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课通用版儿科护理第一节 儿科护理的任务与儿科护士优秀导学案
展开《儿科护理》本册综合
儿科常用数据与必背定义
免疫球蛋白
IgG 胎儿唯一可以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球蛋白。
SigA 可以从母乳中获取,婴幼儿期SIgA缺乏,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IgM 缺乏易患革兰阴性菌感染。
小儿于儿童年龄分期及特点
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40周(280天)。
新生儿期 出生脐带结扎至生后满28天(发病率、死亡率高)。
婴儿期 从出生至满1周岁,第一个生长发育高峰。
幼儿期 满1周岁至满3周岁(最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学龄前期 满3周岁至6、7周岁。
学龄期 6、7周岁至青春期前。
青春期 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
女孩:11~12至17~18周岁。
男孩:13~14至18~20周岁。
生长发育
体重 反映营养状况。
正常足月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0kg;
生后3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2倍(6kg);
1周岁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3倍(9kg);
2周岁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4倍(12kg);
2岁后平均每年增长2kg。
1~6个月 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kg)
7~12个月 体重(kg)= 6(kg)+月龄× 0.25(kg)
2~12岁 体重(kg)=年龄×2+8(kg)
低于正常体重的15%为异常。
身高 反映骨骼发育。
出生平均50cm;6个月65cm;1周岁75 cm;
2周岁约87cm;2岁后每年增长6~7 cm;
2周岁后身高=年龄×7+75cm。
12岁时上下部量相等;低于正常身高30%为异常。
头围 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
出生33~34 cm;1周岁 46 cm;2周岁48 cm;5周岁50 cm。
胸围 出生32 cm,比头围小1~2 cm;1岁时胸围=头围=46 cm。
1岁以后胸围大于头围,差=小儿周岁数减1。
牙齿 乳牙共20枚;恒牙28~32枚
乳牙4~10个月萌出,平均6个月。
2岁内小儿乳牙的数为月龄减4~6;2岁半出齐;12个月未出牙为乳牙萌出延迟。
6周岁左右萌出第一颗恒牙;12岁左右出第二恒磨牙,18岁后出第三恒磨牙(智齿)。
囟门 为对边中点连线的距离,前囟出生时1.5~2.0cm;1~1.5岁时闭合。
前囟闭合过早小头畸形、过迟多见于佝偻病;前囟饱满提示颅内压增高、凹陷提示脱水。
大运动发育口诀
2抬3翻6会坐;7滚8爬9扶站;
10月扶车迈几步,11独站12走;
2岁跑得好,3岁独足跳。
精细运动发育口诀
3玩5抓7换手;9、10个月捏豆豆;
1岁涂画2折纸;3岁搭桥不会塌。
小儿语言发展口诀
1、2个月啊咿呜;6月发出辅音声。
7、8个月爸妈音;8、9个月听懂词。
10月知道叫爸、妈;12个月复声词。
1.5岁称谓清;2岁说出单词句。
3、4歌谣说得好;5岁故事讲完整。
小儿社会行为发展口诀
2笑4认6怕生;7月8月看行动;
9月会做再见样,10月模仿大人动;
11、12多表情,1岁情感需要明;
2岁游戏做得好,3岁穿衣交往灵。
营养辅食添加
2~4周 添加维生素D。
1~3月 添加液状辅食(果汁、鱼肝油等)。
4~6月 开始添加辅食(蛋黄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及米汤糊状食物、4个月后可加淀粉类)。
7~9月 可以添加末状食物(稀粥、烂面条、菜泥、蛋类、肉类等)。
10~12月 可以添加碎食(肉末、菜末、稠粥、馒头、面包等)。
(早产儿生后2个月补充铁剂,早产儿生后给予维生素K预防出血)。
计划免疫
初种口诀 出生乙肝卡介苗,二三四月服麻丸,
三四五月百白破,二六乙肝二三针,
八月麻疹初种了,周岁免疫完成好。
儿科基础护理
儿科病室适宜温度 18~22℃;相对湿度50%~60%
新生儿室内温度 22~24℃;相对湿度55%~65%
早产儿室内温度 24~26℃;相对湿度55%~65%
洗浴、晨间护理室内温度 26~28℃;相对湿度:55%~65%
药物剂量计算
按体重计算(最常用) 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要的量
按照体表面积计算(较精确) 每日(次)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需药量×患儿体表面积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臀红
分度 轻度:局部皮肤潮红。
重度:重Ⅰ度,局部皮肤潮红伴皮疹。
重Ⅱ度,皮疹溃破脱皮。
重Ⅲ度,局部有大片溃烂或表皮剥脱,有时继发感染。
臀红护理 红外线灯照射臀部10~15分钟,灯泡25~40W,灯泡距离臀部患处30~40cm。
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采取降温措施,避免热性惊厥。
物理降温方法:松解过厚的包被(开包降温);冷毛巾湿敷;冰袋冷敷;
温水浴;乙醇擦浴(浓度30%~50%);冷盐水灌肠。
