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8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8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8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
    专题08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1页
    专题08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2页
    专题08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3页
    专题08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1页
    专题08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2页
    专题08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8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8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专题08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专题08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8 氯及其化合物
    【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
    一、氯气的性质
    1.氯的原子结构

    从氯的原子结构来看,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 7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 得到 电子以达到
    稳定结构。因此氯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强的 氧化性 。(结构决定性质)
    2.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沸点-34.6 ℃,易液化。

    注意 实验室里闻有毒气体及未知气体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如图所示)。
    3.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单质的反应
    ①与钠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 2Na+Cl22NaCl 现象是 剧烈燃烧,产生白烟
    ②与铁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 2Fe+3Cl22FeCl3 现象是 剧烈燃烧,棕红色烟
    ③与铜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 Cu+Cl2CuCl2 现象是 剧烈燃烧,棕黄色烟
    【注意】氯气的氧化性很强,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通常将其氧化为高价态。
    (2)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与氢气反应,实验2-7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H2+Cl22HCl
    反应现象:氢气在氯气中 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出现
    【注意】H2和Cl2的混合气体光照时会发生爆炸。
    HCl气体溶于水,就成为我们常用的盐酸。
    【思考与讨论】
    我们以前学习的燃烧,都是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现在通过氢气与氯气的燃烧实验,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有氧气的参与。
    (3)与水的反应
    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H2O ⇌ HCl+HClO
    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2+H2O ⇌ H++Cl-+HClO
    (4)与碱的反应
    ① Cl2+2NaOH===NaCl+NaClO+H2O (常用于尾气吸收,除去多余氯气)
    离子方程式: Cl2+2OH-===H2O+Cl-+ClO-
    (5)与还原性无机化合物反应
    ①与碘化钾溶液反应: 2I-+Cl2===I2+2Cl-
    ②与SO2水溶液反应: Cl2+SO2+2H2O===4H++2Cl-+SO
    ③与FeCl2溶液反应: 2Fe2++Cl2===2Fe3++2Cl-
    5.从平衡的角度理解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氯气能以1∶2的比例溶于水中,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溶于水的氯气只有少量与水反应。
    (1)氯水中存在三种平衡关系:
    ①Cl2+H2OHCl+HClO
    ②HClOH++ClO-
    ③H2OH++OH-

    新制氯水、久置氯水、液氯的比较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液氯
    成分
    (1)三种分子:Cl2、HClO、H2O
    (2)四种离子:H+、Cl-、ClO-、OH-
    H+、OH-、Cl-、H2O
    Cl2
    颜色
    浅黄绿色
    无色
    黄绿色
    性质
    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酸性
    Cl2的性质
    保存
    棕色瓶盛装,置于阴暗处

    低温密封
    (2)氯水性质的多重性
    新制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氯水中参与反应的微粒不同。
    完成下列表格:
    向氯水中加入的物质或改变的条件
    浓度变化
    应用
    可溶性氯化物
    c(Cl-)增大,c(HClO)减小
    ①用饱和食盐水除Cl2中的HCl
    ②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盐酸
    c(H+)和c(Cl-)增大
    洁厕剂和“84”消毒液不宜混合使用
    NaOH
    c(H+)减小
    用NaOH吸收多余的Cl2
    光照
    c(HClO)减小
    氯水应避光保存或现用现配
    碳酸钙
    c(H+)减小,c(HClO)增大
    制取次氯酸浓度较大的氯水
    二、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
    漂白液主要成分是 NaCl、NaClO ,有效成分是 NaClO 。
    ②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白粉其主要成分: CaCl2、Ca(ClO)2 ,有效成分: Ca(ClO)2 。
    漂粉精的有效成分: Ca(ClO)2 。
    漂白原理: Ca(ClO)2+H2O+CO2===CaCO3↓+2HClO
    ③次氯酸盐的强氧化性
    a.漂白性:ClO-是一种弱酸的酸根离子。漂白液或漂白粉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HClO,故漂白液、漂白粉具有漂白性。
    b.强氧化性:ClO-不论在酸性还是碱性条件下都能跟I-、Fe2+、S2-、SO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即ClO-与I-、Fe2+、S2-、SO不能大量共存。
    特别提醒 如果Cl2与Ca(OH)2充分反应,并使Ca(ClO)2成为主要成分,则得到漂粉精。
    三、氯气的实验室制取
    1.反应原理: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离子方程式: MnO2+4H++2Cl-Mn2++Cl2↑+2H2O
    2.仪器和装置 :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广口瓶
    3.制取过程

