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核心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核心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核心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核心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核心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考点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1)自然环境组成的基本要素自然环境由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要素组成(2)自然要素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整体性的基础)自然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3)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1)生产功能①概念: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②过程:光合作用③自然环境生产功能的差异性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及地貌的组合不同,生产功能的强弱有明显差异。(2)稳定功能①概念: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能力。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稳定功能,但自然环境拥有此功能。3.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1)特点①变化性: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如地貌的侵蚀变化。②统一性: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2)意义: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4.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1)含义: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2)自然演化与干扰演化的差异性①陡峭山地逐步侵蚀为浑圆丘陵的演化过程中,植被同步由灌草演化为森林,这一过程可能需要上千万年②而遭受火灾干扰后,损毁植被由灌草演化为森林可能只需几十年(3)特点①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通过自然环境要素连锁变化,不但干扰的后果常常被放大了,环境变化也越来越快②环境的快速变化往往不利于人类的适应考点二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1.地域差异  (1)地域特征的形成:地域外部条件(包括太阳辐射量、距海远近等)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  (2)地域差异的产生     同纬度地区    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地区与高纬地区吸收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使得水循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迁移的数量存在差异,从而形成热带与寒带不同的景观。  (3)地域差异的体现: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即规模有大有小。     全球性的地域差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更小尺度的地域差异:山和谷的差异、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2.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分布低纬度、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如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低纬—高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针阔叶混交林带大陆西岸(低纬—高纬)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阔叶阔叶林带形成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分异基础:热量。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形成原因:海陆分布。分异基础:水分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基础:随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发生变化。(2)分异特点山麓自然地带与陆地自然地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4.影响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地所在纬度——同高度的山地,纬度越低,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2)山地海拔——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山地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同一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阳坡高、阴坡低5.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气温、降水、坡度分析)(1)温度因素: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低纬度雪线高,高纬度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2)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 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3)地貌(坡度):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越高。(4)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5)人类活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6)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破,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6.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规律)(1)含义:指不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自然带分布现象。相比于自然带地带性分布,某地本该出现某种自然带却没有出现、不该出现某种自然带却出现的现象。(2)成因: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3)举例:温带湿润区,高而陡的山坡,土壤含水量少,只能生长耐旱的针叶树,灌木等。低洼的河谷,汇水丰富,生长着草甸植被。地形平坦、高度适中的地域生长落叶阔叶林。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