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届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复习第一轮(考点分享+重难点分析+模拟题创新题精析)
2022年武汉市中考语文复习第二轮专题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试题word)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武汉市中考语文复习第二轮专题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试题word),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
五年中考
1.(2020黑龙江哈尔滨,4,3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轼——宋代文学家
B.《孟子》——儒家经典
C.寒舍——属于谦辞
D.吴用——沂岭杀四虎
答案 D D项,李逵——沂岭杀四虎。
2.(2019内蒙古包头,5,2分)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老舍,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为“神魔小说”。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其短篇小说往往带有讽刺意味。
答案 C 吴承恩应为明代小说家。
3.(2020云南,6,2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我国古代,人们席地而坐时把腰挺直称为“长跪”,离席站立称为“避席”,这两个举动都表示敬意。
B.自谢道韫吟咏出“未若柳絮因风起”后,“咏絮之才”就被用来赞誉女性出众的才华。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达了冰心对祖国深沉的爱。
D.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的长相,后半部分则透过他的眼睛,展示出他灵魂的深邃、伟大。
答案 C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表达的是艾青对祖国深沉的爱。
4.(2020辽宁本溪辽阳葫芦岛,4,2分)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
A.《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
B.陆游,字同叔,号放翁,宋代著名爱国诗人。我们学过他的诗歌《游山西村》。
C.《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D.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她的作品有《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渔家傲”是词牌名。
答案 B “字同叔”错,陆游字务观。
5.(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7,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他的小说《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他的散文《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秀美山水的热爱之情。
B.古时女子年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称为及笄;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未达到壮年,叫作弱冠。
C.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王右丞集》分别用了谥号、籍贯、官职来命名。
D.莫泊桑是法国作家。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包法利夫人》。
答案 D 《包法利夫人》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福楼拜。
6.(2021贵州贵阳,5,3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古人尊称别人的父亲为“尊君”“令尊”,谦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
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其中。
C.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回延安》《春》和《背影》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 C 《回延安》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是贺敬之。
7.(2021江苏连云港,4,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青鸟”指信使,“瀚海”指大海,“阳”指山南水北。
B.颜真卿诗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中的“三更”指的是23—1点,“五更”指的是3—5点。
C.清代蒲松龄所写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如婴宁的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笑声朗朗。
D.法国作家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如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答案 A 课内学过“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不是指大海,而是指沙漠。故选A。
8.(2017湖北黄冈,13,2分)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
B.《水浒》中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官府判了死罪,在江州刑场上被以晁盖为首的梁山好汉搭救,最终上了梁山。
C.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答案 B 宋江怒杀阎婆惜后只是被发配江州,并没有被判死罪;后来因在浔阳楼题反诗才被判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才上了梁山。
9.(2020新疆,5,3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记梦之作《渔家傲》充满浪漫幻想的气息,气势磅礴,音调谐畅,带有气魄雄壮的豪放词风。
B.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令人敬佩的作家,他以病残之躯完成了《病隙碎笔》。课文《秋天的怀念》饱含了他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C.契诃夫是英国作家、戏剧家,代表作有《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是他的一篇批判现实主义讽刺小说。
D.中国文化注重对人的称呼,在古代“公”“卿”“君”“子”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普通百姓则是“布衣”“白丁”“匹夫”。
答案 C 契诃夫是俄国作家、戏剧家。
10.(2019河北,3.3分)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代住宅旁边常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B.“晋太元中”的“太元”、“元丰六年”中的“元丰”,都是帝王的年号。
C.“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
D.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如杜甫字子美,辛弃疾字稼轩,韩愈字退之。
答案 D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11.(2021甘肃武威,2,3分)下列书法作品都是描写端午香粽的诗句,对字体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是小篆,字形呈长方形,笔画复杂,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富有古风古韵。
B.图2是隶书,字形多呈扁宽,蚕头燕尾,将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相对平直方正的笔画。
C.图3是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分明,干净利落,给人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
D.图4是草书,字形端正,笔意行云流水,笔画连绵,结构匀称,潇洒畅达。
答案 D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图4为草书,D项中“字形端正”说法错误,草书字形变形、夸张。
12.(2021云南,6,2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代春社日一般在立春之后举行,内容主要是祭土地神,祈求丰收。
