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优分级练】中图·北京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 4.3《土地资源》同步分级练(含解析)
展开4.3 土地资源知识要点
一、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依据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差异,土地资源可分为不同的利用类型
农业用地
耕地:种植农作物;发展种植业
草地:生长草和灌木;发展畜牧业
林地:生长树木;发展林业
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等
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
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沙漠、石山、高寒荒漠等
草地比重最大。草地>林地>耕地>难以利用的土地。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①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②山地多,平地少。
③ 后备耕地资源匮乏。
3、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土地利用类型
所在的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南方水田
湿润地区
平原、丘陵
北方旱地
半湿润地区
平原、高原
草地
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高原、盆地、山地
林地
湿润地区
山地、丘陵
难以利用土地
干旱、半干旱地区
高原、盆地、山地
4、地区分布不均:
地区
土地资源区域差异
自然原因
东部季风区
北方地区
集中了全国90%的耕地和林地,土地利用程度高
以旱地为主
雨热同期,
土壤肥沃
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少,降水较少
南方地区
以水田为主
多丘陵、山地, 但热量高,降水丰富
西北内陆地区
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
青藏高原地区
土地生产力较低
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二、 土地国策:
1、 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
幅员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如果利用恰当,能够供人们持续利用。
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到破坏,就会引起土地资源退化,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目前,我国土地资源被破坏的现象严重。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问题尤为突出。
2、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水土流失
人为原因是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土地荒漠化
土地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土地沙化
乱占耕地
因人口增加及城市化发展,占用大量耕地。耕地减少加剧了我国人口与耕地的供需矛盾
土地污染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及污染物不当排放造成土地污染
乱占耕地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土地污染
3、 我国的土地国策:
基本国策
土地是立国之本。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
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在农耕地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治理沙化、盐碱化
课后培优练级练
培优第一阶——填图考点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
A____,B____,C____,D____。
(2)造成图中A、B两地土地利用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耕作制度不同 B.地形、地势的差异
C.科技水平的高低 D.气候条件的不同
(3)从干湿地区看,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和____区,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和____区。
(4)从地形上看,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和____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
【答案】(1)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草地 沙漠
(2)D
(3)湿润 半湿润 干旱 半干旱
(4)平原 盆地 高原
【解析】本题以中国地图为材料,涉及了地形、干湿地区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的课本知识掌握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1)读图分析,A为北方地区的以旱地为主的耕地;B为南方地区的以水田为主的耕地;C为西北地区的草地;D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土地利用类型是沙漠。
(2)A为温带季风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热量条件较好,耕地以水田为主,D正确;耕作制度不同、地形、地势的差异和科技水平的高低跟图中A、B两地土地利用类型不同的关系不大。故选D。
(3)读图分析,从干湿地区看,耕地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区的湿润和半湿润区。草地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干旱和半干旱区。
(4)读图分析,从地形上看,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平原和盆地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高原地区。
培优第二阶——基础过关练
一、选择题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示意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在已利用的土地中,比重最小的是( )
A.可利用草地 B.林地 C.耕地 D.城市用地和内陆水域
2.难以利用的土地中,永久积雪和冰川主要分布的地区是( )
A.西北内陆 B.青藏高原 C.东北地区 D.沿海岛屿
3.当前我国耕地资源形势不容乐观,不仅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近年来耕地面积逐年递减。以下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大量耕地 B.过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地退化
C.工厂排污导致土地污染 D.退耕还林,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答案】1.C 2.B 3.D
【解析】1.已利用土地中,城市用地和内陆水域等占15.7%,可利用草地占32.6%,林地占16.6%,耕地占13.5%,所以比重最小的是耕地,故选C。
2.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很多山顶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所以在四个选项中,难以利用的土地中,永久积雪和冰川主要分布的地区应该是青藏高原,故选B。
3.我国近年来耕地面积 逐年递减,主要是因为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大量耕地,和过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地退化,以及工厂排污导致土地污染等,退耕还林只是把原本就是林地的耕地退还回去,并不是真正导致耕地减少的原因,所以不正确的是D,故选D。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其中草地、林地和难利用土地比重较大,耕地比重较小,并且耕地面积还在逐年递减,因此,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下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及1985年与2020年四省粮食产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4-6小题。
4.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②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③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④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内陆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与1985年相比,2020年四省区的粮食产量( )
A.呈上升趋势 B.增速最快的是浙江省
C.呈下降趋势 D.增量最大为黑龙江省
6.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广东省围海造陆,扩大耕地面积
B.浙江省兴修水利,增加水田面积
C.黑龙江省利用农业科技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D.内蒙古自治区开垦草原,增加粮食产量
【答案】4.A 5.D 6.C
【解析】4.由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有林地、草地、旱地、水田等,类型多样;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西南地区。①②对,③④错;故选A。
