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高考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两宋高考复习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远看南宋,建构历史时空画面,高度繁荣,南宋文化,星光灿烂,1思想,朱熹与陆九渊相同,朱熹与陆九渊不同,“义”是理,2文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岳飞精忠报国、英勇善战,南宋也了出很多猛将,可惜壮志未酬,他们的失败是必然的吗?他们的故事为什么留给后人无尽的感慨?
时间:1127-1279
远看:南宋长时空——上接隋唐、北宋,下传元朝,12-13世纪,偏安中国富庶之地东南
(二)近看:南宋面面观
思考1:南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1 南宋由于是北宋的延续,在政治和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沿袭北宋。——王明荪《中国通史,宋辽金元史》九州出版社 167-192页
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度 地方:路、府、州、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隋唐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材料2 当时南宋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的60%。南宋的时候,最大的城市临安府和成都府人口已过百万——《眺望南宋最真实的成都生活》凤凰财经网
思考2:如何理解材料3的说法?
材料3“朱熹、陆九渊、吕祖谦、张栻、陈亮、叶适等一系列精神巨匠,相继现身。如此密集的高层智能大爆发,只有诸子百家时期和古希腊哲学的繁荣时期才能比肩”——余秋雨《寻觅中华》256页
讨论:从朱熹、陆九渊两派的辩论争鸣中概括朱熹理学与陆九渊心学的相同与不同,并思考争鸣如何推动理学的发展?
1181年熹为南康守,与先生(陆)泛舟乐,曰:“自有宇宙以来,已有此溪山,还有此佳客否?”
1180年朱熹邀请后者到自己担任洞主的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后者讲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时,座中竟有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着”,朱熹也向众人说:“熹当与诸生共守,以无忘陆先生之训。”
1175年由吕祖谦发起并主持鹅湖寺辩论,陆嘲笑朱熹支离破碎,朱说陆学说太简,是禅宗的跟屁虫。
1187年,朱熹:“太极者何?即两仪四象八卦之理,圣人之意,正以其究竟至极,无名可名,故特谓之太极。”陆九渊认为“理”所讲的是人生日用之理,圣人所瞩目的是如何践履道德,而不是在名称上兜圈子,所以任何语言文字的雕琢都无益于对“理”的认识。他又指出:“无极,二字,出于《老子》,吾圣人之书所无有也。”
是否有客观的理:朱熹认为有,陆认为朱熹在名称上兜圈子;认为理即心。
学说呈现:朱,著书立说;陆,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方法:朱,格物致知,陆,直奔主题。
理学:将儒家忠、孝、节、义 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 的严密思想体系。主张存天理, 灭人欲、践行 正君心的政治理想。
材料4 争论其实是理学内部的分歧,都在追问那个宇宙,社会与人生的终极意义和基本原则,都在提倡一种高调的道德理想主义和严厉的文化保守主义,都站在政治权力的边缘希望通过‘道统’来制约‘正统’。——葛兆光《中国思想史》249
南宋文学的杰出代表都有谁?
材料5 现存南宋文学的作家、作品,不仅数量巨大,超过北宋,南宋中后期士人群体依违于科举体制而发生了阶层分化,江湖诗人群登上了文学舞台,造成文化的下移趋势。南宋时期又完成了两个重心的转移:由北而南和由雅而俗。—王水照《南宋文学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定位》
思考3:根据材料下移和转移怎么理解?
南宋的科技成就在很多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南宋对中国古代“三大发明”的贡献。南宋时的指南针已从指针发展成罗盘针,并将它应用于航海上,这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发明。中国古代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和推广也始自南宋。南宋开始推广使用活字印刷术。
材料6 著名华裔学者刘子健认为:“此后中国近八百年来的文化,是以南宋文化为模式,以江浙一带为重点,形成了更加富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化。”
思考4:到这里,近看南宋我们可以勾勒出怎样的一幅历史画面了?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
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高度发展
文化: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诞生,科技在历史上有特殊地位。
然而看似风光的南宋,从皇帝到老百姓一直过着另一种生活,就是恐惧与耻辱,且这一切在1279年的一天以类似“极端宗教殉道者”悲壮方式完全画上了句号。
(三)再看南宋:南宋另一面?
1279年崖山惨败,宋末三杰(张世杰、文天祥)之一陆秀夫背负7岁的皇帝跳海,南宋君民十多万集体跳海,南宋灭。
思考5:经济繁荣、文化璀璨的南宋为什么有这样的结局?
材料7“宋朝的兵制,也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南渡以后,立御前五军的名目:分前、后、中、左、右军”互相牵制。——吕思勉《中国通史》第342
材料8 钱穆:“宋之南渡,对金既不能讨伐,屈膝求和,则唯有敲脂剥髓,以奉岁币;而其国内又仍不得不养军以自守;于是财用遂陷绝境”;“若此追比唐代,征敛之目,所增且十倍”。钱穆《国史大纲》624页,
材料9 在冷兵器为主的时代,农耕文明确实很难打过游牧文明”“成吉思汗及子孙领导的蒙古骑兵,从亚洲打到欧洲,那么多国家都无法抵挡,我们怎么能独独苛求宋朝”余秋雨《寻觅中华》262页。
至此,我们能够更立体的勾画出南宋社会的画面,也能回答岳飞等人的失败是必然的和解释1279年崖山一幕。
从远看:隋唐文明的继承者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用
国运式微: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
李清照:晚年遭遇家国变故,再婚后婚变,入狱,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更趋高涨,把眼光投到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上。
二、 追寻历史人物家国情怀
朱熹《大学》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207年10月3日,辛弃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
陆游:1210年临终之际,陆游绝笔:“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思考:我们今天如何看他们的爱国行为,南宋和元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部分,这样的爱国还有意义吗?结合近代和当代历史看看我们该有怎样的家国情怀?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763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各地节度使,宣武军节度使,禁军统帅,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专制皇权,军权相制崇文抑武,统兵权,调兵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宋集权,北宋的建立,具体措施,名为抚问实则监视,集权影响,澶渊之盟,统治危机,边防压力,财政危机,变法图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背景图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宋百年无事,下的政治危机,⊙改革成则国运兴,⊙改革要适应时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