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面积和面积单位 北京版 (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6496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面积和面积单位 北京版 (1)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6496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面积和面积单位 北京版 (1)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6496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三年级下册五 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展开《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拼摆、度量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中,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2、内容分析:
主要是这两个内容:认识面积,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通过学生观察、触摸和比较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理解面积,从而概括出面积的含义。学习本课内容,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3、学情分析:
“面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既陌生而又熟悉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学习了“周长”,对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及其计算已经掌握。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生理解概念有一定的难度。
4、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面积及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薄弱,对“面积”概念比较难把握,因此我主要通过用手摸一摸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的含义。再经历比较各类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结合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5、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5、教学准备:课件,测量用图,圆片、三角形、正方形若干
二、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听歌曲《幸福拍手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出示班集体照片。
师:老师想把照片洗出来挂在班里,你们说还缺了个什么?
生:相框。
师:广告公司老板说边框按长度收费,玻璃按大小收费。你知道边框的长度指的是哪?玻璃的大小又指的哪吗?
请生上台来指一指。
师:其实边框的长度就是这个相框的周长,而边框围起来的这个部分,像刷子刷过的部分就是这个玻璃的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有关“面”的知识——认识面积。(板书:认识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回忆以前的旧知——周长,为后面的学习做好积极的铺垫,而后通过玻璃的面引出课题。)
2、调查学情,归纳问题
师:孩子们,你们听说过面积吗?关于面积,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生1:什么是面积?
生2:面积有多大?
师:看来你们都是爱学习会思考的孩子!哪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基础问题:到底什么是面积呢?
孩子们准备好开启本次的探秘之旅吗?出发吧!
(设计意图:通过摸排学情,可以清楚了解孩子们的问题所在,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的来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找一找:
(1)感知“面”
(课件出示“面”)
师:认识这个字吗?会读吗?生:会。
拿出数学书,师问:数学书有面吗?
生:有。
师:我们一起把它的面请到屏幕上,好吗?
请学生上台来摸一摸数学书的面。
师:他摸对了吗?
生:对!
师:这个小老师教的不错。我想请教你:请问数学书的面有范围吗?在哪?请你指一指在哪个范围内才是数学书的面呢?
伸出手来,我们一起指一指:“这——里面就是数学书的面”。
请学生边指边找出其他的面。
生1:这里面就是桌子的面。
生2:这里面就是黑板的面。
。。。
生3:这里面就是文具盒的面。(师强调有的物体会有多面)
(2)感知“平面“和”曲面“
师:你们身上有面吗?
生:手掌面。脚掌面。
师:听口令:一手摸脸面,一手摸桌面,看看有什么区别?
生1:桌面是平平的,硬硬的。
生2:脸面是软软的,凹凸不平。
师:没错,桌面和脸面我们感觉出了不同,其实桌面我们可以称为——平面,而脸面不平,在数学上,我们称为——曲面。
师:再考考你们,苹果有没有面?
生:苹果皮这部分就是它的面。
师:她是个什么面?
生:曲面。
师:不管是平面还是曲面,这些面的存在都离不开什么?
生:物体。
师:所以,我们把这些都叫做物体的面。
师:没有物体会有这些面吗?
生:不会。
师:而且这些面我们都能看得见摸的着,像这些能摸得到或看的到的面,我们称之为物体的——。
生:表面。
师:你的总结能力真强!击个掌庆祝一下!
掌门挨在一起,请学生观察。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老师的掌面大,**同学的掌面小。
师:也就是说物体的表面都有大有小。
其实“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指它们的面积。”
师:孩子们,面积就这样慢慢向我们走来,你们是否已经有了点感觉?那我们赶快去下一站看看吧!
(设计意图: 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的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触摸到面是什么。)
2.说一说
师:我们已经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指它们的面积,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
生: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师:课桌面的大小就是指——生:课桌面的面积。
师:文具盒表面的大小就是指——生:文具盒表面的面积。
师:你能照样子说一说吗?
生汇报。
师:你们都能结合身边的具体事例来描述什么是面积,真棒!哪我们可以出发去下一站啦!
(设计意图:面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本环节加强了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通过设计找、摸、看、比、举例等多种
活动,结合身边具体事物来描述什么是面积,通过活动感知平面物体和曲面物体都有面积。)
3.涂一涂
师:我们来玩个涂色游戏比赛,好吗?那女生pk给面积上色。要求:涂得又快又好的一方获胜!
师:在哪涂色呢?
生:黑板上。
师:那这样,你们指挥老师在黑板上围出2个面积好吗?
生说开始,封闭起来后生说停。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围出的线其实就是周长,周长里面的部分就是面积。
老师故意围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封闭图形,由不公平的涂色引出再玩一局。
第二局老师故意画了一个不是封闭的图形,引出了学生的疑问。
师:为什么不能继续比呢?老师这也带来了一些图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出示2类图形,讨论怎么分类。
师:我们把封闭图形刷上颜色好吗?一起说“刷——”
随后讨论能不能给不封闭图形刷上色。
师:所以说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大小。我们把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现在我们知道什么是面积了,有几层含义?
生:2层。
师:一起读一读。
恭喜你们对面积有了更深的认识,接下来就带着我们的收货一起去下一站吧:比一比!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涂色比赛,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从而得到面积的第二层含义。)
4、比一比
师:看看这几个封闭图形,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生:②号正方形最大,④号圆形最小。
师:在数学里我们把看一眼就能比较出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师:瞧,这两图形哪个面积大?
生1:红色大。
生2:蓝色大。
生3:一样大。
师:同学们的答案不统一,看来用观察法不能一眼判断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想想还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将这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比较。
师:重叠是个好办法,我们来试试。
课件演示重叠过程。
师:下面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用观察法能一眼看出来吗?
生:不能,因为两个长方形一个更长,一个更宽。
师:那我们用重叠法试试。
生:不行。
课件演示。
师:用观察法、重叠法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请学具来帮忙,好不好?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两个长方形,准备了一个学具袋,请四人一小组,借助这些学具摆一摆,想办法比较出两个图形的面积的大小。
师:在同学们齐心协力的合作中比较出了两个图形的大小,都认为蓝色长方形的面积更大。
(设计意图:通过安排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经历了“猜想—动手操作—验证”的全过程,在动手、动脑、合作交流中享受展示自我的信心。)
5、猜一猜:请男生女生闭眼分别观察两个图形的大小,最后猜一猜谁看到的图形面积大。
师:正因为小正方形的大小不一样就不好比较,也就是说要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标准测量。
师:看来你们这次探秘之旅的收货可真不少。
(本环节通过设计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的大小,分别采用观察法、重叠法、测量法使学生体会产生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丰富了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学生通过认知统一图形后,猜想是不是正方形的个数越多,这个图形的面积就越大。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产生认知冲突,加速了运用统一的标准来测量即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6.谈收获
师:你们现在能回答开课前提的问题了吗?
生:我知道了什么是面积。
生:我知道了面积有大有小。
7.唱一唱
师:是啊,面积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就会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将学生所学的知识改编成熟悉的歌谣《面积在哪里》,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
结束语:伴随这欢快的歌声结束了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之旅,愿同学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
青岛版 (六三制)三年级下册五 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三年级下册五 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教具准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三年级下册五 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三年级下册五 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比赛导入,新知新授,练习与提升,激发与探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三年级下册五 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三年级下册五 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