度不再升高,故有表中数据可得到本次实验水的沸点为101℃
    (2)将表中数据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描点标在坐标系中,然后把点连成线,如下图:
    (3)撤掉酒精灯后水不能持续吸热所以不能继续沸腾。
    (4)其它条件不变,只是减少水量,水的沸点不变,缩短了水沸腾所用的时间,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b,故B符合题意
    17. v=s/t 小 90.0 0.5 大
    【解析】(1)本实验是利用v=s/t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测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便可测出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由图可知,斜面刻度的分度值为1cm,小车通过A、C之间的距离为
    sAC=100.0cm-10.0cm=90.0cm
    A、B之间的距离为
    sAB=100.0cm-60.0cm=40.0cm
    A、B之间的距离为 sBC =sAC-sAB=50.0cm
    小车通过B、C的时间为
    tBC=15:35:23-15:35:22=1s
    所以小车B段的平均速度为
    vBC=sBC/tBC=0.50m/1s=0.5m/s
    (4)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所计时间偏小,根据公式v=s/t可知,路程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偏小,速度就会偏大。
    18.停表、皮尺 见解析
    【解析】(1)由v=s/t知道,要测量平均速度需要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路程,所以需要停表和刻度尺。
    (2)实验步骤
    ①在校门口前的街道边标识A、B两点,然后用皮尺测出两点间的路程;
    ②让一名同学站在点,另一名同学站在B点:
    ③汽车车头行驶至点时,A点处的同学举手示意,同时B点处的同学用停表开始计时,汽车车头行驶至B点时,B点处同学停止计时,记录汽车从点到B点行驶的时间t;
    ④利用公式v=s/t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3)实验结论:若v>30km/h则超速,若:v≤30km/h则不超速。

    相关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物理试题,共8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省实教育集团物理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省实教育集团物理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的串联电路,闭合开关时,有关电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省实教育集团八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省实教育集团八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