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语文专题: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汇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中语文专题: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汇总01
    初中语文专题: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汇总02
    初中语文专题: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汇总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专题: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汇总

    展开

    第一部分 记叙文

    一、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时间的先后

    6.地点变换线索

    找出其线索的方法:

    文章的标题

    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

    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三、记叙顺序

    1.顺叙:

    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12345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

    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51234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设置悬念,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

    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12X345

    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4.补叙:

    在叙述的结尾,补充交代与前面情节相关的内容。12345X

    四、记叙的人称

    第一人称:""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第三人称:"""他们" 

    作用: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让人觉得客观、可信。

    第二人称:以来讲述或者抒情议论。(在诗歌和讲演中较多)

    作用:面对面地倾诉会更亲切自然;或者面对面地斥责语气会显得更加强烈。

    五、人物的描写方法 

    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角度:

    正面描写: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 (方法)

    侧面描写:以环境渲染烘托;以他人来衬托;他人的反应来衬托 (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 描写人物容貌、衣着,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

    2.神态描写(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处境、……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3.语言描写: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4.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5.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六、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背景(指自然状况),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或衬托人物……的形象、预示人物的……命运、为下文……作铺垫。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

    七、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

    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运用代入法)。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3.注意语气或语调。

    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

    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

    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八、某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1.结构方面:

    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为下文……埋伏笔、承上启下、线索、照应前文、点题、总结全文。

    2.内容方面:

    在中间的结合需内容分析;结尾的通常是:点明中心、深化主题。(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也需结合具体内容来讲。

    九、怎样理解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连贯,就是前后句子的意思连续贯通,没有阻碍。

    它的要求有:

    1.有统一的话题,包括在一个较长的单句中主语要一致。 

    2.有合理的句序。 

    3.有过渡衔接的句子。 

    4.构成一组整句的句式要统一。

     

    十、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语言的特点:

    (生动、形象)准确、严密、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十一、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1.找文章标题;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

    2.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特别是抒情散文中)

    3.还可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

    4.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

    十二、概括段意

    (1) 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 概括法:

    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何种情况下+××+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3(议论文)运用××论证方法(或论据)+××角度(方面)+论证了××观点。

    4(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

    (3) 合并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的短语合组合成句。

    怎样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色?

    1.分析文章的人称和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2.分析文章的顺序与结构。记叙文常用的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3.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烘托法、欲扬先抑法、象征手法、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情景交融等。

    4.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记叙文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两种类型,一是朴实无华,二是优美生动,三是幽默风趣,四是含蓄深沉。分析时应把握不同类型的语言特色,还要结合作者的感情和态度。

    5.修辞

    6.描写

    可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朴实无华、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第二部分 说明文
    一、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A.题目B.首段C.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二、归纳文段或文章的说明中心(主要内容)1.方法:说明中心=具体(概括)说明了某一对象+特征(例如:常见的说明要点是:生物:产地、范围、类别、形态、习性、生活环境、饲养和培育、益害等。
    2.制品:名称、材料、质地、类别、原料、形状、构造、制作方法和过程、功能、用途、使用方法等。
    3.自然现象及科学技术:定义、种类、现象、形态、成因、性质、发展变化、规律、危害、价值、结果、应用前景等。
    4.生产实验:原料、设备、工具、流程、规模、手段、操作方法、结果、注意事项等。
    三、说明方法分类和标志1.分类和作用:举例子:具体真切有力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下定义: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内涵,使说明更严密。格式:被定义对象++种差+邻近属概念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作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摹状貌:同打比方
    作诠释:同下定义
    2.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下定义:…………,这就是……,叫……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作比较:而、比…………两种东西比。
    3.说明性语句中事物特征的判断:在原句中找到或归纳出事物特征在原句前找到或归纳出事物特征在原句之后有表归纳总结的词语(例如:总之;表明)即可判断有事物特征。
    4.说明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逻辑顺序:按人们的认识规律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为: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从特点到用途、由性能到功用、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等。)
    注意: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空间顺序:有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a.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b.方法:修饰、限制性语言:用删除法,去掉好不好,为什么?例:苏州园林里的建筑几乎都是对称的。不能删去;先解释,后结合具体内容谈在文中的作用,再说删去后具体有什么不好(不符合实际);最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据专家估计、猜测:能否去掉?为什么?不能,首先专家的估计、猜测强调的权威性,其次仅是估计和猜测,有待进一步的论证考察,说话留有余地,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说明文分类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的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生动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
    第三部分 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一、论点的特点:正确 鲜明 简洁
    归纳论点的方法:1.标题 2.文章开头 3.结尾  4.中间
    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根据总结性的词找到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二、论据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1.真实性。2.典型性。)
    道理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归纳论据的要点:××+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1.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具体典型有力地论证了某一论点。2.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巨大的说服力。3.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4.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2.议论文中时而也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3.议论中的抒情,作用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六、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七、论证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第四部分 小说
    一、小说三要素1.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2.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3.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情节各部分的作用:A.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B.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C.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D.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情节的总的作用: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A.叙述: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述。作用: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1:他走了。 2:我们爬上了山。
    B.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作用: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感性。
    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例2、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某种主观感情。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例1:《最后一课》中: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2: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例3:祖国啊,母亲!我爱你,中国!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例: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D.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作用:1.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式: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前者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具有启发性;后者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2.议论在散文中会对形象的特征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议论在议论文中主要是阐述观点。
    E.说明:是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作用: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和特点。 例:这张桌子是方的。
    三、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人物的各种描写,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以至性格。2.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谐相处),分析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第五部分 散文
    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一、要把握文章线索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
    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三、要借助想像领会作品的内涵。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
    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以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四、要体会散文的意境。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2.想象、联想和象征手法的运用3.细处落笔,以小见大。4.侧面暗示。
    五、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从修辞方法或者表达方式分析)1.品味散文语言朴实自然美。 2.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美。3.散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具有诗情画意,。
    六、散文特点:(材料)散而(中心)不散

    主要内容+思想感情1)借景抒情的散文:运用描写了……抒发了……”格式(2)借物喻人的散文:运用描写了……赞美了……”格式(3)托物言志的散文:运用描写了……启示了……”格式
    第六部分 诗歌
    一、如何赏析诗文中所喜欢的句子1.从修辞手法上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2.从该句在诗歌中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前后照应、画龙点睛……3.从语言风格上(豪放、婉约……);4.从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5.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二、古代诗歌的分类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近体诗,包括律诗(分五律和七律。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和绝句。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等。(词按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曲,又称为词余。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其风格清新自然。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感怀诗,因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边塞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战士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第七部分 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 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作用: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