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第1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第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学期高三
    地理学科月考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共60分)
    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银河系的主体直径是8万光年),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该行星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完成小题。
    1. “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 天文学家推测该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 该行星上存在液态水
    B. 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C. 该行星质量体积过大
    D. 该行星宇宙环境不稳定
    3. 该行星存在大气层主要取决于( )
    A. 日照条件好 B. 日地距离适中
    C. 适宜的质量 D. 拥有原始海洋
    【答案】1. C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水世界距地球仅40光年,而银河系的直径是8万光年,因此该天体处于银河系,C正确;A、B、D错误。
    【2题详解】
    从材料可知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该行星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说明该行星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存在液态水、存在大气层,根据材料可知该天体温度太高,有可能是距离恒星太近,获得的热量过多,导致无法支撑地球型生命,B正确;A、C、D错误。
    【3题详解】
    大气层是由于天体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适中的引力,才会吸附外太空的气体,形成大气层,C正确,A、B、D错误。
    【点睛】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液态水、太阳光照稳定、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有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
    2021年9月28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我国研制的太阳双超卫是首次亮相。作为我国首颗太阳深测卫星,计划在今年发射,卫星若发射成功,将标志中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①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
    ②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干尺浪。入竹万竿斜。
    ③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磺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
    ④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
    A. 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 B. 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C. 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D. 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
    【答案】4. B 5. B
    【解析】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①为煤炭,②为风的运动,④为石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均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大气运动、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来自太阳辐射能,①②④正确。③为火山喷发现象,其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能无关。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
    【5题详解】
    太阳活动强烈时增加户外活动,会导致皮肤疾病的发病率上升,A错误;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能有效防范太阳活动的不利影响,B正确;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不能减少太阳活动,也就不能减少太阳活动对网络的影响,C错误;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不能防范太阳活动产生的影响,D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6.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丙丁乙甲 D. 丁丙乙甲
    7.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6. B 7. D
    【解析】
    【6题详解】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因此昼长越接近12小时,所在地点就越接近赤道,也就是纬度越低;从表中看,四地昼长与12相差由大到小为甲、乙、丁、丙,因此纬度由高到低为甲 、乙、丁、丙,B正确、ACD错。故选B。
    【7题详解】
    由于地球的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造成昼夜长短的变,①③正确;地球自转和地方时不同与白昼时间长短无关,②④错。故选D。
    【点睛】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为:赤道上全年的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风着陆场戈壁滩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飞行183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间的最长纪录。下图为世界时区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北京比莫斯科地球自转的( )
    A. 角速度大 B. 线速度大 C. 角速度小 D. 线速度小
    9.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时,图中所示四城市中日期不同的是( )
