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济宁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线上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3济宁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线上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3济宁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线上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3济宁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线上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济宁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线上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济宁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线上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济宁市育才中学2020级高三居家学习阶段性测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B. 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 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 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2. 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各项表示利用该方法进行物质转移路径的探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含15N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洋葱根尖,15N的转移路径可为细胞质→细胞核→核糖体
    B. 给浆细胞提供15N标记的氨基酸,15N的转移路径为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
    C. 用14C标记CO2,卡尔文循环中14C的转移路径为14CO2→14C3→14C5→(14CH2O)
    D. 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35S的传递路径是亲代T2噬菌体→子代T2噬菌体
    3. 投弹手甲虫有精妙的防身系统(如图),其腹部储存室中储备过氧化氢(H2O2)和氢醌(HQ)。当有捕食者靠近时,储存室收缩,储存室和燃烧室间的隔膜打开,H2O2和HQ流至燃烧室,被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如下:

    在极短时间内导致爆炸,同时喷射出灼热难闻的对苯醌,攻击并吓退捕食者。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两种酶的加工、运输有关
    B. 投弹手甲虫迅速喷射灼热气体依赖酶的高效性
    C. 燃烧室爆炸与热及O2大量产生导致气压增大有关
    D. 甲虫精妙的防身系统使自然界中不可能有其天敌
    4. 下图为核膜的电镜照片,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由四层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共同组成
    B. ②对小分子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 RNA是核质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媒介
    D. 核膜在有丝分裂中会发生周期性解体和重建
    5. 下列关于小麦和蓝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小麦与蓝细菌都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B. 小麦细胞与蓝细菌都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的成分有差异
    C. 小麦细胞与蓝细菌都具有核糖体,且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D. 小麦细胞与蓝细菌的主要区别是小麦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6.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含量比值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脂质,线粒体内膜比外膜低
    B. 人体细胞无氧呼吸增强,产生CO2/消耗O2升高
    C. 寒冷环境,结合水/自由水适当升高,植物体抗逆性增强
    D. 光照条件下,O2浓度/CO2浓度,叶肉细胞线粒体基质比细胞质基质高
    7. ATP的合成是生物有机体中主要的化学反应之一,而合成ATP需要ATP合成酶的参与,该酶的作用机理是参与生物体的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质子(H+)动力势能的推动下合成AT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酶广泛分布于线粒体、叶绿体的内外膜和原核细胞的质膜上
    B. ATP合成酶跨膜部位呈疏水性,有利于与膜结合部位的稳定
    C. H+跨膜驱动ATP合成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协助
    D. ATP的合成在细胞中时刻进行并与ATP的水解处于动态平衡
    8. 生命科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推理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细菌的遗传物质
    C.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假说—演绎法解释了性状分离现象
    D. 梅塞尔森等利用同位素标记和离心技术,验证了DNA半保留复制假说
    9. 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常被用作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下图表示玉米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的部分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则b等于20,c等于4
    B. 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则a等于20,d等于1
    C. 若③时期细胞内无X染色体,则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
    D. 若①时期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10. 某雌雄异株植物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b的位置未知。研究人员用纯合红花雌株与纯合白花雄株进行杂交,Fl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P
    ♀红花×♂白花
    Fl
    ♀红花,♂红花
    F2
    ♀红花∶♂红花∶♂白花=8∶7∶1

    A. F2中红花雄株的基因型有6种
    B. 等位基因B和b位于常染色体上
    C. F1中红花雌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BbXAY
    D. F1红花雌株与F2中白花雄株杂交,子代雌株中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11. 下图Ⅰ—Ⅳ为四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在不考虑突变和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I中的母亲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B. Ⅱ中夫妻再生一个正常男孩概率为3/8
    C. 若Ⅲ中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D. 若Ⅳ中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父亲和女儿的基因型可能相同
    12. 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含12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50个。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经过n次复制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1:15,复制过程共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m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和m值分别为5和2170
    B. 该DNA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
    C. 该DNA分子一条链两个相邻碱基间通过氢键连接
    D. 该DNA分子每条链中碱基(C+G)/(A+T)的比值都为7:5
    13. 研究发现,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tRNA)会转化为空载tRNA(没有携带氨基酸的tRNA),进而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与过程②中涉及到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B. 空载tRNA5' 端结合特定氨基酸后转变为负载tRNA
    C. 过程②中起始密码子与a距离最近,d结合过的tRNA最多
    D. 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图中空载tRNA通过两条途径抑制基因表达
    14. 科学家研究发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发生了片段断裂和重接,从而使患者的9号染色体比正常人长,22号染色体比正常人短(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的变异一定导致细胞中基因总数目的变化
    B.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确认胎儿体内是否有BCR-ABL基因
