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教师版详解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教师版详解01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教师版详解02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教师版详解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教师版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教师版详解,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默写,古诗文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范围:七年级(上册);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共12分)
    1.(本题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禁锢(gù) 蓦然(mù) 拈轻怕重(niān) 众目睽睽(kuí)
    B.热忱(chén) 蜷伏(juǎn) 怪诞不经(dàn) 咄咄逼人(duō)
    C.粗犷(guǎng) 嗔怪(chēn) 混为一谈(hǔn) 畏罪潜逃(qián)
    D.坍塌(tān) 惩戒(chěng) 踉踉跄跄(niàng) 骇人听闻(hài)
    【答案】D
    【详解】
    A. 蓦然(mò),一处错误;
    B. 蜷伏(quán),一处错误;
    C. 混为一谈(hùn),一处错误;
    D. 惩戒(chéng),踉踉跄跄(liàng),两处错误;
    故选D。
    2.(本题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庇护 预警 恍惚 着落 刨根问底
    B.澄澈 原委 恂职 凄冷 精益求精
    C.掺和 虐待 硬朗 诀别 惊慌失错
    D.胶猾 俯冲 酷热 荫蔽 大相径庭
    【答案】A
    【详解】
    B. 恂职——殉职;
    C. 惊慌失错——惊慌失措;
    D. 胶猾——狡猾;
    故选A。
    3.(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爸妈对他平时的学习与生活要求都很严格,养成了他凡事都小心翼翼的习惯。
    B.“六一”儿童节那天,志愿者和孤儿院的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共享天伦之乐。
    C.他经过一晚的休息,第二天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D.学龄前的妹妹总是把汉语拼音和英语单词混为一谈,让人哭笑不得。
    【答案】B
    【详解】
    A.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符合句意,使用正确;
    B.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句中形容对象是志愿者和孤儿院的孩子们,故使用不正确;
    C.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句中形容妹妹总是把汉语拼音和英语单词混在一起,使用正确;
    故选B。
    4.(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考场上沉着、冷静、认真、仔细,是我们正常发挥水平和能力的关键。
    B.动画片《海上丝路南珠宝宝》深受广大儿童喜爱的原因是由于其情节生动有趣造成的。
    C.据悉,体育馆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6500平方米左右。
    D.通过老师的耐心教育,使我明白了勤奋学习的真正意义。
    【答案】A
    【详解】
    B.句式杂糅,“的原因”和“造成的”删去其中一个;
    C.重复累赘,“约”和“左右”重复,删去其一;
    D.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故选A。
    5.(本题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B.《皇帝的新装》、《杞人忧天》都是童话故事。
    C.伊索寓言,来自民间,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得到了较突出的反映。
    D.《论语》是儒家经典,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答案】B
    【详解】
    B.《皇帝的新装》 是童话故事,《杞人忧天》是寓言故事;
    故选B。
    6.(本题2分)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
    【答案】B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读句段,知选项,可依据空格前不同的处所特点来辨析各选项。如溪边,与水接近,可试选③;崖下,视角一般向上看,可选②;林间可闻“听月下虫鸣夜鸟梦”;村头则与“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相临近。依这样的思路,正确语序为③②①④。故选B。
    【点睛】
    根据语境填空题要注意两点:(1)认真读文,抓思路,理文脉,仔细推敲语句间的呼应与衔接。(2)明确要填充的内容,句式,使语意连贯。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名著阅读(共6分)
    7.(本题3分)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1)下列文章中没有提及“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的篇目是(_____)
    A.《狗·猫·鼠》 B.《琐记》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2)《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白骨夫人”先后化身为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都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最终被打翻在地,断绝了灵光。
    【答案】B 八旬老太 念经的老公公
    【详解】
    (1)本题考查名著的基本知识。
    A.《狗•猫•鼠》中的隐鼠是被长妈妈不小心弄死的;,
    B.《琐记》中没有提到长妈妈;
    C.《二十四孝图》中“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
    D.《五猖会》中“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故选B。
    (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才能轻松应对试题。“白骨夫人”首先变成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来山上给丈夫送饭,接着变成一个老妇人前来寻找女儿,最后变成一个念经的老公公。据此作答即可。
    8.(本题3分)下面三段文字选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请你依据选段内容,依次判断加点的“他”“那怪”“妖精”分别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选段一)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选段二)