    A. 伦敦 B. 北京 C. 洛杉矶 D. 莫斯科
    10. 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飞行期间( )
    A. 洛杉矶河流多处于丰水期 B. 莫斯科日落时间推迟
    C.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D.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答案】8. B 9. C 10. A
    【解析】
    【8题详解】
    北京比莫斯科纬度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B正确,D错误;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处处相等,AC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自然界线,为0时经线;另一条是人为界线,大致为180°经线。由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由180°经线向东到0时经线为旧的一天。由材料可知,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的时间为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则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29°W。从29° W 向东至0°经线再向东至180°的地区属于4月16日,从29° W 向西至180°的地区属于4月15日。结合图中四城市经度可知,伦敦、北京、莫斯科同处于+月16日,洛杉矶处于4月15日;C正确,ABD错误。
    【1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日期为2022年4月16日,在轨飞行183天。由此可知,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飞行的时间从2021年10月17日到2022年4月16日。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12月22日后再向北移, D 错误;莫斯科日落时间先逐日提前,12月22日后再逐日推迟, B 错误;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1月初达最大,之后再变慢, C 错误;洛杉矶属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河流冬季处于丰水期,12、1、2月为北半球夏季,此时洛杉矶处于丰水期, A 正确。故选A。
    【点睛】地球自转速度分为角速度和线速度,1.角速度处处相等,南北极点为0;2.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北纬60度地点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某学生利用假期到陕西榆林市(110°E,38.5°N)参加研学旅游,拍摄了一张照片发到朋友圈(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此时图中路牌的影子朝向( )
    A. 东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西北方向
    12. 该学生拍摄照片时,当地的地方时最可能是( )
    A. 6:00 B. 10:20 C. 12:30 D. 18:00
    【答案】11. D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图中路牌上环城北路标识可知,榆林大道的侧方为北方,所以路牌的影子指向西北方向。故D正确,ABC错,本题选D。
    【12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路牌的影子朝向西北方向且路牌影子较长,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可判断时间为12点之前,排除CD,10:20影子会较长,故B正确,A错。故选B。
    【点睛】太阳直射点每时都在向西移动,每小时移动15度经度。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圣劳伦斯河是北美东部的一条国际性河流,源于安大略湖,自西向东北,注入大西洋的圣劳伦斯湾。1824年以前的圣劳伦斯河是一条滩多流急、可航行里程仅1200千米的河流、尽管该河上游连接着北美的五大湖区,但中游河段的险滩激流既不能让下游的探险者逆流而上,又不能让上游的船只顺流而下;1824年,美、加两国开始对中游“瓶颈”段进行整治和开发。下图为圣劳伦斯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圣劳伦斯河( )
    A. 含沙量较大 B. 有凌汛现象
    C. 年径流量小,流速慢 D. 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14. 1824年,美、加两国对中游“瓶颈”段进行整治和开发后( )
    A. 上、下游经贸往来频繁 B. 科学技术进步
    C. 旅游资源得到大力开发 D. 生态环境改善
    15. 城市多沿圣劳伦斯河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充沛 B. 土壤肥沃 C. 地质稳定 D. 水运便利
    【答案】13. B 14. A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圣劳伦斯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A错误;圣劳伦斯河发源于安大略湖,以湖泊水补给为主,水量丰富,水位的季节变化小,CD错误;圣劳伦斯河纬度较高(位于温带大能性气候区),有结冰期,且因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易发生凌汛,B正确。故选B。
    【14题详解】
    “中游河段险滩激流既不能让下游的探险者逆流而上,又不能让上游的船只顺流而下”, 说明“瓶颈”段主要表现为通航能力差。因此,中游“瓶颈”段进行整治和开发后,通航能力大为改善,方便上下游的贸易往来,对河流科学技术进步、旅游资源的开发及生态环境改善作用不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城市多沿圣劳伦斯河分布的原因是这里平坦开阔、水源充足、水运便利,D正确;与水运便利相比,降水充沛、土壤肥沃、地质稳定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C。故选D。
    【点睛】圣劳伦斯河属雨雪补给型,有五大湖水调节,加以流域内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水量丰沛而稳定。河口年平均流量为10540立方米/秒,流量年变幅仅70%左右,含沙量较小。每年12月至翌年4月河流封冻。
    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左下图)和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右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构成,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中图例甲、乙、丙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是( )