    C. 该患者体内ABL基因和BCR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该病的的发病原因是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15. 某岛屿上甲、乙两种植物依靠一种蜂鸟传粉。甲种植物的花蕊蜜管直而短,乙种植物的花蕊蜜管弯而深。蜂鸟中雌鸟的长鸟喙适于在弯曲的长筒状花蕊蜜管中采蜜,雄鸟的短鸟喙适于在短小笔直的花蕊蜜管中采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雌雄蜂鸟鸟喙的不同体现了遗传多样性
    B. 花蕊蜜管形态与鸟喙长度相适应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
    C. 自然选择导致甲乙两种植物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 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二、选择题
    16. 将纤细单冠菊(2n=4)根尖细胞放在含3H-胸腺嘧啶和秋水仙素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取生长到第2代(DNA复制1次为1代)的中期细胞,观察到每个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纤细单冠菊染色体数目少适合用于观察有丝分裂
    B. 间期细胞利用胸腺嘧啶为原料进行DNA复制
    C. 中期细胞有8条染色体是秋水仙素作用的结果
    D. 每个第2代中期细胞中有8条单体含3H标记
    17. 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直径大约2纳米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时未直接穿过磷脂双分子层
    B. 从内质网运往高尔基体的蛋白质也是通过易位子进入高尔基体的
    C. 易位子与核孔均具有运输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的能力
    D. 易位子进行物质运输时具有识别能力,体现了内质网膜的选择性
    18. 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后,会出现“线粒体钙闪”现象,即线粒体中Ca2+浓度突然快速增加,该过程需要线粒体钙单向转运蛋白(MCU)参与,由内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提供动力。细胞能量不足时,能量感受器(AMPK)被激活,使MCU磷酸化而活化,促进Ca2+快速转运。Ca2+可以促进有氧呼吸相关酶的活性,线粒体基质Ca2+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MCU减少可能会导致染色体分离延迟
    B. AMPK被激活会导致葡萄糖的消耗速率增加
    C. 磷酸化的MCU运输Ca2+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D. “线粒体钙闪”会导致线粒体内Ca2+持续增加
    19. 某植物的紫色叶和绿色叶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B控制紫色叶,基因b控制绿色叶。某紫色叶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片段缺失且多了一条染色体(如图所示),研究发现在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可以随机两两联会并正常分离,剩余的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一极,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育(无活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该植株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染色体变异情况
    B. 该植株父本,正常植株为母本,则杂交后代中有2/5含缺失染色体
    C. 如果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般是紫色叶:绿色叶=29︰1
    D. 该植株减数分裂能产生BB、Bb、B、b四种雌雄雄配子且比例均为1︰2︰2︰1
    20. RNA干扰通常是一种由双链RNA诱发的由特定酶参与的特异性基因沉默现象。Dicer酶能特异性识别并切割双链RNA产生较小片段(siRNA),siRNA解开变成单链后和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RISC能结合到细胞内与siRNA互补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使其被降解,造成蛋白质无法合成,产生基因沉默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双链RNA中的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不相等
    B. Dicer酶无法识别单链RNA,其作用的部位是磷酸二酯键
    C. RNA干扰的实质是抑制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D. RISC使基因沉默的条件是siRNA上有与相应mRNA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
    三、非选择题
    21. 线粒体对缺氧敏感,高海拔低氧可引起线粒体氧化应激平衡失调,严重低氧可导致细胞死亡。研究人员以雄性健康大鼠为材料,采用低压舱模拟不同海拔低氧的方法研究低氧环境下细胞的适应性功能改变。
    (1)大鼠有氧呼吸过程中,O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具体场所)参与反应,该阶段释放出的能量将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大鼠细胞分别用常氧(甲)、适度低氧(乙)和严重低氧(丙)处理24h后,三类细胞受损线粒体的自噬情况如图1所示;三类细胞经3-甲基腺嘌呤(自噬抑制剂)处理相同时间后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情况如图2所示

    ①受损线粒体可经自噬途径被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降解,激烈的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发生_________________现象。
    ②综合分析图1、图2结果,可推测适度低氧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拟实验发现,大鼠暴露到5000~7000米海拔10天,心肌细胞中线粒体的DNA和RNA合成显著增加。请从线粒体角度推测低氧下心肌细胞内发生的适应性改变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
    22. 以某高等绿色植物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光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其中气孔导度大表示气孔开放程度大。另外,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2。

    (1)高等植物绿叶中含有多种光合色素,常用纸层析方法分离,其原理是__________。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转化为_____中的化学能,可用于碳反应中_________ 的还原。
    (2)图1 中,相对于红光,蓝光照射下胞间CO2浓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卡尔文循环中涉及从C5到C3再到C5的循环,叶绿体中C5的浓度是:蓝光照射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红光照射。
    (3)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 _____(填:“ 是”或“否”)相等,原因是 _____。
    23.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培育成的八倍体小黑麦(8n=56),既表现出了小麦的丰产性和种子的优良品质,又保持了黑麦抗逆性强和赖氨酸含量高的特点,在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是由普通小麦和黑麦经杂交和杂种染色体数加倍而成的新物种(如图1)。

    (1)科学家用黑麦和普通小麦进行杂交。杂交的目的是_____,杂种不育的原因是_____。
    (2)小黑麦的培育过程涉及到可遗传变异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
    (3)若小黑麦高产和低产是一对相对性状,将高产小黑麦和低产小黑麦杂交,F1均为高产小黑麦,F1自交,F2中高产小黑麦∶低产小黑麦=9∶7。
    ①杂交实验说明,小黑麦高产和低产的性状至少受到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F2高产小黑麦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_____种。
    ②利用染色体消失法诱导单倍体技术可用于纯合小黑麦高产品种的选育,其过程如图2,此育种方式的优点是_____,单倍体幼苗的染色体数为_____,用秋水仙素人工诱导单倍体可获得纯合小黑麦,秋水仙素作用的机理是_____。
    24. 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基因(T、t)控制,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人类的ABO血型系统由3个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A型血的基因型有IAIA、IAi,B型血的基因型有IBIB、IBi,AB型血的基因型为IAIB,O型血的基因型为ii。有两个家系成员关于该遗传病的性状表现如下图,Ⅱ-3和Ⅱ-5均为AB型血,Ⅱ-4和Ⅱ-6均为O型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
    (2)Ⅰ-1个体关于血型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若Ⅱ-2与一健康男性结婚,所生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3)若Ⅲ-1与Ⅲ-2婚配,生育了一个正常女孩,可推测该女孩为AB型血的概率为_______,携带上述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