    4.实验装置

    5.注意事项:
    ①应使用分液漏斗;
    ②烧瓶下应垫石棉网;
    ③应用酒精灯加热;
    ④应用浓盐酸;
    ⑤多余Cl2应通入 氢氧化钠 溶液中;
    ⑥MnO2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也可用KMnO4代替,故酸化高锰酸时不可用盐酸酸化;
    ⑦随着盐酸浓度变稀,不能再反应生成氯气,也就是说MnO2过量,盐酸也不会反应完全。
    6.其它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原理
    ①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
    ②6HCl(浓)+KClO3===KCl+3H2O+3Cl2↑;
    ③4HCl+Ca(ClO)2===CaCl2+2H2O+2Cl2↑。
    四、Cl-的检验
    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稀盐酸、NaCl、Na2CO3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现象,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
    试剂
    滴入AgNO3溶液的现象及反应原理
    滴入稀硝酸的现象及反应原理
    稀盐酸
    白色沉淀
    Ag++Cl-=AgCl↓
    沉淀不溶解
    AgCl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NaCl溶液
    白色沉淀
    Ag++Cl-=AgCl↓
    沉淀不溶解
    AgCl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Na2CO3溶液
    白色沉淀
    2Ag++CO32-=Ag2CO3↓
    沉淀溶解,有气体生成
    Ag2CO3+2H+=2Ag++H2O+CO2↑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检验Cl-要排除CO32-等离子的干扰,应该 先在被检测的溶液中滴入适量稀硝酸,
    使其酸化,再加AgNO3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可判断溶液中含有Cl-。
    【方法探究】
    一、氯气制备、净化装置的改进
    (1)制备装置

    橡皮管a的作用:使圆底烧瓶与分液漏斗内气压相等,保证液体顺利流下。
    (2)净化装置

    ①长颈漏斗除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外,还可以检查整套装置是否发生堵塞。若发生堵塞,现象为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②该装置的作用之一是观察气体的生成速率。
    二、气体制备实验的基本思路

    【专题过关】
    1.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B.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雾状;光照H2和Cl2的混合气体时,因迅速化合而爆炸
    D.通常状况下氯气能和Fe反应,氯气的储存不能用铁质容器
    【答案】D
    【解析】A项,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氯化铜,生成棕黄色的烟,正确;B项,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氢,所以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正确;C项,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生成氯化氢,发出苍白色火焰,氯化氢结合水蒸气产生盐酸小液滴,所以集气瓶口呈现雾状,光照H2和Cl2的混合气体时,因迅速化合而爆炸,正确;D项,通常状况下氯气和Fe不反应,氯气的储存能用铁质容器,错误。
    2.向盛有Cl2的三个集气瓶甲、乙、丙中各注入下列液体中的一种,经过振荡,现象如下图所示,则甲、乙、丙中注入的液体分别是(   )

    ①AgNO3溶液 ②NaOH溶液 ③水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答案】C
    【解析】①在盛有Cl2的集气瓶中加AgNO3溶液时,先后发生两个反应:Cl2+H2OHCl+HClO、AgNO3+HCl===AgCl↓+HNO3,随着AgCl沉淀的生成,溶液中HCl的浓度逐渐减小,使Cl2+H2OHCl+HClO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最终使集气瓶中的Cl2全部反应,根据现象可知集气瓶乙中加入了AgNO3溶液;②在盛有Cl2的集气瓶中加入NaOH溶液时,Cl2与NaOH溶液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Cl2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生成无色的物质,根据现象可知集气瓶甲中加入了NaOH溶液;③在盛有Cl2的集气瓶中加水时,通常状况下Cl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所以液面上方的空气中仍有部分Cl2,呈浅黄绿色;而溶于水的Cl2只能部分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所以水溶液中有未参加反应的Cl2,故水溶液也呈浅黄绿色,根据现象可知集气瓶丙中加入了水。
    3.下列关于氯气及含氯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干燥的氯气和氯水均能使鲜花褪色
    B.因为氯气有毒,所以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D.氯气和氯化氢通入AgNO3溶液中均能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
    【解析】A项,因干燥的氯气遇到鲜花中的水分生成次氯酸,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所以鲜花都褪色,正确;B项,氯气的杀菌,消毒,漂白作用是由于遇水生成了次氯酸,而不是氯气,错误;C项,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正确;D项,氯气通入AgNO3溶液中,先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然后氯化氢与硝酸银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正确。
    4.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蓝色,再通入氯气,溶液由蓝色先变成红色,最后颜色慢慢退去,其原因是
    ①氯气有漂白性 ②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 ③氯气的水溶液呈酸性 ④次氯酸有漂白性 ⑤氯化钠有漂白性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④⑤
    【答案】B
    【解析】紫色石蕊试液滴到NaOH溶液中显蓝色,若其中的NaOH消耗完,则蓝色将转为紫色(石蕊试液本身的颜色),若溶液转为酸性,则溶液转为红色。而在具有漂白性物质的作用下,溶液颜色将慢慢消失。当过量Cl2通入该溶液时,由于Cl2与NaOH反应,NaOH被消耗,继续通入的Cl2将与H2O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使溶液显酸性,最终在次氯酸分子的作用下,溶液褪色。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应为②③④。Cl2、NaCl均不具有漂白性。故答案选B项。
    5.验证次氯酸分解的数字化实验中,用强光照射广口瓶中的新制氯水,将传感器插入氯水中并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图像。已知横坐标表示时间,则纵坐标不可能表示