    A. 气候类型 B. 地形 C. 降水量 D. 土壤
    17. 关于俄罗斯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两国均大力发展重工业 B. 两国草地面积广阔,都大力发展乳畜业
    C. 旅游业是两国的经济支柱 D. 两国工业体系完整,工业发达
    【答案】16 B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图上把俄罗斯分为甲乙丙三个区域,从俄罗斯各自然地理要素分布来看,气候类型的分布与自然带为东西方向延伸,与之相对应的土壤也大体东西方向延伸,与图示不符,A、D错误;俄罗斯地形主要有四大地形区,从西向东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与甲乙丙相符,B正确,受海陆位置的影响,降水量从东西部沿海向内地逐渐减少,与图示不符,C错误,故选B。
    【17题详解】
    两国中,只有俄罗斯大力发展重工业,A错误,俄罗斯乳畜业不发达,B错误;俄罗斯的经济支柱是重工业,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是服务业,旅游业均不是两国经济支柱,C错误;俄罗斯与澳大利亚国土面积都比较辽阔,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所以工矿业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工业发达,D正确。故选D。
    【点睛】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是平原(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中部是高原、东部是山地,其自然资源丰富,在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重工业,轻工业落后。
    2022年3月中旬,北非、欧洲多地遭遇来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尘暴袭击。这场风暴不仅将撒哈拉沙漠的沙尘吹到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等大片地区,甚至波及欧洲北部的英国。西班牙、法国,甚至瑞士等地的天空变成橙色乃至血色,仿佛置身火星一般。下图为地中海周边地区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关于图示区域的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a海域有洋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
    B. a海域高气压强盛的季节,地中海沿岸盛行西南风
    C. b海域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生长边界
    D. b海域表层水温和盐度均高于a海域
    19.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尝试推测形成此次沙尘暴的动力可能是( )
    A. 信风带 B. 西风带 C. 超强气旋 D. 超强冷锋
    20. 此次沙尘暴给图示区域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①造成欧洲中南部地区航空、公路交通延误②地中海地区白天气温下降 ③促进地中海海洋生物生长④造成欧洲南部农作物减产 ⑤欧洲旅游业受到严重影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答案】18. D 19. C 20. A
    【解析】
    【18题详解】
    a海域位于北非大陆西岸(中低纬大陆西岸),受东北信风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属于寒流,渔业资源丰富,A错误;a海域位于亚速尔群岛附近,高压强盛在北半球夏季,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错误;b海域为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C错误;b海域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太阳辐射强烈且受陆地高温影响,表层水温高,a海域受寒流影响,冬夏季水温均低于b海域。b海域由于蒸发旺盛、降水少,海域封闭且少陆地河流注入,成为全球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海域,D正确。故选D。
    【19题详解】
    东北信风不可能将南部北非撒哈拉沙漠的沙尘输送到欧洲,A错误;西风带整个冬季都会控制地中海及周边地区,是长时间尺度出现的地理事物,而材料提到的沙尘暴是偶发性的、短时间尺度的地理事物,B错误。此次沙尘天气主要是由东欧地区南下冷高压与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地区的地面气旋共同作用形成超强气旋,将地表的沙尘扬起到高空,并随大气环流到达欧洲,C正确;图示区域冷锋是自北向南运动,不可能将南部北非的沙尘输送到欧洲,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材料:“西班牙、法国,甚至瑞士等地的天空变成橙色乃至血色,仿佛置身火星一般”说明沙尘暴强度大,会造成大气能见度大幅下降,造成航空和公路运输延误,①正确;强沙尘暴会大幅削弱太阳辐射,造成地中海地区白天气温下降。②正确;沙尘在地中海地区部分沉降,增加海水矿物质,促进浮游植物生长,给鱼类带来丰富饵料,③正确;沙尘暴是偶发的、短时间尺度的天气现象,不会造成农作物减产,对旅游业不会造成严重影响,④⑤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红海的扩张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造成的;地中海的收缩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造成的。
    人们通常利用海运和空运向南极科考人员提供食物。如今科学家已经通过南极温室自己种蔬菜。南极温室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温度、湿度、灌溉和施肥。目前南极温室主要生产青菜等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南极蔬菜温室采用高脚设计的原因是( )
    ①减小地面降温影响,保持室内温度
    ②减少风阻,防飓风侵袭
    ③减小暴雪堆积影响,增加建筑使用年限
    ④预防融雪洪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2. 目前南极温室主要生产青菜,主要是因为青菜( )
    A. 对光照要求低 B. 生产成本低 C. 耐低温严寒 D. 生长周期短
    【答案】21. B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飓风形成于热带地区,南极地区无飓风,故不是出于防飓风的考虑,②错误;南极地区气温低,冰雪融化少,故不需预防融雪洪水,④错误;南极地区温度低,采用高脚设计可以减小地面降温影响,保持室内温度,以提高温室效率,①正确;南极地区风速大,若不采用高脚设计,易导致暴雪在温室周围堆积,降低建筑使用年限,采用高脚设计可防止暴风雪堆积,③正确。故选B。
    【22题详解】