    (4)通过_______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25.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请分析下面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1)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小翅、残翅三种表型,其遗传受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G、g和H、h控制。当G和H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长翅,G基因不存在时,表现为残翅。现有残翅和小翅两纯合果蝇品系杂交,得F1全部为长翅果蝇,F1自由交配得F2,若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则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则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突变及染色体互换)。
    (2)科研工作者利用γ射线对纯合野生型红眼果蝇品系进行照射后,得到一只雄性朱砂眼果蝇。进一步研究发现,朱砂眼性状是由某条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该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发生突变引起的。请设计实验确定该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所在染色体的位置。
    实验方案:_______,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与结论:
    Ⅰ.若_____,则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突变基因为_____基因;
    Ⅱ.若_____;
    Ⅲ.若_____。

    济宁市育才中学2020级高三居家学习阶段性测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B. 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 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 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1、酶是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动物体内激素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有的属于蛋白质类,有的属于脂质,有的属于氨基酸衍生物。
    【详解】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的衍生物、脂质等,只有蛋白质才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A错误;
    B、糖原是生物大分子,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且激素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B错误;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C正确;
    D、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脂肪是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
    故选C。




    2. 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各项表示利用该方法进行物质转移路径的探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含15N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洋葱根尖,15N的转移路径可为细胞质→细胞核→核糖体
    B. 给浆细胞提供15N标记的氨基酸,15N的转移路径为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
    C. 用14C标记CO2,卡尔文循环中14C的转移路径为14CO2→14C3→14C5→(14CH2O)
    D. 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35S的传递路径是亲代T2噬菌体→子代T2噬菌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详解】A、15N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可参与转录过程,培养液中15N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可先进入细胞质,再进入细胞核中参与转录,转录生成的mRNA 与核糖体结合作为翻译的模板,A正确;
    B、给浆细胞提供15N标记的氨基酸,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为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路径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B错误;
    C、用14C标记CO2,卡尔文循环中14C的转移路径为14CO2→14C3→(14CH2O),C错误;
    D、在T₂噬菌体亲、子代之间传递的物质是DNA,35S标记的是T₂噬菌体的蛋白质,子代T2噬菌体中不含35S,D错误。
    故选A。
    3. 投弹手甲虫有精妙的防身系统(如图),其腹部储存室中储备过氧化氢(H2O2)和氢醌(HQ)。当有捕食者靠近时,储存室收缩,储存室和燃烧室间的隔膜打开,H2O2和HQ流至燃烧室,被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如下:

    在极短时间内导致爆炸,同时喷射出灼热难闻的对苯醌,攻击并吓退捕食者。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两种酶的加工、运输有关
    B. 投弹手甲虫迅速喷射灼热气体依赖酶的高效性
    C. 燃烧室爆炸与热及O2大量产生导致气压增大有关
    D. 甲虫精妙的防身系统使自然界中不可能有其天敌
    【答案】D
    【解析】
    【分析】酶的高效性是和非酶的催化剂比较而言,主要是指催化能力,蛋白质(环境适宜)的催化能力是普通化学催化物质的105—108倍,生物分子之间的反应首先要进行分子碰撞接触,如果在没有酶作用的情况下,分子主要靠自然的热运动来随机进行接触,这样的几率比较小,而在酶的作用下,由于酶和作用底物有特异性结合位点,相当于把反应需要的分子给拉到一起去了,所以这样的效率要高很多。
    【详解】A、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A正确;
    B、由于酶的高效性,过氧化氢和氢醌均迅速反应,投弹手甲虫迅速喷射灼热气体,B正确;
    C、由题干可知,H2O2和HQ流至燃烧室,被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催化,在极短时间内导致爆炸,同时喷射出灼热难闻的对苯醌和大量的氧气,导致燃烧室气压增大,从而使得燃烧室爆炸,C正确;
    D、甲虫精妙的防身系统可以攻击并吓退捕食者,但都有一定限度,自然界中还是存在其天敌,D错误。
    故选D。
    4. 下图为核膜的电镜照片,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由四层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共同组成
    B. ②对小分子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 RNA是核质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媒介
    D. 核膜有丝分裂中会发生周期性解体和重建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核膜的电镜照片,其中①是两层核膜,每一层核膜都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②是核孔,是某些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①是双层核膜,应该由四层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
    B、离子和小分子的通透是由核膜调节的,而核酸、蛋白质大分子的通透则是由核孔复合体的选择性控制的,B错误;
    C、细胞核中的DNA通过转录形成RNA,mRNA通过核孔出细胞核并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结合,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因此RNA是核质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媒介,C正确;
    D、核膜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周期性的解体和重建,解体于前期,重建于末期,D正确。
    故选B。
    5. 下列关于小麦和蓝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小麦与蓝细菌都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B. 小麦细胞与蓝细菌都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的成分有差异
    C. 小麦细胞与蓝细菌都具有核糖体,且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D. 小麦细胞与蓝细菌的主要区别是小麦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答案】C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能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小麦属于真核生物,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详解】A、小麦含有叶绿体,蓝细菌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都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A正确;
    B、小麦细胞与蓝细菌都有细胞壁,小麦细胞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而蓝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B正确;
    C、蓝细菌没有细胞核,也没有核仁,C错误;
    D、小麦细胞与蓝细菌的主要区别是小麦细胞是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正确。
    故选C。
    6.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含量比值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脂质,线粒体内膜比外膜低
    B. 人体细胞无氧呼吸增强,产生CO2/消耗O2升高
    C. 寒冷环境,结合水/自由水适当升高,植物体抗逆性增强