    那怪不能迎敌,败阵而逃,依然又化狂风,径回洞里,把门紧闭,再不出头。行者在这洞门外看有一座石碣,上书“云栈洞”三字;见那怪不出,天又大明,心却思量:“恐师父等候,且回去见他一见,再来捉此怪不迟。”随踏云点一点,早到高老庄。
    (选段三)
    长老忧嗟烦恼,兜回马,忽见岸上有一通石碑。三众齐来看时,见上有三个篆字,乃“流沙河”;腹上有小小的四行真字云:“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师徒们正看碑文,只听得那浪涌如山,波翻若岭,河当中滑辣的钻出一个妖精,十分凶丑。
    【答案】①孙悟空 ②猪八戒 ③沙和尚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
    选段一写了美猴王发现水帘洞的经过,文段中的他就是孙悟空。选段二中根据“上书‘云栈洞’三字”可以判断文段中的“那怪”是猪八戒。选段三中根据“流沙河”可以判断这里的“妖怪”是沙僧。据此作答。
    三、情景默写(共5分)
    9.(本题5分)默写
    (1)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大海波涛汹涌、气势恢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了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观景象传神地表现出来。
    (4)___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6)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__________________,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答案】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杨花落尽子规鸣 闻道龙标过五溪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僵卧孤村不自哀 山入潼关不解平 枯藤老树昏鸦 非学无以广才
    【详解】
    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萧瑟、僵、潼、藤。
    四、诗歌鉴赏(共2分)
    10.(本题2分)古诗文赏析: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D
    【详解】
    D错,题目中的“思”中包含有“思乡”之情。故选D。
    五、课内阅读(共11分)
    (本题11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1.(3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
    (2)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
    (3)年与时驰(_______)
    (4)悲守穷庐(_______)
    (5)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
    12.(4分)翻译下列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13.(2分)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只标一处)
    (1)非 学 无 以 广 才
    (2)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
    14.(2分)“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哪些意义?请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概括。
    【答案】
    11.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修养 疾行,指迅速逝去。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增长才干
    12.(1)以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2)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
    13.(1)非学/无以广才(2)淫慢/则不能励精
    14.“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静”能让我们修养身心,拒绝诱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要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夫学须静也”,学习也需要淡泊宁静,它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只有静下来,不受外界的干扰,才能深入下去,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置于宁静中研究探讨。
    【分析】
    1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此题要注意“治性”的意思是“修养性情”,“治”的意思是“修养”;“广”在这里是动词,“增长”的意思,“广才”的意思就是“增长才干”。
    1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德(品德)”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1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非学无以广才”的意思是“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淫慢则不能励精”的意思是“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1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文章内容,从“非宁静无以致远”可知,只有“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静”是修身的途径;从“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知,不安静就不能为远大志向而长期刻苦学习,是学习的方法;因此,要学有所成必须让自己“静”下来,“静”点明了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对做人、学习的意义。据此回答即可。
    选自《诸葛亮集》 作者:诸葛亮 年代:三国
    参考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六、对比阅读(共12分)
    (本题12分)(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15.(2分)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意暇甚 意(____________) ②屠自后断其股 股(___________)
    ③再就枕将寐 寐(____________)
    16.(4分)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17.(3分)(甲)文中作者写“缀行甚远”“并驱如故”想表现狼的_____________本性,(乙)文中作者写“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想表现狼的_____________特点。(甲)(乙)两文结尾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卒章显志,点明故事主旨。
