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课件,共21页。
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学习目标一、了解昌耀、雪莱的生平、创作背景二、分析“雪峰”“太阳”“蜘蛛”“云雀”意象,理解作者的思考。三、体会诗歌语言。知人论世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1955年,昌耀积极投身大西北的开发建设,来到青海,时年19岁。1957年,他因《林中试笛(二首)》被划为“右派”,开启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高原流放之路。《峨日朵雪峰之侧》写于1962年,是昌耀在祁连山时,生命处于困厄中的一首诗,也是他一生的命运模式和象征。知人论世 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与拜伦并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双子星座”。 19世纪,黑暗恐怖笼罩英国社会,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严重的经济危机等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完全得不到保障。雪莱借这首诗歌颂自由,表达广大人民对自由的极度向往,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也借赞颂云雀,传达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追求。峨日朵雪峰之侧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我/小心地/探出/前额,惊异于/薄壁那边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语调深沉、饱满;“这”“仅能”重音“小心”重音,“探出”重读“惊异”重读,“那边”拉长“雪”重音,“彷徨许久”重读,“太阳”上扬……诵读指导分析意象太阳我(登山者)意象特点彷徨许久、跃入山海石砾不时滑坡雄鹰、雪豹贴身绝壁、向上攀登强大雄壮坚韧蜘蛛小得可怜默享这大自然赐予得快慰下坠情感外表弱小内心强大 雄壮坚韧凝 重 壮 美热爱生命赞颂生命力这首诗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描绘画面时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一、视听结合。看到落日景象,听到石砾嚣鸣声,表明 “我”在艰险面前的坚持绝非易事。二、对比。强大的雄鹰、雪豹与弱小的蜘蛛对比,突出蜘蛛、“我”内心的强大;下坠的太阳、石砾与向上攀登的“我”对比,写出“我”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难点探究探究:《峨日朵雪峰之侧》中诗人突然给出一个“特写镜头”:“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这只蜘蛛有何内涵?一、与前文的宏阔与“嚣鸣”相对照,“可怜”与“默享”两词甚具分量,使前文的辉煌壮丽不流于虚矫浮饰,使之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二、热爱生命,赞颂生命力,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致云雀诵读感知你觉得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明快、清丽诚挚、热切全诗以一声喜悦的问候开篇,欢声赞美云雀这快乐的精灵不事雕琢的天籁之音,为全诗定下诚挚、热切的抒情基调。全诗21节,可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主要写了什么?诗歌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一(1、2节):总体描写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 二(3-7节):具体描写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盛赞云雀叫声的美妙动听。 三(8~20节):用一连串具体的比喻描写云雀的欢唱带给人们的美好体验,并且解读出云雀歌声美妙的原因在于“鄙弃尘土”。 四(第21节):表达诗人的心愿,将学习云雀的欢欣与无畏,给全世界带来欢乐、自由与真理分析“云雀”意象 1.总体评价、赞美云雀歌声。 2.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姿态和边飞边唱的习性。 3—4.云雀升上晴空拥抱旭日及送走夕阳时的欢 乐形象。《致云雀》思路梳理“欢乐的精灵”,来自“天堂或天堂的邻近”(神圣) 5—7.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彩霞降 下的美雨比喻云雀的歌唱。视觉形象描绘听觉。欢乐如何理解第2节“向上,再向高处飞翔”这句诗。 展现了云雀性喜高飞的习性。表达了作者对云雀不留恋地面、蔑视地面的赞赏。如何理解第4节“淡淡的紫色黄昏”。 象征快要看到光明之前的黑夜。用这样的环境描写反衬云雀不畏惧黑夜的精神。分析“云雀”意象《致云雀》思路梳理8.把云雀比作诗人。 9—11.把云雀鸣声比作唱甜美如爱歌曲的高贵少 女、传播晶莹流光的萤火虫、芳香的玫瑰。 12.不只是明朗、欢悦、清新。(以晶莹闪烁的草地、 春霖洒落的声息、雨后苏醒的花蕾三个形象作比。)拥有思想的明辉,唤醒人间的爱。默默散播爱、光明与芬芳却不露形影。爱与光明诗歌解读 13—15.探讨美的根源 18—20.探寻欢乐的真正来源 16—17.探寻欢乐的真正来源欢乐的源泉对爱与死的深刻理解。神圣的极乐音流,即美的艺术作品。空洞浮夸的合唱、欢歌与云雀高尚思想情操的乐声相比,说明只有高尚思想情操才能创造美的艺术作品鄙弃尘土诗歌解读21. 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抱负——拥有云 雀的欢欣。欢乐的理想 和美好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对于同类真挚强烈的爱联系在一起的欢欣。 云雀,不仅是自然界中的云雀,更是诗人理想的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追求光明,蔑视地面,向往理想的世界。诗歌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表达自己追求光明、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情感。简析“云雀”意象内涵及体现的诗人情感。作者如何表达情感的?比喻:把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展现了云雀美丽的形象。 对比: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设问、反问:第13-16节强调“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都是空洞浮华的贫乏,都比不上云雀的歌声。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