    D. 光照条件下,O2浓度/CO2浓度,叶肉细胞线粒体基质比细胞质基质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该过程中氧气从细胞质基质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二氧化碳从线粒体产生后进入细胞质基质。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产生CO2和H2O,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详解】A、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其上附着有多种酶,因此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脂质的比值大于线粒体外膜,A错误;
    B、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2,故产生CO2/消耗O2不变,B错误;
    C、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结合水含量越多,植物的抗逆性越强,故在寒冷环境,结合水/自由水适当升高,植物体抗逆性增强,C正确;
    D、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O2由细胞质基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CO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质基质,故O2浓度/CO2浓度,叶肉细胞线粒体基质比细胞质基质低,D错误。
    故选C。
    7. ATP的合成是生物有机体中主要的化学反应之一,而合成ATP需要ATP合成酶的参与,该酶的作用机理是参与生物体的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质子(H+)动力势能的推动下合成AT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酶广泛分布于线粒体、叶绿体的内外膜和原核细胞的质膜上
    B. ATP合成酶跨膜部位呈疏水性,有利于与膜结合部位的稳定
    C. H+跨膜驱动ATP合成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协助
    D. ATP的合成在细胞中时刻进行并与ATP的水解处于动态平衡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ATP合成酶的作用机理是参与生物体的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质子(H+)动力势能的推动下合成ATP,ATP的合成是需要能量的,该能量是跨膜质子产生的动力势能。
    【详解】A、该酶的作用机理是参与生物体的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质子(H+)动力势能的推动下合成ATP,线粒体的外膜和叶绿体的内外膜上不会合成ATP,因此线粒体的外膜和叶绿体的内外膜上都没有该酶,A错误;
    B、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性的,ATP合成酶跨膜部位呈疏水性,这样才能与脂双层牢固结合,B正确;
    C、跨膜质子(H+)动力势能的推动下合成ATP,故H+跨膜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这样才可以产生动力势能,因此H+跨膜驱动ATP合成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该过程需要载体协助,C正确;
    D、ATP的合成在细胞中时刻进行并与ATP的水解处于动态平衡,实现能量的供应,D正确;
    故选A。
    8. 生命科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推理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细菌的遗传物质
    C.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假说—演绎法解释了性状分离现象
    D. 梅塞尔森等利用同位素标记和离心技术,验证了DNA半保留复制假说
    【答案】B
    【解析】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证明DNA半保留复制方式实验中,将亲代细菌的DNA用15N完全标记后放入含14N的培养基培养,分别在0分钟、20分钟、40分钟取样,破碎细胞提取DNA,利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得到的亲代DNA均为重链带,F1均为杂合链带,F2一半为杂合链带一半为轻链带,该实验说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萨顿根据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自己观察的蝗虫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发现了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进而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正确;
    B、赫尔希和蔡斯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T2噬菌体,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B错误;
    C、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假说—演绎法解释了性状分离现象,并总结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美国生物学家梅塞尔森等利用同位素标记和离心技术,验证了DNA半保留复制假说,从而证实了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正确。
    故选B。
    9. 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常被用作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下图表示玉米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的部分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则b等于20,c等于4
    B. 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则a等于20,d等于1
    C. 若③时期细胞内无X染色体,则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
    D. 若①时期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②时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组数目均加倍,说明应该处于着丝点(粒)分裂之后的状态,即图中①②③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后期和末期,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后、末期。
    【详解】A、①到②变化后染色体条数加倍,是着丝点(粒)分裂导致的。该植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0,染色体组数目为2,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组数目均加倍,则a等于40,b等于20,c等于4,A正确;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粒)分裂,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数目相等,a等于20,b等于10,c等于2,d等于1,B正确;
    C、玉米没有性染色体,所以③时期细胞内无X染色体,则该细胞进行的可能是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C错误;
    D、图示①②③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后期和末期,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始终有同源染色体,因此若①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D正确。
    故选C。
    10. 某雌雄异株植物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b的位置未知。研究人员用纯合红花雌株与纯合白花雄株进行杂交,Fl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P
    ♀红花×♂白花
    Fl
    ♀红花,♂红花
    F2
    ♀红花∶♂红花∶♂白花=8∶7∶1

    A. F2中红花雄株的基因型有6种
    B. 等位基因B和b位于常染色体上
    C. F1中红花雌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BbXAY
    D. F1红花雌株与F2中白花雄株杂交,子代雌株中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答案】A
    【解析】
    【分析】据题分析,F2为8:7:1的分离比,属于9:3:3:1变式,则推断F1中雌雄株中两对基因为杂合,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已知A、a位于X染色体,所以B、b位于常染色体上。分析F2的表现型及分离比,白花雄株占1/16,1/16=(1/4)(1/4),由此推断产生的白花雄株的基因型是bbXaY,只要有显性基因就开红花,则F1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型均为Bb,综合分析F1中雌雄株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Y。
    【详解】A、据以上分析可知,F1中雌雄株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Y,只要有显性基因就开红花,则F2中红花雄株的基因型有BBXAY、BbXAY、bbXAY、BBXaY、BbXaY,共5种。
    B、F2的分离比为8:7:1的分离比,属于9:3:3:1变式,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已知A、a位于X染色体,所以B、b位于常染色体上,B正确;
    C、白花雄株占1/16,1/16=(1/4) (1/4),则F1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型均为Bb,综合分析F1中红花雌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BbXAY,C正确。
    D、F1红花雌株是BbXAXa,与F2中白花雄株bbXaY杂交,子代雌株中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bbXaXa=1/21/2= 1/4,D正确。
    故选A。