    18.(3分)从(甲)(乙)两文中任选一篇,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
    15. ①这里指神情、态度 ②大腿 ③睡觉
    16.①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②(两只狼)渐渐长大,也很驯服,(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
    17. 贪婪凶恶 阴险狡诈 议论
    18.示例:甲文:①狼再狡猾也斗不过人。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乙文:凶残者本性难移,要警惕像狼一样阴险狠毒的人。(写出一点、意思对即可)
    【分析】
    15.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注意:意,古今异义词,神情、态度;股,古今异义词,大腿。
    16.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①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②稍,渐渐地;驯,顺从,驯服;为,是。
    17.考查对文言文内容主旨及表达方式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两只恶狼盯住屠户,屠户“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直到骨头投尽了,也没有填饱饿狼的饥肠,而“并驱如故”,充分暴露了狼的贪婪本性。乙文中,富人偶得狼崽,“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但是后来“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蓄意要吃掉富人,纵然是“狼子”,纵然是“颇驯”,只要有机会,就会露出它们的阴险狡诈本性。甲文最后“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阐述作者的观点,点明主旨,运用议论的表达的方式,指出狼的狡黠奸诈,而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乙文最后“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运用议论的表达的方式,点明主旨,阐述作者的观点。狼总是要吃人的,纵然是"狼子",纵然是"颇驯",只要有机会,就会露出它们的本性。我们不能只看外表和他表面上的行动,可能他心底狠毒,防人之心不可无。
    18.考查对文言文的感悟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语句分析理解,结合文章的主旨谈感悟。甲文,按照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述故事,屠夫首先是“惧”。于是采取迁就的策略,“投以骨”。屠夫最初认为,只要满足狼的贪欲,就可脱险。至“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说明在危急的关头,他明白自己已面临生死抉择,或者被狼吃掉,或者把狼杀死。怕死是不行的,退让是无用的,唯一的方法是:杀狼。与狼搏斗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耍出各样花招,但都被屠户识破“数刀毙之”。文章最后一段诙谐风趣的议论,作者指出狼的狡黠奸诈,而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勇敢地面对,勇敢机智地进行斗争;因为退缩,忍让是没有出路的。狼的结局告诉我们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害己终,自取灭亡。乙文,富人“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但是后来“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暴露了阴险狡诈的本性,告诉人们大多数坏人就是坏人,和狼一样,本性是难以改变的。要警惕像狼一样阴险狠毒的人。人不能只看外表和他表面上的行动,可能他心底狠毒,防人之心不可无。
    【点睛】
    参考译文:
    【甲】
    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屠户在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的处境很危急,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乙】
    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圈养,也和狗相安(无事)。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一天,主人白天睡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醒,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富人就杀了它们(狼)取它们的皮。这事(是)堂侄虞敦说的。 狼子野心,(是)真实(而)没有诬蔑(它们)啊! 那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着罢了。它们表面上假装亲昵,而背地里却心怀不轨,还不单单有这么点野心。野兽本性不用多说,为什么人还要来饲养它们,而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七、现代文阅读(共22分)
    (本题9分)阅读《春》选文,回答问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9.(2分)请你给上面两段话分别拟上一个小标题。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0.(5分)赏析“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一句子;这三个分句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21.(2分)春风是很难描写的,但作者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并展开想象,因而把它写得形象可感。请你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写触觉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写嗅觉的:
    (2)写听觉的:
    【答案】
    19. ①春花图 ②春风图
    20.第一问:排比兼比喻,三个句子间构成了排比,每个句子又构成了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各种花的颜色,勾勒出了一幅各色花竞相开放、茂盛的景象。第二问:三个分句的顺序与“桃树、杏树、梨树”的顺序相照应,所以不能颠倒。
    21.(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2)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分析】
    19.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小标题,是文段内容的凝聚,要具有简洁、高度概括的特点。本文共写了五福图画,每幅图画都根据描写对象拟写了小标题。选文的描写对象分别为春花、春风,据此分别拟写小标题为:春花图、春风图。
    20.
