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课课件ppt
展开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东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
人物小传王徽之,书圣王羲之第五子,曾在车骑将军桓冲军中任职。一次桓冲问他的任职部门,答曰:“不清楚,常见有人牵马进出,似是管马。”桓又问:“你部门有多少匹马?”答曰:“我未曾过问,怎么知道呢?”再问:“马匹的死亡率高吗?”答曰:“未知生,焉知死?”后官至黄门侍郎(门下省副长官)。
请思考:王徽之行事如此任性随意,为何还能身居高位?
材料1:次凝之,仕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孙恩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佐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既不设备,遂为孙所害。——《晋书·王凝之传》
材料2:世胄(世家子弟)蹑高位,英俊(有才能的人)沉下僚。——(西晋)左思《咏史》
九品中正制的长期实施带来怎样的影响?
中正官长期把握选任官员的权力,九品中正制沦为世家大族维持特权的工具。
九品中正制逐渐演变为主要以门第为选官标准,阻断了社会的阶层流动。
长期的家族庇佑下,士人素质下降,官场上“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
隋唐时期科举制发展概况
汉至隋唐的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可从选官标准、选拔方式、社会基础等方面进行概括
结合材料,说说科举制的产生有何影响?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选官特权,将取士大权收归中央,对维护统一帝国的稳定有着积极作用。以更为客观的标准选用人才,在促进阶层流动和社会公平上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同时,以才能为选拔标准提升了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虽然有其流弊,如人才发展方向单一,后来更是僵化为八股取士。但是,在统一的帝国内,尽可能地向民众“开放政权”,这是科举制度之内在意义与精神生命,由此开创了此后以公平开放为特点的选官制度之先河。
结合材料,谈谈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有何影响?
唐中宗若不经两省径自封拜官职,装置诏书的封袋改用斜封,所书“敕”字改用墨笔,称为“斜封墨敕”。即表示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而要请下行机关马虎承认之意。其私下所封之官,时人称为“斜封官”,因其未经正式敕封手续而为一般人所看不起。——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唐六典》的出现呈现了什么样的趋势?
《唐六典》是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行政法典,记载了三省六部制等唐代实际的行政法规,并为唐代政府所真实遵循。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明确了政府职能部分的职责与分工,又彼此制约,此为中国政治史的一大进步。在明确政制过程中,衍生出《唐六典》、《唐律疏议》等法典文件,可见唐代人对政治上的种种理论和思想已经以成文法典的形式具体化、制度化。
江南东道余杭郡86258 / 51276
河南道河南府194746 / 18799
河北道赵郡63454 / 8157
河东道太原府128950 / 124000
关内道京兆府362921 / 241202
唐代鼎盛时期及后期部分地区人口统计对比
剑南道成都府160950 / 46010
户税、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除王公外一切家户都要承担
根据材料及课本,完成下面表格
建中元年二月,遣黜陟使分行天下,其诏略曰:“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行商者,在郡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各有不便者,三之。余征赋悉罢,而丁额不废。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数为准。征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违者进退长吏。令黜陟使各量风土所宜、人户多少均之,定其赋,尚书度支总统焉。”——《旧唐书·食货志上》
两税法的实行打破了一贯的平均地权、还授田亩的做法,在实际上放弃了均田制,承认了土地的自由买卖。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促进人口的自由流徙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开浚了此后自由经济之先河。
历史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创立,选官制度,隋唐科举制,1演变,2特点,3影响,知识总结,品德门第,官位世袭,地方推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选官制度之群英荟萃,一选官制度,中枢机构之臻于至善,二中枢机构,赋税制度之因时制宜,三赋税制度,鉴往知来之盛世中华,盛世乾坤,鉴往知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