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国科学家在约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三生物阶段检测练习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5.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右图为水螅体壁横切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细胞分布在② B.体壁有2层细胞,①是外胚层C.身体呈两侧对称 D.食物残渣通过肛门排出2.线虫病是人类食入寄生在鱼类或软体动物体内的异尖线虫的幼虫引发的疾病,是人畜共患病,在全球呈扩散趋势。下列动物与异尖线虫相同点最多的是A.草履虫 B.蛔虫 C.血吸虫 D.猪肉绦虫3.2020年6月,穿山甲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被覆鳞甲,外观很像爬行动物,但在分类上属于哺乳动物。主要判断依据是A.具有脊柱 B.体内受精 C.用肺呼吸 D.胎生、哺乳4.观察以下四种生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四种动物都是昆虫 B.附肢的位置和数量不同C.七星瓢虫与蜻蜓的共同特征最多 D.身体都分节,使运动更加灵活5.鱼儿离不开水,将鲜活的鱼从水中捞出来,鱼很快就会死亡是因为A.体表干燥 B.鳃丝粘结无法呼吸C.身体内缺水 D.血液循环停止6.中国科学家在约5.5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类新的动物化石,命名为“夷陵虫”。其身体两侧对称,呈长条形,有明显的体节,也有前后和背腹之分。推测其最可能为A.扁形动物或节肢动物 B.线形动物或环节动物C.环节动物或节肢动物 D.线形动物或节肢动物7.下列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搭配正确的是A.青蛙的鼓膜——辅助肺进行呼吸 B.昆虫的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C.鱼的鳍——为游泳提供动力 D.鸟的气囊——进行气体交换8.有关右图4种动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①的生殖方式为卵生 B.②四肢短小,不能跳跃C.③能进行双重呼吸 D.④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9.同学们在校园生物角看到了河蚌、青蛙、蚯蚓、鲫鱼等动物,对它们进行了观察和记录。下列关于它们的呼吸和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蚌用鳃呼吸,依靠足在水底缓慢运动 B.青蛙只用肺呼吸,依靠趾间的蹼游泳C.蚯蚓用皮肤呼吸,依靠疣足完成运动 D.鲫鱼用鳃呼吸,依靠头部和躯干部摆动游泳10.下列齿型,最有可能属于植食性动物的是A B C D11.“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其实是一个哺乳动物熊猫的形象。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B.卵巢为胚胎发育提供了发育场所C.母体的乳汁使后代有优越的营养条件 D.胎生哺乳有利于保证后代成活率12.2021年2月,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颁布,下列四种动物都是此次新增或提升保护级别的动物,他们在进化上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依次是A.④②③① B.②④③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1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鸟类在飞行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叙述中与鸟产生大量能量无关的是A.心跳频率快,运输能力强 B.呼吸系统发达,可获得充足氧气C.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 D.食量大,消化能力强14.小明的生物分类笔记中出现了错误,请指出其分类错误的一组A.扁形动物:涡虫、血吸虫 B.软体动物:河蚌、蜗牛C.节肢动物:鼠妇、水蚤 D.哺乳动物动物:海马、海豹15.动物的食性与消化道长度有关吗?科研人员选择了几种体重相近但食性不同的动物,测量其消化道长度,数据见右表。依据图表能获得的信息是动物名称消化道长度食性体重树袋熊305cm植食性10kg狗135cm肉食性11kg兔272cm植食性9kg短尾猫145cm肉食性12kgA.动物的食性与消化道长度无关B.肉食性动物一定比植食性动物长得大C.植食性动物的消化道比肉食性动物的长D.植物性食物比动物性食物更易消化16.鸟类能自由飞翔,而翼装飞行员借助具有双翼的飞行服和降落伞等设备,也只能从高处进行滑翔。同学们对鸟类能飞翔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其中探究目标不明确的是A.鸟类能飞翔与什么有关? B.鸟类能飞翔与其体型是流线型有关吗?C.鸟类能飞翔与鸟翼上的大型羽毛有关吗? D.鸟类能飞翔与有些骨内部中空有关吗?17.右图表示在不同气温下某种鱼体温的变化情况,则该鱼最有可能是A.鲨鱼 B.鱿鱼 C.鲸鱼 D.鳄鱼18.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A.海葵和寄居蟹共生在一起 B.“四大家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中C.牧羊犬看护山坡吃草的羊群 D.雄狮带着狮群从不同方向追击猎物19.在东京奥运会以下比赛项目的相关动作中,手臂肌肉收缩情况与其他不同的是A.击剑手刺出长剑 B.拳击手曲臂防守C.射箭者曲肘搭箭 D.攀岩者引体向上20.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利用的是A.昆虫的繁殖 B.昆虫的取食 C.昆虫的通讯 D.昆虫的运动21.俯卧撑是简单易行却十分有效的力量训练手段(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运动需要多个关节参与 B.由乙到甲,多块肌肉参与C.由甲到乙,动力来自骨 D.肌肉收缩需要消耗能量22.下列动物行为的研究案例中,主要采用观察法的是A.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B.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C.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D.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23.治疗关节疾病时,可通过局部注射改善关节灵活性的药物来缓解症状。药物注入的正确部位是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24.科学家记录小鼠在迷宫中的表现,甲组小鼠在完成迷宫任务后会得到食物奖励,乙组小鼠在完成迷宫任务后不会得到食物奖励,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次数分组12345678910平均转错次数甲组9876543211乙组109109987865A.