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安丘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安丘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安丘二中高一期中模拟试题
历 史
2022.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考试范围:必修一《中外历史纲要上》,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始皇做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服饰也颇为讲究。秦天子所穿的朝衣称为冕服,上面有十二种图案,如下图所示,各代表不同的含义,而且颜色是黑色。材料说明( )
A.黑色服饰成为秦朝男子的主要色调B.“冕旒挡住视线”体现了独断专行
C.清楚的服色划分是地域统一的理念D.丝带经过两耳提醒皇帝“勿听谗言”
2.商鞅认为,“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农战”思想的内涵是( )
A.政府承认土地的私有并按亩纳税B.推行小家庭经营政策
C.农民安心生产国家才能对外攻战D.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3.西汉学者评价商鞅变法时认为:“刑人如菅茅,用师若弹丸;从军者暴骨长城,戍漕者辇车相望……故君子仁以恕,义以度,所好恶与天下共之,所不所不施不仁者”,造成这一评价的主要原因是
A.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B.重利轻义之风的举国盛行
C.儒学官方意识形态的确立D.稳定统一国家秩序的需要
4.西周时期,宗子“必皆有土之君”,卿大夫“有分土,而无分民”,亦不能建立宗族;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庶子地主亦可聚族而居、尊祖敬宗。这说明( )
A.族田有助于增强宗族凝聚力B.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互为表里
C.血缘政治衰落助推经济发展D.土地制度变革导致宗法制衰落
5.如表为3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三大区域经济。推动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权鼎立B.人口迁移C.民族交融D.江南开发
6.有学者认为“唐之官制,莫不善于节度使”。安禄山以节度使起兵,几覆天下。及安史既平,节度使成尾大不掉之势。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以邀命于朝。天子力不能制,则含羞忍耻,因而抚之。该学者认为( )
A.安史之乱直接导致唐朝的灭亡B.政权存亡依赖藩镇的势力
C.唐后期皇权专制受到严重冲击D.唐后期中央集权大为削弱
7.历史学者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一书中评价九品中正制时写道:“九品中正之弊,果如何乎?论者皆曰:‘用人不容不论其才,才又各有攸宜,中正品平,皆不能具。若论考绩,尤不应舍功实而采虚名。’”这一评价说明九品中正制( )
A.忽视选拔对象的才能和实绩B.制约了人才的自由流动
C.强化了士族阶层的政治特权D.扩大了门阀政治的基础
8.下表是唐朝皇帝曾举行的一系列尊奉老子的活动。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确立道教的官方正统地位B.削弱儒学主流思想的根基
C.神化皇室以提升皇权神威D.寻求长生不老的养生秘术
9.如图是宋代的宗教摩崖石刻《父母恩重经变相》的一部分,虽然其中含有轮回、罪业等宗教内容,但也有颂扬父母恩德、教化儿女孝顺的内容。据此可知
A.儒道佛三教融合发展趋势B.儒学正统地位重新被确立
C.理学价值观念被普遍认同D.佛教受儒学影响而世俗化
10.宋初,士大夫收入较低,如县令“月给不满十千(文)”,其中三分之二折算为茶、盐、酒等实物;至真宗时,官员俸禄不仅获得大幅提高,官员还可折支“见钱六分,外任给四分”。这一变化( )
A.旨在消除官员贪腐现象B.是宋代税收制度变革的产物
C.源于商品经济快速发展D.反映了士大夫地位开始提高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有如下叙述。材料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
(女真人)击败了在东北地区居统治地位的游牧民①,宋王②为之鼓舞,决定收复此地结果,导致了(女真人对)中国北部大规模入侵。宋朝防御土崩瓦解,朝廷③只得留在中国中部的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
A.金南宋北宋B.金辽南宋C.辽北宋南宋D.金辽南宋
12.有学者对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时期的特征进行了如下总结。(3)处应是 ( )
A.科举普遍化与官僚政治成熟B.北方动荡与江南的逐渐开发
C.西学东渐与传统科技的总结D.丝路开通与中外交往的开启
13. 如表诗词均为宋代诗人所创作。这些诗词反映出,宋代
A.文学艺术出现世俗化趋势B.延续了汉唐时期的疆域观
C.中原王朝的疆域有所拓展D.理学思想的影响日益广泛
14.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三代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的羁縻统治制度。清朝前期清政府废除土司制,大规模改土归流。其地理分布区域大致位于如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15.下表是17至18世纪中国白银购买力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B.赋役的货币化导致白银贬值
