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 落花生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 落花生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落花生》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许地山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内容。其中,“议花生”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详写了父亲和“我们”的对话,从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味美、榨油、便宜等特点。在文中,作者借物喻人,从落花生的生长特点领悟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耐人寻味的道理,从而体悟到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像花生一样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本文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但是对于借物喻人这个写作手法的理解不够深刻。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把握“由落花生的品格特点,你会想起生活中的谁”这个要点,引导学生运用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法去学习、总结、拓展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
1.借助课前预习单、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认识“亩、播、浇”等生字,学会运用偏旁去识记“慕、幕、墓、暮”。
2.通过学习单思维导图完成课文内容的梳理,思考父亲想借花生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并从中思考我们从花生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
3.通过走近作者、情景教学、写法指导等,加深对“借物喻人”的手法的理解并加以运用。
【教学重难点】
通过走近作者、创设情境、写法指导等,加深对“借物喻人”的手法的理解并加以运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引起兴趣。
1.看到题目《落花生》,你会产生什么疑问?
问题预设:题目中的“落花生”跟我们平时吃的花生一样吗?|花生有什么特点呢?
2.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文《落花生》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下面的课堂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聚焦课文生字。
1.快速阅读课文,读准以下词语的字音。
一亩 播种 浇水 吩咐 茅亭 榨汁 爱慕 矮小 交谈
2.交流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形声字:吩咐
随文识字:理解“爱慕”这个词语的时候,根据课文内容“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平时我们都喜欢长得好看的事物并且愿意接近。因此,“爱慕”的意思表示“喜欢并且愿意接近”。
借助预习单:利用字源识记法,分辨“慕、暮、幕、墓”,如图。在此处,联系“慕”的古体字——,对“慕”的字源进行说明。
联系古陶文:根据“亭”的古体字写法——,识记此字。
【设计意图】多种方式识记生字,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走入文本。
三、多种方式读课文,聚焦花生的“有用”。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预习单,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如图。
2.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思考从课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花生有哪些用处。搭档合作完成学习单,如图。
3.说说花生的其他用处。
从文中的“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可以看出花生具有“易养活”的特点。同时,我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花生还有保护心脏、抗衰老等特点,可见花生浑身是宝,用处很多。
【设计意图】在反复的朗读和资料查阅的过程中,总结花生的特点,聚焦花生的“有用”,为下文学习花生的品格做铺垫。
四、对比阅读,聚焦花生的“品格”。
1.完成学习单,了解“落花生”的品格(如图)。
2.父亲从花生身上对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期望?
父亲希望我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深深地理解了父亲的苦心,知道了父亲要让我们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总结:父亲用花生这个寻常却有用的事物来比喻生活中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就是借物喻人。“借物喻人”指的是通过描写一种物,来比喻一个人或者一种人的某种品格,从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朗读,在上面了解了花生的“有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落花生身上的品格,从而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对我们的期望。父亲表面上是在赞美落花生的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其实是希望我们做像“落花生”一样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更是对生活中具有像“落花生”品格的人的赞美。这个环节,承接了上面的环节,又为下面的环节做铺垫。
五、走近作者,聚焦生活中的“落花生”。
1.走近许地山。
许地山,生于我国台湾省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1917年,许地山先生进入北京燕京大学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跟随战友一起参加了游行示威的行列,加入了“火烧赵家楼”的义举。同时,他与翟秋白、郑振铎等人创办了青年刊物,高举反帝反封建旗帜,为唤醒新青年的觉新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一生以父亲的教诲勉励自己,给自己取笔名为“落花生”。
结合许地山的经历,说说许地山为什么给自己取笔名为“落花生”?
2.聚焦生活中的“落花生”。
创设情境,播放视频,打开学生的视野。视频内容为今年9月5日泸定发生6.8级地震后,消防员的相关事迹。
3.写写生活中的“落花生”,交流写法并完成学习单(如图)。
默默奉献
朴实无华
落花生 消防员
埋在地里
用处很大
坚守岗位
服务人民
4.出示写作等级和标准,学生自由选择相对应的等级任务进行完成。
5.展示分享学生写作片段,学生按照上面的写作标准点评。
6.教师总结。
写一种物体,除了写这个物体本身的品格特点,还可以写写生活中具有这种品格特点的人物。这样的借物喻人,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事物形象更立体。
【设计意图】在上面层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于“借物喻人”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在这个环节中,借助作者许地山的经历,创设了消防员默默奉献的情境,加深了学生对“借物喻人”手法的理解。最后,对这种写法进行当堂运用,为以后运用这种写法写物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作业布置(二选一)。
1.阅读《心田上的百合》,从文中划出表现“百合”特点的句子,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写从百合身上,你想到了生活中的什么人,200字左右。
2.从下面事物中,你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人,请你写一写,200字左右。
梅花 竹子 蜜蜂 路灯
【设计意图】设置这个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借助《落花生》的学习,进一步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从而丰富了对“借物喻人”的认识。
星级
评级标准
二星
写出落花生的生长特点
三星
写出了落花生的生长特点和品格特点。
四星
写出了落花生的生长特点和品格特点,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列举生活中的具有落花生品格者一个。
五星
写出了落花生的生长特点和品格特点,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列举生活中的具有落花生品格者至少两个。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总结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导入,品读研析,提炼升华,迁移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谈话,融洽氛围,资料穿插,检查预习,课文梳理,理清脉络,层层推进,学习方法,比较阅读,主题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