甲组小鼠的表现说明其形成了学习行为B.乙组说明这些小鼠无法形成学习行为C.长期取消奖励后,甲组的平均转错次数将会增加D.学习行为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25.我省从2017年开始,休渔期比往年延长一个月。对此举措你不认同的是A.能给鱼类提供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 B.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C.避免过度捕捞,防止鱼类资源枯竭 D.延长渔民休整期,提高捕捞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6个小题,共50分。)26.(9分)中国大鲵和扬子鳄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它们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大鲵和扬子鳄都属于脊椎动物,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2)从体表来看,中国大鲵皮肤___________;扬子鳄的皮肤表面覆盖有___________,后者的皮肤特点对于其陆地生活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国大鲵生殖发育过程离不开水,其发育为__________发育;扬子鳄卵的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4)图3中A和B分别为大鲵和扬子鳄肺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与中国大鲵的肺相比,扬子鳄的肺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大大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而大鲵肺的结构简单,不能满足其对氧气的需求,还需要靠湿润的___________辅助呼吸。(5)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动物类别是____________。27.(8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引体向上”是初中以上男生必测体能项目,理解引体向上的运动原理能帮助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快速提高成绩。表一 引体向上与握力的年龄特征 表二 不同肥胖程度男生引体向上成绩年龄 引体向上次数 握力 肥胖程度 引体向上次数13岁 1.85次 29.98kg14岁 1.90次 34.87kg15岁 2.59次 37.63kg 肥胖 0.34次超重 1.01次正常体重 3.21次(1)引体向上可以同时锻炼多块肌肉。据图甲分析,引体向上时,背阔肌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牵引肱骨绕__________运动,使躯体向上臂方向靠拢。(2)躯体向上完成图乙所示动作时。结构①表示的是________,此时它处于_________状态。(3)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当血液流经骨骼肌时,氧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4)为研究影响引体向上成绩的因素,研究者对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由表1可知,握力随年龄增长而___________,且与引体向上成绩变化趋势相同。结合表2可知,引体向上不仅需要足够的肌肉力量,也和运动者需要拉起的___________有关。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许多学生食物摄入量大于身体的消耗量,这逐渐成为引体难以“向上”的主要原因。(5)请根据上述结果,提出帮助学生提高引体向上成绩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28.(8分)生物多样性在科学实验和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果蝇、小鼠、噬菌体、大肠杆菌、酵母菌、秀丽隐杆线虫、斑马鱼、非洲爪蟾等生物常常被用于科学研究,以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因此它们被称为模式生物,科学研究中选择何种模式生物往往取决于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请结合下面的有关情境,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在人类药物的开发研制过程中,一般会选择上面提到的________作为模式生物,原因是它与人类的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近,例如,它与人类都有高度发达的___________,能够敏锐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2)某课题组通过模拟实验研究非洲蟾蜍面对攻击时的逃避策略,他们分别从0°、45°、90°方向对蟾蜍拋掷易拉罐(如图1),模拟捕食者从不同方向对其进行攻击。观察并记录分析非洲蟾蜍的逃避策略。结合图2分析不同攻击方向导致非洲蟾蜍采取的逃避方式:在面对90°方向的攻击时个体均会以________的方式逃避捕食者;在遇到45°的攻击时,个体静止不动和退缩的比例均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0°的攻击。(3)作为20世纪经典遗传学研究的“主角”,果蝇的生殖和发育与非洲爪蟾有相似之处,但果蝇的幼体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几次蜕皮现象,蜕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请你说出一条遗传学家喜欢用果蝇作为模式生物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上述生物中,有一种生物长约1毫米,体表有角质层,全身不足2000个细胞,利用它做模式生物,可以追踪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是研究细胞分化、个体发育的好材料。据此,你推测该生物是________,它在消化方面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29.(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非常喜欢生物探究实验,在八年级上学期的生物学习中他们进行了很多生物实验,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请你结合下面图示并根据你实验探究的收获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1)观察蚯蚓时,用手来回触摸蚯蚓的体节近腹面处,感觉粗糙不平因为它的腹面有_________,它在运动中起固定支撑身体作用。