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我的母亲 说课稿 2021—2022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展开《我的母亲》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我将从“选题在教材中的地 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和对策、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组织与安排” 等六个方面,谈一谈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本文的一些做法。重点谈一谈学习本课两 课时的“教学程序组织与安排”。一、选题在教材中的地位《我的母亲》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 文(基础模块)上册,安排在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的学习重点 是整体感知课文。《我的母亲》是老舍先生回忆自己母亲的散文,语言质朴,情 真意切。二、教学目标根据中职语文新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一)知识目标 1.从文章脉络和作者情感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掌握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2.引导学生把握老舍先生母亲身上的优良品质:如坚韧、善良、宽容、勤 俭和好客等,学会正确的做人做事。(二)能力目标通过课前布置预习作业,培养学生借助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 用的信息的能力。(三)情感目标品味课文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体会来自平凡世界里的母爱的温 暖,引导学生学会感恩。三、学习重点与难点(一)学习重点 1.学习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语句和重点语段;2.指导学生运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整理资料。(二)学习难点11.体会作者老舍先生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避免由于作品的时代性与当代学生生活条件的反差导致学生较难体会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真情实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与作文训练。 四、学情分析及对策现在的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情感淡漠的问题,对母爱的熟视无睹,不懂得感 恩。中国的父母在孩子身上所花费的心血可称得上是世界一流,可从孩子身上所 得到的却恰恰相反。《父母世界》杂志曾刊登过一项中学生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是谁?”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分别是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中学生。日本学 生列前三位的是:父亲、母亲、坂本龙马;美国中学生列前三位的是:父亲、乔 丹、母亲;而 12000 名中国学生所回答的是:父亲列第 10 位,母亲列第 11 位。 中国自古提倡“孝道”,而如今且不说孝道,就连最起码的尊敬也得不到,这不 能不说是身为中国父母的悲哀。本人在 2008 年 9 月也对本校 3425 名学生进行了 调查,结果显示:69.3%的学生感到与家长存在“距离”与“隔阂”;53.1%的学 生“在最不喜欢的人”一栏中填写的是家长;42%的学生从未向父母说过感激的 话。特别是近几年,子女伤害父母的案件也时常发生。学生的自私、冷漠,甚至 与父母的对立真是让人心寒。 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时,通过精选一系列体现 母爱的图片和歌曲,对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产生冲突,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讲 述“我”和母亲的故事,设计母亲档案,拉近母子(女)情感距离。从一定程度上 来弘扬母爱,唤醒真情。中职学生是经过中考失利的一个群体,往往存在着不会学习或学习不深入的 问题。所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使学生由“不学”到“想学”,由“厌学” 到“愿学”,是中职教育的当务之急。中职语文教学要跳出普通教育的模式,“换一个角度看学生、换一种方法教学生、换一种机制评价学生”。要变“强制灌输、 消极接受”的静态课堂为动态课堂,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多采用平等交流、民主 研讨的教育形式及方法,师生共同摆问题、谈看法,使学生在互动式的教学中, 真正学到知识、提高素质。五、教法与学法(一)情境化的动态教学法(“3D 教学模式”)23预习——与社会和资料互动;课堂——师生互动;延伸——与专业或个人发展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设计教学活动,建立以学生为主 体的灵活、开放的动态课堂教学格局。使相对基础与能力都较差的中职学生在积 极的情绪中学会如何学习、改进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寻求语文 素质的全面发展。(二)小组合作学习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强化预习环节,各小组成员团结协作,课前积极查阅资料、针对本组承包的 内容认真思考,共同探讨,群策群力,设计问题或活动,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课上积极思考,热情参与本组和其他组的各项活动,在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 中获得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六、教学程序的组织与安排以情境化的动态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为支撑,构建“讨论-活动-延伸” 的动态教学模式。第一课时(一)课前讨论 1.分组以行政大组为单位,分为四个讨论组,民主推选组长。 2.明确每一组不同的预习任务要求每一位学生结合课后练习通读全文,并给每个自然段加上顺序号。第一组任务:去图书馆或通过网络查找作者的生平、作品;查找以母爱为主 题的诗文或歌曲。