    第一问:考查赏析句子。“红的像火”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三个句子构成排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花的颜色鲜艳,描绘了一幅春花竞相开放、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第二问:考查内容探究。句子语序可否调换,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句子内在的逻辑关系,二是句子与上下文的照应。本题“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与上文“桃树、杏树、梨树”的顺序相照应,故不能颠倒。
    21.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提炼。作者描写春风,分别从触觉、嗅觉、听觉、视觉等方面突出了春风的特点。“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从嗅觉上写出春风的芬芳;“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从听觉和视觉写出了春风的和悦。据此,用原文语句作答即可。
    (本题13分)阅读《丑婆》,完成下面小题。
    丑婆
    安武林
    ①丑婆家的朱漆大门,一年四季都紧紧关着,高高的院墙内,住着无儿无女没有亲人的丑婆。听大人们形容丑婆:矮小,小脚,一脸的麻子,眼睛是一条很小的缝,眼球根本看不见东西,嘴脸的形状和原始人差不多。
    ②平日里,丑婆的传说村里经常有,我们这些孩子像听鬼怪故事一样,怀着既兴奋又惧怕的心情,渴望多知道一些有关丑婆的一些事情。听得多了,我们把丑婆当成了恐吓女孩子的借口。黄昏时分,我们几个淘气的男孩子,故意躲在暗处,看见胆小的女孩子走来,就出其不意拉长腔调说:我是丑婆,小丫头,让我亲亲你。那些女孩子保准吓得哭鼻子,而我们在背后哈哈大笑。
    ③我们故意吓唬女孩子,其实我们心里也很虚。若是有人像我们一样,在背后给我们来一家伙,没准儿我们也是丑态百出。有几次,我们几个胆大的男孩,轻手轻脚走到丑婆的门前,趴在门缝向里瞧。丑婆的门正对着一堵剥落的照壁,里面什么都看不见。可我们却得意非凡,像玩打仗的游戏得胜了一样,雄纠纠气昂昂回家了。
    ④第二天,我们再向其他同学吹嘘。啊,我看见了丑婆。丑婆还冲我乐呢。丑婆还同我说了话。丑婆还邀请我去她家玩。我们各自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绘声绘色地描绘丑婆的形象和神态以及各种细节。我们所说的,不外乎还是大人们常常形容的那样子。尽管这样,其他的同学还是伸长脖子,支愣着耳朵,羡慕地听我们讲丑婆的故事。
    ⑤我们都没有见过丑婆,却知道她很丑很可怕,和一个怪物差不多。丑婆很少在村里走动,所以愈发显得神秘。据我母亲讲,丑婆是害怕把孩子吓着,所以她一般在黑夜里走动。到晚上,我们这些孩子就不敢出门,老老实实地呆着父母的身边。真怕晚上会和丑婆偶尔撞上。
    ⑥桑葚熟了的时候,我的一个远房亲戚照例会送来肥嘟嘟的桑葚。一年一度从不间断。我很奇怪,我的远房亲戚总是趁我不在家的时候送桑葚来。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便去问母亲,何时去看看远方的亲戚。母亲搪塞说,路很远很远,你走不动。再远,也应该去看看呀。人家那么大老远能给我送桑葚来,你们就不能带我去看看人家。母亲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但不对我正面的指责做出解释和答复,好像她有难言之隐。
    ⑦一天晩上,我正睡得迷糊,突然被一阵剧烈的争吵惊醒了。爸爸说:孩子大了,咱们不能永远瞒着他,再说,这太不公平了。母亲嗫嚅着说:我不是担心咱们的孩子吗?爸爸说:丑婆剛刚来过,你没看见她的神态吗?她多想看看咱们的孩子,多想亲手抚摸一下咱们孩子的脸。可是,她没有,她觉得不配,她害怕弄醒孩子,更怕惊吓着孩子。你认为村里的路好走吗?黑灯瞎火的,丑婆还是一对小脚。母亲不再吱声,显然她被爸爸说服了。
    ⑧爸爸和缓了一下语气,接着又说:孩子每年都吃着丑婆的桑葚,享受着她的爱,我们却不敢向孩子坦白,至少,我们的孩子应该当面谢谢人家才对。咱家的杏子不是熟了吗?挑些个大熟透的,让孩子给丑婆送去。
    ⑨啊,是丑婆?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差点没喊出声来。丑婆刚刚还来过,我在睡梦中的时候她来过了。我很懊悔,没能偷偷看一眼丑婆。她家有一株硕大的桑葚树,我们品尝着桑葚的甜蜜。我们这些孩子都是树上的小鸟,丑婆你就是生长着快乐的大树!