5.由图可知,四省区中,内蒙古、黑龙江的粮食产量上升,广东与浙江的粮食产量下降,ABC错;内蒙古粮食产量由1985年的604万吨到2020年的3364万吨,黑龙江的粮食产量由1985年的1430万吨至2020年的7541万吨,增速最快的是内蒙古,增量最大的都是黑龙江省。D对,依据题意,故选D。
6.“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指的是重视种植粮食的用地与耕地,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的制度,保障粮食用地面积,以获取满足当前及之后的粮食用量;运用相关的农业科技,高水平、高效率的种植生产粮食,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使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长。依据题意,围海造陆、兴修水利、开垦草原等措施不符合该战略要求;利用农业科技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符合该战略要求。ABD错;C对;故选C。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有林地、草地、旱地、水田等,类型多样。耕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耕地不足;优等耕地少,耕地质量较差。
结合漫画《不堪重负》,完成下面7-8小题
7.漫画《不堪重负》,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乱占耕地 B.人口增长快 C.人均耕地减少 D.耕地污染
8.针对漫画中出现的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 ②实行计划生育 ③慎用污水灌溉农田 ④对生活垃圾、粪便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7.D 8.C
【解析】7.读图可知,该图主要反映了由于重金属超标排放,使得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造成耕地污染问题,并没有反映出乱占耕地、人口增长快和人均耕地较少等问题。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我们可以通过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慎用污水灌溉农田,对生活垃圾、粪便等进行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来解决漫画所反映的耕地污染问题,而实行计划生育则不能直接缓解耕地污染问题。所以,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故选C。
我国耕地所占比重小,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不足,在耕地利用当中还存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耕地污染等问题。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读“我国某土地利用类型(阴影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10.该土地类型最常见的土地利用问题是( )
A.B.C.D.
【答案】9.C 10.D
【解析】9.由图可知,阴影部分的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西南,为草地,C正确;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区,A错误;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东南、西南,B错误;西北经济落后,建设用地少,D错误,故选C。
10.草地利用过程主要的存在问题是过度放牧造成草地退化,D正确;A为过度砍伐造成水土流失,A错误;B是城市建设大量占用耕地,耕地面积减少,B错误;C是土地污染,C错误;故选D。
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干旱和干旱地区,由于过度放牧造成草地退化,从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应采取牧还草,适度放牧,轮牧和人工草地等方式保护草地。
二、解答题
11.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1)土地资源可分为不同的利用类型,①是耕地中的________(“旱地”或“水田”),②是耕地中的________(“旱地”或“水田”),这两种不同耕地的分界线通过了________(山脉)-淮河一线,这是我国一条最重要的南北地理事物分界线,与我国东部一月________等温线大体一致,与我国东部________毫米年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 )
①石油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 ⑤天然气 ⑥小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①~⑤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________,发展林业的是________;②类型所在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
(4)内蒙古高原东部是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地之一,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牧,超载放牧,草地存在不同程度退化。合理的生产方式有( )
①弃畜毁草开荒 ②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③划区轮牧 ④植树造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我国林地集中分布在季风区的山区,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的边远山区,东南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答案】11.(1)水田 旱地 秦岭 0℃ 800
(2)B
(3)④ ③ 水稻
(4)B
(5)东北 西南
【解析】11.本题以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特点和自然资源的分类进行比较,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土地资源可分为不同的利用类型,①是耕地中的以旱地为主的耕地;②是耕地中的以水田为主的耕地;这两种不同耕地的分界线通过了秦岭-淮河一线,这是我国一条最重要的南北地理事物分界线,与我国东部一月0℃等温线大体一致,与我国东部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可以再生或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短时间内不能更新或再生的资源;故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故选B。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①~⑤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④以草地为主;发展林业的是③多分在山地地区;②类型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4)内蒙古高原东部由于过度放牧,草地存在不同程度退化,应该通过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等合理的方式来保护内蒙古高原的草地,②③做法正确;弃畜毁草开荒会造成土地沙漠化,①做法错误;内蒙古高原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不适合植树造林,④做法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故选B。
(5)我国林地集中分布在季风区的山区,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山区,东南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和图乙中所示资源均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
(2)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季_______(填“多”或“少”),冬春季_______(填“多”或“少”)。
(3)由图甲、图乙可知我国水土资源地区匹配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_______(填“多”或“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_______(填“多”或“少”)。
(4)由图丙、图丁可知,我国目前水资源利用率低,还存在_______(图丙反映问题)、_______(图丁反映问题)等人为原因,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5)针对图丙、图丁两图中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相应的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有哪些? ①_______;②_______。
【答案】12.(1)可再生
(2)多 少
(3)不合理 多 少
(4)水浪费 水污染
(5)增强公民节水意识,节约用水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建立污水处理厂,治理水污染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2.本题以我国的水土资源配置和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载体,设置五道小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我国水土资源地区匹配以及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等内容;重点考察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1)图甲所示水资源和图乙所示土地资源在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所以均属于可再生资源。
