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488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488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488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4887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4887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4887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4887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4887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文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爱在西元前》,人类文明的产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一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埃及文明特征总结,三古代印度文明,三古印度文明,四古代希腊文明,城邦制度的形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摩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祭司神殿征战弓箭是谁的从前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经过苏美女神身边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一切又重演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二)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阶级的产生 国家的形成 文字的出现
(二)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阶级的产生
(二)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国家的产生
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的出现
(二)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文字的产生国家形成后,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产生了文字。文字作为人类精神传递的载体,其出现是人类自身实践的结果,作为文明积累的产物,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诞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的部分岛屿上。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1.地理环境 :两河流域大多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两河流域的古代居民从公元前4000年前后就开始修渠筑堤,进行人工灌溉,并逐步形成了不同规模的灌溉系统。 大型的灌溉工程需要较大范围内人们的集体协作。受制于自然条件,该地区农业生产在洪水泛滥季节需要水利工程,生存的需要和现实的经济利益,加强了这一区域内居民之间的往来和联系,也加速了私有制的发展、阶级分化和国家形成的进程。
(一)古代西亚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一)古代西亚文明
1.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文明实际是城市、城邦文明。苏美尔民族是在世界历史上最早建立城市的民族。 早在公元前4300――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内部平原上建立了不少城市。 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由农村到城市的发展过程进一步加快了,到公元前 3100~前 2800年,两河流域南部已经形成了数以十计的城邦即城市国家。
(一)古代西亚文明 2.古巴比伦文明
在两河流域历史上,苏美尔时代之后出现的是古巴比伦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到约1600年)。
汉谟拉比国王在位时(前1792-前1750) 统一两河流域,颁布法律,繁荣的古巴比伦进入盛期。 汉谟拉比国王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原来的城市大多失去独立地位,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贡。
(一)两河流域文明
(一)古代西亚文明 2.古巴比伦文明 苏美尔时期就有了成文法典,比如《乌尔纳姆法典》。 古巴比伦人将原苏美尔人的法律改头换面,在汉谟拉比王统治时期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两河流域最完备的成文法。 法律条文结构合理,分序言、正文、结语三部分
《汉谟拉比法典》被刻在一块巨大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一座神殿里,现在收藏于巴黎卢浮宫。石柱上部是一副精致的浮雕,太阳神把象征权力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石柱中部刻着法典的具体条文,法典共有正文282条,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和审判制度等作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很多严格规定了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关系,规定如何处理自由民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
“当这时候 神命令我,汉谟拉比,他们喜爱的仆人救人们于水火中,带来繁荣和丰产富足使强不凌弱光耀大地,增进人民福祉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成就1:楔形文字①图象文字:②表意文字:楔形文字是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
成就2:文学《吉尔伽美什》史诗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它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在苏美尔人中流传,经过千百年的加工提炼,终于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19世纪-前16世纪)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一部巨著。这部史诗讲述了英雄吉尔伽美什一生的传奇故事。
——吴于廑 齐世荣 《世界史》上卷78
阿!吉尔伽美什,你为何四处奔波?你所追求的永生永不会找到。神创造人类,即注定其要死亡,永生的秘诀,只有神知道。阿,吉尔伽美什,你只需吃饱睡好,日日快快乐乐,天天高兴满足……你只需衣服洁白无尘,头洗得干干净净,身体清清爽爽!爱你手中的孩子,爱你怀中的妻子。
成就3:数学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二)古代埃及文明1.文明起源:约公元前3600年左右2.地理位置: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埃及的东西两面均为沙漠,南边有几个大险滩,同外界交往甚难,只有通过东北端的西奈半岛与西亚来往较为方便。所以,古代埃及地理交往上具有较大的孤立性。 每年7月至11月尼罗河定期泛滥,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植质的泥沙随流而下,也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
(二)古代埃及文明 3.政治制度:古埃及是一个专制主义国家神化的国王与王权至上社会被分为森严的等级相对封闭统一的地理环境征服各部落而统一的国家容易形成专制有外族入侵,要求王权强大不断地观念强化:君权神授土地与水源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国王控制着这些资源并对它们进行再分配,专制统治也以此为重要的支柱与基础。
古代埃及的社会政治关系
法老原意为“宫殿 ”Per,希伯莱人译为“法老”
(二)古代埃及文明成就 1.金字塔绚丽多彩、富有创造力,其杰出象征:金字塔Pyramids ,现存约80座
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每边边长约为230米。据说该金字塔用了约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头,平均每块重约2.5吨。 现代人据推算:底面积除以塔高的2倍=圆周率π=3.1416穿过金字塔的子午线正好把大陆与海洋平分两半。石头平均每块重2.5吨,每块巨石之间没有泥灰浆之类的粘合物,但十分牢固,石头间缝隙很小 形成了所谓的金字塔之谜