B.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提示等要素组成。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D.马克·吐温,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答案 C C.《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
13.(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6,2分)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
B.敬辞和谦辞在古汉语中是很常见的。“令堂”“家君”属于敬辞,“小女”“寒舍”属于谦辞。
C.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樱桃园》,剧本《第六病室》《万尼亚舅舅》等。
D.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顺序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答案 A B.“家君”是对他人称呼自己的父亲,应是谦辞。C.《樱桃园》是戏剧,《第六病室》是小说。D.律诗的第二联应是颔联,第三联是颈联。
14.(2021山东德州,1,5分)填空。
(1)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被尊为“ 八大家”之首。
(2) ,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受戒》《沙家浜》《大淖记事》等,入选教材的散文是《 》。
(3)《简·爱》是 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男主人公为 。
答案 (1)唐宋 (2)汪曾祺 昆明的雨 (3)英 罗切斯特
解析 (1)“唐宋八大家”中,韩愈的贡献最大,所以韩愈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2)回答此题,注意抓住人物的出生地、身份和其代表作进行思考,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是汪曾祺的作品。(3)《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男主人公为罗切斯特。
三年模拟
A组 基础题
1.(2021江西三模,5,2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望诊是第一步,即观察病人气色。
B.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等。《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马生的一篇赠序。
C.社,土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D.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以“采薇”比喻遭贬谪。
答案 D D.伯夷、叔齐对周武王伐纣的行为嗤之以鼻,誓死不当周的臣民,也不吃周的粮食。他二人隐居在首阳山,以采野果为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故后世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2.(2021江苏徐州模拟,4,3分)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此诗写于解放战争时期。
B.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学。
C.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学生,“桃李”代指兄弟,“鸿雁”代指书信。
D.《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炎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130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答案 B A.此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C.“手足”代指兄弟,“桃李”代指学生。D.是从黄帝到汉武帝。
3.(2021江苏无锡滨湖一模,4,3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B.《左传》是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史记》是纪传体史书。
C.“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泰山;“山河表里潼关路”中的“山河”指的是华山和黄河。
D.古人的别称很多:有以任职地称呼的,如称柳宗元为“柳河东”;有以谥号称呼的,如称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答案 D D项,后人称柳宗元为柳河东,因为柳宗元是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西)人。“河东”为其祖籍地,并非任职地。
4.(2020河北模拟,6,3分)下列内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体制分为“风、雅、颂”,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二者合称“诗经六义”。
B.《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著作《战国策》,这部史书长于议论和叙事,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朝花夕拾》是鲁迅留给我们的优美的散文珍品,出自这部散文集中的篇目有《阿长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D.《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义梁山水泊、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起义的故事。
答案 B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史记》。
5.(2021 5·3原创,3分)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名人名言、定理、公理、俗语、谚语属于议论文道理论据。
B.《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其中《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并称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C.《社戏》《故乡》《孔乙己》选自我国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D.《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答案 D D项《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不属于“唐宋八大家”。
6.(2020湖南娄底模拟,4,3分)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这篇游记,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襟怀,以及醉情山水、怡然自得的乐观精神。
B.《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这首抒情诗描写了牛郎织女在天上世界幸福、安定的生活,体现了诗人改造现实生活的愿望。
C.《变色龙》这篇幽默讽刺小说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该小说运用夸张手法,刻画了奥楚蔑洛夫溜须拍马、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官形象。
D.新闻特写和消息的差异在于,新闻特写主要描写新闻事件中的片段,消息则主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答案 A 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
7.(2020山东泰安一模,6,3分)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萧红墓畔口占》是一首意蕴丰富的新诗,作者戴望舒,原名戴梦鸥,现代诗人、翻译家,其主要作品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B.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同乡人。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英雄形象。小说写人物主要以叙事和议论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
D.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史书;《水浒传》《红楼梦》都是章回体长篇小说。
答案 C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人物主要以叙事和描写为主。
B组 提升题
1.(2021新疆乌鲁木齐五校联考,6,3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是“曾子烹彘”“商鞅立木”还是“一诺千金”,都包含着古人对诚信的尊崇。
B.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给刘禅的一篇表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
