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写景艺术 课件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写景艺术 课件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写景艺术 课件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写景艺术 课件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写景艺术 课件第4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写景艺术 课件第5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写景艺术 课件第6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写景艺术 课件第7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写景艺术 课件第8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写景艺术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写景艺术 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阐释,即时小训练,知识小结,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了解设题方式2、明确并掌握写景的艺术手法3、规范答题思路
    【目标一】了解设题方式
    常见设题方式:这首诗(词)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变式:1.这首诗是如何描写XX景色的?2.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3.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4.试从某一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某一联(写景)进行赏析。5.赏析诗中某一联的写景艺术。关键词:写景 特点 手法 艺术
    【目标二】 明确并掌握写景的艺术手法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远近、高低、动静、色彩对比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3.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写景手法
    1.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 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2. 观察的角度:远近高低俯仰; 感知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或通感 描绘的角度:绘形绘声绘色绘势。3.四种技法:白描、工笔、渲染、列锦(名词意象叠加)。 4.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 衬托(正衬或烘托、反衬)、双关等修辞手法。
    村行 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注 ①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诗的颔联和颈联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试举两种并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注意答题思路)
    ①动静结合手法。诗句第二联先写万壑之中的天籁之音,再写无语立斜阳的数峰之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突出秋日山野之寂静;②拟人、比喻手法。数峰无语,将峰峦人格化,突出其静。作者又用“胭脂”“白雪”比喻“棠梨”叶色和荞麦花色,显得绚丽多姿,美不胜收;
    ③对比手法。颔联“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颈联的颜色对比鲜明。④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的综合运用。耳闻傍晚秋声万壑起,目睹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闻到荞麦花香,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
    ①拟人手法。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山谷回荡秋声,山峰默默无语,形象生动展现了初秋晚景。 ②比喻手法。颈联作者选择了“棠梨”与“荞麦”这两种具有秋日山村特征的事物来加以描绘,用“胭脂”和“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落”的红色与“荞麦花开”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可谓有声有色有香。 ③动静结合的写法。以听觉写动景,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以视觉写静景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
    答题思路:1.明手法(明确点出运用了什么手法)2.析手法(联系诗句分析这一手法是如何运用的)3.点作用(点明使用这一手法所产生的效果)
    【目标三】实战演练,进一步规范答题思路。
    (2017安徽卷)月圆①【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②绮逾依,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①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 ②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 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1. 2. 3.四种技法:白描、工笔、渲染、列锦(名词意象叠加)。 4.
    二、答题思路:点手法+析手法+点作用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
    观察的角度:远近高低俯仰;感知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或通感描绘的角度:绘形绘声绘色绘势。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正衬或烘托、反衬)、双关等修辞手法。
    一、古诗词中常见写景手法
    南柯子·忆旧仲  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这首词的上阙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两点。(6分)

    相关课件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鉴赏之表现手法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鉴赏之表现手法 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艺术手法分类,诗歌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用典,诗歌的表现手法象征,诗歌的表现手法比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复习之炼字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复习之炼字 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总结答题思路,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 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景物形象,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高远深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