    11. 下图Ⅰ—Ⅳ为四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在不考虑突变和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I中的母亲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B. Ⅱ中夫妻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3/8
    C. 若Ⅲ中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D. 若Ⅳ中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父亲和女儿的基因型可能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Ⅰ号家系的父母均正常,儿子患病,说明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Ⅱ号家系的父母均正常,女儿患病,说明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Ⅲ家系的母亲患病,父亲和儿子均正常,说明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Ⅵ家系的母亲患病,父亲和女儿均正常,说明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详解】A、Ⅰ号家系的父母均正常,儿子患病,说明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无论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中的母亲都携带致病基因,A正确;
    B、Ⅱ号家系的父母均正常,女儿患病,说明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夫妻均为携带者,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3/4×1/2=3/8,B正确;
    C、若Ⅲ中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错误;
    D、若Ⅳ中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那么父亲和女儿的基因型可能都是杂合子,D正确。
    故选C。
    12. 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含12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50个。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经过n次复制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1:15,复制过程共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m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和m的值分别为5和2170
    B. 该DNA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
    C. 该DNA分子一条链两个相邻碱基间通过氢键连接
    D. 该DNA分子每条链中碱基(C+G)/(A+T)的比值都为7:5
    【答案】C
    【解析】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数量两两相等,A=T,C=G,A+G=T+C,即嘌呤碱基数=嘧啶碱基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详解】A、DNA复制n次后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个,不含15N的DNA分子有2n-2个,又因为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15∶1,所以解得n=5,即DNA复制了5次;由于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含120个碱基对,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鸟嘌呤的个数是120-50=70个,复制5次,得到32个DNA分子,所以复制过程需要的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70×31=2170个,A正确;
    B、遗传信息蕴藏在DNA分子的四种碱基排列顺序之中,该DNA的遗传信息也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B正确;
    C、该DNA分子一条链两个相邻碱基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C错误;
    D、该DNA分子共有12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5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胸腺嘧啶=腺嘌呤=50个,胞嘧啶=鸟嘌呤的个数是120-50=70个,整个DNA中(C+G)/(A+T)的比值为(70+70)/(50+50)=7:5,每条链中碱基(C+G)/(A+T)的比值等于整个DNA中(C+G)/(A+T)的比值,也是7:5,D正确。
    故选C。
    13. 研究发现,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tRNA)会转化为空载tRNA(没有携带氨基酸的tRNA),进而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与过程②中涉及到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B. 空载tRNA的5' 端结合特定氨基酸后转变为负载tRNA
    C. 过程②中起始密码子与a距离最近,d结合过的tRNA最多
    D. 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图中空载tRNA通过两条途径抑制基因表达
    【答案】AB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③④表示缺乏氨基酸时,tRNA调控基因表达的相关过程。
    【详解】A、图中过程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转录特有的配对方式为T-A,翻译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为U-A,故两个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A错误;
    B、空载tRNA的3' 端结合特定氨基酸后转变为负载tRNA,B错误;
    C、根据肽链的长度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右向左,因此终止密码子与a距离最近,d上的肽链最短,其结合过的tRNA最少,C错误;
    D、由图可知,细胞缺乏氨基酸时,空载tRNA既抑制细胞核中的转录过程,又通过激活蛋白激酶来抑制翻译过程,D正确。
    故选ABC。
    14. 科学家研究发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发生了片段断裂和重接,从而使患者的9号染色体比正常人长,22号染色体比正常人短(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的变异一定导致细胞中基因总数目的变化
    B.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确认胎儿体内是否有BCR-ABL基因
    C. 该患者体内ABL基因和BCR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该病的的发病原因是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答案】B
    【解析】
    【分析】易位是指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从而引起变异的现象。
    【详解】AD、据图可知,图示变异是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发生了片段断裂和重接,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不一定导致细胞中基因总数目的变化,AD错误;
    B、通过基因检测可检测出胎儿是否具有某种特定基因,因此可以确认胎儿体内是否有BCR-ABL基因,B正确;
    C、据图可知,该患者因为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患者体内ABL基因和BCR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故选B。
    15. 某岛屿上甲、乙两种植物依靠一种蜂鸟传粉。甲种植物的花蕊蜜管直而短,乙种植物的花蕊蜜管弯而深。蜂鸟中雌鸟的长鸟喙适于在弯曲的长筒状花蕊蜜管中采蜜,雄鸟的短鸟喙适于在短小笔直的花蕊蜜管中采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雌雄蜂鸟鸟喙的不同体现了遗传多样性
    B. 花蕊蜜管形态与鸟喙长度相适应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
    C. 自然选择导致甲乙两种植物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 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详解】A、雌雄蜂鸟为同一物种,雌雄蜂鸟鸟喙的不同体现了遗传多样性,A正确;
    B、花蕊蜜管形态与鸟喙长度相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B错误;
    C、自然选择导致甲乙两种植物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
    D、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D正确。
    故选B。
    二、选择题
    16. 将纤细单冠菊(2n=4)根尖细胞放在含3H-胸腺嘧啶和秋水仙素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取生长到第2代(DNA复制1次为1代)的中期细胞,观察到每个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纤细单冠菊染色体数目少适合用于观察有丝分裂
    B. 间期细胞利用胸腺嘧啶为原料进行DNA复制
    C. 中期细胞有8条染色体是秋水仙素作用的结果
    D. 每个第2代中期细胞中有8条单体含3H标记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主要是依赖于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纤细单冠菊染色体数目少适合用于观察有丝分裂,A正确;
    B、胸腺嘧啶可以合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合成原料之一,可以参与DNA复制,B正确;