新生儿首选开包降温,新生儿不采用乙醇擦浴。
采取降温措施后半小时复测体温。
新生儿黄疸
生理性 2~3天起,4~5天高峰(早产儿5~7天高峰);10~14天消退。
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总胆红素足月儿<220μmol/L;早产儿<257μmol/L;
每日上升<86μmol/L。无任何伴随症状。
病理性 出现早、程度重、进展快、持续时间长;伴有原发病的症状。
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总胆红素足月儿>220μmol/L;早产儿>257μmol/L;
每日上升>86μmol/L。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
当血清胆红素>342μmol/L时易发生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
营养性疾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原因:日照不足(主要原因);维生素D摄入不足;生长发育快、体内储存不足等。
预防:生后2~4周补充维生素D400U(早产儿800 U)
症状:初期主要神经精神症状:易激惹、烦躁不安、夜惊、多汗、枕秃。
激期主要骨骼改变:颅骨软化(3~6个月);方颅(7~8个月);出牙迟缓;
前囟过大或延迟闭合。1岁胸部改变,肋膈沟(郝氏沟)、
肋骨串珠、鸡胸、漏斗胸。下肢可出现O形腿或X形腿。
手镯或脚镯(6个月以上)。
治疗:口服每日2000~4000U,1个月后改用预防量,每日400U。
肌肉注射20万~30万U,2~3个月后改用口服预防量,每日400U。
3个月以下或有抽搐病史者,注射前2~3天至后2~3周加服钙剂,防低钙抽搐。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症状:惊厥、喉痉挛、手足搐搦。
特殊体征(隐性体征):面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
惊厥特点:无热惊厥,发作停止后意识很快恢复,神志萎靡而入睡;醒后活泼如常。
辅助检查:血钙<1.75~1.88mmol/L,或者血清离子钙浓度<1 mmol/L。
治疗要点:先止惊、后补钙、最后补维生素D;预防低钙抽搐,补维生素D前用钙剂。
传染病
麻疹 发热3~4天后出疹,发热为首发症状。发热2~3天后,约90%的患儿出现麻疹黏膜斑。
典型麻疹出疹顺序为耳后发际→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手心→足底。
皮疹为不规则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
恢复期呈糠麸样脱屑,并留有棕色色素沉着。
隔离期: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出疹后10天;检疫3周。
水痘 发热同时或者1~2日后出疹。
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的顺序分批出现,四种皮损在同一区域可同时存在。
呈向心性分布、躯干多、四肢少。
抗病毒药首选阿昔洛韦。忌用阿司匹林,禁用糖皮质激素。
隔离期: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检疫3周。
猩红热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皮疹依次从耳→颈→胸→背→上肢→下肢的顺序出现,皮疹是细小、密集、均匀分布的、针尖大小的充血性红疹,压之退色,触之砂纸感;疹间无正常皮肤,全身皮肤充血发红。有帕氏线、口周苍白圈、草莓舌或杨梅舌。
恢复期呈糠皮样脱屑,手、足呈“手套”或“袜套”状脱皮;无色素沉着。
隔离期: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检疫7天。
并发症: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
消化系统
生理特点 新生儿食管有3个狭窄。
3个月以内小儿体内淀粉酶含量低,不宜喂淀粉类食物。
溢乳原因 胃呈水平位,喷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紧张,婴儿吸乳时常易吸入空气。
预防溢乳方法 哺乳后将婴儿竖起,轻拍背部,使胃内空气呃出,然后置婴儿于右侧卧位。
腹泻 轻型腹泻:主要是胃肠道症状。
中重型腹泻: 除胃肠道症状外,还有全身中毒症状及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
包括脱水酸中毒(代酸)、低钾(<3.5mmol/L)、低钙、低镁等。
秋季腹泻:即轮状病毒肠炎,秋、冬季多见。
细菌性肠炎:夏季高发。
液体疗法 三定:定量、定性、定速。
三先: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三补:见尿补钾、见酸补碱、惊跳补钙。
补充累积损失量速度:8~12小时内补足,滴速为每小时8~10ml/kg。
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12~16小时均匀滴入,滴速约每小时5ml/kg。
重度低渗脱水或有循环衰竭者要快速扩容:
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g,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
总量不超过300ml。
呼吸系统
呼吸频率 新生儿:40~45次/分
1岁内:30~40次/分
2~3岁:25~30次/分
4~7岁:20~25次/分
8~14岁:18~20次/分