图一中蚯蚓身体的前端是_________(填图中字母),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滴在鱼头的前上方(如图二),发现墨汁从鱼的口流入,再由___________流出,这是鱼在水中进行___________。图二中D是鱼的鳃丝,如何根据鳃丝的颜色判断鱼的新鲜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三是小明在探究家鸽适于飞行特征时绘出的家鸽体内气囊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鸟的呼吸系统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家鸽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_________。30.(9分)研究者以胡蜂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图一所示实验:将五种不同颜色的盒子按A~E字母顺序编号,盒子间按照A-B、B-C、C-D、D-E两两组合,组合后盒子之间是相通的。在每个组合中,总是在字母编号靠后的盒子内给予电击刺激。训练阶段:将40只胡蜂依次放入上述4种组合的盒子中央自由运动,当其运动至电击区域时会感觉不适而进入另一端,每种组合方式都对胡蜂进行反复训练(图一所示训练1.2.3.4)。测试阶段:训练后的胡蜂被放入到B-D、A-E两组新组合的盒子中(图一所示测试1.2),不给予电击,运动相同时间后统计不同盒子内胡蜂的比例,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1)通过图一所示的反复训练,胡蜂会将盒子的_________与电击感受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从而避免伤害。从获得途径上来说,这属于一种__________行为。该行为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2)由图二可知,在两组新组合中,胡蜂更加倾向于选择编号为__________的盒子,说明胡蜂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3)胡蜂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由此可以判断胡蜂属于_________动物;胡蜂有3对足、2对翅,因此可以进一步判断其属于该类动物中的___________。(4)与蜜蜂不同的是,胡蜂群体中成员之间除分工明确外,一些成员为争夺统治地位还存在激烈竞争,成员间形成一定等级。由此判断胡蜂属于具有__________行为的动物。(5)研究者在研究胡蜂的行为时,使用了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法。31.(8分)蝗虫是农业害虫,大山雀是其天敌之一。蝗灾爆发的最关键原因是蝗虫从散居型到群居型的转变。请你根据下列图表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图1中,可能通过保护色防御大山雀捕食的是_________型蝗虫。分析图2中实验数据推测,除体色因素外,__________型蝗虫还有其他防御大山雀捕食的方法。(2)科学家检测发现,两种类型的蝗虫释放不同挥发性物质的量存在差异(图3)。其中差异最显著的是___________(a/b/c/d)物质。经测定,该物质为苯乙腈。(3)综合图2和图3的研究结果尝试推测,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很低的原因可能是:群居型蝗虫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具有防御大山雀捕食的作用。(4)为探究上述推测,研究者设计如下两组实验。按照下表选取不同蝗虫与饥饿处理的大山雀放入同一笼中,相同时间后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组别第一组实验第二组实验蝗虫散居型蝗虫?群居型蝗虫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蝗虫蝗虫数量50只50只50只50只饥饿处理的大山雀10只10只①本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将大山雀进行饥饿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第一组实验中“?”处选取的是________(填字母)蝗虫。a.涂抹苯乙腈的散居型 b.去除苯乙腈的散居型c.涂抹苯乙腈的群居型 d.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③预期实验结果:第一组实验中散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大于“?”处选取的蝗虫,第二组实验中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蝗虫。
初 三 生 物阶段检测练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 号12345678910111213答 案BBDABCBDAABAC题 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 案DCACDACCADB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6个小题,共50分。)26.(9分)(1)体内有脊柱 (2)裸露 角质的鳞片 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3)变态 坚韧的卵壳(4)肺泡数量多 皮肤 (5)爬行动物27.(8分)(1)收缩 肩关节 (2)肱二头肌 收缩 (3)减少 (4)增大 自身体重 (5)锻炼肌肉力量并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缺一不得分)28.(8分)(1)小鼠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2) 跳跃 小于 (3)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 易获得、繁殖快、性状多(合理即可)(4)秀丽隐杆线虫 有口有肛门29.(8分)(1)刚毛 A 依据环带的位置,靠近环带的一端为前端(2)鳃盖后缘 呼吸 鳃丝为鲜红色的鱼较新鲜(3)具有与肺想通的气囊,可辅助呼吸 [2]肺30.(9分)(1)颜色(或位置) 学习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2)A、B (3)节肢 昆虫 (4)社会 (5)观察 实验31.(8分)(1)散居 群居 (2)d(3)释放苯乙腈(合理即给分)(4)①苯乙腈的有无 使大山雀具有强烈的食欲,有利于实验顺利进行 ②a ③小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务必用0,非选择题必须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务必用0,非选择题必须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