    ⑩父母吹灭了灯,他们休息了。他们商定好了明天由我去送杏子给丑婆。
    ⑪那一夜,我失眠了,翻来覆去想着丑婆……
    ⑫天亮了,我捧着杏子来到丑婆家的朱漆大门前,口中念念有词:丑婆,丑婆,我给你送杏子来了,请你开门。我的声音没有走调。我不害怕!
    (有删改)
    22.(4分)阅读文章,摘录文中表明事情发展的时间,概括事件及“我”不同阶段的心理,填写下表。
    23.(2分)仿照第⑨段画线句,在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内容。
    我们这些孩子都是①______,丑婆你就是②______!
    24.(3分)第①段写“那一夜,我失眠了,翻来覆去想着丑婆……”请结合上下文,合理想象,补写此刻“我”的心理活动。
    25.(4分)阅读全文,你认为文中的丑婆丑吗?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22.①兴奋、惧怕②一天晚上(那一夜)③得知丑婆送桑葚的真相④给丑婆送杏子
    23. ①河中的小船 ②汇集了包容的港湾
    24.答案示例:您的宽容,您的无私,我们的无知与伤害,这一切令我多么懊恼与羞愧。丑婆,我对不起您!
    25.答案示例:我认为丑婆不丑。人的美与丑应看心灵与品质。丑婆喜爱孩子,每年都给孩子送来桑葚;她委屈自己,为了不让孩子受到惊吓,总是避而不见。拥有颗热爱儿童与包容他人心灵的人是美丽的。
    【分析】
    22.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文章第②段开始写了“我”听闻了丑婆的传说,“怀着既兴奋又惧怕的心情,渴望多知道一些有关丑婆的一些事情”,接下来的“一天晩上,我正睡得迷糊,突然被一阵剧烈的争吵惊醒了”,在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父母的谈话,知道了桑葚是丑婆送来了,理解了丑婆的苦衷,于是第二天“我捧着杏子来到丑婆家的朱漆大门前,口中念念有词:丑婆,丑婆,我给你送杏子来了,请你开门”,此时“我的声音没有走调。我不害怕”。据此理解作答。
    23.此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在仿写时要注意把握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结合上下文选择合适内容和合适的修辞手法。分析划线句“我们这些孩子都是树上的小鸟,丑婆你就是生长着快乐的大树”可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内容上把握上下句的关系仿写即可。示例:我们这些孩子都是海洋中的小鱼,丑婆你就是承载着包容的大海。
    24.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心理的揣摩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真正走入作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这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了解了丑婆,感受到了她的苦衷,“那一夜,我失眠了,翻来覆去想着丑婆……”此时“我”的内心应该是非常复杂,这里有对丑婆的愧疚——因为之前对丑婆的误解和嘲讽,有对丑婆的感激——并不与孩子们计较,每年都送来桑葚,宽容体贴。所以这里的心理描写主要要体现出这两种心情。据此理解作答。
    25.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从文中找出对该人物的描写,然后结合这些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即可。“丑婆是害怕把孩子吓着,所以她一般在黑夜里走动”“孩子每年都吃着丑婆的桑葚,享受着她的爱”“她害怕弄醒孩子,更怕惊吓着孩子”这些句中可以看出丑婆有着美好的心灵,她对孩子们宽容,为了不让孩子受到惊吓,她只是委屈自己,可见丑婆不丑。据此理解作答。
    八、作文(共30分)
    26.(本题30分)按要求作文
    成长充满了种种磨砺,可能是考试的失利,可能是友谊的破裂,可能是家人的斥责……面临成长中的种种打击、不顺。
    请以《这次,我没有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入一个恰当的字词,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③可以大胆选择你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答案】范文:
    这次,我没有拒绝
    从初二那年开始,我便不再让爸爸接送我上下学了。
    因为每次和同学从学校门口出来后,我总会看到那件脏兮兮的蓝色厂服和同样布满了水泥污垢的电动车。每当那时,我的自尊心都会受到极大的伤害。看着爸爸那一张笑嘻嘻的脸,我老远就会把头扭向别处,生怕和他的目光撞个正着。
