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18 《劝学》《师说》 (含详解)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新高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19 《赤壁赋》《登泰山记》 (含详解)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新高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22 《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 (含详解)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新高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21 《齐桓晋文之事》 (含详解)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新高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23 《谏逐客书》《与妻书》《促织》 (含详解)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新高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2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庖丁解牛》
展开1.通假字
答案 ①同“稀”,稀疏 ②同“暮”,晚 ③同“欤”,语气助词,表示疑问 ④同“响”,声响 ⑤同“盍”,何、怎么 ⑥同“隙”,空隙
2.古今异义词
答案 ①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 ②何妨。意思是有什么关系呢 ③军队 ④不谦让 ⑤牛体的自然结构 ⑥牛体本来的结构 ⑦虽然这样 ⑧两个词,行动因为(这个)
3.多义实词
答案 (1)①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后加表示长度的数词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的意思 ②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③正、才 ④“方今”即当今 (2)①说、谈 ②话 ③字 ④著作 (3)①揩拭 ②交好 ③擅长、善于 ④羡慕 ⑤好的 ⑥表示同意的答词,可译为“好”“对” (4)①众、一般的 ②(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③指一类人 ④家族 ⑤灭族
4.词类活用
答案 ①使动用法,使……富足 ②名词作动词,弹奏 ③名词作动词,端,穿着礼服;章甫,戴着礼帽 ④名词作动词,吹风 ⑤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⑥形容词作名词,小,小相;大,大相 ⑦形容词作名词,厚度 ⑧动词作名词,目光
5.特殊句式
答案 ①介宾短语后置句,“乎尔”是介宾短语 ②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③固定句式,“何如”,怎样 ④介宾短语后置句,标志词:乎 ⑤定语后置句,标志:数量词在后 ⑥介宾短语后置句,标志词:于
6.文化常识
(1)《论语》:是一部____________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由______________辑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有关儒家思想的首要经典,后来与__________、__________、《中庸》合称“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2)关于“子”:①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单独使用时相当于“您”;可用在姓氏后,表示对人的尊称,如孔子、孟子。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子”特指______。②因“子”是对男子的尊称,所以春秋时期男子取字常在字前加“子”,如子路、子产、子犯。
(3)庖丁:“丁”是名,“庖”是________,表明职业。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又如《师说》中的“师襄”,“师”,意为__________,表明职业。
(4)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________名。它本是一种大型的、国家级的祭祀活动,性质与祭“社”(土地神)同。
答案 (1)语录 其门人及再传弟子 《大学》 《孟子》 (2)孔子 (3)厨师 乐师 (4)乐曲
活动二 基础过关检测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唯求则非邦也与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技盖至此乎
D.官知止而神欲行
答案 D
解析 A项“与”同“欤”。B项“莫”同“暮”。C项“盖”同“盍”。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加之以师旅 B.童子六七人
C.因之以饥馑 D.视为止,行为迟
答案 C
解析 C项饥馑:古今义均泛指饥荒。A项师旅:古义指军队,今义指军队的编制单位。B项童子:古义指少年,未成年的男子;今义指男孩子,泛指儿童。D项行为:古义是两个词,行动因为(这个);今义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eq \b\lc\{\rc\ (\a\vs4\al\c1(居则曰平日,平时,以吾一日长乎尔年长))
B.eq \b\lc\{\rc\ (\a\vs4\al\c1(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写,吾与点也赞成))
C.eq \b\lc\{\rc\ (\a\vs4\al\c1(摄乎大国之间夹处,以俟君子等待))
D.eq \b\lc\{\rc\ (\a\vs4\al\c1(批大郤击,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散落,卸落))
答案 B
解析 撰: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eq \b\lc\{\rc\ (\a\vs4\al\c1(子路率尔而对曰,以吾一日长乎尔))
B.eq \b\lc\{\rc\ (\a\vs4\al\c1(由也为之,比及三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C.eq \b\lc\{\rc\ (\a\vs4\al\c1(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D.eq \b\lc\{\rc\ (\a\vs4\al\c1(善刀而藏之,工欲善其事))
答案 B
解析 A项放在拟声词或形容词后,相当于“然”/你们。B项均为“治理”。C项至于/或者。D项揩拭/使动用法,做好。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不相同的一组是( )
A.eq \b\lc\{\rc\ (\a\vs4\al\c1(端章甫,愿为小相焉,风乎舞雩,咏而归))
B.eq \b\lc\{\rc\ (\a\vs4\al\c1(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而刀刃者无厚))
C.eq \b\lc\{\rc\ (\a\vs4\al\c1(良庖岁更刀,范增数目项王))
D.eq \b\lc\{\rc\ (\a\vs4\al\c1(视为止,行为迟,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答案 C
解析 A项都是名词作动词。B项都是形容词作名词。C项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D项都是动词作名词。
6.下列句子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居则曰:“不吾知也!”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异乎三子者之撰
D.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答案 C
解析 C项是介宾短语后置句,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节选自《孔子世家》)
A.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B.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C.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D.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答案 C
