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第1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第2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第3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第4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第5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第6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第7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第8页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手工业,2制瓷业,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商业发展,宋海外贸易兴盛原因,城市兴盛,经济重心南移,东晋南朝的江南开发,“苏湖熟天下足”,社会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1)耕种制度:宋朝时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
    (2)经济结构: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
    (3)边疆开发: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
    材料二 中国种植的稻米几乎都是水稻。水稻的种植必须要挖渠灌溉,种植水稻也需要有相当的经验、知识以及较多的劳力。农民要静心照看稻苗和苗床,在幼苗移栽前田地还要进行锄草、耕耙,收割之前还要对稻子进行不断的看护,不时地灌溉田地。稻作农业导致了许多农具的发明,如翻转犁和专门的耙、镰刀;稻作农业也需要有专门的耕种技术。 ——[德]迪特•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水稻的广泛种植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全国垦地面积从太宗至道二年(996年)的3125251顷增加到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的4116556顷,这中间还不包括数量甚多的隐漏和不纳税的土地。随着垦田面积扩大,户口数也大幅度增加,至道三年全国共有主客户4132576户,到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增加到20019050户,若每户以五口计算,人口当在一亿以上。 ——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第5版)》
    材料四 同时,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此外,宋朝兴修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利灌溉面积。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列举除了传统农作物水稻的广泛种植外宋朝农业的新变化,并分析原因。
    宋代的土地政策(1)唐宋之际,国家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在土地制度方面转而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兼并直接导致的是农民身份的变化和职业的流动,或者因职业需要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而导致地区流动。(2)客观上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活跃,城乡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为失去土地的农民再就业或者到其他地区再就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农民转而从事手工业、商业或被迫租种地主的土地成为佃农。
    宋代农业发展的特征(1)合理利用土地,政府积极推广农作物交流。(2)重视生产工具的改进。(3)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副业分工加强。(4)积极兴修水利。(5)农业生产技术显著提高。(6)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宋太祖开宝末(975),全国耕地为95.33万百顷(一顷百亩),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的垦田数字524.55万百顷……宋真宗时,将从越南引进、原在福建种植的占城稻,下令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可以“不择地而生”,从而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宋代的纺织业以丝麻为主,而棉花的栽培区逐渐扩大。除了早有棉花种植的岭南外,福建地区许多农户也种植木棉。 ——张岂之《中国历史》 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述钦州地区一年三次种收水稻,指出那里地暖,“故无月不种,无月不收” 蒙文通先生考证,唐时平均每亩产量约1.5石(50公斤)(唐比汉代高50%),而宋代平均每亩产量约2石,比唐代高约30%。
    (1)纺织业: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北宋:五大名窑(汝、官、定、哥、钧)元朝: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制瓷技术改进,出现五大名窑为代表的瓷器,瓷器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矿冶业的发展表现在煤的大量开采,并成为东京居民的燃料,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自主学习:根据教材内容,归纳宋朝制瓷业和矿冶业发展的表现。
    (3)矿冶业:①煤的开采量很大,都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②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鸡肋篇》
    (4)印刷业:北宋:毕昇创造活字印刷术(胶泥活字)。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又发明转轮排字盘。
    据美国学者郝若贝推算,北宋元丰元年(1078)全国铁产量在7.5~ 15万吨之间,相当于1640年英国的两倍半到五倍,可与18世纪初整个欧洲的铁产量14.5~ 18万吨相比拟。
    (1)日用品与艺术品的结合。古代中国手工业产品集内质美、造型美、色泽美于一体,享誉海外,广受欢迎。(2)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产品流向海外市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3)古代封建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产品的方式,加强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如瓷器赠品成为和平、友好、吉祥的化身。
    中国手工业产品广受海外欢迎的原因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全长5.2米
    (1)宋朝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陆游:《杂赋》
    (2)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
    (3)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导致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开始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4)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1)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2)元朝:杭州,被外国旅行家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日,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一 很显然,以前那种森严的坊市界限已荡然无存,商业机构和商业活动已完全深入居民区,从而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交易时间上看,交易可以从早到晚,甚至“通晓不绝”,有所谓“夜市”“早市”之称,商业交易也不再受时间限制。 ——薛平拴:《五代宋元时期古都长安商业的兴衰演变》 材料二 北宋中晚期以降,各地城市广泛出现的“瓦子”“瓦肆”等商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其中所表演的说唱、歌舞、杂技、杂剧等百伎艺术,大多来自于民间文艺。 ——陈国灿:《转型与调整:宋代都市文明的演变》
    和前朝相比,宋朝商业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材料三 但是,城市对所有人都充满了吸引力,它给人们带来了谋生的希望。餐饮业、娱乐业、生活服务设施和商业活动等繁荣起来,充满活力的男男女女都能挣到大把的钱,经济上获益的希望极大地弥补了城市生活所带来的拥挤问题。 ——[德]迪特·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材料四 杭州(临安)在隋朝已负盛名。南北大运河开创后,它是南端终点。它与开封不同,后者大体上是一座消费城市,购买力操在政府官员及其家属和随从手里。南宋的国都――杭州,则是制造业中心。造船业、丝织业、瓷器与纸张的制造在南宋尤其突飞猛进。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北宋开封被称为是“新型都城”,临安被誉为“世界之舟”,宋朝城市的商业活动体现了商业发展的什么特点?