公元前3000多年,传说由月神、计算与学问之神 图特(Thth)造字。形状比较复杂,只有专门的僧侣才能读写,先后 发明了6000个符号,经常使用的约800个。象形文字:面饼 太阳 书写材料:尼罗河的特产纸莎草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二)古代埃及文明成就 2.象形文字
制定了最早的太阳历把尼罗河的泛滥日(约6月15日)为一年的开始一年365天,12个月,每月三十天,年终加5天 一年分三季:泛滥季节、播种季节、收获季节4.数学:埃及人能够计算圆周率,开平方根。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二)古代埃及文明成就 3.天文学:
受到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板图规则、自然屏障、较少受外敌入侵中央集权,政治稳定,王朝具有连续性文明以尼罗河为纽带,结为一体宗教发达、王权神圣性,未有成文法出土
1.地理环境:古印度文明最早在印度河流域兴起,后来,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雨水丰沛,土壤肥沃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
(三)古代印度文明
2.种姓制度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城市国家。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印度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定型后的种姓制度将社会成员划分为四等:(1)婆罗门。婆罗门是教士,即僧侣阶层。他们掌握教权,主持祭祀。婆罗门原先分散居住在农村居民中,负责主持宗教仪式。后来逐渐形成一个专门的阶层,其对印度居民的思想和生活影响很大。(2)刹帝利。刹帝利是王公贵族和武士阶层。婆罗门和刹帝利构成了古代印度的统治阶级。(3)吠舍。这一阶层由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组成。(4)首陀罗。首陀罗由黑肤色的土著为主构成,其社会地位低下,绝大多数是奴隶;杂工和仆役。在这一种姓等级制度之外的是贱民,即不可接触的人 。
王族、武士、官吏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被征服的土著居民、雇工、奴隶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梨俱吠陀》:众神分割原人后,“其嘴乃成婆罗门,二臂成剎帝利,两股衍生是吠舍,双足产出首陀罗”。
除这四种等级之外,古印度还有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他们一般是屠夫、刽子手、掘墓人等,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穿着破衣服,用别人扔掉的破容器吃饭,走路的时候还要在身上挂铃铛,提醒人们即使避开他们。
2.种姓制度的影响:在印度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改朝换代和外族入侵的事件,但都未能触动种姓制度。种姓对印度社会和文明发展的影响超过王朝政治。种姓流行使印度民族概念淡化了。在印度的历史上,为什么国家难于统一、外族十分易于入侵?可能种姓制度是重要原因之一。种姓制度使印度社会具有超稳定性,因为职业是固定的,等级是固定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是固定的,经济关系也是固定的。印度有阶级压迫,但少有阶级的暴力反抗。
3.宗教:古代印度影响最大的派别是佛教。它的创始人释迦摩尼主张众生平等,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的抨击。4.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1)文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包含古代印度神话、民间传说、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等许多方面的资料。(2)建筑和雕刻艺术:融合了印度和希腊艺术。(3)科学:印度人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山岭沟壑,土地贫瘠
1.独特的地理环境: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海岛星罗棋布
位于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
航海业和贸易发达盛产油橄榄,葡萄等。粮食不能自给,海外贸易获得粮食;人多地少,海外殖民扩张。
山川纵横,河流交错,有重叠山峦和海洋的天然阻隔
彼此孤立,难以形成统一的国家,有助于城邦的形成。
总之, 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
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
(4)代表:雅典和斯巴达
3.城邦制度的影响:(1)进步性: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文学成就:优美的神话,严肃的悲剧、诙谐的喜剧历史成就:希罗多德是西方“历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哲学成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2)局限性: ①实质是奴隶制民主,维护奴隶制的统治。 ②雅典民主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对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民主遥不可及。 ③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社会腐败和动乱的根源。
陪审团的产生: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
哲学家苏格拉底,经常针砭时弊,批判雅典政治领袖。公元前399年,被控犯有“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罪行而送交审判。
一名农民加迪这次参加了对苏格拉底的审判,他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听见苏格拉底竟然说:像他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激怒了的加迪决定举手投他有罪,可能大多数人也有这样的想法,结果表决以360票通过了对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基本标志: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古代西亚文明2.古代埃及文明3.古代印度文明4.古代希腊文明
1.希罗多德认为“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那是肯定 ( ) 因素对埃及文化的影响。 A.地理环境 B.宗教信仰 C.死而复活的思想 D.金字塔工程 2.“大力神塑造了他的形态,天神舍马什授予他俊美的面庞,阿达德赐予他堂堂风采,诸大神使吉尔伽美什姿容秀美。”最早记录该传说的文字是 (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古希腊文 D.印度梵文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对古代世界文明进行探究,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对下图中黑色地区的认识正确的是( )A. 佛教产生于此地B. 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 C. 闻名世界的金字塔建造于此地D. 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
4.4500年前的一份墓志文记载“要建好你在墓地的住所,那是你去往西天的驿站。死亡令我们沮丧,生存令我们快乐。但是不要忘记了,用石头建成的墓室却是为了永生。”该墓志文最可能出自( )A.尼罗河流域 B.希腊半岛 C.黄河流域 D.意大利半岛5.古埃及文明位于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集体备课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采集狩猎,农耕畜牧,地理位置,古巴比伦文明,世界第一部太阳历,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下的印度社会,古希腊文明,城邦时代,斯巴达全民尚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备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人类文明的产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类文明的产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