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间的脚印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时间的脚印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字词积累,整体感知,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概括段意理清思路,逻辑顺序,文中独立成段的句子,品味语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俗语)一寸光阴一寸金。(俗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朱自清《匆匆》)
记录时间的工具
1.感知文章丰富的内容,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2.品味语言,体会生动有趣的写法。(重点)3.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素养)
装zhì( ) hōng( )烤 腐shí( )刨( )刮 山麓( ) 沟hè( )粗cā( ) 龟( )裂 wéi( )幕海枯石烂:海水干枯,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快速阅读课文,请根据课文内容给文章拟一个副标题。
时间的脚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独立成段的句子,补全思维导图。
记录时间的方法:钟表、日历、铜壶滴漏、岩石等
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的作用等。
因此,岩石记录了:极多的历史痕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被狂风、洪水、冰河带着,开始新的旅程,经过_________________,形成新的岩石。
古代生物的状况、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第一部分(1-4段):提出“时间”的话题。第二部分(5-29段):岩石怎么记录时间。第三部分(30-31段):读懂“时间的脚印”的意义。
1.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呢?(5)承上启下,由人类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方式的探寻。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7)引出下文,说明岩石“毁灭”的过程。3.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22)承上,收住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新生的话;启下,解读下文有关岩石上的历史痕迹。
1.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2.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两个“躺”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岩石隐藏在山野深处、地壳深处,写出岩石静止、沉睡的状态。
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高士其《时间伯伯》
将时间拟人化,运用第二人称,亲切地把时间称作“伯伯”,而且是“旅行家”,同时还有“脚步”呢,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冰河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比作铁扫帚从地上扫过,生动形象地说明冰河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形成“一米厚的岩石”的时间。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大自然的语言》《时间的脚印》
运用拟人、比喻手法,通俗易懂,吸引读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一等奖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字词学习,把握内容,示例三,赏析语言,拓展延伸,地壳的活动,气候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优秀教学课件ppt,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间的脚印,玉米糁,行动所留的痕迹,裂开许多缝子,海枯石烂,钟表和日历,铜壶滴漏,被破坏,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叶虫化石,时间的脚印,学习目标,作者简介,揭示课题,读准字音,主要内容,过渡句及其作用,分析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