    南极温室主要生产青菜是因为青菜的生长周期短(约1个月),能快速成熟,满足科考人员的需要,D正确;结合所学可知,青菜对光照的要求并不低,不耐低温严寒,而且时常需要人工打理,生产成本较高,故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在南极居住是非常困难的,南极的建筑要面临严寒,大风,积雪等考验,因此南极科考站多为高脚建筑,以减小地面低温对建筑物的影响,同时防止北极雪掩埋。较新的科考站,比如泰山站则采用了特殊构型抵抗大风。
    下图为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山脉呈南北走向,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示甲山脉为( )
    A. 海岸山脉 B. 安第斯山脉 C. 乞力马扎罗山脉 D. 落基山脉
    24. 甲山脉的走向对该大陆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
    A. 山脉西部发育大江大河,提供丰富的水源 B. 抬升来自两侧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面积冰川
    C. 阻挡南部地区盛行西风,山脉南段东侧形成荒漠 D. 地势起伏大,为乙、丙两地提供丰富的水能
    【答案】23. B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美大陆。读图可知,该大洲大陆西部是高山,大陆东部是高原,南美洲符合。南美洲有世界上最长的安第斯山脉,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4题详解】
    安第斯山脉呈南北走向,大江大河主要发育在山脉东部,A错误;山脉北段抬升的东侧的海洋水汽,山脉南段抬升西侧的海洋水汽,B错误;阻挡南部地区盛行西风,山脉南段东侧形成荒漠,C正确;甲山脉的走向使乙、丙两地位于山脉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很少,河流稀少,水能不足,D错误。故选C。
    【点睛】南美洲大陆地形可分为东西两个纵带,西部为狭长的安第斯山脉,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中低纬海区大陆西岸为寒流、东岸为暖流。
    由于区域所处位置的不同,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关于甲国与乙国在自然环境方面相似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者都是岛国 B. 面积相差不大 C. 气候都比较湿润 D. 都多火山地震
    26. 关于甲国与乙国经济发展差异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国工业化早,乙国工业化起步晚
    B. 甲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乙国农业以渔业为主
    C. 甲传统工业属于“资源型”布局,乙国传统工业属于“临海型”布局
    D. 甲国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乙国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较高
    【答案】25. D 26. B
    【解析】
    【25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甲国为英国,乙国为日本,英国和日本都是四面环海的岛国,A正确,不合题意;英国的面积比日本略小,但相差不大,B正确,不合题意;英国和日本都是四面环海的岛国,受海洋影响大,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气候温暖湿润,C正确,不合题意;英国地处亚欧板块内部,不是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少,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26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甲国为英国,乙国为日本,英国是世界上工业化最早的国家,甲国工业化早,乙国工业化起步晚,A正确,不合题意;英国的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照热量不足,不适合农作物生长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以乳畜业为主,日本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发展水稻种植业,B错误,符合题意;英国石油等资源丰富,传统工业属于“资源型”布局,日本资源缺乏,市场狭小,资源和市场依赖国际市场,传统工业属于“临海型”布局利于资源的运进和产品的输出,C正确,不合题意;英国工业化早,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日本目前经济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较高,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
    【点睛】日本处在亚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快之间,板块俯冲活跃,地壳薄弱,岩浆易流出,地壳易破裂。板快相互积压就形成了火山,并且地面活动强烈。
    巴丹吉林沙漠(下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沙漠中的湖泊竟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两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地处我国西部千旱、半千旱地区的祁连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它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但近年来巴丹吉林沙漠加速向南入侵,河西走廊绿洲生态问题日趋严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黑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
    A. 冰雪融水 B. 大气降水 C. 湖泊水 D. 地下水
    28. 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 )
    A. 与周边地表水性质相似 B. 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
    C. 地下水补给水量不稳定 D. 水位冬夏季节变化较小
    29. 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主要是因为( )
    A. 冬季降水多 B. 祁连山南北走向 C. 为周边提供水源 D. 祁连山海拔较低