第二组任务: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请划出在全文中起结构作用 的时间句,并把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三组任务:课文围绕母亲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母 亲的哪些性格?第四组任务:作者先后六次提到母亲对我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3.课前小组合作学习指导首先要让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学会从课文中筛选 和提取有用的信息;其次要能借助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相关资料,并能进行归纳4整理,为自己所用;再次,小组内开展交流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二)课堂活动师生根据学生课前讨论的结果,利用课堂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尽情展示自我的风采,构建动态的活泼的课堂。新课导入欣赏以阎维文《母亲》为背景音乐,表现人与动物母爱的一幅幅感人的图画。 教师导入语: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美·惠特曼那么老舍身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母亲 对他是否跟惠特曼说的一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回忆他母亲的散文--《我的母亲》。(设计意图:在新课导入部分,运用情景教学法,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展现一幅幅体现母爱的感人画面,辅之以生动的语言和音乐渲染,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 活动,努力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小组展示根据每一组事先布置的预习任务,由组长选派代表展示小组课前搜集资料、 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交流讨论的成果。第一组任务:去图书馆或通过网络查找作者的生平、作品、以母爱为主题的 诗文或歌曲。展示大概用时 8 分钟。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作者生平简介、性格 的形成、主要代表作品与课文的内容相联系,避免单纯的文学常识介绍。展示完成后,要结合课文,谈一谈作者母亲的伟大体现在什么地方,其他同学可以质疑, 让第一小组同学回答。第二组任务:请划出在全文中起结构作用的时间句,并把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展示、讨论、分析大概要用 8 分钟。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组织安排材料的,作者从母亲的出生、出嫁、“生”我,七十大寿, 一直写到去世,脉络很清楚。5第三组任务:课文围绕母亲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母亲的哪些性格?展示后进行讨论,大概要用 12 分钟。引导学生在找出课文原话的基础上, 学会利用课文导读,明确母亲的品性:坚韧、善良、宽容、勤俭和好客。第四组任务:作者先后六次提到母亲对我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这一环节大概用时 12 分钟。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老舍先生出生在贫寒的家庭,母亲虽然物质上一贫如洗,但是她那朴素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一生一 世的成长。老舍先生在母亲的血汗灌养下,最终成为一代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这正体现了老舍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在四小组展示完成后,教师进行适当的课堂延伸:联系学生们的生活实际, 请 2-3 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母亲对自己性格、习惯的形成,对自己的成长有些什 么影响?3.课堂评价中职语文新大纲要求我们要改革评价机制,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 结合的方法,将评价中心移向形成性评价这方面来。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要及 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要和其它三组同学一起 对本组完成任务情况予以评价。第一课时课堂形成性评价表6(设计意图:各小组成员既有独立的任务,又相互交融,体现了小组成员间以及小组与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语文教学延伸到了课前,不仅 仅是依赖课埻的 45 分钟,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言埻,让学生很好地参与到课埻的设计中来。)4.小结本课在四个小组分别展示自己成果的过程中,教师的定位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合作者、帮助者。指导学生能依据“课文导读”所提供的信息,从文章脉络和作 者情感两个角度去整体感知课文。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把握文章的结构;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了解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明了母亲 对我的巨大影响。适当地进行课堂延伸,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母亲对自 己有些什么影响?为第二课时精读课文做好铺垫。第二课时(一)课前讨论 1.重点诵读课文第十三自然段,体会老舍先生对母亲的赞颂与感激之情。 (1)每个学生诵读的基础上,组内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内的诵读比赛。(2)结合课后练习四,讨论重点句子所包含的感情,概括本文的写作技巧。 2.每位同学准备妈妈的照片一张,在组内讲述“我与妈妈的故事”,其它同学给予点评,评选说得最好的同学准备参加班内的交流。 (二)课堂活动课前导入播放电视连续剧《丑娘》的片花。教师导入语:刚才我们看的是电视连续剧《丑娘》的片花。的确,母爱是博 大。在上堂课中老舍“母亲”苦难的一生告诉我们:不能因贫穷改变做人的标尺,不能因距离淡化对亲人的牵挂。