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 唐诗三首【考点精讲版】 PPT课件
展开《唐诗三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但具体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石壕吏》只是“客观”地叙述,并无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先描述个人遭际,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试结合作品分析这两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石壕吏》直接讲述底层劳动人民的故事,诗人自己并不是故事的主角,而是一个近距离的“旁观者”。一方面,这个故事本身已经足以令人动容,任何直接的议论和抒情都显得多余;另一方面,诗人对这件事情的情感是复杂的、矛盾的,他高度赞扬人民的牺牲精神,而牺牲的具体方式(战争所迫,差役所胁)又是他难以接受的,甚至是需要控诉的,这种复杂的感情也难以直接表达,而蕴含在叙述之中则更能令人回味和深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的是诗人自己在一场暴风雨中的经历,但诗人并未停留在对自身境遇不幸的描述,而是能够推己及人,从个人遭际联想到要为天下寒士谋取温饱,从而体现出一种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使得诗歌具有了非常深广的社会历史意义;而且诗人也并不是抽象地议论和抒情,而是借助“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样具体、鲜明的形象,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真挚而感人的呼告。如果不借助结尾议论和抒情的升华,诗歌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成就都要大打折扣。
二、《卖炭翁》讲述了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人的态度又是怎样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述表现出来的?
参考答案:本诗揭露了当时宦官假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底层人民在这种掠夺之下生活困苦不堪又无力反抗的黑暗社会现实。诗人对于卖炭翁是满怀同情的,而对宦官及其爪牙则充满了憎恶。但这一切情感并未采取直抒性的表达,而是蕴含在诗歌的叙述和描写以及强烈的对比之中。一方面极写卖炭翁生活之困苦、心理之矛盾、烧炭运炭之艰辛,一方面又将宦官及其爪牙的飞扬跋扈、颐指气使、蛮横无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还有结尾处“一车炭,千余斤”之重与“半匹红纱一丈绫”之轻的强烈对比。作者的鲜明的爱憎之情都蕴含在其中了。
三、这三首诗中都有不少精彩之处,如《石壕吏》的巧妙构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及宫使形象的刻画等。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石壕吏》 | 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役,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那些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其实用心品味一番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役逼出来的。原来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差役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役仍不依不饶,逼着要人,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三层之间的换韵处理也暗示了这一点。总之,差役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做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怒号”以比拟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卷”字写出狂风威力之大。“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写出了茅草漫天飞舞、无处不在的奇景,虽无一语直接写风,却让人感到风的肆虐,动态十足,惊心动魄。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不言大雨,而给人以大雨将至的压抑之感。“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写被子破烂冰冷、屋漏湿冷,透出阵阵寒意,令人悲悯;又以“娇儿恶卧”映衬其间,更觉苦寒不堪。 |
《卖炭翁》 | 对卖炭老人及宫使形象的刻画: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一肖像描写把卖炭老人烟尘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这是常年艰苦劳作留下的深刻印记, “两鬓苍苍”见其年高,“满面尘灰烟火色”“十指黑”见其极度劳苦,让人为之心酸。“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对卖炭老人心理活动的描写,“身上衣正单”与“愿天寒”形成不合情理的鲜明对比,“心忧炭贱”则点出了个中缘由,读之催人泪下。 “翩翩两骑来是谁”,“翩翩”有轻快之意,用在这里写出了宫使肆意妄为、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情态。“手把”“口称”见其仗势欺人、专横跋扈。“回”“叱”“牵”这一连串动作,则刻画出其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丑恶面目。 |
四、背诵这三首诗。
【提示】 熟读成诵,并注意通过背诵感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
五、任选一首诗,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改写成一则小故事。
参考答案:【示例】《卖炭翁》改写
寒冬,长安城外郊区,终南山上。山间的小路旁,一间破茅草屋前,一个老翁面无表情地烧着炭。他花白的头发像冷风里的枯草,被炭火熏黑了的额头上,皱纹又深又密;十根手指满是裂口,乌黑发紫,手掌布满老茧……狂怒的寒风四处乱窜,终南山上的树木被刮得东摇西晃。 “吃的穿的都要靠这些炭了,天再冷些吧……”老翁在心里叹息。
夜里,鹅毛般的大雪从空中飘落……老翁顿时喜上眉梢。“老天爷啊,你真是有眼啊!今天我的炭终于可以卖个好价钱了!”怀着美好的希望,老翁赶着牛车踏上了艰难的行程。
等赶到集市的南门外,太阳已经升得老高。那头老牛哼哧哼哧直喘粗气,老翁也饿得快不行了。远处,两个穿着锦缎华衣、骑着高头大马的人向集市疾驰而来。只见一个穿黄衣的宦官,高举公文,大声念道:“皇上有旨,宫廷采购,……违令者,斩!”“喂,老头儿,这车炭,宫廷要了。”说着命令老翁掉转车头,向宫廷方向驶去。一车千余斤的炭就换来了半匹红纱一丈绫。
“这日子还让人怎么过啊?”老翁不禁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