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22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22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229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229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229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229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229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229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历史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夏商周,春秋战国,宋元明清,礼教存废和礼法关系,法理派,礼教派,清末修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电影描述了困顿的中年男性保健品商贩程勇,为了获取暴利,两次铤而走险,走私违禁药品,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独家代理商,后被病友冠以“药神”称号。于是人们痛骂那位公安局长的冷血,也有人说,人命关天,救死扶伤是天命,法律就不能多讲讲人性?当然程勇最终还是判了5年。
西周:“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敬天、敬祖、保民。 《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建国、外交、政治体制、文化教育、礼乐、军队、刑罚、赋税、农业、商业、医疗、占卜、工艺等等等无所不包。
“刑期于无刑”——《尚书.大禹》 “君子以折狱致刑”——《易.丰卦》 “刑三百,罪莫终于不孝”——《吕氏春秋》
五大刑罚大辟(pi死刑)、宫、墨(qing黥)、刖(yue)、劓(yi)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管理国家: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法度》 儒家却认为礼可以治理社会: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礼记.曲礼》
《尚书.大传》曰”夏刑三千条“。《周礼》”司刑掌五刑,其属二千五百”。穆王度时制法,······战国异制,魏文侯师于李悝,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商鞅传授,改法为律。 ——《唐律疏议》法律出版社,1992
材料1:董仲舒《决狱》曰: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误伤乙。甲当合论?或曰,“殴父也,当枭首”。 ——(宋)李昉编纂:《太平御览》第六卷,任明等校点,42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难道案情有悬疑之处吗?
难道涉案者有特殊背景吗?
难道“殴父者,当枭首”的判决意见缺乏法律依据吗?
难道“殴父者,当枭首”的判决意见背离了当时的司法实践惯例?
材料2:秦末战乱,刘邦初入关中,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西汉建立后·····于是相国萧何拾取秦法,作律九章。当孝惠、高后时,“萧、曹为相,镇以无为,刑罚以稀”。汉武帝重用张汤赵禹之流的酷吏,连造新法,······此后酷吏玩法舞弊,以律文案例辗转比附,法网峻密。 根据材料,概括西汉前期法治指导思想的演变。
材料3:董仲舒论曰:“臣愚以父子至亲也,闻其斗,莫不有怵场之心,扶杖而救之,非所以欲诟父也。《春秋》之义,·······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甲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 ——(宋)李昉编纂:《太平御览》第六卷,任明等校点,42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董仲舒建议如何判决此案?他的历史贡献何在?
所谓“春秋决狱 ”是指遇到义关伦常现行法律无明文规定 、或虽有明文规定,但却有碍伦常的案件 ,便用儒家经典《春秋 》所载有关事例及其体现的道德原则 ,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这种量刑原则称为“原心定罪”。
人性“好利恶害 ”,“礼不足以禁邪而刑法可以止暴 ”。
主张广施仁政、隆行教化
法网严密和执法严厉、主张株连
“水旱 ,天之所为 ,饥穰 ,阴阳之运也 ,非人力故 ……天道然 ,殆非独有司之罪也 !人性“好利恶害 ”,“礼不足以禁邪而刑法可以止暴 ”。
宽法简约、亲属相隐、量刑要“原心定罪
推崇“天人感应 ”说 ,重刑 ,出现灾异
长孙无忌与唐太宗李世民是布衣之交,在玄武门之变中起到关键作用,加之其妹又是皇后,故地位尤为尊崇。一次,长孙无忌奉召入宫议事,由于事出急迫,竟然忘记把随身携带的佩刀解下来,而是直接进入东上阁门。等办完事出门,监门校尉才发觉。这件事引起不小的轰动,于是唐太宗只好按程序把案件交给臣僚议罪。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认为:校尉失察,罪当死;长孙无忌误带刀入殿,应徒二年,罚铜二十斤以折罪 。 1.如果你是监门校尉,你是否会提起上诉呢? 2.该案件反映了《唐律疏议》的什么特点?
谋反第一: “为子为臣,惟忠惟孝,乃敢包藏凶慝,将起逆心,规反天常,悖逆人理”,····· 恶逆第四,即以下犯上,“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杀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犯此条者,穷恶尽逆,绝弃人理,为伦理纲常所不容。······
26条规定:“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家无期亲成丁者,上请。反流罪者,权留养亲” 46条规定:“诸同居,偌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
宇宙之间, 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 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凡有狱讼,必先论其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之分, 而后听其曲直之辞。凡以下犯上, 以卑凌尊者,虽直不右,其不直者罪加凡人之坐 。
本来是阿张与其丈夫蒋九因其父蒋八不轨而“出外别居”,但被蒋八诉以不孝之罪。由于阿张在公堂上陈述理由时揭露了蒋八的一些隐私,在没有弄清事情的虚实之前,就遭到“名公”胡颖的训斥。他说“然妇之于舅姑, 犹子之事父母, 孝子扬父母之美, 不扬父母之恶 … …彰彰然以告之于人, 则非为尊长讳之义矣。” 而后又引《礼经》“ 子甚宜其妻, 父母不悦, 则出之”之条。 阿张“决十五,押下,射充军妻”
按照法律,子盗父牛当判答刑,不孝之罪应判编管,但审理此案的蔡杭站在“当有以教化之” 的立场上, 仅对儿子罚枷, “仍令日设拜其父, 候父慈子孝, 即与疏放”
《郑氏家范》共168条,涉及到治家、教子、修身、处事。郑氏历经宋元明三代,最多的时候有三千人。
第86条、第87条讲到,“……即仕,需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当早夜切切以报国为务,抚恤下民,实如慈母之保赤子。有审理者,哀矜恳恻,务得其情,毋行苛虐,有不可一毫妄取于民。”
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吕氏乡约》
封建社会中,“天子治官,官治家长,家长治家,以此求家庭之统一,即以谋社会之安宁”。 ——《法政浅说报》宣统三年第19期第23页
我国古代为何形成以儒家思想构建的“礼”“法”结合的法律体系?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授课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导入,历史情境,第一章,自主学习,图片情境,第二章,秦汉隋唐,史料研读,问题探究,第三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说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概念解析,课堂小结,秦代法律与教化补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课内容课件ppt,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