C.商业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D.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第 = 2 \* ROMAN \* MERGEFORMAT II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20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5分)
16.北方边疆和中原内地
材料一 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
注1:图中虚线为中原内地与北方边疆的地理人文分界。
注2:箭头中标注的“少数民族”不是泛指所有的少数民族,而是特指具体时期的具体民族,即“某某王朝时期的某某民族”。
材料二 契丹、女真等民族建立的王朝,跟汉唐时期些游牧民族建立的部落联盟制国家有了非常大的不同。一方面,他们并不是像之前倏忽兴废那样的一种体制,而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了,在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都可以和中原王朝相提并论;另一方面,他们不像十六国北朝、五代沙陀三王朝那样长期居处汉地,最终完全放弃草原故土,也有别于匈奴、突厥、漠北回鹘等草原游牧汗国。辽、金、蒙古把大片汉地纳入统辖之下,同时又始终将位于内陆亚洲的“祖宗根本之地”视为各自领土结构的重要部分以及族属、文化认同的珍贵资源。
——摘编自邓小南《忧患与繁荣:北族政权的兴衰》
(1)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就模式一和模式二,各举出历史上的两个实例说明。(4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评析模式三。(1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相传黄帝族与炎帝族相争相汇,组合成炎黄联盟,继而战胜并融合蚩尤族。炎、黄两族胄裔(子孙后代)的夏人、商人、周人相继建立王朝,并与黄河中下游其他各部族相互融合,形成“华夏”族。与华夏对称的“夷”,从大、从弓,意为持大弓之人,本指东方(今山东、江苏一带)诸族,后演变为中原华夏之外诸少数民族的统称。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
材料二 十六国北朝时期,匈奴、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族群关系的考验。天兴元年(398年),鲜卑贵族拓跋珪正式建立北魏王朝,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同年“用崔宏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积极推进改革,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并将随魏南迁的鲜卑人改为洛阳户籍。太和十六年(492年),文帝“诏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
——摘编自马溢澳《拓跋鲜卑的“中国”认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华夏”族界域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其演变的相关因素。(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统治者强化“中国认同”的措施,并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分析其历史意义。(10分)
三、论述题
18.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汉帝国建立了“天下国家”体制,而精耕农业、儒家思想与文官组织也成为中国文明的特色。秦汉时代发展了精耕农业,也由此发展了以农舍工业为商品生产基地的全国性市场经济体系。庞大的市场网,依托于一个联系全中国的道路网,其中干道的路线,至今仍是公路,铁道及重要水运航线。秦汉时代中国文化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融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汉代中国的政权逐渐走向开放,七国之乱后,宗室渐渐失势,汉代中央及地方官吏由别的途径晋用,不是恩荫即是察举。汉代对四邻的关系不是划境自守,而是开放。四百年的长期安定,汉代各地之间人才、观念与物产都经过不断的流动与周转,各种资源匀散于全国各处,形成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内容。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一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秦汉时期的史实,围绕“中华文化共同体”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北宋时期与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朝、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北宋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并且双方最终达成和议,是为“澶渊之盟”、“庆历和议”,内容包括:与辽维持已有边界,与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北宋每年送给辽和西夏钱物,称为“岁币”、“岁赐”。
——《中外历史刚要(上)》
材料二 澶渊之盟”订立后……茶马互市,扩大了茶和马的市场,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商品的交换。
——《中华文明地图》
“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要求:观点明晰;论述充分;逻辑清晰)(12分)一
以许洛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区域
二
以建业、扬州等地为中心的区城经济
三
以益州、成都为中心的巴蜀区域经济
时间
尊奉老子活动