解析 根据名词代词“太史公”“《诗》”“高山”“景行”“心”“余”“孔氏书”“人”,虚词“之”“其”“为”,标志性词“曰”,“高山仰止”和“景行行止”结构相同,本句意思断句。
参考译文
太史公说,《诗经》中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广的大路让人行走。”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内心非常向往它。我阅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到他的为人。到了鲁地,观看了孔子的庙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旧居中演习礼仪。我徘徊流连不愿意离开。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太多了,他们生前都很荣耀,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流传十几代人,读书人仍然尊奉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讲习六经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作为衡量评判的标准,孔子可以称得上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8.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春秋时期,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
B.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开办私学的教育家。像“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等,都是他成功的教学经验。孟子是孔子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和颜回都是孔子当时的学生。
C.庖丁:名为“丁”的厨师。古代称呼从事专门劳动的人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又如“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
D.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它本是一种大型的、国家级的祭祀活动,性质与祭“社”(土地神)相同。
答案 B
解析 孟子不是孔子的学生。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诸侯朝见天子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2)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3)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4)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得分点:“莫”,同“暮”;“既”,已经;“冠者”,成年人;“童子”,少年;数量词的定语后置;“浴乎沂,风乎舞雩”,状语后置句;“风”,吹风)
(2)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得分点:“为”,治理;“不让”,不谦让;“是故”,因此;“哂”,笑)
(3)依照牛体的自然结构,击入大的(筋骨连接处的)缝隙,引刀进入(骨节之间的)空处,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合的地方,不曾拿刀去尝试,更何况大骨呢!(得分点:“批”,击;“导”,引导,这里指引刀进入;“因”,顺着;宾语前置句)
(4)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了,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得分点:“解”,宰;“新发于硎”,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硎新发”;“硎”,磨刀石)例句
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
①鼓瑟希
②莫春者
③唯求则非邦也与
④砉然向然
⑤技盖至此乎
⑥批大郤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①会同
如会同,端章甫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②何伤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两个词。何,疑问代词,什么,哪里,表示反问。伤,人体或其他物体受到的损害
③师旅
加之以师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军队的编制单位
④不让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允许
⑤天理
依乎天理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天然的道理
⑥固然
因其固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⑦虽然
虽然,每至于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表转折关系
⑧行为
视为止,行为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词语
例句
意义
(1)方
①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②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③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
④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2)言
①亦各言其志也
②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③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琵琶行》)
④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3)善
①善刀而藏之
②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④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
⑤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苏武传》)
⑥嘻,善哉
(4)族
①族庖月更刀
②每至于族
③士大夫之族(《师说》)
④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⑤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可使足民
②鼓瑟希
③端章甫
④风乎舞雩
⑤三子者出,曾皙后
⑥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⑦而刀刃者无厚
⑧视为止
例句
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②不吾知也
③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④异乎三子者之撰
⑤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⑥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2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庖丁解牛》(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2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庖丁解牛》(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梳理,重点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补写出下面文化常识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补写出下面文化常识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