    回到家后,我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以后不要接送我了。我都这么大了,我自己可以的。”爸爸的脸上依然挂着微笑,讷讷地没有回答。但是我分明从那个微笑中,看到了难掩的尴尬。从那之后,爸爸果然不再接送我了。
    直到有一次晚自习后,我像往常一样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那天,天气有点冷,我冻得双手插在衣兜里。走到一个拐角处,我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依旧是蓝色的厂服,一辆破旧的电动车。那不是爸爸吗?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到了家里,爸爸正在洗脸呢。“爸,你也刚回来啊?”我一边放书包,一边询问。“啊。”我没有再继续问。来到自己的房间,我开始做作业,但脑子里总是爸爸那身蓝色厂服的身影。妈妈进来了,见我心事重重的样子,问我怎么了。我向妈妈提起爸爸悄悄接我放学的事,妈妈笑了,说:“其实,爸爸每天晚上都去接你的,只是不让你发现罢了。”听着这并不包含责怪的话,我的心好痛,感觉自己太过分了。
    于是,第二天晚自习后,站在学校门口,我朝着胡同转角处大喊:“爸爸!爸爸!”很快,爸爸真的出现在我面前了,带着一脸的微笑,我走过去,一抬脚坐在旧电动车的后座上,双手环抱住爸爸,小声地说:“爸爸,我希望你每天都来接送我。”爸爸愉快地答应着,车开始移动了。
    周围有几个同学纷纷坐进小轿车,很快便超过我们了。但这一刻,我心底没有了自卑感,有的只是沉甸甸的幸福感。双手环抱着爸爸干瘦的腰,心里装满了对爸爸的心疼。
    风儿吹着我的头发,嗅着爸爸厂服上的汗水味道,我的心头满满全是爱。这次,我没有拒绝,下次,更不会拒绝!
    【详解】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难度较大。“这一次”提示我们,要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件事,即成长过程中的一次自我肯定或否定;“我没有____”可以是我没有放弃、错过、胆怯、后悔、骄傲自满……题目要求学生所叙写的事例以情动人,能够触动人的心灵,要能反映我们生活中的正能量,表现学生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在结构的安排上,要略写过去,详写现在,重点突出转变后的情况。在叙写转变过程中,适宜运用一波三折的叙事技巧,把过去与现在进行鲜明对比,升华文章主旨。
    【点睛】
    半命题作文,学生首先要突破补题,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补题,使之成为命题作文,然后再按照考场作文的命题作文进行写作创新,力求做到:首先,立意要有突破,不写大众化观点和中心,能把握时代脉搏,选择别人很少涉及的中心主旨;其次,选材有所突破,选择具有时代气息,典型的熟悉的和真实的材料进行写作,能做到贴近生活;再次构思要新,无论从内在技法和外在包装能做到与众不同,独立出众;最后语言要新,善用修辞,能学写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作者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体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感伤,而并无思乡之情。
    时间
    事件
    心理
    平日里
    听丑婆的传闻



    惊讶、懊悔
    天亮了

    不害怕
    相关试卷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期末复习(四)——诗歌鉴赏(教师版):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期末复习(四)——诗歌鉴赏(教师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详解 四、常考文言知识荟萃-【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册综合精品综合训练题,共2页。

    教材详解 三、常考词语辨析-【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册综合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工夫—功夫,应和—附和,宽敞—宽广,理想—幻想,莅临—光临,诀别—分别,委屈—委曲,信服—佩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教师版详解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