    C、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不影响着丝粒的分裂,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子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经过复制,第2代中期细胞有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是秋水仙素作用的结果,C正确;
    D、根尖细胞放在含3H-胸腺嘧啶和秋水仙素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第1代细胞中8条染色体中的DNA都为一条链含3H、一条链含1H,再经过在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DNA复制第二次(即第二代),每条染色体上的1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含有一条链含3H、一条链含1H,另一条染色单体的DNA含有2条链都含3H,中期细胞共有8条染色体,因此每个第2代中期细胞中有16条染色单体都含3H标记,D错误。
    故选D。
    17. 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直径大约2纳米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时未直接穿过磷脂双分子层
    B. 从内质网运往高尔基体的蛋白质也是通过易位子进入高尔基体的
    C. 易位子与核孔均具有运输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的能力
    D. 易位子进行物质运输时具有识别能力,体现了内质网膜的选择性
    【答案】ACD
    【解析】
    【分析】内质网是对来自核糖体合成的多肽进行进一步加工,高尔基体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分装和分泌。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内质网膜上有一个直径大约2纳米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所以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时未直接穿过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
    B、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正确折叠,则会运往高尔基体,该过程是通过囊泡运输的,B错误;
    C、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能控制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进出,与核孔的功能一样,具有运输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的能力,C正确;
    D、易位子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所以易位子进行物质运输时具有识别能力,体现了内质网膜的选择性,D正确。
    故选ACD。
    18. 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后,会出现“线粒体钙闪”现象,即线粒体中Ca2+浓度突然快速增加,该过程需要线粒体钙单向转运蛋白(MCU)参与,由内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提供动力。细胞能量不足时,能量感受器(AMPK)被激活,使MCU磷酸化而活化,促进Ca2+快速转运。Ca2+可以促进有氧呼吸相关酶的活性,线粒体基质Ca2+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MCU减少可能会导致染色体分离延迟
    B. AMPK被激活会导致葡萄糖的消耗速率增加
    C. 磷酸化的MCU运输Ca2+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D. “线粒体钙闪”会导致线粒体内Ca2+持续增加
    【答案】CD
    【解析】
    【分析】由题目分析可知: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后,线粒体中Ca2+浓度突然快速增加,该过程需要线粒体钙单向转运蛋白(MCU)参与,由内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提供动力。Ca2+可以促进有氧呼吸相关酶的活性,从而加强有氧呼吸,为细胞提供更多的能量。
    【详解】A、MCU减少会导致Ca2+转运速率下降,有氧呼吸相关酶的活性较低,有氧呼吸速率减慢,能量供应不足,可能会导致染色体分离延迟,A正确;
    B、AMPK被激活会导致MCU磷酸化而活化,促进Ca2+快速转运,从而加强有氧呼吸,使葡萄糖的消耗速率增加,B正确;
    C、磷酸化的MCU作为转运蛋白运输Ca2+,该过程需要能量所以方式为主动运输,C错误;
    D、“线粒体钙闪”会导致线粒体内Ca2+突然增加,线粒体基质Ca2+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死亡,所以线粒体内Ca2+不能持续增加,D错误。
    故选CD。
    19. 某植物的紫色叶和绿色叶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B控制紫色叶,基因b控制绿色叶。某紫色叶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片段缺失且多了一条染色体(如图所示),研究发现在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可以随机两两联会并正常分离,剩余的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一极,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育(无活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该植株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染色体变异情况
    B. 该植株为父本,正常植株为母本,则杂交后代中有2/5含缺失染色体
    C. 如果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般是紫色叶:绿色叶=29︰1
    D. 该植株减数分裂能产生BB、Bb、B、b四种雌雄雄配子且比例均为1︰2︰2︰1
    【答案】ABC
    【解析】
    【分析】分析题文及题图:含基因B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且多了一条含基因B的正常染色体。BBb在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可以随机两两联会,剩余的一条随机移向一极,可产生BB、Bb、B、b四种配子,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BB:Bb:B:b=1:2:2:1,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BB:Bb:B:b=1:2:1:1(由于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育,因此只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
    【详解】A、题图中该植株的染色体多了一条,同时还存在一条部分片段缺失的染色体,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无论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还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A正确;
    B、该植株为父本,产生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BB:Bb:B:b=1:2:1:1,正常植株为母本,(产生的配子只含有该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则与雄配子BB结合的子代一定含有缺失染色体,与雄配子Bb结合的子代一半含有缺失染色体,故杂交后代中有1/5 +2/5 ×1/2 =2/5 的植株含缺失染色体,B正确;
    C、如果该植株自交,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BB:Bb:B:b=1:2:2:1,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BB:Bb:B:b=1:2:1:1,后代开白花的比例为1/6 ×1/5 =1/30 ,所以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一般是红花:白花=29:1,C正确;
    D、该植株减数分裂能产生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BB:Bb:B:b=1:2:2:1,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BB:Bb:B:b=1:2:1:1,D错误。
    故选ABC。
    20. RNA干扰通常是一种由双链RNA诱发的由特定酶参与的特异性基因沉默现象。Dicer酶能特异性识别并切割双链RNA产生较小片段(siRNA),siRNA解开变成单链后和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RISC能结合到细胞内与siRNA互补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使其被降解,造成蛋白质无法合成,产生基因沉默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双链RNA中的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不相等
    B. Dicer酶无法识别单链RNA,其作用的部位是磷酸二酯键
    C. RNA干扰的实质是抑制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D. RISC使基因沉默的条件是siRNA上有与相应mRNA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
    【答案】B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RNA干扰现象示意图,Dicer酶能特异识别双链RNA,切割产生的干涉RNA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Rl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干涉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造成蛋白质无法合成。
    【详解】A、双链RNA中A与U配对,C与G配对,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相等,A错误;
    B、酶具有专一性,Dicer酶能特异性识别并切割双链RNA,形成较小的片段,无法识别识别单链RNA,其作用的部位是磷酸二酯键,B正确;
    C、RNA干扰现象不会使细胞内特定mRNA的合成受阻,但会切割特定的mRNA,导致翻译过程受阻,C错误;
    D、RISC能结合到细胞内与siRNA互补的mRNA上,产生基因沉默现象,因此RISC使基因沉默的条件是siRNA上有与相应mRNA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D正确。
