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之题材分类 (送别诗、山水田园诗)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之题材分类 (送别诗、山水田园诗)课件,共44页。
一般来说,按诗歌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
送别抒怀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
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羁旅思乡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送别诗的鉴赏
近年高考题:2017:全国卷2:苏轼《送子由使契丹》2018:北京卷:辛弃疾《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浙江卷:李颀《送王昌龄》
在中国诗坛上, 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
或为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仕途奔走,或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异域而离别亲人、恋人、友人 古时交通不便,路途艰险,通讯落后,正所谓“一别心知两地秋”“中间消息两茫然”
黯然销魂者,唯 而已矣!
描述一个经典的古代告别场面需要那些关键词(意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诗经·小雅》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送别》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范仲淹《御街行》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 ——李白
“酒”与高考题:2018:全国卷2:陆游《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15题: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
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阳关三叠” 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朝闻游子唱离歌”(李欣)“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 ——王实甫《长亭送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屈原《九歌 河伯》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山中送别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乐府《相和歌辞 饮马长城窟行》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1.直接抒写依依惜别之情意。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借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3.重在劝勉、鼓励、安慰友人。如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于慰藉中倾注信心和力量。4.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①,还家白发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称不能荐②,羞为献纳臣③。【注】①《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②称,称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③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2、结合全诗,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诗中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
答案①对丘为落第的怜惜与同情。首联用—“怜”字直接表达赋丘为不得志的怜惜和同情;颔联借用典故抒发自己对丘为盘资能尽困于长安、返回时忧愁煎熬新添白发的困境的怜悯。②依依惜别之情。“柳条春”暗写送别的场景,灞水岸边,杨柳依依,送别之际,朋友正值人生的低谷,伤别之情就愈加强烈了。③惭愧愤慨之情。尾联中诗人认为自己作为朝廷官员,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深深自责。同时于“羞”中寓愤,暗含着对贤才遭弃的政治现实的愤慨。情绪由依依惜别转到深深内疚,以至于牢骚不平,激昂慷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田园居》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水 李白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
景物特征(抓意象)(山水草木、鸟语花香、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东篱、五柳、明月、渔歌)
高考形象考查:如何描绘景物的画面?
1.找全景物,2.加修饰语,3.展开联想、想象,4.语言简洁生动。
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2分钟)
步骤1:找出景物:莺、树、燕、泥
步骤2:加修饰语:莺(早)、树(暖)、燕(新)、泥(春)整理:早出生的黄莺,向阳的树木,刚会飞的燕子,春天的泥粒。
步骤3:展开想象:几只早出生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木歌唱,不知谁家刚会飞的燕子,已开始衔啄春天的泥粒,筑建新巢。
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所展现的画面。(2分钟)
步骤1:找出景物:木、雁、北风、江
步骤2:加修饰语:木(落)、雁(度)、北风(?)、江(寒)
步骤3:展开想象:秋风乍起,树叶纷纷飘零,大雁南飞,北风呼呼,江上涌起层层巨浪,令人倍感寒意。
1.听觉角度:①动静结合 例如: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②以动衬静 例如: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视觉角度:色彩映衬 例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3.视觉和听觉角度 例如: 绝句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用极其凝练的诗笔,描绘出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没有浓墨重彩的描绘,寥寥几笔,但形象呼之欲出,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夜 雪 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不直接状雪之貌,而是从侧面烘托。从触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烘托出雪之大、之猛。
思想感情:A、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陶渊明《归园田居》C、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D、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16年高考北京卷】 西村 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注释:耿:微明的样子。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土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2016年高考北京卷】 西村 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16“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李商隐《齐宫词》)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回归教材,山水田园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山水田园诗 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游山西村陆游,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观沧海曹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题材篇之送别诗 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必背篇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