    A.氯水pH B.溶液的电导率(导电能力)
    C.氯离子浓度 D.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答案】A
    【解析】用强光照射广口瓶中的新制氯水时,氯水中的次氯酸遇光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盐酸和氧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氯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电导率增大、pH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增大。由图可知,纵坐标不可能表示氯水的pH,故选A项。
    6.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地爆发,“84消毒液”是大规模环境消毒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和NaCl
    B.“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与“84消毒液”混用会发生氯气中毒
    C.检验该消毒液中是否含有Cl-的方程式为:Ag++Cl-=AgCl↓
    D.可以用pH试纸来测该溶液的pH值
    【答案】D
    【解析】A项,Cl2与NaOH反应制取“84消毒液”,二者反应产生NaCl、NaClO、H2O,故“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和NaCl,正确;B项,“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NaClO与HCl反应产生NaCl、Cl2,Cl2是有毒气体,因此“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与“84消毒液”混用会发生氯气中毒,正确;C项,由于AgCl是白色难溶性物质,所以检验该消毒液中是否含有Cl-的方法是向其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有C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正确;D项,“84消毒液”中含有的NaClO具有漂白性,会将pH试纸漂白为白色,因此不能用pH试纸来测该溶液的pH值,错误。
    7.(双选)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个Fe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B.NA个H2和NA个Cl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最终所有分子总数为2NA
    C.NA个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不一定为2NA
    D.NA个氯气溶于水中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A
    【答案】BC
    【解析】A项,Fe与Cl2生成FeCl3,Fe失去3个电子,则NA个Fe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3NA,错误;B项,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H2+Cl22HCl,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不变,所以反应前分子总数是2NA,反应后分子总数也为2NA,正确;C项,如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NA个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正确;D项,氯气溶于水中,只有部分氯气水反应,转移电子数目小于NA,错误。
    8.我国推行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治方案,明确指出应当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氯气与冷烧碱溶液反应可制得“84”消毒液,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盛放的试剂可以是高锰酸钾固体
    B.乙中可采用热水浴,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C.在甲、乙之间加入饱和食盐水洗气,可提高NaOH利用率
    D.在乙之后再连接NaOH溶液吸收尾气,更加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答案】B
    【解析】A项,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常温下反应可以制取氯气,没有加热装置,所以甲中盛放的试剂可以是高锰酸钾固体,正确;B项,氯气与冷烧碱溶液反应可制得“84”消毒液,所以乙中不可采用热水浴,会有其他反应发生,会生成杂质氯酸钠,错误;C项,在甲、乙之间加入饱和食盐水洗气,可以除去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可提高NaOH利用率,正确;D项,氯气有毒,不能随意排放到大气中,所以在乙之后再连接NaOH溶液吸收尾气,更加符合绿色化学思想,正确。
    9.(2022·广东卷)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D
    【解析】A项,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l,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Cl2可用浓硫酸干燥,A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项,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装置能收集氯气,不符合题意;C项,湿润的红布条褪色,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可验证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不符合题意;D项,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应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D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10.实验室中利用MnO2制备干燥的Cl2及少量氯水并收集Cl2,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连接图1、图2装置,向分液漏斗中注水,打开K1,关闭K2,检查装置气密性
    B.图1装置中,滴加浓盐酸,点燃酒精灯,可制备Cl2
    C.可通过图2装置干燥并收集一定量的Cl2
    D.连接图1、图3装置,打开K1,点燃酒精灯,可制备少量氯水
    【答案】A
    【解析】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利用的是在装置内形成气压差而产生明显的现象来判定的,图1中为恒压漏斗,注水后无论气密性是否良好,水都能顺利流下,不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A符合;图1装置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可制备Cl2,故B不符合;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故可通过图2装置干燥并收集一定量的Cl2,故C不符合;连接图1、图3装置,打开K1,点燃酒精灯,制备氯气,氯气进入水中,可制备少量氯水,故D不符合。
    11.下图为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常温下,a的稀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可制取b
    B.理论上a溶液和e混合可制得b
    C.c和f均可用于环境杀菌消毒
    D.d见光易分解
    【答案】A
    【解析】a是HCl,b是Cl2,c是ClO2,d是HClO,e可能是NaClO3、f可能是NaClO。
    A项,加热条件下,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错误;B项,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5Cl-+ClO3-+6H+=3Cl2↑+3H2O,理论上盐酸和NaClO3混合可制得Cl2,正确;C项,ClO2和NaClO均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环境杀菌消毒,正确;D项,HClO见光易分解为HCl和O2,正确。
