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试卷集合单元综合测试+期中试卷+期末综合试卷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试卷 3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试卷 3 次下载
-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试卷 3 次下载
-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提优综合测试卷 试卷 3 次下载
-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提优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试卷 4 次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培优练习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培优练习卷(含答案),共5页。
部编秋五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培优练习卷满分:100分 完卷:90分钟基础训练营1.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bēi āi jìnɡ jiè jiānɡ tǔ fènɡ mìnɡ tánɡ cháo huī huánɡ hónɡ wěi xiāo huǐ ɡǒnɡ qiáo chuǎnɡ jìn 2. 我能比一比,再组词。疆( ) 恃( ) 估( ) 胎( )僵( ) 持( ) 姑( ) 抬( )3. 补充词语,再给词语分类(填序号)。①兴高( )烈 ②( )智多谋 ③ ( )名远扬 ④( )世闻名⑤得意( )形 ⑥( )计多端 ⑦ ( )心沥血 ⑧( )心积虑1.褒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贬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一选。4.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自恃(shì) 玲珑剔透(tì) B. 流泻(xiè) 不可估量(ɡǔ)C. 灰烬(jìn) 潜龙腾渊(qián) D. 领域(yù) 精神抖擞(shù)5.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正是社会治安良好真实写照。B. 在军阀混战的时代,战火弥漫,生灵涂炭,老百姓流离失所。C. 这个学期,我们班在篮球比赛中获得全校第一,在阅读比赛中也名列前茅,真是多事之秋啊!D.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6. 下列句子中顿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B. 我在朦胧的月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边,默默地倾吐着心声。C. 他退休后的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听听戏呀、搓搓麻将呀。D. 他看上去大概十六、七岁的样子。7. 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意思是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冲天气势。B. “但悲不见九州同”“九州生气恃风雷”,这两句中“九州”所指不同。C. “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暖风”,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当时的淫靡之风。D. “万马齐喑究可哀”中“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8. 本单元课文充满浓浓的爱国之情,下列语句该怎样朗读呢?A.缓慢而沉重 B.激昂而有力 C.坚定而深情(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人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 )(2)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3)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 )9. 按要求改写句子。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按要求改写句子。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快乐积累屋。1.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____,我中国少年,___________!《少年中国说》2.根据情境填写带“风”的诗句:宋代诗人林升讽刺醉生梦死的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代诗人龚自珍表达了对风雷欲来马儿却低头不敢鸣叫的痛心疾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两句以“风”字为主题字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示儿》《题临安邸》《已亥杂诗》这三首诗的题目中我们能分别了解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信息。阅读检阅台。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节选)[法]雨果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这是一个以宫殿、庙宇形式表现出的充满人类神奇幻想的,夺目耀眼的宝库。这就是圆明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12. “两个强盗指的是( )和( )。从这个称呼中,我们体会到作者对他们行为的( )。13.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朗读这两个短句时应该读出( )的语气。“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句话写出了两个强盗( )的丑态。14. 为什么说这两个强盗会受到历史的制裁呢?____________________15. 有人主张重建圆明园,重现昔日辉煌,也有人认为应保留历史原样,教育后代不忘国耻。你的看法呢?____________________16. 开心习作园发挥想象,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1【答案】悲哀 境界 疆土 奉命 唐朝辉煌 宏伟 销毁 拱桥 闯进【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疆、辉、毁、拱”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答案】 ①. 疆土 ②. 有恃无恐 ③. 估量 ④. 胎儿 ⑤. 僵硬 ⑥. 坚持 ⑦. 姑娘 ⑧. 抬头3【答案】 ①. 采 ②. 足 ③. 臭 ④. 举 ⑤. 忘 ⑥. 诡 ⑦. 呕 ⑧. 处 ⑨. ①②④⑦ ⑩. ③⑤⑥⑧4 C5 C6 A7 B8【答案】 ①. A ②. B ③. C9【答案】圆明园是园林。10【答案】残暴的英法联军毁灭了圆明园。11【答案】 ①. 与天不老 ②. 壮哉 ③. 与国无疆 ④. 暖风熏得游人醉 ⑤. 直把杭州作汴州 ⑥. 九州生气恃风雷 ⑦. 万马齐喑究可哀 ⑧. 不知细叶谁裁出 ⑨. 二月春风似剪刀 ⑩. 这首诗是父亲写给儿子的 ⑪. 写诗的地点 ⑫. 诗的写作时间【解析】圆明园应该保留历史原样,因为看到圆明园的废墟,就会想起它曾经的辉煌,想起侵略者的罪恶行径,从而让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解析】【1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从“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可知,“两个强盗”指的是法兰西和英吉利两个国家。从这个称呼中,我们体会到作者对他们行为的强烈斥责。【1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朗读句子。“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是典型的反语,作者运用反语,表达了对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圆明园这一艺术瑰宝的强烈激愤之情。朗读这两个短句时应该读出嘲讽的语气。“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指英法联军洗劫、烧毁圆明园。句子运用反语,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的辛辣讽刺和愤怒谴责。【14题详解】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因为他们的行为是侵略行为,他们还火烧了圆明园!历史是无情的,也是公正的,他们犯下的错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历史会制裁他们的!【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结合文中内容进行分析。联系重修还是不重修圆明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示例:我不同意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悲惨的历史。每当人们看到这些断残石壁,就会想起英法联军的贪婪、无耻。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