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23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23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23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238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238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238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238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238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名词解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标要求: (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 (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生产力 就是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 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生产关系的定义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归谁所有;(2)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地位及相互关系;(3)产品的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起主要作用.
(一)渔猎采集经济时期——旧石器时代
1、工具简单2、采集捕猎
3、迁徙群居4、女性地位高
(二)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
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多元中心;独立发展;具有多样性
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及其成就(表现)
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最早种植水稻
7000年前,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
小亚细亚半岛南部 小麦、大麦原产地
9000年前饲养绵羊和山羊
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骆马
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思考: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①人类变为食物生产者;②改变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③加速人口增长
2.促进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①从迁徙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 ②手工业发展; ③精神生活逐渐丰富
3.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①天文历法;②数学和其它相关学科
4.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
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 奴隶制
解决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需要
农耕文明要求定居 ; 政治宗教活动 ; 战争兼并
随着农业的产生,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国家应运而生,人类开始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共同特征:灌溉农业发达
(一)统一性:世界古代以农耕为基础的农业文明
统一性:世界古代以农耕为基础的农业文明
(二)多样性:世界古代以农耕为基础的多样文明
多样性:世界古代以农耕为基础的多样文明
形成三大谷类植物区(东亚东南亚稻米区;美洲玉米区;欧洲、中东、中亚及中国黄河流域的小麦区)农业耕作技术的差异(精耕细作与休闲农耕制)种植与畜牧的比重差异(主谷式农业与谷草式农业)食物结构的差异(中国:素食结构;西方:肉奶为主)土地经营方式的差异
课堂探究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2分)。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长期在我国古代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和主流思想各是什么?(4分)
特点:以家庭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主要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主流思想:儒家思想
材料二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实行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4分)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小农经济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材料三 随着农耕和畜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私有制逐渐产生……男女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有了变更……原来的部落管理机关为一种新的由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公共权力所代替。 ----------摘自世界通史(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有了剩余产品,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
(1)经济布局:南稻北粟(后为南稻北麦)。(2)产业结构:以农业种植为主,家庭畜牧业为辅。(3)生产模式:不断变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精耕细作模式日益完善。(4)经营方式: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5)土地制度:以地主土地私有为主,土地兼并盛行。(6)国家干预:一方面国家通过兴修水利、赈灾和救灾,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农业赋税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实行重农抑商。
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精耕细作:通过投入更多的劳动、更多的肥料、改进生产工具、提高耕作技术、修建水利工程、改进耕作制度等方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背景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纲要知识回忆,农耕畜牧产生表现,一万年前,农业出现的影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农业产生,实战演练,古代中国,生产工具进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文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原始农业出现,猪纹黑陶钵,炭化的稻谷,古埃及太阳历,《夏小正》,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古代巴比伦,新月沃地农耕示意图,古埃及人在田间耕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