武德三年(620年)
唐高祖李湘封老子为始祖,并在老子故里大兴土木建造宫阙殿宇
乾封元年(666年)
唐高宗章老君庙,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创建祠堂
光宅元年(684年)
武则天追封李母为“先天太后”,扩建规模宏大的李母庙,称为洞霄宫
开元十三年(725年)
唐玄宗加封老子为“大圣祖高上金阙天皇大帝”,并立《道德经注》碑
诗句
作者
地名注释
吾年如此,更梦里,犹作狼居胥意。
刘辰翁
狼居胥:一说在今蒙古因境内、去病曾在狼居山勒石封山。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
陆游
轮台:西域都护府所在地,今新境内
长剑久倚燕然山,义欲为汉诛楼兰。
陈傅良
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东汉窦宪曾在此勒石封山
边城冬,日日黄埃飞朔风。葱岭雪深埋古道,河岸冰厚与天通。
李鹰
葱岭:指帕米尔高原、曾先后为西战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所管辖。
2022年安丘二中高一期中模拟试题
2022.11
历 史 答 案
1.D2.C3.C4.D5.A6.D7.A8.C9.D10.C11.C12.A13.B14.A15.D
16.(1)模式一:匈奴与秦、汉王朝并立;突厥与唐王朝并立;模式二:北魏政权;前秦政权;五代沙陀族建立的后唐、后晋和后汉政权。(任意两点得2分,其他实例符合要求亦可);(4分)
(2)示例:辽、金、元和清政权由少数民族建立,其统治区域兼有内地和边疆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发展程度较高,与中原王朝差距不大。
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后,逐渐扩展到中原内地,为巩固统治,这些政权吸收中原文化,学习中原政治制度;同时又保有其原有的生存和活动的北方草原地区,保留其本民族的文化制度因素,对于中原内地和边疆地区采取不同的制度和政策。辽推行南北面官制和四时捺钵制,金沿袭唐宋制度的同时保留猛安谋克制度。
这一模式推动了统治阶级处理不同民族事务的制度探索,促进了我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融,加速了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和边疆地区的开发,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10分)
17.(1)趋势:华夏民族界域向四边疆域扩展,“夷狄”之地逐步被纳入华夏文化范围。(2分)
因素:宗法分封制,开发边远地区、拓展统治区域;诸侯纷争,促进民族交融;行政管理体制变革,推动族群交流。(6分)(2)措施:以黄帝后裔自居,追溯华夏族源;改汉姓、迁汉籍;祭祀先代诸圣。(4分)
意义:强化华夏认同,明确政权和领土的统一性;推动北方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促进民族交融;延续中原政治续统,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加深各民族的政治和文化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壮大。(6分)
18.示例:秦汉大一统助推了文化共同体的形成。秦国统一六国,在政治上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文字和货币,通过焚书坑儒等手段统一了思想,但是并未彻底断绝中国的文化传统。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有所沟通,而四通八达的交通线,将边疆地区的文化钠入中央统治范围,构建了文化共同体。汉代政权逐渐走向开放,通过统治思想、选官制度等政治体制的改革,价值政治秩序相对稳定,汉代得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并且随着选官制度,尤其是察举制以及教育体系的逐渐建立,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并且吸收各家思想,不同地区的思想逐渐融合,进一步促进了文化共同体。综上所述,秦汉大一统王朝背景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蓬勃发展,经过思想的整合,助推了文化共同体的形成。(12分)
19.观点一:赞同说:对于北宋来说,每年价值几十万两白银的“岁币”微不足道,换得边疆地区的和平,可以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内政建设方面。对于辽和西夏来说也是很合算的,及时从宋政权的纠缠中脱身是明智之举。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宋与西夏之间长期的战争,使此后辽宋、宋与西夏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观点二:反对说:“岁币”加重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状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在他国面前卑躬屈膝,显得懦弱无能,失去威慑力。用钱买和平,却没有买来,最后还是亡国了,可见还是要发展自己的实力。(11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安丘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测(三)历史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5,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安丘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测(二)历史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三)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