    【答案】27. A 28. D 29. C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为河西走廊河湖水补给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湖水补给的方式及特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审题及调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27题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两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只有40毫米,不应该是大气降水,B错误;沙漠中的湖泊竟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黑河没有分布在东南部,而且河流在湖泊的上游,也不可能是湖泊水补给,C错误;地下水补给有季节性而且常年稳定,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区,又地处西北内陆,主要的补给方式应该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排除D;所以A正确;故选A。
    【28题详解】
    根据题意“湖泊竟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两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河两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应该为地下水补给,B错误;地下水的补给特点是常年比较稳定,C错误;既然是地下水补给,常年稳定,冬夏季节水位变化小,D正确。故选D。
    【29题详解】
    祁连山海拔高,排除D;有大量冰川存在,为河流提供补给水源,成为“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C正确;祁连山的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B错误;地处内陆,降水少,A错误;故选C。
    【点睛】河流水大补给方式:
    东部季风区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要为冰雪融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常年稳定,地下水和河流水补给是“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
    悬河段注意:永远是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例如黄河的华北平原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0. 秦岭( )
    A. 纵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B. 东西绵延长达160多千米
    C. 地跨陇、秦、鄂、豫等省 D. 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31. 秦岭的地理意义有( )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②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③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30. C 31. B
    【解析】
    【30题详解】
    据图可知,秦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A错;东西绵延长达400-500千米,B错;地跨陇(甘肃) 秦(陕西)、鄂(湖北)、豫(河南)等省,C正确;第一级阶梯主要为青藏高原区,D错。故选C。
    【31题详解】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水稻与小麦等杂粮的分界线等。①④正确;②显然错误;③错误,内、外流区域分界线的山脉基本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相一致,即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中国地形的三级阶梯:我国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如概述图突出反映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逐级下降,地势可划分为 中国第一级阶梯、中国第二级阶梯与中国第三级阶梯共三级阶梯。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使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阶梯第一级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附近,海拔在4000米以上。阶梯第二级主要分布在我国主要高原,如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海拔1-2千米阶梯第三级主要分布在我国主要平原,海拔500米以下。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恰逢华北平原春小麦收获 B. 当日天津日出东南
    C. 华南地区进入雨季 D. 尼罗河正值凌汛多发期
    33. 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选择在此着陆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 B. 草场广布,缓冲性好
    C. 地广人稀,着陆安全性高 D. 距离大城市近,便于医护人员前往
    34. 此次载人航天任务历时183天,为搭建中国空间站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促进我国空间站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 加大科技投入,突破技术难点 B. 大批量建设卫星发射基地
    C. 依赖于承接外国相关技术 D.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答案】32. C 33. C 34. A
    【解析】
    【32题详解】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时,时间为4月16日,此时华北平原的春小麦还未成熟,排除A;当日属于北半球的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排除B;每年的4、5月份,雨带会在我国的华南地区登陆,C正确;尼罗河没有结冰期,不会出现凌汛现象,排除D。综上所述,选C。
    【33题详解】
    内蒙古四子王旗属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排除A;着陆场所在地区主要以戈壁为主,排除B;该地区地广人稀,可以减少对人员和建筑的损伤,着陆安全性高,C正确;该地距离大城市较远,排除D。综上所述,选C。
    【34题详解】
    加大科技投入,突破技术难点,A可取;大批量建设卫星发射基地,成本太高,而且有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B不可取;依赖于承接外国相关技术,C不可取;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我国空间站相关技术意义不大。综上所述,选A。
    【点睛】回收基地选址:
    1.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2.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3.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
