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创新设计与实验探究题,综合运用与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章检测题(JK)(时间:60分钟 满分:85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A.猜想与假设 B.提出问题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2.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C )A.学生书桌的高度约为2.5 m B.成年人手掌的厚度约为2 dmC.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 s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 m/s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C )A.12.45 cm B.12.34 cm C.12.35 cm D.12.36 cm4.世间万物皆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是( A )A.春:微风拂过,花香袭人 B.夏:暖风阵阵,麦浪翻滚 C.秋:狂风乍起,黄沙漫天 D.冬:寒风凛冽,漫天飞雪 5.星期天,小明与爸爸开车出行,在十字路口看见了红灯,停车等待。小明看着窗外旁边的汽车,突然发现他所坐的车向前移动,急忙向爸爸喊停车,爸爸说车没动。若爸爸判断正确,则爸爸和小明分别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D )A.旁边向前移动的汽车、地面 B.地面、旁边向前移动的汽车 C.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地面 D.地面、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 6.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D )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 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 C.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 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 7.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下图,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A. B. C. D.8.以下有四种用电器,其中有一用电器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与其他用电器不同的是( B )9.(株洲中考)如图,两个小球1和2总是沿顺时针方向在同一圆周轨道(虚线所示)上运动,除碰撞外,它们的速度保持不变。某时刻,两球刚好运动到图示位置,a、b是直径的两端,此时球1的速度是球2的两倍。此后,这两个小球(设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速度互换)( A )A.总是在a点相碰B.总是在b点相碰C.时而在a点相碰,时而在b点相碰D.可以在圆周轨道上的任意位置相碰10.一艘轮船从甲地顺水到达乙地后再逆水返回甲地,所需的时间为t1。若轮船动力不变,则它在静水中同样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为t2,则t2与t1的关系是( A )A.t1>t2 B.t1=t2C.t1<t2 D.不能确定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二、填空题(本大题9小题,共21分)11.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纽扣的直径是1.00cm。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6题图12.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是3min48s。1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人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阴霾天气中,PM2.5含量较高。PM2.5在空中的运动不属于(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运动。在连续降雨(选填“太阳出来”或“连续降雨”)后,霾容易消散。14.(遵义中考)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项目中,小迪起跑后2 s末速度为6 m/s,终点冲刺时速度达到9.8 m/s,在冲刺阶段小迪超越了小杰同学,领先到达终点,最终以12.50 s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并打破学校纪录。在超越小杰的过程中,以小杰为参照物,小迪是运动的,小迪比赛过程的平均速度为8m/s。15.(荆门中考)我国高铁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他们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300 km/h 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上一列普通列车以120 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红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超过普通列车所用的时间为16 s。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南(选填“南”或“北”)运动,以小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北(选填“南”或“北”)行驶,普通列车的长度为800m。16.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相隔 s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甲球运动时间长,乙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大。17.两车同时同地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v甲=36 km/h,乙车的速度v乙=12 m/s,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速度是2m/s;经过1 min两车相距120m。18.在石油、木柴、太阳能中,有可能成为今后的理想能源的是太阳能;大量耗用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是木柴。19.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 s。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 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 m,则经过8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 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 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0.7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变慢(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三、作图题(本大题1小题,共2分)20.如图所示,甲图是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图片,请你在乙图中用图像分别描述男女同学的大致运动情况。题图或 答图四、创新设计与实验探究题(本大题2小题,共20分)21.(8分)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 s曝光一次。(1)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纸锥在做变速(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纸锥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 cm,则在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16cm/s。(2)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C。(填字母)22.(12分)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板。(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时间(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0.25m/s。(3)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均选填“大”或“小”)。(4)若将斜面平均分为长度相等的两段,前半段、后半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v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是v1<v3<v2。(5)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板,其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五、综合运用与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过程,只写结果不得分)23.一只羊发现后方100 m处的一头狼正以15 m/s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来,此时羊与前方的羊圈相距200 m。问:该羊至少要用多大的速度才能安全跑进羊圈?解:狼在羊的后方100 m,羊距羊圈200 m,则狼距羊圈为300 m狼跑到羊圈所用的时间:t狼===20 s羊安全跑进羊圈所用的速度至少为: v羊===10 m/s 24.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我国某海监船从福州附近的海域出发,到钓鱼岛附近执行常态化监视任务,假设正常到达目的地共用14 h,速度为27 km/h。求:(1)海监船的速度合多少米每秒?(2)海监船在这段时间内行驶了多少千米?(3)若海监船在途中因故停留了1小时,其他条件不变,则海监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解:(1)海监船的速度v=27 km/h=m/s=7.5 m/s。(2)由公式v=可得:s=vt,海监船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为s=vt=27 km/h×14 h=378 km。(3)海监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25.2 km/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综合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创新设计与实验探究题,综合运用与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题(一)(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创新设计与实验探究题,综合运用与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