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9页。

    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100 分(含书写 4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班级举行“成长的味道”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课堂有理】
    1.小秦从课文中摘抄了各种感官的美文佳句,请帮他填写(1)句的修辞手法和(2)(3)
    (4)句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4 分)
    【词语·感官】
    (1)视觉: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 )
    听觉: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dǐng( ▲ )沸。
    触觉:我的手指搓 niǎn( ▲ )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嗅觉: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 )。 2.小淮积累了相同主题的名句,请你帮她填写完整。(9 分)
    【文章·生活】
    初中的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1)▲ , (2)▲ ,仁在其中矣”;初中的我们,奔跑在活力的操场,渴望成为健壮的青年,“ (3)▲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初中的我们,聆听自然的歌唱,欣赏各种生物的模样“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4)▲ ”。
    【古诗·交友】
    与人交往,结为朋友,需要真诚与爱心。友情是与朋友千里相见时会心的微笑:有朋
    自远方来, (5)▲ ?友情也是李白听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时举头仰望的明月:
    (6)▲ , (7)▲ ;友情亦是江南暮春时节,杜甫又与故人李龟年重逢的人生慨叹: (8)▲ , (9)▲ 。
    莎莉文老师的课堂大多在室外,在井房她让海伦认识到了“水”的存在。
    请你欣赏甲骨文中的“水”字,用一段文字解释“水”的含义。(2 分)
    【汉字·溯源】

    【四季有情】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 4-6 题。(11 分)
    【甲】春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节选自莫怀戚《散步》)
    【乙】夏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节选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丙】秋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丁】冬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节选自老舍《济南的冬天》)
    仿照“冬”的示例,根据【甲】【乙】【丙】的内容,完成填空。(5 分)
    走过四季,品味世间真情。 (1)▲ ,一家人在新绿的田野上演绎着的温暖
    亲 情 ; (2)▲ , (3)▲ ; (4)▲ ,
    ▲ ;冬品古城,老舍心中放不下的,依然是温情的济南。 5.【甲】【乙】【丙】三个选段中都有“妈妈”的形象,分析其不同特点。(3 分)
    ▲ 6.【链接材料】老舍《吊济南》
    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名胜,闭了眼也曾想出来,可是重游一番总是高兴的:每一角落,似乎都存着一些生命的痕迹;每一小小的变迁,都引起一些感触;就是一风一雨也仿佛含着无限的情意似的。
    老舍把济南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结合选段【丁】和【链接材料】,谈一谈原因。
    (3 分)


    【玩乐有趣】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 7-10 题。(16 分)
    玉米秆毕飞宇
    我的老家不种植甘蔗,我在青春期之前从来都没有见过甘蔗。可是,“甘蔗”这个词我却很熟悉,它经常出现在一种夸张的、神经质的语气当中:“天哪,比甘蔗还要甜! ”语言总是比世界更加广阔,它的背后有诡异的空间。就这么着,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甘蔗的孩子到底知道甘蔗了。不仅如此, 经过语气的渲染,甘蔗还成了“甜”的标准和尺度,拥有饱和的、稳固的能量。它是关于“甜”的梦——想象力是一只舌头,甘蔗就是那些密密麻麻的、神出鬼没的味蕾。
    所以,年少的时候阅读是重要的,在你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这个世界之前,虚幻的“概念” 会帮助你建立起一个牢不可破的世界。我们总是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先“知道”这个世界。相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世界和未来一定是先验的——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未来必将是一根越啃越粗、越啃越甜的甘蔗,从这头望不到那头。
    “比甘蔗还要甜”,这是夸张,也是比喻。比喻是辽阔的、深邃的,比喻的内部有一个空间,它的浩瀚程度一点也不亚于一个孩子的白日梦。那可是关于吃的白日梦,白日梦有多美,比喻就有多美。
    然而,没有甘蔗。可没有甘蔗又有什么关系呢?聪明的人告诉我们,那些没有长出玉米的玉米秆甜极了,“天哪,比甘蔗还要甜! ”长大之后,我知道了,发现这个秘密的未必是聪明的人,他也许是个笨蛋。极度的饥饿让他饥不择食,他决定吃玉米秆。在干千万万个倒霉蛋中间,好运眷顾了他。他遇上了一根没有长出玉米的玉米秆——所有的养料和糖分全跑到玉米秆里去了。他咬了一口,甜在嘴里,喜上心头。在一大堆的饿殍中间,他活下来了。他气息奄奄,把这个惊天的秘密告诉了他的子孙。经过万水千山和岁岁年年,这个秘密最终走进了我的耳朵。于是,那个叫毕飞宇的瘦小的少年,抢在他的“知识分子”父母之前,知道了:不结玉米的玉米秆,其实就是一根甘蔗。
    知识就是力量,因为知识可以解馋。
    我们拿把镰刀,钻进了玉米地。每一株玉米秆都比我们的身体高出许多,这样一来我们就是鱼, 遨游在海底了。这海底并不清凉,相反,又闷,又热。那些阔大的叶子软绵绵的,却也锋利,脚底下一急你的皮肤就被它们划破了。我们哪里还是偷“甘蔗”的馋鬼,我们简直就是浴血奋战的敌后武工队。我们在侦察,在逼近日本鬼子的炮楼,胆大、心细,怀揣着渴望解馋的神圣使命。只要还没有结出玉米,玉米秆就是日本鬼子。砍,砍喽。
    可是,时机未到,我们的努力时常无功而返。满头的大汗硬是换不来一口的甜。
    尸横遍野。那是玉米秆的尸体,也是敌人的尸体,可我们也没有喜悦。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村子里一定会有人这样叫骂:“馋鬼!千刀杀的!馋鬼!万刀剐的!”我们瘦削的小脸上无动于衷。我们是潜伏在人民中间的敌后武工队。乡下长大的孩子都有一种惊人的淡定, 从来就不接叫骂——把钱包捡回家是本事, 捡人家的叫骂算什么?骂呗,你迟早都要回家吃晚饭。
    不过,抢收玉米的日子情形就很不一样了,所有的玉米都会横躺在打谷场上。孩子们都围过去了,耐着性子,一根一根地尝。我们的嘴边都是泥土,有时候甚至还有血。这时候的大人是友善的,慈祥的,慷慨的,偶尔,他们会找到一根“甘蔗”。他们只会尝上一两口, 大叫一声:“天哪,比甘蔗还要甜!”然后,他们会把手里的“甘蔗”递给身边的孩子,“甘蔗”的顶端通常都有他们的口水,他们的口水也很甜。
    我从小就是一个有志向的人——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砌三间大房子,里面摆满“甘蔗”,每天天亮我就起床,坐在门槛上,开始啃,一直啃到残阳如血。有志不在年高,我在成长, 伴随我成长的,是我腮帮子内侧汨汨而出的口水。我的口水是我体内最大的秘密,它激情澎湃,伤感, 绵长,滔滔不绝。它们是被打断的牙,一次又一次被我成功地咽了回去。
    (选自毕飞宇《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年少的阅读是重要的,因为它会帮助你建立起一个牢不可破的世界。 B.知识就是力量,因为知识可以解馋。
    C.把玉米杆认作是日本鬼子,这是我们极度饥饿状态下产生的幻觉。D.品尝玉米秆的甜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充满想象力的梦境。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 分)
    我们哪里还是偷“甘蔗”的馋鬼,我们简直就是浴血奋战的敌后武工队。(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3 分)