    4.地质条件好
    2021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下图为“2010~2030年中国总人口及老龄化人口比重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 根据预测图,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约多少亿人( )
    A. 14.30 B. 14.50
    C. 14.80 D. 15.20
    36. 据图所知,2030年我国老龄化人口的比重与目前相比较( )
    A. 增加 B. 减少
    C. 持平 D. 翻番
    37. 2021年,我国实施“全面三孩”政策,有利于解决我国( )
    A. 人口素质不高问题 B. 性别比例失衡问题
    C. 人口老龄化过快问题 D. 人口分布不均的问题
    【答案】35. C 36. A 37. C
    【解析】
    【35题详解】
    由图例可知,图中柱状图代表人口总数;读图可知,2030年我国人口大于14.5亿但小于15.0亿,C符合题意。故选C。
    【36题详解】
    由图例可知,图中曲线代表老龄化人口比重;读图可知,与目前相比较,2030年我国老龄化人口的比重增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7题详解】
    我国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将提升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并在未来提升强壮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可以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过快问题,C正确;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对人口素质、性别比例、人口分布影响较小,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人口老龄化: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三孩政策,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而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
    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垛状高田称为垛田。垛田四周环水,形同千万个水上小岛,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改造自然中的智慧结晶。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8. 垛田非常适宜于蔬菜生长,其优势有( )
    ①土质肥沃 ②地形平坦 ③灌溉便利 ④降水充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39. 在我国垛田农业最可能位于(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东南丘陵
    40. 与垛田农业的作用最不相关的是( )
    A. 有利于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B. 有利于防治水土流失
    C. 有利于防御洪涝灾害 D. 有利于发展观光农业
    【答案】38. D 39. C 40. B
    【解析】
    【3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垛田是用湖泊或河流里面的泥土堆积而成的,所以土质肥沃;旁边就是湖泊或者河流,所以灌溉便利;①③正确。根据材料和图片可知,该地区地形破碎;降水充足是该区域共同的特点,不是垛田的优势。综上所述,排除ABC,选D。
    【39题详解】
    根据材料和图片可知,垛田农业应多分布在降水充足,河网密布,地狭人稠的地区,所以选C。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位于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河网稀疏,不适合发展垛田农业;东南丘陵地区以丘陵为主,地势崎岖,不适合发展垛田农业。综上所述,排除ABD,选C。
    【40题详解】
    垛田农业利用湿地资源,增加了农业面积,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土流失现象较轻,所以最不相关的是防止水土流失;垛田的修建,形同千万个水上小岛,可以起到蓄水滞洪的作用;垛田农业,景观独特,有利于发展观光农业;综上所述,ACD相关,B最不相关,选B。
    【点睛】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渠纵横,湖泊星布,土壤主要以水稻土为主。
    二、综合题(40分)
    4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高,面积居全球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是发生森林火灾最多的国家之一。2016年5月3日,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发生森林大火,失控的山火包围了麦克默里堡。该地区是加拿大油砂生产中心,火灾干扰了当地的石油生产。麦克默里堡以油砂矿丰富著名。当地石油产量几乎高达加拿大全国石油产量的1/3。油砂不是以液态形式存在,而是渗透于泥沙之中,由黏土、水、石油和沥青混合而成,是一种胶状的黑色物质,对油砂的分离与提取需要消耗大量热水与蒸汽,多排放14%-17%的二氧化碳,此外,每提炼1桶油砂原油需要5桶水。

    (1)说明加拿大森林面积大的原因。
    (2)每年4到9月是加拿大林火多发季节,分析加拿大4月起林火多发主要自然原因。
    (3)油砂是加拿大人的财富,但也给加拿大带来不少的烦恼。环保组织则直呼它为“脏油”。
    【答案】(1)国土面积大;气候冷湿,适合针叶林生长;地广人稀,人为活动破坏少,合理采伐。
    (2)气温回升,降水少,气候干旱(天气干燥);积极性积雪融化,地面可燃物增多;雷电天气多发,容易引发林火。
    (3)需大量矿物燃料;排放处更多的温室气体;尾矿危及生物物种、污染环境;对水资源的消耗大。
    【解析】
    【分析】本题以森林火灾为背景,涉及影响森林形成的因素,火灾的成因,环境保护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本题涉及影响植被生长的因素,主要从水热条件、生存空间和人类活动等角度分析。加拿大的国土面积大,排世界第二位,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加拿大纬度高,气温低,不利于其他树种生长,但适合耐寒的针叶林生长。加拿大气候寒冷,地广人稀,人类活动少,对植被的破坏少,砍伐的数量少,森林的面积大。
    【小问2详解】
    4-9月气温回升快,大多数时间为夏季,气温高,可燃物较为干燥,容易引发火灾。植被覆盖率高,可燃物较多,积雪融化,可燃物大量裸露在地表,容易被引燃。春夏季节雷雨天气多发,雷电容易将可燃物引燃。
    【小问3详解】
