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石缝间的生命》教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2/136417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整套汇编
2021学年石缝间的生命/林 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石缝间的生命/林 希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要词语,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涵。
2.理解石缝间的生命的生长特点,了解作者所赞美的精神与讴歌的人。[来源:学*科*网Z*X*X*K]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石缝间生命所体现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对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的礼赞,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创设氛围,新课导入
多媒体课件导入,观看尼克·胡哲的视频短片《Smething mre》,提问:请用几个关键词语归纳这段视频中告诉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解析:生存的力量——希望)当生命绽放异彩时,我们不能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我们更要关注其背后艰辛的生存与付出。让我们走近课文《石缝间的生命》。
(设计这一导语,这段视频能够营造一种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思考生命的意义,为下面的课文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境,使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本课学习。)
(二)积累知识,作者简介
林希:当代诗人,小说家。原名侯红鹅。1935年生于天津,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高高的白杨树》、《无名河》等。重要诗作有《无名河》、《你曾经是我的舞伴》等。其诗集《无名河》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新诗奖,及1983-1984年度天津鲁迅文学特别奖。
(三)初读解题,整体感知
(1)预习反馈,检查注音
倔强jué jiàng 采撷xié 吮吸shǔn 扼制è 茁壮zhuó 狭隘ài
贫瘠jí 潸然泪下shān 佐餐zuŏ 逊色xùn 犀利xī 繁衍yăn
(2)层层递进,感知生命
教师范读课文(配以背景音乐),讨论,朗读,交流,感受生命的倔强、拼搏、创新。
(设计意图:在朗读、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走进林希笔下令人感动的生命世界。)
1.你见过“石缝间的生命”吗?他们具有什么精神?
(解析:“石缝间的生命”具有在艰苦乃至恶劣的环境中,不失生命的尊严、顽强拼搏、创造辉煌的精神。)
2. 你最欣赏石缝间的哪一种生命,说说你的理由。(提示学生可以从文中找出体现出野草、蒲公英、松柏生命特征的句子)这三幅生命图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作者对这些生命的情感是怎么样的?
(解析:野草:生机不可扼制,应对环境,顽强生存——野草图;山花:生命就是拼搏,蒲公英:改变自我,适应环境——山花图;松柏: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改变环境,开天辟地——松柏图;这三幅图景之间是各有重点、层层递进的关系。作者对这些生命的情感包含了感动、惊叹与敬畏。)
3.作者为什么“感动得潸然泪下”?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解析:敢于去寻求、适应并战胜最艰苦的环境、具有震撼心灵的情感力量。作用:是文章的文眼,起了开门见山的作用。)
(四)合作探究,品味精彩
自由朗读,请划出文章中你不理解的句子,齐讨论、分析、重点突破。
(设计意图:在精读的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突破文章重点,体悟情感。)
1.第五段中“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具体指什么?
(解析:被规定着指环境使它们只能生长在石缝间,是指环境对生命成长的限制、约束作用;又被环境改变着指环境使它们成为战胜环境的强者,环境可以从外部来改变和影响生命的发展。)
2.在“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中,“发现”、“认识”、“锤炼”、“升华”四个词语有何关系?说明了什么?
(解析: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说明了生命适应环境并改造自身的一般规律。)
3.第九段说石缝间顽强的生命,是生物学的,哲学的、美学的,如何理解?
(解析:生物学的:生命本向是尊贵的,有权自认为辉煌,生机不可遏制。 哲学的:生命被环境规定着、改造着,适者都是强者,生命就是拼搏。 美学的:不仅装点荒山枯岭,更向你提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
4.文章结尾说“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从文章中看,这种“力量”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析:可从以下方面分析:创造生命奇迹、战胜险恶环境、显示生命顽强、增加世界活力、给人类带来重要启示等)
5.为什么文章开头说石缝隙间的生命是“倔强的生命”,结尾说它是“顽强的生命”?首尾两段间是什么关系?[来源:学§科§网Z§X§X§K]
(解析:作者透过生命个体在与自然环境斗争中的“倔强”,深刻认识到了生命力的“顽强”。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五)归纳小结,拓展延伸
1.这是一篇激情勃发的抒情散文,涌动着对高扬的生命力的礼赞,石缝间的生命所面临的生存条件异常艰难、严峻,但正是在种种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显示的震慑人心的非凡力量感动着我们。
2.如果环境注定你不能成为参天大树,那么你怎样面对你的生命?以名言加以引导。
①古之成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②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除外。(雨果)
③人最凶恶的敌人,就是他的意志力的薄弱和愚蠢。(高尔基)
④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⑤英雄也是人,只是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们在面对逆境时更能表现出勇敢和韧性。(爱迪生)
(六)板书设计
石缝间的生命(林希)
一(1):总写——点题和写作缘起
正面:石缝间倔强的生命 首
二(2~8):分写——说明原因
反面:表明其贡献,突出其精神 尾
概述:进一步点明感人的原因 呼
三(9~10):总写——
诠释和理解“石缝间的生命” 应
(七)作业布置
认真观察自然界,选择你最欣赏的一种生命体,说说它的生命故事。要求:①尝试“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②字数:600字左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第三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个性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授课学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下册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结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职)第五单元 古代散文欣赏阅读与欣赏11 劝学/《荀子》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过程,第一课时,作业布置,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