    12.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氯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是一种_______色的气体;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以制备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次氯酸盐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可生成次氯酸,从而发挥漂白和消毒作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漂白粉的漂白和消毒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氯(ClO2)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的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保鲜剂。一种制备ClO2的方法是用SO2通入硫酸酸化的NaClO3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lO2在杀菌消毒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亚氯酸盐(ClO2-),需将其转化为Cl-除去。下列试剂中,可将ClO2-转化为Cl-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FeSO4 b.O3 c.KMnO4 d.SO2
    (4)84消毒液与氯气相比具有贮运方便等优点,用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备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30%的NaOH溶液中来制备NaClO溶液,若NaClO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则生产100 kg该溶液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_________kg(保留整数)。
    【答案】(1)黄绿 Cl2+H2O=HCl+HClO 先变红会褪色 (2)Ca(ClO)2 Ca(ClO)2+CO2+H2O=2HClO+CaCO3↓ (3)SO2+2ClO3-=2ClO2+SO42- ad (4)Cl2+2OH-=Cl-+ClO-+H2O 20
    【解析】(1)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氯水中有氢离子和次氯酸,故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是先变红会褪色;(2)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以制备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次氯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2HClO+CaCO3↓;(3)根据题意可知SO2通入硫酸酸化的NaClO3溶液中生成ClO2,反应为SO2+ClO3-―→ClO2+SO42-,硫的价态升高2价,氯的价态降低1价,由电子守恒1SO2+2ClO3-―→2ClO2+1SO42-,该式电荷守恒、质量守恒,故离子方程式为SO2+2ClO3-=2ClO2+SO42-;ClO2-转化为Cl-的过程中,化合价降低,所以需要还原剂,FeSO4、SO2符合条件,故选ad两选项;(4)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工业上将氯气通入到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来制备NaClO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设氯气质量为x kg,则消耗的NaOH为 kg,原氢氧化钠质量为(+100×1%)kg,由NaOH质量守恒:原溶液质量为(100-x)kg,则+100×1%=(100-x)×30%,解得x=20,消耗氯气的质量为20 kg。
    13.(2020·全国卷Ⅲ)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KClO3和NaCl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可选用试剂________(填字母)。
    A.Na2S B.NaCl
    C.Ca(OH)2 D.H2SO4
    (4)反应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经冷却结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干燥,得到KClO3晶体。
    (5)取少量KClO3和NaClO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KI溶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________色。可知该条件下KClO3的氧化能力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NaClO。
    【答案】(1)圆底烧瓶 饱和食盐水
    (2)水浴加热 Cl2+2OH-===ClO-+Cl-+H2O
    避免生成NaClO3 (3)吸收尾气(Cl2) AC
    (4)过滤 少量(冷)水洗涤 (5)紫 小于
    【解析】(1)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是圆底烧瓶。产生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杂质,除去氯化氢需要将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
    (2)b装置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c装置中氯气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根据装置b、c水浴温度的不同推知,生成氯酸盐时需要酒精灯加热,生成次氯酸盐时需要冰水冷却,所以c中冰水浴的目的是避免氯酸钠的生成。
    (3)d是尾气处理装置,吸收氯气可以用硫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
    (4)从溶液中获得纯净氯酸钾的操作是冷却结晶,过滤,少量冷水洗涤,干燥,此处用少量冷水洗涤的目的是降低氯酸钾的损耗。
    (5)碘在四氯化碳中呈紫色;碘在水中的颜色为棕色或褐色,主要由碘的浓度决定。2号试管中溶液变棕色说明生成I2,1号试管中没有颜色变化,说明没有生成I2,由此可以判断氯酸钾的氧化能力小于次氯酸钠的氧化能力。


    相关试卷

    专题09 物质的量(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专题09 物质的量(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专题09物质的量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专题09物质的量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钠盐及焰色试验(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专题07 钠盐及焰色试验(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专题07钠盐及焰色试验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专题07钠盐及焰色试验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计算(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专题05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计算(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专题06钠及其氧化物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专题06钠及其氧化物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