    由材料可知,对油砂的分离与提取需要消耗大量热水与蒸汽,需要大量的矿物燃料作为燃料提供热水与蒸汽;矿物燃料的使用多排放14%-17%的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每提炼1桶油砂原油需要5桶水,对水资源的消耗量比较大。油砂由黏土、水、石油和沥青混合而成,提取原油后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4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制种,是把科学家培育成功的农作物良种,通过种植、收获、晾晒等环节生产出供农民购买的商品性良种。为保证种子纯度,制种地块必须进行隔离。种子在收获后需脱水干燥,以便存储运输。曾是商品粮基地的河西走廊近年来制种业迅速发展,目前生产的玉米种子可满足全国玉米用种需求的50%。甘肃省致力于打造全国现代化制种示范基地,制种业已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
    材料二:下图为甘肃河西走廊制种基地分布简图。

    (1)图中的祁连山被称为该区域绿洲的“母亲山”,试说明原因。
    (2)试分析河西走廊由商品粮基地转型为制种基地的社会经济因素。
    (3)分析该区域玉米制种品质高的原因。
    【答案】(1)祁连山地抬升气流,多地形雨,降水较多;夏季冰雪融水为绿洲提供充足的补给水源;河流在山前形成冲积扇及山前平原,土层深厚。
    (2)制种业产值高,增加农民收入;现代农业对优良作物种子的需求增加;交通较便利,可实现种子快速调运;政策的调整。
    (3)该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种子发育良好;气候干旱,病虫害少;绿洲周围的沙漠成为天然隔离地带,能保证种子的纯度;土质疏松干燥,透气性好,种子脱水快,容易保存。
    【解析】
    【分析】本题以甘肃省区域图为背景,以农作物制种为材料,主要涉及了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考查学生获取与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对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注重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小问1详解】
    从祁连山的山地降水、冰雪融水为绿洲提供水源,河流携带的泥沙为绿洲的形成提供了土壤,主要从水源和土壤两个方面回答问题。该区域位于祁连山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受到祁连山阻挡,沿山地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祁连山纬度较高,海拔高,气温低,山顶发育了众多的冰川;夏季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河流,为绿洲提供灌溉水源。河流携带泥沙在山前沉积,为绿洲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小问2详解】
    河西走廊水资源紧张,商品粮种植耗水量大,易造成土地的退化。因此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农业发展方向的调整;现代农业对优良作物种子的需求增加,从经济效益考虑,制种业单位面积经济效益高于商品粮的种植;近年国家加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地区交通设施趋于完善,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联系密切。
    【小问3详解】
    甘肃河西走廊制种基地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蒸发量大,气温日较差大,病虫害少,有利于提高种子的品质;绿洲周围的沙漠广布,成为天然隔离地带,农作物品种较少,能保证种子的纯度;气候干燥,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种子脱水快,有利于种子的晾晒、保存。
    43. 读左下图及我国黄河下游和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请说出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段河床的共同特征?分析其成因。
    (2)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都是防汛重点地段,荆江河段的汛期主要是哪个季节?分析荆江河段成灾的原因。
    (3)黄河沿线经常发生凌汛,并分析凌汛形成的原因。
    【答案】(1)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段河床的共同特征为出现“地上河”现象,河流下游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使得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现象。
    (2)荆江河段的汛期主要是夏季(6、7月);荆江河段成灾的原因:雨带位于长江流域,荆江河段降水量大,上游各支流也进入汛期,来水量增加,荆江河段地势低平,河曲发育,泥沙淤积,河道淤塞,排水不畅。
    (3)宁夏平原河段和山东河段经常发生凌汛,春季河流融冰时,上游的溶解的冰块流动到仍然冰封的下游,河水壅塞,抬高水位,形成汛期。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黄河与荆江河段水文水利工程等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河流的水文特征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长江荆江段与黄河下游段河床共同的特征是河床高出堤坝外的地面,形成了“地上河”现象,成因主要从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河流进入平原,地势平坦,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泥沙迅速沉积在河床中,提高了河床,使得出现“地上河”现象。
    【小问2详解】
    荆江位于季风气候区,河流补给为雨水补给,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6、7月),所以荆江河段的汛期主要是夏季。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从来水去水角度分析:从来水量分析,雨带位于长江流域,降水集中,荆江河段降水量大;上游各支流也进入汛期,汇入荆江,来水量增加;从去水角度分析,荆江河段地势低平,河曲发育,泥沙淤积,河道淤塞,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
    【小问3详解】
    凌汛的产生条件是:河流有结冰期,河段由低纬流向高纬,黄河的宁夏平原河段和山东河段符合上述条件,从结冰期角度分析,黄河纬度位置较高,有结冰期,且有些河段由南向北流,在春季河流融冰时,上游的溶解的冰块流动到仍然冰封的下游,形成冰坝,河水壅塞,抬高水位,形成汛期。

    相关试卷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Ⅰ,选择题Ⅱ,问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滕州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滕州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