    故选BD。
    三、非选择题
    21. 线粒体对缺氧敏感,高海拔低氧可引起线粒体氧化应激平衡失调,严重低氧可导致细胞死亡。研究人员以雄性健康大鼠为材料,采用低压舱模拟不同海拔低氧的方法研究低氧环境下细胞的适应性功能改变。
    (1)大鼠有氧呼吸过程中,O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具体场所)参与反应,该阶段释放出的能量将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大鼠细胞分别用常氧(甲)、适度低氧(乙)和严重低氧(丙)处理24h后,三类细胞受损线粒体的自噬情况如图1所示;三类细胞经3-甲基腺嘌呤(自噬抑制剂)处理相同时间后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情况如图2所示

    ①受损线粒体可经自噬途径被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降解,激烈的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发生_________________现象。
    ②综合分析图1、图2结果,可推测适度低氧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拟实验发现,大鼠暴露到5000~7000米海拔10天,心肌细胞中线粒体的DNA和RNA合成显著增加。请从线粒体角度推测低氧下心肌细胞内发生的适应性改变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
    【答案】(1) ①. 线粒体内膜 ②. 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
    (2) ①. 溶酶体 ②. 细胞凋亡 ③. 促进受损线粒体自噬,使细胞的活性氧减少
    (3)线粒体数目增加;线粒体中有氧呼吸酶数量增加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反应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小问1详解】
    在大鼠细胞呼吸过程中,O2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其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出的能量将转化为热能(大部分)和ATP中的化学能(少部分)。
    【小问2详解】
    ①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因此损伤的线粒体可通过线粒体自噬途径,被细胞中的溶酶体降解;激烈的细胞自噬会导致细胞中的相应结构不能完成正常的功能,可能诱导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现象。
    ②分析图1可知,与甲组(常氧)和丙组(严重低氧)相比,乙组(适度低氧)细胞内线粒体自噬情况相对值最高;分析图2可知,用自噬抑制剂处理后,各组的活性氧含量均有所升高,且乙组与对照组活性氧的差值最大,故可推测适度低氧可促进受损线粒体自噬,使细胞的活性氧减少。
    【小问3详解】
    综合上述信息可知,大鼠暴露到5000~7000米海拔10天,即低氧条件下心肌细胞中线粒体的DNA和RNA合成显著增加,推测低氧可能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线粒体数目增加,线粒体中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数量增加,以适应低氧环境。
    22. 以某高等绿色植物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光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其中气孔导度大表示气孔开放程度大。另外,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2。

    (1)高等植物绿叶中含有多种光合色素,常用纸层析方法分离,其原理是__________。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转化为_____中的化学能,可用于碳反应中_________ 的还原。
    (2)图1 中,相对于红光,蓝光照射下胞间CO2浓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卡尔文循环中涉及从C5到C3再到C5的循环,叶绿体中C5的浓度是:蓝光照射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红光照射。
    (3)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 _____(填:“ 是”或“否”)相等,原因是 _____。
    【答案】(1) ①.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开 ②. ATP 和NADPH ③. 三碳化合物(C3或3-磷酸甘油酸)
    (2) ①. 光合速率大,消耗的二氧化碳多 ②. 大于
    (3) ①. 是 ②.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可用光照下CO2的吸收量与黑暗下的CO2释放量的和表示,两个温度条件下,二者的和相等(均为6.5mg/h )
    【解析】
    【分析】分析图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光质,因变量为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光合速率;与红光光照相比,蓝光光照下,光合速率大,气孔导度大,胞间CO2浓度低。
    分析图2:虚线表示净光合速率,实线表示呼吸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小问1详解】
    各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所以常用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通过光反应过程转化为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用于碳反应中C3的还原,将能量转移到有机物中。
    【小问2详解】
    据图1分析,相对于红光,蓝光照射下胞间CO2浓度低,其原因是蓝光照射下气孔导度大,光合速率大,消耗的二氧化碳多,说明对CO2的利用率更高。据图可知,蓝光照射下气孔导度大,光合速率大,C3 还原形成C5和(CH2O)更多,因此叶绿体中C5 的浓度更高。
    【小问3详解】
    图中虚线表示净光合速率,实线表示呼吸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3.0+3.5=6.5mg/h,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3.5+3.0=6.5mg/h,所以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同光质对光作用过程中,气孔导度(气孔的开放程度)、胞间CO2浓度、光合速率的影响,解题关键是知道所学的光作用过程的相关知识,并结合题中的图示信息做出准确判断。
    23.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培育成的八倍体小黑麦(8n=56),既表现出了小麦的丰产性和种子的优良品质,又保持了黑麦抗逆性强和赖氨酸含量高的特点,在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是由普通小麦和黑麦经杂交和杂种染色体数加倍而成的新物种(如图1)。

    (1)科学家用黑麦和普通小麦进行杂交。杂交的目的是_____,杂种不育的原因是_____。
    (2)小黑麦的培育过程涉及到可遗传变异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
    (3)若小黑麦高产和低产是一对相对性状,将高产小黑麦和低产小黑麦杂交,F1均为高产小黑麦,F1自交,F2中高产小黑麦∶低产小黑麦=9∶7。
    ①杂交实验说明,小黑麦高产和低产的性状至少受到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F2高产小黑麦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_____种。
    ②利用染色体消失法诱导单倍体技术可用于纯合小黑麦高产品种选育,其过程如图2,此育种方式的优点是_____,单倍体幼苗的染色体数为_____,用秋水仙素人工诱导单倍体可获得纯合小黑麦,秋水仙素作用的机理是_____。
    【答案】(1) ①. 让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同一个后代身上 ②. 杂种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无法联会,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2)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3) ①. 2 ②. 1 ③.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④. 28 ⑤.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解析】
    【分析】分析题文描述和图示可知:图1所示的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采用了多倍体育种技术,过程A为杂交,过程B为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图2纯合小黑麦高产品种的选育,采用了染色体消失法诱导单倍体技术,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小问1详解】
    科学家用黑麦和普通小麦进行杂交获得不育的杂种,其目的是让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同一个后代身上,进而获得具有两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普通小麦和黑麦为两个不同的物种。黑麦配子中含有的一个染色体组与普通小麦配子中含有的三个染色体组不同源,所以杂种体细胞中减数分裂时无法联会,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因此该杂种植株不可育。
    【小问2详解】
    在小黑麦的培育过程中,过程A为杂交,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过程B为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
    【小问3详解】
    ①将高产小黑麦和低产小黑麦杂交,F1均为高产小黑麦,F1自交,F2中高产小黑麦∶低产小黑麦=9∶7。F2中的9∶7为9∶3∶3∶1的变式,说明小黑麦高产和低产的性状至少受到2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且只有当2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小黑麦才表现出高产性状,进而推知F2高产小黑麦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1种。
