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0 *苏武传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让英语渗透到生活中每个角落 黄雨桐在雅礼中学理科实验班就读,成绩一直很突出。托福考试,她考了110分(总分120分);SATI2360分(总分2400分),SATII单项考试数学、物理和化学全是满分(SAT,指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包括I和II两部分);4门AP(美国大学预修课程)考试,微积分、化学、电磁学、力学全部满分! 数学是让很多女生头疼的一门功课,却是黄雨桐的强项。黄雨桐从小没有专门培训过奥数,也许正因为如此,她对数学兴趣十足。直到中学在学校接触奥数,在别人看来面目可憎的东西,她丝毫不觉得枯燥乏味。“我喜欢数学那种简单、一目了然,很纯粹的东西。” 虽然从幼儿园就开始喜欢接触英语,但黄雨桐一直认为口语不是自己的强项,进入雅礼中学之后,她每天中午都去英语角和外教聊天。之后,在耶鲁联合雅礼组织的支教中,她将自己浸泡在一个几乎全英文的生活环境。甚至还尝试写十多页的英文学术文章,在课上用英文讨论着一些用中文都不曾涉及的话题。
高中三年来,黄雨桐大多时间都是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做题,一个人记单词,心中时刻牢记着班主任高老师的那句“学习,要熬得住寂寞”。20分钟用英语解析三道数学题 在高手如云的雅礼理科实验班中,黄雨桐经常都是第一名。高二报考国外大学,她按照不同层次申请了10所大学。考完SAT后不久便收到剑桥的去上海面试和笔试的通知。 其中笔试是在她意料之外的。候考时看见各地有备而来的考生都在看复习资料,黄雨桐忐忑了一小阵,但转念一想,自己自学了微积分,多少有一点底子。 剑桥的数学很有名,数学笔试要求两小时完成三道大题,难度可想而知。两小时过后,黄雨桐发现自己没有一道题是完全做出来的,不过,能写上去的内容都写了,所以也没什么遗憾了。考完之后,黄雨桐发现其他考生的脸都囧囧的,心想这两个小时应该没有人闲着。
面试时,她被要求在20分钟内解出三道数学题,并用英语讲解解析过程。黄雨桐很淡定,流利的口语,清晰的逻辑,让她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原本没有抱太大希望,面试结束后两个多月,在今年1月份的一个早晨,黄雨桐发现收到了剑桥大学的录取邮件。
诗句“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凭吊的是哪位皇帝?
幽深的贝加尔湖铭记着它的正气,高耸的乌拉尔山见证了他的忠贞。十九年,雨雪风霜,他卧起仗节,含辛茹苦。冰天雪地里,留下的是他坚定不移的脚印,历史长河中,铭刻的是他坚如磐石的信念。他,苏武,把那光秃秃的旄节升华为一段千古传奇,用一生的执着铸成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1、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 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 3、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翻译文句。 4、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
班固:公元32—92年
班固:字孟坚, 扶风安陵 (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我国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幼年即聪慧好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后来继承父志,在父未完成的《史记后传》基础上撰写《汉书》。因被人诬告私改国史而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完成《汉书》写作。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七十传、八表、十志,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苏武传》就是《汉书》中的一篇重要的作品。
《汉书》 《史记》
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断代史
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本纪、列传、世家、书、表
《汉书》与《史记》对比
留别妻 苏武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嫣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欢,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苏武出使背景: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1、稍迁至栘( yí )中厩( jiù )监2、数(shuò )通使相窥(kuī)观3、且鞮(jū,dī)侯单于4、既至匈奴,置币遗( wèi )单于5、会缑(gōu)王与长水虞常6、昆邪(hún,yé)王姊也7、后随浞(zhuó)野侯没( mò)胡中8、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yānzhī )归汉9、以状语(yù)武
10、左尹秩訾(zī)曰:……11、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12、武卧啮(niè)雪,与旃(zhān)毛并咽之13、使牧羝(dī)14、单于弟於靬(wū,jiān)王弋(yì)射海上15、武能网纺缴(zhuó),檠(qíng)弓弩16、故使陵来说(shuì)足下17、何以汝为(wéi)见18、子卿尚复谁为(wèi)乎19、自分(fe)已死久矣20、请毕今日之驩(huān)21、 因泣下霑(zhān)衿,与武决去
⑴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⑵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⑶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⑷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⑸幸蒙/其赏赐 ⑹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 ⑺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⑻自/抱持/武 ⑼使/决人死生 ⑽律知/武终不可胁 ⑾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⑿掘野鼠/去(jǔ)草实/而食之 ⒀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⒁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⒂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疏通文意,添小标题,理清脉络 :
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
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3、尽归汉使路充国等4、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5、因厚赂单于6、置币遗单于7、单于益骄,非汉所望。
1、介词,表原因,由于2、长辈3、使动用法,使……归4、以……身份(定语后置)5、趁机6、赠送7、更加
练习:阅读第一段,完成下列练习题目:
1、下列红色字中不是古今异义的是:( )A、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答其善意C、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D、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2、下列句子中红色字与例句红色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尽归汉使路充国等。A、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B、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坑者。 C、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坑之。D、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3、翻译下列句子:(1)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2)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单于更加骄傲自大,不是汉王朝所期望的。
且鞮侯单于初登王位,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啊。”
(3)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对汉友善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着代表使者身份的符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
