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4/136475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5课 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4/136475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信息技术浙摄影版(2020)六年级上册第15课 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教案设计
展开第_二_单元第_15_课
上课时间 月 日星期____
课时
__1__课时
课题
《第15课 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了解人工智能存在的安全伦理问题,能更全面地认识人工智能。
知道解决人工智能安全伦理问题,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培养相应的安全意识。
3、激发对人工智能安全伦理问题的探索兴趣。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
了解人工智能存在的安全伦理问题,培养相应的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探究解决人工智能安全伦理问题的法律、法规。
基于关键问题的学习活动设计
板 块 设 计
关键问题一:
如何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安全伦理问题。
(1)通过案例展示,认识问题。
(2)通过网络搜索,认识更多。
(3)通过亲身实践,当当网的“数字画像”。
(4)通过交流总结,整理安全伦理问题。
关键问题二:
如何让学生探究解决人工智能安全伦理问题的方法。
(1)上网搜索,解决办法。
(2)讨论“机器人三定律”。
(3)讨论用政策、法规来约束。
作
业
设
计
前置性作业:
课堂练习:上网找一找,国内外人工智能企业在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保护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课后作业:
教学板书设计
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
安全问题
隐私泄露 制定合理的政策、法律、标准……
伦理问题
教
学
反
思
教学过程预设
二次备课修改处
一、激趣导入
“无人驾驶汽车发生车祸”、“人工智能影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揭示课题。
二、存在的问题
1、亲身实践,体验当当网的“数字画像”。
任务一:
(1)登录“当当书城”,
(2)浏览几本自己喜欢的书。
(3)查看“猜你喜欢”。
(4)思考机器是如何做到“投其所好”?
(这就是一种隐私泄露,系统建立了你的“数字画像”,安全问题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数字画像,是根据用户的社会属性、生活习惯、消费习惯等信息抽象出来的一个标签化的用户模型。例如如果有一个人经常购买玩具,那么电商网站可根据购买情况,为他贴上“有孩子”的标签,甚至还可以判断出孩子的性别、大概年龄等更具体的标签。)
上网搜索,结合书本,小组交流讨论。
任务二:
(1)学习书本41、42页。
(2)利用网络搜索人工智能安全伦理方面的新闻、文章,并阅读感兴趣的内容,保存有价值的网页。(关键词定位:人工智能安全、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隐患、人工智能威胁等)
(3)四人为一组,讨论人工智能存在的问题,全班交流。
师生讨论总结
“无人驾驶汽车”发生车祸时责任应该怎么认定?
“人脸识别”时为什么要让我们眨眼、张嘴、摇头?
无人驾驶汽车发生车祸,这是安全问题;“数字画像”是隐私泄露问题;机器人拥有感情,这是伦理问题。
我们刚刚讨论的这么多人工智能存在的问题中,哪些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哪些是科幻的目前不会存在的问题?
介绍“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
弱人工智能,指的是只能完成某一项特定任务或者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人工智能,如AlphaG围棋、智能音箱、智能导航等都属于弱人工智能。
强人工智能,指的是可以像人一样胜任任何智力性任务的智能机器。这样的人工智能是一部分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最终目标,并且也作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出现在许多科幻作品中。强人工智能需要具备以下几点:有思考能力,运用策略去解决问题,并且可以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判断;展现出一定的知识量;有计划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能利用自身所有能力达成目的的能力。
超人工智能。哲学家、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尼克·波斯特洛姆把超级智能定义为“在几乎所有领域都大大超过人类认知表现的任何智力”。
解决的对策
1、认识讨论“机器人三定律”。
观看影片《I,Rbt》片段,引发讨论“机器人三定律”
1942年,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提出机器人三定律。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不管。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与他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在现实研究与应用领域中,这个原则略显空泛、难以操作,那如何解决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安全与伦理问题呢?(需要合理的政策、法律、标准来规范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
2、上网搜索,解决办法,讨论用政策、法规来约束。
任务三:
利用网络搜索人工智能安全防范、安全措施等。(关键词定位:人工智能法规、人工智能开发原则等)
(2)四人小组讨论,展示搜索结果、发表个人观点,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制定合理的政策、法律、标准”来规范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是最有效的办法。处理好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是走向未来的前提。人类教会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进步将越来越大。我们可以把已经掌握的工作交给智能机器去完成,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人类尚未破解的难题,实现“人机共存”的和谐社会观点。
备课资料链接
小学信息技术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一课 初识人工智能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一课 初识人工智能教案,共3页。
小学信息技术浙摄影版(2020)六年级上册第8课 走近人工智能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浙摄影版(2020)六年级上册第8课 走近人工智能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闽教版(2020)三年级上册第2课 人工智能在身边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闽教版(2020)三年级上册第2课 人工智能在身边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开阔视野,探究活动,活动主题,创新活动,活动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