    ②在图2中,纯合小黑麦高产品种的选育,利用了染色体消失法诱导单倍体技术,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八倍体小黑麦的体细胞中含有56条染色体,八倍体小黑麦产生的配子中含有28条染色体。让高产小黑麦(母本)与玉米(父本)杂交,在所形成的受精卵发育为胚的过程中,来源于玉米的染色体全部丢失,所以单倍体胚的细胞中含有28条染色体,由单倍体胚发育成的单倍体幼苗的染色体数也为28条。秋水仙素作用的机理是: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4. 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基因(T、t)控制,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人类的ABO血型系统由3个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A型血的基因型有IAIA、IAi,B型血的基因型有IBIB、IBi,AB型血的基因型为IAIB,O型血的基因型为ii。有两个家系成员关于该遗传病的性状表现如下图,Ⅱ-3和Ⅱ-5均为AB型血,Ⅱ-4和Ⅱ-6均为O型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
    (2)Ⅰ-1个体关于血型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若Ⅱ-2与一健康男性结婚,所生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3)若Ⅲ-1与Ⅲ-2婚配,生育了一个正常女孩,可推测该女孩为AB型血的概率为_______,携带上述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
    (4)通过_______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答案】(1) 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②. Ⅱ-1患病,但Ⅰ-1表现正常
    (2) ① 5 ②. 1/202
    (3) ①. 1/2 ②. 5/8
    (4)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解析】
    【分析】人类的ABO血型是受IA,IB和i三个复等位基因所控制的。IA和IB对i基因均为显性,IA和IB为并显性关系,即两者同时存在时,能表现各自作用;A型血型有两种基因型IAIA和IAi,B型血型有两种基因型IBIB和IBi、AB型为IAIB,O型为ii。
    【小问1详解】
    根据Ⅱ-5和Ⅱ-6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病的儿子,则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 Ⅱ-1患病,Ⅰ-1表现正常,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小问2详解】
    Ⅱ-3的血型为AB型血,Ⅰ-1个体关于血型的基因型有IAIA、IBIB、IAIB、IAi、IBi,基因型有5种,Ⅰ-1的遗传病基因型为Tt,Ⅰ-2的遗传病基因型为tt,Ⅱ-2的遗传病基因型为Tt,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 ,即人群中tt=1/10000 ,t的基因频率=1/100 ,T=99/100 ,则人群中TT的概率=99/100 ×99/100 ,Tt的概率=2×1/100 ×99/100 ,故正常人群中TT的概率是99/101 ,Tt=2/101 ,故Ⅱ-2与一健康男性结婚,所生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Tt=2/101×1/4=1/202。
    【小问3详解】
    Ⅱ-3和Ⅱ-5均为AB型血,Ⅱ-4和Ⅱ-6均为O型血,Ⅲ-1的血型为1/2IAi、1/2IBi,Ⅲ-2的血型为1/2IAi、1/2IBi,若Ⅲ-1与Ⅲ-2婚配,生育了一个AB型血的孩子概率为1/2×1/2+1/2×1/2=1/2。Ⅱ-3的遗传病基因型为Tt,Ⅱ-4的遗传病基因型为Tt,故Ⅲ-1的基因型为2/3Tt,1/3TT,Ⅲ-2的基因型为2/3Tt,1/3TT,若Ⅲ-1与Ⅲ-2婚配,生育了一个患病孩子概率为2/3×2/3×1/4=1/9,生育了一个不患病孩子概率为8/9,正常孩子中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2/3×3/4+1/3×2/3×1/2+1/3×2/3×1/2=5/9,故携带上述致病基因的概率为5/9÷8/9=5/8。
    【小问4详解】
    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25.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请分析下面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1)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小翅、残翅三种表型,其遗传受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G、g和H、h控制。当G和H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长翅,G基因不存在时,表现为残翅。现有残翅和小翅两纯合果蝇品系杂交,得F1全部为长翅果蝇,F1自由交配得F2,若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则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则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突变及染色体互换)。
    (2)科研工作者利用γ射线对纯合野生型红眼果蝇品系进行照射后,得到一只雄性朱砂眼果蝇。进一步研究发现,朱砂眼性状是由某条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该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发生突变引起的。请设计实验确定该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所在染色体的位置。
    实验方案:_______,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与结论:
    Ⅰ.若_____,则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突变基因为_____基因;
    Ⅱ.若_____;
    Ⅲ.若_____。
    【答案】(1) ①. 残翅∶长翅∶小翅=1∶2∶1 ②. 长翅∶残翅∶小翅=9∶3∶4小翅
    (2) ①. 让雄性朱砂眼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杂交, ②. 后代无论雌雄野生型(红眼)和朱砂眼的比例均为1∶1 ③. 显性 ④. 后代朱砂眼雌果蝇:野生型(红眼)雄果蝇=1∶1,则为显性突变,且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⑤. 若后代无论雌雄均为野生型(红眼),则为隐性突变,且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小翅、残翅三种表型,其遗传受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G、g和H、h控制。当G和H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长翅,G基因不存在时,表现为残翅。可见长翅个体的基因型可表示为G_H_,残翅的基因型为ggH_,小翅个体的基因型为G_hh和gghh。现有残翅和小翅两纯合果蝇品系杂交,得F1全部为长翅果蝇,可见亲本的基因型为ggHH和GGhh。
    【小问1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残翅和小翅两纯合果蝇的基因型为ggHH和GGhh,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GgHh ,F1自由交配得F2,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的基因型和表型比例为1ggHH(残翅)、2GgHh (长翅)、1GGhh(小翅),即表现型比例为:残翅∶长翅∶小翅=1∶2∶1;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的表型及比例为9长翅(G_H_)∶3残翅(ggH_)∶4小翅(3G_hh和3gghh)。
    【小问2详解】
    用一定剂量的X射线对纯合野生型红眼果蝇品系进行照射后,得到一只雄性朱砂眼果蝇。进一步研究发现,朱砂眼性状是由某条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该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发生突变引起的。如果突变为隐性,假如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只要一个基因突变就会变为突变型,设相关基因用D/d表示,XdY×XDXD→XDXd×XDY,后代雄性、雌性果蝇都为野生型;假如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需要两个基因都突变才能变为突变型,与题意不符,因此突变基因只能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突变性状为显性,基因的位置有两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要用杂交实验进一步确定突变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位置,也就是说显隐关系已知,进一步判断基因位置,一般用雌隐雄显杂交组合,
    因此该实验的设计方案为,让雄性朱砂眼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杂交,统计子代性状表现及比例。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只能是显性突变,即Dd×dd→Dd∶dd=1∶1,即后代无论雌雄野生型(红眼)和朱砂眼均为1∶1;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显性突变,XDY×XdXd→XDXd、XdY,则后代朱砂眼雌果蝇:野生型(红眼)雄果蝇=1∶1。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突变,XdY×XDXD→XDXd、XDY,则后代无论雌雄均为野生型(红眼)。


    相关试卷

    2023届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文件包含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淮安马坝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淮安马坝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doc、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无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