这堂课,就让我们与作者一起更深刻地去感受母 爱的伟大,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以课文第 13 自然段为素材,开展课文朗读比赛(1)公布朗读比赛标准7(2)小组朗读比赛及教师示范朗读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代表本组进行朗读比赛。把第 13 自然段分成两个部分:从段落开头至“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从“不久,姑母死了”到段落结束。其他 未参与表演的同学和老师都是评委,有投票权。加强对学生在语速、语调、感情 色彩等方面的指导,突出师生互动的教学观念。教师可从同学们的朗诵表演中指 出一些长处,加以肯定,更多的是让同学们体会到:对文章内容理解得越深刻, 朗诵出来的感染力就越强!最后,教师进行示范朗读。(3)提炼问题并作答十三自然段主要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而深沉的爱,围绕“亲情”写了哪几 件感人的事例?第一件: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第二件:写母亲忍痛割爱, 送女儿出嫁;第三件: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围绕课后思考练习题第四题,精读十三自然段。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课文 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表达技巧: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 富的内心世界;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握文章“语言质朴,情真意切”特点的基础上,更深刻地感受母爱的伟大! 本环节是第二课时的重点,大概用时 20 分钟。)(三)课堂延展1.讲述“我”和母亲的故事文章最后一段写道:“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 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 亲传给我的。”的确,母亲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任何8人都无法企及的。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讲述“我”和母亲的故事。(设计理念:用生活作为课埻语文学习的最好注解,将语文能力运用到生活中,将书中间接生活与现实的直接生活沟通起来,实现大语文教学观。)2.设计母亲档案,拉近母子(女)亲情PPT 投影学生母亲的照片。每组推荐的同学讲述“我”和母亲的故事。要求:能概括地表述母亲的外形特点、性格特点; 能流畅的叙述母亲最让 我感动的一件事;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有感情;时间为 2 分钟。讲故事比赛评分标准(设计意图: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体会生命的传承,并引导学生去把握看似平凡却很伟大的母爱。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调动其主动参与的热情,体现生 生互动的教学观念。本环节大概用时 8 分钟。)3.珍惜感情,懂得感恩(1)设计母亲档案,拉近母子(女)情感距离(播放满文军的歌曲《懂你》) 母亲档案一、我所了解的母亲生日: 年龄: 血型: 。属相: 身高: 体重: 。妈妈的体貌特征: 。妈妈的性格特点: 。 妈妈最喜欢的颜色: 。 妈妈最喜欢吃的一道菜: 。 妈妈最喜欢听的一首歌: 。 妈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 。 9你知道妈妈最大的心愿吗? 。二、我与我的母亲我最让妈妈烦心的是什么? 。 我最让妈妈高兴的是什么? 。 我最让妈妈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 。 妈妈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 妈妈最让我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 。 如果今天是母亲节,你最想对妈妈说什么? 。 如果让你为妈妈做一件事,你会做什么? 。教师引导:满文军很有感情的演唱,让我们相信歌手也是爱自己的妈妈的, 可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爱自己的妈妈,最要紧的是约束自己的行动,不违法, 不涉毒。同学们,我们应该以此为鉴,永远做一个让妈妈放心的好儿子、好女儿。由于平时对母亲缺乏了解与关心,有一些学生填写不出相关的内容,会引起 心灵上的触动。教师可让学生把表格拿回家,与母亲一起填写。(设计意图:本环节大概需五分钟,母爱如歌,教育润物细无声。通过这一环节的课埻延伸,把我们的学校教育(课埻教学)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成为 心智健全、心理健康、合格的高素质劳动者。)(2)珍惜感情,懂得感恩教师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永远也无法回报母亲的爱, 就让我们做一个珍惜感情、懂得感恩的人。全班诵读诗歌:《母亲的爱》。母亲的爱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芨芨草上的露珠 又圆又亮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 半是辉煌 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我们的欢乐 是 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4.仿写练习,强调情感体验,开展感恩教育。写作技巧点拨:以时间先后顺序组织材料,可以抓住画面场景给出恰当的时间标志语。善于用细节去刻画人物的形象。比如,画面上人物的语言及表情,合理想象 构思。避免记流水帐,语言力求朴实生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善于用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用 记叙来表现母亲的心灵,用议论点明自己的感受,揭示写作的中心。根据给出的画面,模仿《我的母亲》,以时间为 顺序的写作方式,将四 幅画面贯穿起来写成一 个完整的故事,并注意 进行适当的夹叙夹议。1011(四)课堂小结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 妈”。——纪伯伦(黎巴嫩)播放周杰伦的歌曲,结束课文:“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 才能保护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