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页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预习,自学反馈,概括总结,独立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推恩令”“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及盐铁专卖、北击匈奴等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永恒的任务。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2、难点:正确理解“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含义。
    三、自主预习
    汉武帝当时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他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些措施分别有何作用?
    四、自学反馈
    (一)“推恩令”的实施
    1、背景:西汉初,诸侯王及地方豪强地主两股势力的发展,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措施:汉武帝采纳___________的“________”建议。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
    3、作用:大大加强了_______对______的控制。
    (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1、背景: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_________的政策。
    2、措施:汉武帝接受________的建议,把_______学说立为_______思想,使儒家____________的思想成为_________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还在_______兴办_______,以儒家的《______》《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____________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3、作用:______居于______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三)盐铁专卖
    1、措施:把________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还在全国各地设________,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_______,实行盐铁_______、_______。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_________,平抑_______。
    2、作用:使国家的__________有了很大改善,为________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__________。
    (四)北击匈奴
    1、西汉建立之初对匈奴实行__________政策。
    2、汉武帝时_________匈奴。(1)条件:经过__________,西汉强盛起来。(2)过程:①将领:________、____________②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战(3)结果:匈奴经过_________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五、概括总结
    1、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提出者:_________
    (一)政治上 (1)实施“__________” ②内 容:_________
    2、措施 ③作 用:_________
    (2)削爵、夺地、除国
    3、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提出者:_____________
    (二)思想上 2、措施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
    (2)内 容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3、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经济上 2、措施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匈奴政策变化:汉初______________→汉武帝时______________
    (四)军事上 2、将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时间:_______
    3、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领导:________、______
    (3)作用:________________
    六、独立训练
    1.西汉初,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后来,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
    A.行推恩令 B.设刺史 C.推察举 D.行郡县
    2. 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在思想上加强控制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A.“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盐铁专卖
    C.“推恩令”的实施 D.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3. 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而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A.兴办太学 B.平抑物价 C.盐铁专卖 D.统一铸币
    4.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5. 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打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从以逆京师”的困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盐铁专卖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设置西域都护
    6. 右图为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汉武帝把这
    样的办学经验推向全国。据此可知,汉武帝时______________。
    A.推崇诸子百家学说 B.奉行“无为而治”政策
    C.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 D.重视儒学人才培养
    7. 汉武帝为筹措对匈奴作战的经费,向地方富商借贷,但有些富商大贾唯利是图,不关国事,担心朝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对此,汉武帝______________。
    A.颁布推恩令 B.统一度量衡 C.实施盐铁官营专卖 D.命张骞出使西域
    8. 《盐铁论》一书中提到,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市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A.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B.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
    C.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D.防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大
    9. 他一改王朝之初“无为而治”的政策,加强集权和对经济的控制,确立儒家学说的正统思想地位。他是______________。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0.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本质上体现了______________。
    A.思想控制的加强 B.法家学说的衰落 C.儒家学说的流行 D.中央集权的削弱
    11.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______________。
    A.吸取秦亡教训 B.重视“以德化民”[来#&~源:@中^教网] C.经济萧条 D.人心思安
    12.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②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
    ③统治者注重农业的发展 ④统治者重视“以德化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侯之。”文中“上”指的是______________。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www.z@&zstep.c%#^m]
    14.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______________。
    A.诸子百家 B.法家和墨家 C.道家和兵家 D.除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
    15.汉武帝在经济上实现“大一统”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
    ①收回地方铸币权 ②盐铁官营 ③统一铸造五铢钱 ④奖励工商业[来源^*:&中教%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人是______________。
    A.夏启 B.秦始皇 C.项羽 D.刘邦
    17.秦朝都城咸阳的一位商人,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货物,他携带的货币应该是______________。
    18.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独创性的象征。秦长城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
    A.西起陇西,东到大海 B.西起长安,东到辽东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D.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中国#教~^@育%出版网]
    19.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句童谣暗指______________。
    A.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B.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来源:~z*zstep.c@#m^]
    C.秦朝刑法特别残酷 D.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来^@源:zz#ste&p%.cm]
    20.仔细观察下图,它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
    A.城濮之战 B.巨鹿之战 C.大泽乡起义 D.牧野之战
    21.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______________。
    A.秦朝统一全国,生活安定 B.秦朝法律严酷
    C.当时市场竞争激烈 D.日常生活中提倡文明礼貌[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22.“文景之治”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清明的统治时期。下列与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汉文帝和汉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B.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汉文帝和汉景帝奖励耕作,关心农桑
    D.“文景之治”的出现与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也有很大的关系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所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5分)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E:___________类别
    措施
    结果
    政治
    施行___A____、刺史制
    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西汉王朝进入 E 。
    经济
    收回铸币权,盐铁官营、专卖,平抑物价
    思想
    B
    军事
    派C、D北击匈奴

    相关学案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基础感知,图示中的历史,史料中的历史,评价中的历史,当堂训练,总结归纳,课下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共1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预习,自学反馈,概括总结,独立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