(2)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为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所以受我国降水时间分布影响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同样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年际变化大。
(3)由图甲可知,我国水资源北方比南方少;由图乙可知,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多。因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地区匹配不合理。
(4)由图丙可知,我国目前在水资源利用中还存在不及时关闭水龙头等水浪费问题;由图丁可知,我国目前在水资源利用中还存在向河流排放工业和农业污水等水污染问题。
(5)针对图丙所反映的水浪费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在农业生产中更多地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等措施节约水资源。针对图丁所反映的水污染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加强立法等措施防治水污染。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一、选择题
1.(2022·湖南湘西·中考真题)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类型搭配相符的是( )
A.内蒙古高原——林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草地
C.大兴安岭——耕地 D.塔里木盆地——难以利用的土地
【答案】1.D
【解析】1.内蒙古高原草场广阔,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排除A;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降水丰富,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排除B;大兴安岭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排除C;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土地利用类型以难以利用土地为主,D正确,故选D。
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2.(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从我国土地利用构成中可知,比重最大的是( )。
A.草地 B.林地 C.耕地 D.建设用地
【答案】2.A
【解析】2.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中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建设用地目前比重偏小,但在逐年扩大。A符合题意,故选A。
(2021·辽宁葫芦岛·中考真题)阅读中国主要自然资源数据表,完成下面3-4小题。
土地
矿产
耕地
径流量
森林
总量在世界的位次
3
3
4
6
6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3
1/2
1/3
1/4
1/5
3. 由表中信息可知,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资源大国,取之不尽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资源贫乏,不能自给 D.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4.依据国情,我国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
A.实行土地轮作,禁止乱占耕地 B.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推行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答案】3.B 4.D
【解析】3.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看,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资源总量丰富;从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看,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均资源不足。故B正确。故选B。
4.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总之,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故选D。
(2020·广东河源·中考真题)2020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读“我国部分区域图”(下图),完成下面5-8小题。
5.四川凉山森林火灾发生地是我国仅存不多的成片原始林区,该林区主要分布于( )
A.西南林区 B.东南林区 C.西北林区 D.东北林区
6.一段时间以来,甲山脉北麓存在着违法占用大片林地和农田修建别墅的现象,这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①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②水土流失,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加剧③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④植被遭破坏,干扰和侵占动物的栖息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甲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地理界线与它大致吻合的是( )
A.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B.1600m年等降水量线
C.干旱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 D.1月份0℃等温线
8.遭遇森林草原火灾时,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①及时避险,迅速离开危险区域②选择侧风向和植被稀疏的路线逃走③躲在低洼或坑泂等烟尘容易沉淀的地方④将身上易燃的衣物脱掉或浸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5.A 6.C 7.D 8.C
【解析】5.根据区域轮廓和相对位置判断,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处于横断山脉附近,是我国的西南林区,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
6.①图中甲为秦岭,非法占用林地修建别墅,破坏植被,地表缺少植被保护,会加剧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故①项错误;②图中甲为秦岭,非法占用林地修建别墅,破坏植被,地表缺少植被保护,会加剧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故②项正确;③非法占用林地修建别墅,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故③项错误;④非法占用林地修建别墅,植被遭到破坏,干扰和侵占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导致野生动物失去家园,濒临灭绝,故④项正确。故②④正确,故选C。
7.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是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也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经过的地方,故选D。
8.①遭遇森林草原火灾,应及时避险,以最短时间离开危险区域,以保障生命安全,故①项正确;②遭遇森林草原火灾,千万不要盲目乱逃,火势顺着风向蔓延,植被稀疏的地方往往灾情较轻,故应选择侧风向和植被稀疏的路线逃生,不要往山顶方向逃生,故②项正确;③低洼、坑洞处容易被山火包围或因烟雾窒息,是最难逃生的死地,故③项错误;④遭遇森林草原火灾时,要把身上的易燃衣服脱掉,有条件的话把身上的衣服用水浸湿,然后双手抱头蜷曲躺在地.上,如果不幸引火烧身,要马上脱掉衣服,把火拍灭或踩灭,如果来不及脱衣服,立刻就地卧倒翻滚,故④项正确,故C①②④正确,ABD错误。故选C。
秦岭,分为狭义上的秦岭和广义上的秦岭。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 ;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020·辽宁鞍山·中考真题)我国著名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歌词中写道:“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依据歌词,完成下面9-10小题。
9.在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下列选项中与之相同的是( )
A.阳光、石油 B.水、天然气 C.森林、阳光 D.煤炭、风能
10.歌词中描述的农业用地类型是( )
A.耕地、林地 B.耕地、草地 C.草地、林地 D.草地、戈壁
【答案】9.C 10.B
【解析】9.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选项中,阳光、水、森林、风能,属于可再生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故选C。
10.“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此歌曲描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和草地。故选B。
二、解答题
