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1分数的初步认识63-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1分数的初步认识63-人教版,共9页。
《几分之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0页例1.教学背景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均分的基础上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从平均分到分数是数的进一步扩展。教材通过贴近生活的情景来导入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的生活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玩中学习,即让学生在玩中掌握数学知识,又能为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几分之一。 2.能正确书写几分之一,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书写几分之一,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教师谈话:小美和小芳是一对好朋友,她们经常一起分享美食,(课件出示4个苹果、2瓶水和一个月饼),要怎么分呢?2.学生汇报,情况预设:生1:每人分两个苹果。生2:每人分一瓶水。3.教师提问:两位同学分得的美食一样多,在数学里,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什么?(设计意图:复习平均分,为本课学习作铺垫)生: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4.教师提问:一个月饼能平均分吗?怎么分呢?学生汇报,情景预设:生:能,每人分一半。5.教师提问:可是一半怎么用数来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分数,首先我们来认识几分之一(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几分之一)。6.教师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二、探究新知1.认识。(1)课件出示一个月饼,教师明确: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可以用来表示,在黑板上板书,读作:二分之一。学生活动:齐读两遍二分之一。(2)教师提问:从下往上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月饼,只有左边是这块饼的吗?生:不是,右边也是这块月饼的。(3)教师明确:右边这一半也是这块月饼的,原来的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左边是这月饼的,右边也是这块月饼的。(4)教师提问:谁能用完整的一句话把意思表示出来?学生交流汇报,情景预设:生1: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生2: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集体读: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5)教师提问:(课件出示两组图)想一想,哪一组图可以用表示?为什么?学生活动:先组讨论,再举手发言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汇报:第一组图可以用来表示,因为第一组图每份分的同样多。教师提问: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什么?生:平均分。(6)教师总结: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第1组图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能用表示,第2组图一边多一边少,不是平均分,所以不能用表示。没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是不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课件展示)生齐读:没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是不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2.认识 。(1)教师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3份,这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呢?生:教师提问:大家同意吗?谁来写一写?生上台板演。(2)教师提问:仔细观察,1和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汇报,情景预设:生1: 3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3份。生2:1表示3份里面的一份。(3)教师总结:1可以表示3份里的任意一份,像刚才的、这样的数,我们叫做分数,分数由3个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中间这条线叫做分数线,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分子表示取其中的一份。(4)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大声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课件展示)学生齐读。(5)教师提问:你们还能想出像、这样的分数吗?学生汇报,情景预设:生1:生2:......(6)教师明确:像 、 、、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三、操作活动(1)教师提问:你们能用纸把这些分数折出来吗?(动手操作,操作前先课件出示操作要求)(2)学生活动:齐读第1条操作要求,小组长把卡片分发给组员,开始折一折。(3)教师明确:折好后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折好的同学把卡片举起来。(教师巡视指导)(4)教师出示第2条操作要求,写出你折的分数。学生活动:齐读第2条要求,并在自己的卡片上写出自己所折的分数。(5)教师出示第3条要求:和同桌说一说,我把( )平均分成了( )份,这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学生活动:齐读第3条要求,同桌之间说一说。学生汇报,情景预设:生1:我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生2:我把三角形平均分成3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6)教师小结:中,3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中间的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四、课堂练习1.课件出示练习,把刚才所学的分数用到练习中,看谁回答的又快又准确。(1)填空(师生共同完成)。(2)下面的分数能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能表示的画“√”,不能表示的画“×”。(生读题目),师生共同完成。2.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都很厉害,这些题都难不倒你们,把胜利的掌声送给自己。五、生活中的分数 教师谈话:我们都知道数学是应用于生活的,而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也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提前准备一个百宝箱,请学生从中任意抽一份,并说出其表示的分数) 情景预设:生1:抽到5根棒棒糖,取其中的一根,用分数表示是。生2:抽排4瓶的牛奶,取其中的一瓶,用分数表示是。.....六、全课总结 教师谈话:今天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我们认识了什么?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可以用分数表示,请你们回去之后找一找,看一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下一节课我们再来一起分享。 七、板书设计 几分之一 读作:二分之一 读作:三分之一 八、教学总结 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对分数进行认识,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反过来数学在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时,我也认识到在教学中,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不要低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课堂还给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