C.傅雷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
D.《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下》,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答案 D D.《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
2.(2021云南模拟,6,3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约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集中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D.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答案 C C.《孔乙己》是一篇小说,选自小说集《呐喊》。
3.(2021山西名校联考,4,3分)下列关于时间的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中国古代采用“干支纪年法”,即十二天干、十地支。
B.2021年是农历牛年,相对应的地支是“丑”。
C.《二十四节气歌》中“春雨惊春清谷天”分别对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
D.《湖心亭看雪》中“更定”指晚上八时左右,“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答案 A 天干应该是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2021辽宁中考一模,4,2分)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为编年体史书,也是文学名著。
B.李商隐,晚唐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我们学过他的《夜雨寄北》。
C.《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答案 C 《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5.(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龙沙区二模,6,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当我们把微信二维码分享给别人时,应说请惠赠;请求别人把作品赠送给我们时,应说请惠存。
B.“李代桃僵”是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借指以此代彼或替人受过;“杜陵”是地名,“杜陵梦”是思乡之梦;“可汗”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C.《红楼梦》中的“清客”旧时称在豪富人家帮闲凑趣的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是指《尚书》。
D.在学过的课文中,常见到代指或特指的词。譬如“桑梓”指家乡;“骚人”泛指文人;“鸿儒”指博学的人;“长河落日圆”中的“河”特指黄河。
答案 A A.有误,当我们把微信二维码分享给别人时,应说请惠存,请求别人把作品赠送给我们时,应说请惠赠。
6.(2019内蒙古包头毕业升学考试样题,5,2分)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爱莲说》和《陋室铭》分别是唐代刘禹锡和北宋周敦颐的作品,“说”和“铭”都是古代的文体。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现代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他还著有小说《茶馆》《骆驼祥子》等。
C.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与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两文题目中的最后一个“书”字,都指的是书信。
D.《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答案 C A.《爱莲说》和《陋室铭》分别是北宋周敦颐和唐代刘禹锡的作品。B.应改为“他还著有话剧《茶馆》、小说《骆驼祥子》等”。D.《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作者是契诃夫。
7.(2020江苏徐州模拟,4,3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分别是郦道元、陶渊明、吴均、苏轼,这些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情景交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B.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尊称对方为大驾、足下、在下,“令堂”“令尊”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谦称自己为敝人。
C.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万不得已,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罗刹女借芭蕉扇。这就是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
D.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湖心亭看雪》中“崇祯五年”、《记承天寺夜游》中“元丰六年”、《核舟记》中“壬戌秋日”等都采用了“年号纪年法”。
答案 C A.《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B.“在下”是谦称,称自己。D.《核舟记》中“壬戌秋日”是干支纪年法。
一年创新
素养认知
积累一定的文化常识是对中学生的基础要求,难度不大,但关涉内容庞杂,天文地理、风俗礼仪、科举典章、书法、音乐、历法……无所不包。中考所考查的文化常识或出自课文、注释、补白、附录,或是与作者作品关联的其他内容。从考查形式看,主要是选择和填空。
试题精选
(2020安徽改编,3,8分)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三道题,请你回答。
(1)在“建筑文化展厅”,导游介绍古代建筑亭、台、楼、阁时,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请你填写相应建筑的名称。(3分)
欧阳修宴饮 ,笑谈“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陈子昂驻足 ,慨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崔颢置身 ,吟咏“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勃凭栏滕王阁,激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在“文化名人展厅”,展示屏上有一道古代文化名人“名”与“字”的搭配题,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入表格。(3分)
文化名人
诸葛亮
杜 甫
辛弃疾
名人的“字”
名人的“字”:A.幼安 B.子美 C.孔明
(3)在“戏曲文化展厅”,大屏幕正在播放鲁迅小说《社戏》中演戏场景的视频,视频里有一个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还有一个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这两个角色分别是“小旦”“老生”中的哪一个?请你回答。(2分)
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是 ;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是 。
答案 (1)醉翁亭 幽州台 黄鹤楼 (2)C B A (3)老生 小旦
解析 (1)小题的“王勃凭栏滕王阁”实际上是一个提示:前面所填都应该是作者的游览地;(2)小题主要考查古人的名与字;(3)小题实际上是由文化常识的识记考查转化成了理解运用考查。
试题评析
本题巧妙地将课本知识作为设题背景,从三个角度考查了文学文化常识。(1)题结合诗文名句的出处和写作背景,考查了古诗文中涉及的地名。如果不能判断语句的出处或写作背景,就不能准确地回答出问题。(2)题将对文化名人的“字”的考查,放在了一个展示屏上,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虽降低了试题难度,却从形式上给人一种新颖的感觉。(3)题考查的知识指向性明确,读到题便会令人自然而然想到小说《社戏》,想到其中的一些相关知识;另外题干中“小旦”“老生”信息的提示,为解题做了提示。总之,在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上,本题涉及知识点多,但难度并不大,形式又特别新颖,不失为一创新好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文化文学常识专题复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习近平主席说,某班开展“寻找最美对联”活动,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文学文化常识 (3),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答案】C, 【答案】A, 【答案】B, 【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文学文化常识 (1),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