11.(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6月17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的主题为“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材料二图为我国地形地势图,图为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图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1)描述我国地形类型的特点。
(2)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对河流的影响。
(3)林地、耕地分布的主要地形类型分别为____、____。
(4)简述我国草地分布与气候、地形的关系。
(5)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两大湖泊分布区,保护湖泊意义重大。请说出湖泊对当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6)人与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每个人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
【答案】11.(1)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山地(或山地、丘陵) 平原(或平原、丘陵)
(4)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山地地区(或我国年降水量400毫米以西的高原、山地地区)
(5)调节气候,蓄水防洪;为生产生活提供丰富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
(6)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植被;积极参与植树种草;少用一次性生活用品;绿色出行;积极参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宣传(志愿服务、生态保护志愿者)
【解析】11.本题以我国地形地势图、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和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描述我国地形类型的特点、地势特点对河流的影响、我国草地分布与气候、地形的关系、保护湖泊意义等知识;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形地势相关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
(1)由图可知,我国地形类型的特点是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
(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多自东向西流,可以发展水运,便利东西交通;流经阶梯交界处,水流急,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利用水力发电。
(3)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可以保持水土,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4)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山地地区,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降水较少,不适合发展农业,适合草类生长。山地地区地形崎岖,不适合农作物生长,适合草类生长。
(5)湖泊的生态效益:调节大气湿度,调节气候,蓄水防洪;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丰富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湖泊周围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社会经济效益:为工农业发展提供水源,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
(6)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我们应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水资源循环利用;保护植被;积极参与植树种草;少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如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积极参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宣传,参加各种志愿活动。
12.(2020·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北方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该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大致为_________一线。
(2)北方山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________。
(3)目前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在坡度较大的山坡种植农作物,雨水将疏松的表层土壤冲走而造成的_______现象;在易遭受风沙侵袭的地方,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所导致的________现象,同时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还出现了________和土地污染等现象。
(4)土地资源属于_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当,土地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因此我国始终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答案】12.(1)耕地 秦岭—淮河
(2) 林地 林业
(3)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乱占耕地
(4) 可再生 耕地
【解析】12.本题以北方地区为例考查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其问题。
(1)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主要以耕地为主,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方降水丰富以水田为主,北方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
(2)北方山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例如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都是我国重要的林区。林地森林资源丰富,主要适合发展林业。
(3)本题考查土地利用不当出现的环境问题。如果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开垦种植农作物,雨水将疏松的表层土壤冲走而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在易遭受风沙侵袭的地方,如果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将导致土地荒漠化。同时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会出现城市建设乱占耕地、以及土地污染的现象。
(4)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如果你用不当,就会导致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因此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培优分级练】中图·北京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 4.2《水资源》同步分级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培优分级练】中图·北京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 4.2《水资源》同步分级练(含解析),文件包含培优分级练中图·北京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水资源》同步分级练解析版docx、培优分级练中图·北京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水资源》同步分级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精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精品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培优分级练中图·北京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4《自然灾害》同步分级练解析版docx、培优分级练中图·北京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4《自然灾害》同步分级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多民族的国家精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多民族的国家精品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培优分级练中图·北京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人口和民族》同步分级练解析版docx、培优分级练中图·北京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人口和民族》同步分级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