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核心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核心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第1页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核心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第2页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核心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核心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展开

    地表形态的塑造思维导图【知识梳理】考点一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 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热能2特点: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有些内力作用则进行得极其缓慢3表现形式及影响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的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垂直于地表岩层变化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变位变形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表的影响巨大的褶皱山脉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 变质作用: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2. 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表现形式及作用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方式。表现因素作用风化作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侵蚀作用流水、波浪冰川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波浪、流水、冰川等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离开原来的位置;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作用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者冰川融化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3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在不同的地区,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及其作用的方式、强度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特征的地表形态。降水充沛的热带、温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流水地貌发育。在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劲,风沙地貌广布。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类型类型成因常见的岩石岩浆岩由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碎屑物质被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固结成岩作用而成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变质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经变质作用而成板岩大理岩2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考点构造地貌的形成1. 地质构造与地貌1地质构造概念:岩层的变形和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常见类型:褶皱和断层2)褶皱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组成:背斜、向斜正常形态 岩层岩层新老关系形成的地貌背斜一般向上拱起中间老两翼新山岭向斜一般向下弯曲中间新两翼老谷地地形倒置 形成的地貌成因背斜谷地(如图中字母A所示) 背斜顶部受张力产生裂隙,易被侵蚀向斜山岭(如图中字母B所示)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3断层概念: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称为断层。形成的地貌断层位移方向形成的地貌以水平方向为主使岩层在水平方向上被错断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图示岩层运动方向一侧岩体相对上升另一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地貌常发育成块状山或高地常形成谷地或低地举例华山庐山泰山渭河平原汾河谷地2. 板块运动与地貌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地球岩石圈是刚性的,破碎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板块。②这些板块上覆于熔融的软流圈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③板块间的相互运动主要有相向相离等形式,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地貌形态。④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2板块运动地表形态的影响①板块相向运动,边界处碰撞或俯冲。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底下常形成巨大山系、岛弧和海岸山脉;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处,板块相互挤压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板块相离运动常形成裂谷或海洋3.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1)山地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特点影响相对高度和坡度修建交通线成本难度也比较大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差,洪水形成快,水流急交通运输设施和人员安全造成威胁2)山地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考点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谷的演变1主要作用:河流对流经的河谷不断侵蚀和堆积。2河谷的发育过程及特点发育阶段外力作用特点河流地貌特点初期河流落差流速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中期河流落差减小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 后期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2. 冲积平原的形成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沉积地貌。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河流堆积地貌。2冲积平原三种地貌类型的位置和形成 位置形成山前积平原山前地带由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彼此相互联合而成河漫滩平原河流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而成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泥沙堆积而成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较耕地连片地区:聚落规模较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河流冲积平原:首先考虑洪水的威胁多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