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单元检测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11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0章单元检测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11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第二十章 电与磁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二十章 电与磁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十章 电与磁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如图所示,蹄形磁体周围没有铁屑处 (选填“有”或“没有”)磁场;人们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而引入了 .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2.如图所示,一张百元新钞票好像被一支笔“戳通”了.实际上这张新钞票依然完好无损,这里应用了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原来,这支笔的笔杆(纸币的下方)与笔头(纸币的上方)可以互相分离,笔杆上与笔头相连的一端内部装有小磁铁,则笔头内的材料可能含有 (选填“铜”“铁”或“塑料”).若想探究笔头内的材料是否有磁性,现提供下列器材:①铝棒、②大头针、③碎纸屑.则其中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的是 (填序号). 3.如图所示的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 ,发现该现象的科学家是 (选填“欧姆”“焦耳” “奥斯特”或“法拉第”),通电后小磁针偏转,体现了电能可转化为 能. 4. 如图所示,我国时速600 km的高速磁浮列车实验样车在青岛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磁浮”的原理是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即 ;有些列车采用了“再生制动”技术,即在车到站前关闭电源,电机的线圈随车轮在磁场中转动,车轮带动发电机发电,该原理与 (选填“动圈式扬声器”或“动圈式话筒”)的原理相同. 第4题图 第5题图5.如图是一种“闯红灯拍照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时会自动闭合,压敏电阻若同时受到车的压力,其阻值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因电路中电流的改变而变 (选填“强”或“弱”);当电流变化到一定值时,衔铁与触点 (选填“1”或“2”)接触,电控照相机工作,拍摄违规车辆. 二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宋代沈括最早对地磁偏角现象进行了描述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奥斯特发明了发电机7.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下列有关指南针和地磁场的说法中正确是 ( )A.指南针静止时南极指向地理北极 B.如果地磁场消失,指南针还能指示南北 C.指南针静止时指示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D.由于地磁场的存在,所以在地球的周围才存在着磁感线8.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纯电动汽车发动机的动力装置是电动机,下列实验中,符合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 (多选)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主要部件是永久磁体和带有指针的线圈)G1和G2用导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当拨动G1的指针时,观察到G2的指针也会随之摆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G1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B.G1利用电磁感应产生了电流C.G2的指针摆动幅度一定大于G1D.G2是因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而摆动三 作图题(共2分)10.如图所示,请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及静止的小磁针的N极.四 实验探究题(共14分)11.(6分)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小宇想利用铁屑和小磁针(黑色一端为N极)来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1)根据图甲中小磁针及铁屑的排列情况可初步推断: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 磁体的磁场相似. (2)实验中,小磁针的作用是为了研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 .(选填“磁场强弱”或“磁场方向”) (3)小宇在奥斯特实验的启发下,只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对比两次的实验现象可知:通电螺线管两端的磁极性质与通电螺线管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选填“有关”或“无关”) (4)下列操作中能增强通电螺线管磁性的是 .(多选,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增大通电螺线管线圈中的电流 B.改变通电螺线管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C.在通电螺线管内插入铁棒 D.减少通电螺线管线圈的匝数
12.(8分)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呢?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1)将导体ab静止悬挂起来后,闭合开关,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不偏转,说明电路中 (选填“有”或“没有”)电流产生. (2)小芳无意间碰到导体ab,导体ab晃动起来,小明发现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了偏转,就说:“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可产生电流.”但小芳说:“不一定,还要看导体怎样运动.”为了判断谁的说法正确,他们继续探究,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序号磁体摆放方向ab运动方向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1N极在上竖直上下运动不偏转 2水平向左运动向右偏转3水平向右运动向左偏转4N极在下竖直上下运动不偏转 5水平向左运动向左偏转6水平向右运动向右偏转 分析实验现象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小芳的观点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第2、3次实验的现象发现,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跟 有关;比较第3、6次实验的现象发现,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还跟 有关. (3)在整理器材时,小明未断开开关,先撤去蹄形磁体,有同学发现指针又偏转了!他们再重复刚才的操作,发现电流计的指针都偏转,请教老师后得知,不论是导体运动还是磁体运动,只要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 中做 运动,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发电机发电的原理. 第二十章 电与磁1.有 磁感线【解析】磁场是磁体周围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分布在磁体周围的整个空间,故蹄形磁体周围没有铁屑处也有磁场.2.铁 ②【解析】笔杆上与笔头相连的一端内部装有小磁铁,笔头内的材料会被小磁铁吸引,说明该材料为磁性材料,可能含有铁.探究笔头内的材料是否有磁性时,若用②大头针,需将笔头靠近大头针,若出现相互吸引的情况,则说明笔头内的材料具有磁性,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若用①铝棒和③碎纸屑,将笔头靠近铝棒或碎纸屑时,不管笔头内的材料是否有磁性,都不会出现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情况,不能用来完成探究任务,所以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的为②大头针.3.磁场 奥斯特 机械4.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动圈式话筒5.强 2【解析】压敏电阻受到车的压力后阻值变小,题图中左侧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则电磁铁的磁性变强.当电流变大到一定值时,电磁铁将衔铁吸下来,衔铁与触点2接触.6.B 宋代沈括最早记述了地磁的南北极和地理南北极并不重合,即存在地磁偏角,B正确.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了发电机,A、C、D错误.故选B.7.C 指南针静止时,其南极指向地理南极附近,故A错误;如果地磁场消失,指南针静止时能停在任意位置,故B错误;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指示南北方向,是因为指南针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故C正确;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即在地球的周围不存在磁感线,故D错误.8.C选项分析结论A选项图是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装置不符合题意B选项图演示的是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实验不符合题意C当选项图中的开关闭合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发生运动符合题意D选项图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不符合题意 9.BD 根据题意可知,电流表主要部件是永久磁体和带有指针的线圈,G1和G2用导线连接起来.当拨动G1的指针时,相当于G1中的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由于两个电表构成了闭合电路,故电流会通过G2中的线圈,而该线圈处于磁场中,由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所以G2的指针也会偏转,由上述分析可知,G1利用电磁感应产生了电流,G2是因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而摆动的,故A错误,B、D正确;由于导线有电阻,感应电流通过导线时会损失一部分电能,故G2的指针摆动幅度一定小于G1,故C错误.10.如图所示.11.(除标注外,每空2分)(1)条形(1分) (2)磁场方向 (3)有关(1分) (4)AC【解析】(3)由题图乙可知,只改变通电螺线管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改变,所以实验说明通电螺线管两端的磁极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关.(4)在相同条件下,增大线圈中的电流,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故A正确;改变通电螺线管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不能改变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强弱,故B错误;在相同条件下,插入铁棒,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故C正确;在相同条件下,减少线圈的匝数,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故D错误.12.(除标注外,每空1分)(1)没有 (2)正确 导体运动方向(2分) 磁场方向(2分) (3)磁场 切割磁感线【解析】(1)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2)由题表中记录的数据可知,导体的运动方向平行于磁场方向时,电路中没有电流产生,故小芳的观点是正确的;由2、3两次实验数据可知,磁场方向相同时,导体运动方向不同,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不同,故产生的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有关;由3、6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导体运动方向相同时,磁场方向不同,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不同,故产生的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有关.(3)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综合与测试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共45分),同步通信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 k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八章 电功率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