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第1页
    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备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育教学新要求,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以适应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文化基础为需要,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为必备能力的三大基本要点构成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而形成法治意识是核心素养必备的重中之重,这种关键能力是学生在实现公众参与时的主观要求,同时也是必要前提。为此,教师作为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伙伴,与学生共同使用教材文本,实现: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相互对话,教师与学生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课标要求
    本课内容对应的课标是:一、成长中的我部分(三)心中有法
    1、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加深对社会生活中常见违法行为的认识,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巩固守法观念。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建立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教材分析
    《预防犯罪》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的第二框,主要内容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犯罪的法律后果及分类,预防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加强自我防范。本课既是对本单元中自尊自信的总结,又对下一单元内容的学习起了基础性的作用,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初中阶段乃至以后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本框题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本框题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了解罪与罚”。第二个层次是“加强自我防范”。本框题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活动中展示的三个犯罪场景,引导学生查阅刑法,分析案例中行为人的性质和法律责任,引入有关犯罪与刑罚内容的学习。通过对比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通过探究王某抢劫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犯罪知识分析犯罪人犯罪行为的性质,并借助刑法规定,思考其法律后果,认识刑罚种类。通过分析中学生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不良行为,扬中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从而加强自我防范。
    四、学情分析
    青少年情绪不稳定,做事容易冲动、易受环境影响,如果缺乏对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对生活中的小问题不够重视,易造成违法行为的发生。部分学生对法律存在认识和态度上的偏差,比如误认为未成年人违法行为不受法律制裁,片面认为违法犯罪的成本不高等。
    五、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法律尊严,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2.能力目标:通过理性分析、辨别案例,全面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
    3.知识目标:能够准确判断犯罪行为,表述其基本特征、刑罚种类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刑事违法行为及其特征
    难点:违法犯罪成本的全面分析
    七、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新闻材料:【新闻链接】
    渭南实验初级中学初三(15岁)学生乐乐(化名),一周内,三次被多名同龄人 殴打、辱骂,施暴过程还被拍摄了视频、图片传至网络。而在一段5分多钟的视频里,乐乐一共被殴打了50多下。
    设问:新闻反映的是一种什么现象?
    教师讲述:“校园欺凌”的定义,强调校园欺凌为以强凌弱,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欺凌事件入手,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警惕身边的欺凌行为。
    【环节一:初识校园欺凌,你我共判断】
    设问:新闻中的校园暴力行为违法吗?请找出判断依据。
    出示《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殴打他人是行政违法行为也可能触犯《刑法》导致犯罪。
    设问:行政违法行为和犯罪(刑事违法行为)有什么区别?
    出示材料: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
    学生对比得出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并据此知道什么是犯罪。
    自学p54正文和相关链接,了解刑法的定义以及分类等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行为让学生区分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刑事违法行为),概括出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对于比较容易的内容,如刑罚,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环节二:剖析校园欺凌,你我共计算】
    播放视频了解案件的结果。
    设问:对于这个结果,有人觉得轻了,那么我国法律中对于校园欺凌中未成年人犯罪是如何规定的?
    学生学习《刑法》中的有关规定,讲述负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设问:你觉得《刑法》中的年龄划定合理吗?
    学生思考后提出观点。
    教师引导:《刑法》中这样的规定,其目的是有效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在他们发生危害行为时,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着重教育、感化、挽救。
    设问:《刑法》中的这个规定是否意味着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施暴者是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满14周岁一下的未成年人,打了白打呢?
    播放视频:人民大学法学教授的解读
    活动:小组探究:学校想在校园宣传校园暴力的危害,要制作一份以“帮你计算打人成本”为题的宣传单。请你根据视频及所学知识、生活经验完成这个公式。
    学生根据所学从行政处分、民事处罚、刑罚、以及从被施暴者身心伤害等角度完成公式。
    教师补充材料:相关法律规定:打架斗殴者,要受到行政或刑事处罚,并记入个人档案。影响自己或子女及亲戚参军或上警察学校政审,不能参加公务员招录,不仅影响你的生活名誉,甚至影响你或子女一生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8周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教师讲述:校园暴力对自己、他人、家庭、社会等都有危害,那么校园暴力犯罪的解决之道在哪里?让我们回到案例本身,尝试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播放处罚结果,帮助学生解开“年龄小实施犯罪不要紧”的误区,并且通过让学生思考“《刑罚》年龄规定是否合理?”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惩罚并不是万能的,减少犯罪关键在于加强预防。设计“计算打架成本”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违法犯罪对自己、他人、家庭、社会产生的危害,从以上两点得出我们要加强预防、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远离违法犯罪。
    【环节三:远离校园欺凌,你我共努力】
    出示材料: 后期追踪:
    信息1:施暴者中有3人因为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最后辍学,后来结识了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
    信息2:施暴者从初二开始就频繁对在校学生要钱,学校却并不知晓;
    信息3:被施暴者先后2次被施暴和索要钱财,但因为怕再次被打,并没有把事情告知学校和家长。
    信息3:施暴者中有6人来自父母离异的家庭,从小缺少关爱或者也曾受到过暴力;
    设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觉得校园暴力犯罪的解决之道在哪里?(施暴者、被施暴者、学校、家长等角度思考)
    教师小结:解决校园暴力犯罪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合力。
    设问:作为学生,预防校园暴力犯罪我们需要怎么做?
    (从提升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两个角度思考)
    设计意图:课本中讲预防犯罪,主要从学生杜绝不良行为着手,其实要减少未成年人的犯罪率,家长、学校、社会等各方也要协同,培养学生对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
    你们是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校园毕竟是完成学业的场所,不能因为书本、课堂的枯燥,就荒废学业。打架、盗窃、行骗、抢劫,我行我素,玩世不恭,把人生当作“一场游戏一场梦”的人,断送的是自己的前程。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学设计,共10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幻灯片出示课题,师生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