1、方欲 发使送武等2、会缑王与长水虞 常等谋反匈奴中3、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4、幸蒙其赏赐5、以货物与常6、其一人夜亡7、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1、方:副词,正在;发:派遣2、会:刚好,恰逢(状语后置)3、及:和;将:率领; 阴:暗地里、秘密地4、幸:希望;其:代词,指汉朝5、以:把;货物:财物(古今异义)6、夜:名作状,在夜里;亡:逃走 7、判断句
8、恐前语发,以状语武9、见犯乃死,重负国。10、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宜皆降之。11、卫律惊,自抱持武, 驰召医12、舆归营13、单于壮其节
名词,话;动词,告诉见:表被动;乃:才;即:假使;降:使动用法,使……投降扶持派人骑马抬,扛意动用法,以……为壮
1、下列红色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A、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B、惠等哭,舆归营 C、左,乃陷大泽中。D、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2、指出下列红色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事如此,此必及我 B、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C、见犯乃死,重负国! 见笑于大方之家D、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3、翻译下列句子:①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缑王)和卫律统率的那些投降的人,暗中共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来归顺大汉。
②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常惠等人哭泣着,把苏武抬回营帐。单于认为苏武的节操壮烈,早晚派人问候苏武。
③、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被(匈奴)侮辱后才去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苏武)想要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
④、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假使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应当使他们都投降。”
1、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2、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3、拥众数万,马畜弥山4、君因我降5、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6、何以汝为见?7 、反欲斗两主8 、若知我不降明
使动用法,告知论:判罪;因:趁定语后置;弥:满通过“叛”;状语后置,为:做。“何以见汝为?”宾语前置使动用法,使……争斗若:你。
1、愈益欲降之 2、置大窖中3、绝不饮食4、羝乳乃得归5、别其官属常惠等 6、积五六年7、去草实而食之8、穹庐9、众人徙去10、武复穷厄
断绝供应;名作动,给予饮食
1、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2、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3、空自苦亡人之地, 信义安所见?4、触柱折辕,劾大不敬5、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6、陛下春秋高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8、子卿尚复谁为乎?
当初,表示追叙一向关系很好通“无”;“现”,宾语前置撞在柱子上把车辕折断了超过年龄消灭副词,还;宾语前置
9、皆为陛下所成就10、兄弟亲近11、诚甘乐之12、子为父死,亡所恨, 愿勿复再言13、与武决去
提拔;被动句亲近的侍臣意动,以之为乐亡:通“无”;恨:遗憾复再:副词同义连用。同“诀”,辞别
幽深的贝加尔湖铭记着它的正气,高耸的乌拉尔山见证了他的忠贞。
1、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句子是( )A 信义安所见乎 B 畔主背亲C 复举剑拟之
2、下面红色字的活用情况不同的( )A 其一人夜亡B 反欲斗两主C 空以身膏草野D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阅读第五段,完成下列练习
3、指出下列红色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会论虞常 会武等至匈奴B、明日复然 项王然其言C、君因我降 欲因此时降武D、尚可得乎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可用否?
4、下列句子中红色字与例句红色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例句:天雨雪。A、羝乳乃得归。 B、檠弓弩。 C、杖汉节牧羊。D、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5、下列红色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B、单于愈益欲降之。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C、不顾恩义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D、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6、指出下列句中“见”字的用法及意义1、见犯乃死,重负国。 2、何以汝为见?3、信义安所见乎?4、冀君实或见恕也。5、敢陈愚见。
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1、匈奴诡言武死2、常惠请其守者与俱3、具自陈道4、如惠语以让单于5、武等实在 6、前以降及物故7、凡随武还者九人
确实活着(古今异义)
依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
课文主要记叙苏武出使匈奴,被羁留十九年后终于归汉的艰苦历程。文章可分为三部分:一、(1段) 出使二、(3-8段) 羁留三、(9-10段) 归汉
民歌 《苏武传》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结合课文,总结的人物性格:
忠君爱国、重节重义、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忍不拔 ……
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两千年前,在北海边上,有一位杖节牧羊的老人,他坚守着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地生存着,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美德。其气节,令人肃然起敬. 他没有在敌人的淫威面前屈服,也没有在金钱、富贵面前动心。为了远大的理想、为了亲爱的祖国,他餐冰卧雪、不辱使命,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坚守住了自己的信念。一直以来,这种英勇义举激励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奋然前行。可以说,苏武,真正称得上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旄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之中;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裹草之间;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作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汗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旄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语文10 *苏武传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10 *苏武传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页。
高中语文10 *苏武传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10 *苏武传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0 *苏武传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0 *苏武传教学演示课件ppt,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