    我的口水是我体内最大的秘密,它激情澎湃,伤感,绵长,滔滔不绝。(从重音、停连 、情感表达等角度,说说画横线的句子该如何朗读。)(3 分)
    ▲ 9.结合全文,谈谈玉米秆在“我”成长中起到的作用?(3 分)
    ▲ 10.作者说“比喻是辽阔的、深邃的,比喻的内部有一个空间,它的浩瀚程度一点也不
    亚于一个孩子的白日梦”,请你结合这句话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一谈为什么谢道韫咏雪的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会传诵千古。(4 分)


    【交友有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 题。(12 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①,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②归乡里。式谓元伯曰: “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注释 ①太学:京城最高学府 ②告:告假
    根据语境,补全小秦和小淮的对话。
    小秦:我觉得“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个标题很精彩,所以我也仿照它给【乙】文起了标题“ (1)▲ 。(2 分)
    小淮:你拟写的标题很精彩。【乙】文中“后期方至”中的“期”的意思是什么,我一时拿不定主意。
    小秦:其实这个词我们在【甲】文中学过,它与“期日中”的“期”同义,词性都是
    (2)▲ ,解释为 (3)▲ 。(2 分)
    小淮:你的学习方法真棒,通过学过的文章,把没学过的文言词语的意思搞明白。 小秦:其实学习文言词语的方法有很多,再比如不会的词你可以查字典。我来考考你, “尔何相信之审邪”中的“审”有“①详细;②慎重;③认真;④审查”等意思。根据语境,这里的“审”应该选哪个义项。
    小淮:我选 (4)▲ 。这句话的意思是 (5)▲ 。(3 分)
    小秦:我同意你的选择。最近我痴迷研究古代的敬辞和谦辞,我再来考考你,如果要用“家严家慈”“令尊令堂”“令郎令爱”中的一个来替换文中划线的“尊亲”,你认为哪个合适?
    小淮:那还用说,肯定是 (6)▲ 。(2 分)
    小秦:才思敏捷啊。我们对比阅读这两篇文章,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这让我想起了《论语》中孔子在“三省吾身”中的教诲。
    小淮:是啊,两篇短文都是围绕“诚信”的话题,【乙】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仅是范巨卿的高士之风,更有张劭的母亲。这是一位优秀的母亲,你觉得呢?(3 分)
    小 秦 : 我 同 意 你 的 说 法 : (7)▲ 。