轻型肺炎 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
重型肺炎 除呼吸系统症状外,合并心力衰竭、中毒性肠麻痹及消化道出血、中毒性脑病。
肺炎合并心衰 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快,婴儿>60次/分、幼儿>40次/分;
心率快,婴儿>180次/分,幼儿>160次/分;心音低钝、可出现奔马律。
肝脏增大,肋下可达3cm或短期内增大1.5cm;水肿、少尿。
静脉输液速度每小时5ml/kg。
吸氧法 鼻导管法:0.5~1L/分;浓度<40%
面罩法:2~4L/分分;浓度50%~60%
新生儿、早产儿吸氧:间断低流量,以防视网膜病变。
循环系统
心率 新生儿:120~140次/分(波动范围在100~150次/分)
1岁内:110~130次/分
2~3岁:100~120次/分
4~7岁:80~100次/分
8~14岁:70~90次/分
血压 收缩压:新生儿:收缩压平均60~70 mmHg
1岁以内:收缩压平均70~80 mmHg
2岁以后按公式:收缩压=年龄82+80mmHg;
舒张压:舒张压 = 收缩压×2/3
血压测量:袖带的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2/3。
预防强心苷中毒
给药前:测脉搏,婴幼儿脉率<80~90次/分,年长儿<60~70次/分,停药并报告医生。
给药时:静脉注射速度要缓慢(不少于5分钟),不与其他药物配伍;
避免用钙剂,暂停进食钙含量高的食物;多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
观察有无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视、绿视等,有停药并报告医生。
给药后:监测患儿心率和心律,注意心力衰竭表现是否改善,适时调整用药计划。
胸外心脏按压 1岁:双指1.5~2cm,100~120次/分
1~7岁:单掌2~3cm,80~100次/分
7岁以上:双掌4~5cm,80~100次/分
泌尿系统
正常尿量 婴幼儿:400~600ml
学龄前儿童:600~800 ml
学龄儿童:800~1400 ml
少尿标准 婴幼儿:< 200ml/24小时
学龄前儿童:< 300 ml/24小时
学龄儿童:< 400 ml/24小时
无尿标准 < 30~50 ml/24小时
血液系统
贫血诊断标准 新生儿:Hb<145g/L
1~4个月:Hb<90g/L
4~6个月:Hb<100g/L
6个月~6周岁:Hb<110g/L
6周岁~14周岁:Hb<120g/L
贫血分度 轻:Hb在120~90g/L
中:Hb在90~60g/L
重:Hb在60~30g/L
极重:Hb<30g/L
生理性贫血 生后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生至3.0×1012/L左右,血红蛋白降至110 g/L左右。
小儿结核病
原发型肺结核 X线检查原发综合征呈典型的哑铃状双极影。
结核菌素实验 48~72小时观察结果。硬结直径不超过4mm为阴性“-”;5-9mm为阳性“+”;
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以上为强阳性“+++”;
局部除硬结外(无论大小),还可见水疱、坏死等为极强阳性反应“++++”。
神经系统
新生儿腰穿部位 4~5腰椎间隙为宜
新生儿脑脊液 约50 ml,压力30~80mmH2O
儿童脑脊液压力 70~180 mmH2O
神经反射 出生时存在,并且终身存在的反射:角膜、结膜、瞳孔、吞咽反射。
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觅食、吸吮、拥抱、握持、颈肢、交叉腿等
(生后3~6个月逐渐消失)。
出生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终身存在的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通用版儿科护理第一节 儿科护理的任务与儿科护士精品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通用版儿科护理第一节 儿科护理的任务与儿科护士精品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同步训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专业课通用版儿科护理第五章 新生儿与早产儿的特点及其护理第五节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中职专业课通用版儿科护理第五章 新生儿与早产儿的特点及其护理第五节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优秀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病因与发病机制,症状与体征,治疗要点,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同步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儿科护理第三节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精品学案: 这是一份通用版儿科护理第三节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精品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早产儿的特点,早产儿的护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