    材料五 吴自牧1275年断言,在京城(杭州)什么需求都有,什么需求都能满足。他书中罗列了大量家庭经营的店铺和比较高级的手工作坊和商行,这些为他的论断提供了充分的证据。人们对商品的需求正逐渐超越生存和温饱的需要,与其同步发展的城市风尚也在急剧变化,二者使京城的消费市场大大地扩大,远远超出官府所能控制的范围。城市轨道空间的扩展以及其向贸易中心的转型改变了这个南方京城的居民生活。杭州作为一个商业中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 ——[德]迪特·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Q1:指出各个时代的经济重心及其移动趋势。Q2:宋朝之前有什么事件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4)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南方财赋顺利北运的保障措施】
    ①重开大运河,裁弯取直,缩短航程。②开辟长途海运路线。
    材料 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不是个偶然现象,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北人南迁从秦时就已开始,在这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北人南移,不仅增加了江南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带去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加速了南方的开发。……自从十世纪后,由于少数民族的崛起,辽、西夏、金不断南侵,北方屡次遭到践踏,生产受到极大破坏,而宋王朝却实施妥协退让的政策,直到最后,北宋南渡,促使了历史上第五次北方人的大迁徙。它标志着南方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随着政治中心南移,我国经济中心也完成了南移这一过渡。……高宗即位初年,南宋就开始采用“免耕牛税”的办法,来奖励农民归田,同时还进行了军屯、民屯以及水利工程的修建,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南方农业获得了很大发展。 ——王松苗:《关于宋朝经济中心的南移》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总结南宋完成经济中心南移的重要因素。
    (1)经济因素:自唐朝晚期以来,大量中原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2)自然因素: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3)政治因素: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4)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人才集中。
    北宋籍贯可考的进士9630人,南方9164人,两浙、两江和福建五路7038人,占总数的73%。 ——刘海峰《中国科举史》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明宣德年间,科举考试正式实行南北分卷录取制度: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归入南卷;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归入北卷;一些文化较落后、士子登第困难的地区归入中卷。每录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
    四明史氏:“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
    ①从南方考生角度来看,并不完全公平。②从国家全局角度来看,南北分卷解决了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占有明显优势的问题,有利于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平衡南北利益。
    ③当今高考制度各高校按照地区分配录取名额,也可以看到这项制度的影子。
    材料 早期儒家传统中,士的形象往往与“贫”分不开。但到宋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魏晋至隋唐时期的豪门阶层渐次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新兴的布衣阶层,宋人郑樵总结道:“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种不问家世而取士的姿态,随着科举制度的严密化,无疑会加速社会阶层的流动。相应地,宋代商业经济繁荣,社会中也出现了都市贫民阶层,为应对这一新的社会变化,宋代政府开始有专门针对救济贫弱老者的政策出台。 ——张文涛:《宋代救济制度与当代扶贫》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宋代的社会结构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原因有哪些?
    唐世科举之柄,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
    1.门第观念的淡化和社会流动的加强
    (北宋皇帝)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宋)郑樵:《通志》
    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 ——(宋)朱彧《萍洲可谈》
    2.社会身份趋于平等,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部曲佃客制】 魏晋南北朝盛行,唐朝犹存。称为“部曲”或者“佃客”的依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要为地主耕种土地,交纳地租,服劳役,任杂务,战时则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
    【租佃制】 宋朝十分普遍。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法律明文规定,佃农在契约期满后可以自由迁徙,地主不得阻拦。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3.国家对社会控制的相对松弛
    (1)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2)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相关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图片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经济重心南移,四社会的变化,农业商品化加强,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宋代海上贸易图,一过程,经济重心南移,三影响航P59,辽宋夏金的经济与社会,耕作制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经济之变,耕作制度,粮食产量提高,经济结构,农业发展成就突出,手工业的发展,制瓷业,矿冶业,印刷业,农业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图文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手工业的发展,制瓷业,矿冶业,印刷业,发达的商品经济,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社会的变化,“存天理灭人欲”,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