    【教育有道】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呐喊:救救孩子。小秦搜集了《朝花夕拾》中涉及儿童教育的篇章,对比研读,完成 12 题。(12 分)
    【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乙】《五猖会》(选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 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丙】《阿长与〈山海经〉》(选段)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 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根据名著内容,补全小秦和小淮的对话。
    小淮:读完你整理的材料,我发现《朝花夕拾》中涉及儿童教育的篇章主要集中在三个人身上:寿镜吾先生、父亲和长妈妈。
    小秦:是的,我发现这三人对“我”的教育都是围绕我的“想要”展开。
    小淮:我知道你的意思, (1)▲ 。(3 分)
    小秦:你的概括很精到。其实鲁迅先生对于儿童教育的观念就暗含在这三个选段中。让 我 与 你 分 享 : (2)▲ 。 (4 分 ) 小淮:你的专题探究成果颇丰啊,我想学习一下你是如何完成的呢?
    小秦:首先,我用一周的时间速读了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 (3)▲
    。(2 分)
    小淮:这真是阅读名著的好方法,教材中还例举了两个专题,我对“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很感兴趣,你能否再给我推荐一位很有“特色”的人物?
    小 秦 : 我 推 荐 (4)▲ , 因 为 (5) ▲ 。 (3 分 )

    【写作有味】
    成长有味,或甜或咸或酸或辣或苦,你的成长是怎样的味道?请以“成长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550 字。(34 分,其中书写 4 分)
    秦淮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堂有理】(15分)
    1.(4分)(1)拟人(2)鼎(3)捻(4)niàng
    2.(9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不亦乐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2分)中间线条像水蜿蜒流动之形;两侧的点像水滴,表示水流多曲折,或表示水滴之点数。
    【四季有情】(11分)
    4.(5分)春步绿野;夏听故事,鲁迅依然会想起长妈妈来自美女蛇故事的谆谆告诫;秋念母恩,史铁生在北海的菊花中凝望母亲远去的背影。
    5.(3分)【甲】文中有两位“妈妈”——“我”的母亲和妻子。我的母亲疼爱孙儿,体谅儿子儿媳,我的妻子信任我,关爱孩子。【乙】文中的“妈妈”是我的保姆长妈妈,他关爱我的成长,保护我的安全。【丙】文中的母亲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奉献给身患疾病的儿子和幼小的女儿。
    6.(3分)济南的冬天是响晴(温晴)的,优越的自然环境,让济南成为宝地,让作者享受在济南的时光;济南有山有水,给人温暖和安全感;济南的每一处名胜、每一个角落、每一次变迁,都让老舍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玩乐有趣】(16分)
    7.C
    8.(1)(3分)比喻,把伙伴们比作敌后武工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偷玉米时的专注认真,表现了我们的童真童趣和对甘蔗的渴望、对自然的亲近。
    (2)(3分)“激情澎湃”重读,“伤感绵长”语调压低,声音延长,读出回味之感。表达出味觉给生命带来的美好体验。
    9.(3分)甘蔗对童年充满了吸引力,更给童年带来梦幻的美好体验,丰富了想象力;甘蔗也丰富了童年的生活,亲近自然,学会与人交往;甘蔗也让我们树立起了童年的志向。
    10.(4分)谢道韫的这句话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这个比喻引人遐想,有着丰富的内部空间,写出了雪花轻盈的姿态,飞舞的神韵。同时,在寒冷的冬天,仿佛带我们进入了春天的梦境,还给人暖意融融春天将至的感觉,有着丰富的意韵。
    【交友有信】(12分)
    11.(1)范巨卿对友守信;
    (2)名词;约定的时间;
    (3)③你就那么认真地相信他吗?
    (4)令尊令堂;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6)当她确定儿子的朋友范巨卿两年之后依然能兑现承诺,来拜访她们,她就为范巨卿酿酒,款待他,支持儿子与其深交。
    全文翻译:
    范式字巨卿,年轻时在太学求学,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二年后我要回太学读书,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于是约好了日期。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千里之外约定的事情,你就那么认真地相信他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二人登上大厅一起饮酒,喝得十分畅快,最后相互告别。
    【教育有道】(12分)
    12.(1)(3分)解怪哉虫的秘密,但是寿镜吾先生知道也说;我想要去看五猖会,但父亲却逼着我背书,让我全然没有了兴致;我想要《山海经》,不识字的阿长却能费劲艰辛帮我买到。
    (2)(4分)寿镜吾先生认为我的问题与当时的四书五经毫无关系,故而老师不答,这是在暗讽封建教育扼杀了儿童好奇的天性。同样的,《五猖会》里父亲也给我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创伤,他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批判强制的家长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妈妈,我对长妈妈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山海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赞美长妈妈保护儿童的好奇之心,用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方式疼爱我。
    (3)(2分)对于涉及到这一主题的篇章,做好标记(折角、插放书签等),第二遍认真阅读各篇中的相关句段,对比总结,当然我也参考了一些资料。
    【写作有爱】(34分)
    13.略

    相关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名句默写,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请根据《西游记》相关内容,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句子默写,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